朱嘉欣 毕紫洁 牛江盼
摘要:针对用户调研内容设计一款以大学生为主的心理健康类App。通过查阅文献和竞品分析了解心理类App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调研方法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结合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设计一款以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和解压游戏功能为主的移动端App。通过设计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类App,在功能属性、交互设计和界面设计三个维度上进行调研分析,设计出一款适合大学生的产品。通过App的设计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问题,解决疏导心理问题,能够排遣其不良情绪。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 App设计 界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2)11-0146-05
Abstract:To design a mental health App for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user research.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sychological App desig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competing products,and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user interviews. This is a mobile App that includes functions such as popular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knowledge,psychological testing,psychological counseling,and decompression games.By designing a mental health App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analyzing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functional attributes,interaction design and interface design,a product suitable for college students was designed.App design can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sol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and dispel their bad emotion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Mental illness App design Interface design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正呈“年轻化”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感情和就业等方方面面越来越大的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手机App 成为了人们智能化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互联网与心理学的应用的互动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涉及两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服务具有独特性,App方式较少应用于心理咨询或治疗;二是在我国民众心理健康意识不足,心理服务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随着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需求的增加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在线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调查,针对大学生群体设计心理健康服务手机App,大学生通过使用为其量身定制的应用功能,将有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合著的《变态心理学》中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疾病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一)社会现状
截止至2021年4月11日,根据百度搜索指数来看,以心理疾病为核心关键词的内容主要为:精神疾病和心理病,“精神疾病”搜索趋势在不断上升。根据“心理健康”此关键词的搜索指数显示,关注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生活方式成上升趋势。知乎话题“心理疾病”有32.6万关注者,“抑郁症”频道订阅量为78.7万,且浏览量超千万。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承认中最焦虑的群体。根据《20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显示,大学生群体存在抑郁水平、焦虑水平、睡眠质量和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较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1/4的中国大学生曾有过抑郁症状。因此,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高中及高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
(二)行业分析
我国非常重视心理咨询行业。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把抑郁症纳入体检筛查的范围,并且发布相关的心理健康文件。精神医疗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出,对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心理咨询行业不断规范化,将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但是我国心理咨询起步较晚且体系不够完善,人们对心理疾病还存在着一定偏见,比如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存在误区、对心理疾病的不重视、担心隐私泄漏等,导致心理咨询行业發展缓慢。
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人们带来不安定感,失业人数增多,社交减少等问题。人们在这个压力环境下,容易过度卷入负面信息,疫情导致人们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于是人们在关心自己生理健康之余,也开始注重心理健康。2020年8月25日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因疫情宅家,超过九成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和就业压力,报告指出疫情限制了同学们的外出活动,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在疫情期间大学生的日常交流基本在线上完成,面对面交流减少,使得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加重。且疫情下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的市场需求下降,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同样受到冲击和影响,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由于疫情的反复,大部分地区的高校实行停课封校,大学生娱乐活动减少,面对突然的限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等情况,由于持续时间长久,导致部分大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调查背景
由于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需求逐渐增大,导致心理咨询行业迅速发展。由于线下心理咨询中心较少,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路途耗时长且不够便利。以广州为例,据统计广州市拥有82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总人数达113.96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广州的高等院校分布在各个区域。而广州拥有心理方面的科室医院仅有20家,且分布不均,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去医院进行心理咨询耗时长且费用高。许多患病人群选择更为便利的线上咨询,选择心理健康类App的原因是App的娱乐性较强、费用较低、方便且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咨询,设计与研发心理类App符合当今发展趋势。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此次调查针对大学生展开,以线上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中有效问卷共534份,现场非正式访谈人数25人,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压力来源、缓解压力的方式、寻求解决的方式、是否使用过心理类App,是否愿意尝试心理类App的帮助,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类App的功能偏好,以及对此类App的使用状况。
(三)数据分析
此次调查男女比例接近是3:7,在大学生是否感到生活压力大的问题中,调查显示44.44%的大学生经常感到压力大,45.3%的大学生感觉压力适中,24%的大学生感觉压力较小。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从大一到大四,压力与年级成正比例,年级越大心理压力越大,图1。大学生的压力最主要的是学业压力,其次是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相对较少的是迷失方向、环境改变、恋爱问题。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主要来源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业难度大,主要表现在知识吸收与输出不匹配,且他们能力达不到作业要求。二是升学压力,例如我国考研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考学难度也随之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已达377万人,较2020年增长10.6%,报考规模呈现明显的逐年攀升态势,如图2。
数据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是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中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受疫情的影响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如图3、4。
针对大学生是否出现过心理困扰,58.97%的大学生曾经出现过焦虑紧张的情况,52.14%的当今大学生比较容易出现想要逃避社交的情况,其次是对生活提不起兴趣,据访谈了解对生活提不起兴趣的主要来源是想象与现实不符,比如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是轻松美好的,现实中学业压力大、有做不完的作业,如图5。大学生遇到心情不好或焦虑的情况时,72.65%的人会选择娱乐方式进行缓解,40.6%的人会选择在脑中苦想,不会倾诉。38.46%的人会选择向朋友、同学等倾述,如图6。
基于目前市面上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类App,大学生们也非常的愿意通过这些平台进行了解和咨询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通过平台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他们认为心理类App最应该注重的是隐私性,如图7、8。
根据上述的大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和他们希望心理健康类App包含的功能属性、心理内容等的调查,为接下来的产品设计做出更好的定位,更贴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根据用户体验五大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结合用户调研设计此款App。
(一)战略层
1.前期调查:随着知识付费和内容变现成为趋势,各种泛心理内容平台和心理咨询平台开始涌现和发展。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心理治疗App产品功能包括:科普、游戏、聊天、咨询、减压、音频等,如“小信心理”提供AI智能心理咨询、个人健康档案和实用减压工具,但由于是综合性产品,一直未能给予足够的治疗板块和娱乐版块;“壹心理”有解决诸多烦恼的电台推送、必要的专家电话咨询和碎片化学习的心理知识,但是心理科普板块多是图文模式,抑郁课程需购买,心理测试质量参差不齐;“趣鸭”“月食”等软件功能有差异,游戏模块中游戏过于单一,科普模块也是枯燥无味,其他应用功能层次不齐。
综合比较应用市场已有产品的功能和交互界面分析,问题主要包括:(1)界面一般采用蓝色、白色等令人安静舒适的颜色,但是很多App的主题无法更换,长期使用会引起一些用户感到不适。(2)测试、课程等选择太多,不够精简。(3)游戏模块中游戏过于单一,且娱乐性不高。(4)心理科普模块中科普模式过于枯燥,基本以长篇文章加图片展示。
根据上述初步调查结果,本App针对应用市场上现有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了更具娱乐性和交互性的体感游戏和科普動画。
2.产品定位:“I CAN”App 项目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的调查,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推出一款将心理科普、解压游戏、心理FM、心理测试等功能整合的一款App,集科普、媒体、娱乐等功能于一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用户对心理疏导和心理解压的多方面的需求。App注重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形式和科普方式,能更好地普及心理知识,为用户缓解心理压力,如图9。
3.目标人群:“ICAN”App主要目标人群是为需要心理帮助和缓解情绪的大学生。这一人群正处在由学生向职场过渡的时期,或处于升学考研、出国留学的备考紧张焦虑的状态。这个过程很容易出现角色适应不良、焦慮、困惑、迷茫、压力过大等问题,解决心理难题和缓解心理问题得需求较大。
4.用户画像:根据用户调查建立用户画像,较多的大学生未使用过相关的心理App,同时也认为线下心理咨询中心不够便捷、费用高等。当代年轻人不同于以前年轻人的羞于求助,他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重视,希望线上平台可以提高帮助。如图10展示的是用户画像。
(二)范围层
1.App功能:App分为“心理科普”“心理测试”“解压游戏”“倾述与交流”“个人中心”五个主要功能。整体功能结构如图11:
(1)心理科普:每日推荐,每日推荐不同的心理文章和舒缓音乐以及热点话题,其中热点话题包含大众关心的情感、婚姻、人际、焦虑、抑郁等话题。
疾病分类模块包括某种心理疾病的显著特征、心理疾病的分类、疾病的正面与负面的案例,让浏览的用户更加全面地了解心理疾病。会详细介绍每个心理疾病,并且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各个心理疾病的特征表现,舍弃以往枯燥的图文展示方式,使得知识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并且持续更新相关的案例和文章,帮助了解关注心理健康知识,并且提醒出现此心理疾病表现的人注意自身心理健康,既可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也可以呼吁人们重视心理疾病。
(2)心理测试:第一部分功能是专业心理测试,此部分具有专业的心理测评量表,用户通过完成此模块心理问卷的自我测试,使进入此模块的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系统从而给出相应的建议,帮助他们缓解情绪。产品会根据用户得测试情况,分门别类建立高度保密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监测用户的心理情况,也方便用户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第二部分功能是趣味心理测试,主要是通过趣味测试来帮助用户缓解心理压力,调节用户情绪。
(3)解压游戏:此模块分别有冥想、解压游戏的功能。冥想通过舒缓的轻音乐,根据音乐中的提示,放松身心,缓解解压烦恼,它是一种很容易操作、比较健康的放松方法,广泛地应用到多种精神障碍的治疗中。
解压游戏主要分为线上的单机小游戏和体感游戏。单机小游戏,通过大数据分析,设计了一些针对不同人群的解压游戏,这些游戏操作简单,在音效视觉上满足用户解压需求,增加了App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体感游戏是连接对应设备通过肢体来进行,体感互动是一种现代化互动方式。用充满科技感的互动形式展示震憾的效果,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手势控制操作,释放压抑情绪,有利于用户的身心健康,还可以与好友一起进行娱乐。与传统的App中的小游戏相比此款App加入了体感游戏,游戏形式更为创新,互动性更高,增加了用户粘性。
(4)倾诉与交流:首先是树洞功能,用户可以匿名在聊天社区相互聊天,用来助缓解心理问题较为轻的人群,为用户提供轻松安全开放的交流空间,让每个人匿名分享个人故事,解决个人困惑,交换人生经验,在互助的过程中探索真实自我,缓解心理压力。其次是社区功能,用户可以在社区中发送日志,可以记录每天的心情,分享一些自己缓解压力的方法以及线下的心理咨询中心。
(5)个人中心:第一部分是健康评估功能,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制定属于用户自己的心理测评,再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的特质生成报告,帮助用户全方面了解自己,并且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第二部分是互动地图功能,把App与线下咨询中心相结合,用地图的形式直观地让用户知道线下咨询室、心理医院的地址,为用户节省了寻找咨询室的时间,同时帮助线下咨询室的宣传与推广。第三部分是每日标语功能,每天用户通过摇签的方式抽取一条激励自己的标语,每条标语的颜色不同,App界面根据标语颜色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娱乐的方式让用户开启美好的一天。第四部是我的功能,此部分包含了我发布和收藏的文章、回答的问题、测试过的问卷等。第五部分是商城,商城中可以购买体感游戏所需要的器材。第六部分是设置功能置中可以退出账号,关闭音乐,帮助等。
(三)结构层
此App根据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进行信息架构设计,包括主要层级与次级层级。主要分为心理科普、解压游戏、倾诉与交流、心理测试、个人中心,主要特色是心理科普中的科普小动画和解压游戏的体感游戏,整体信息架构如图12:
(四)框架层
App很多界面的交互框架采用瀑布式上下分割,内容显示明了。还有一部分界面布局采用陈列式竖向通栏、双栏的形式,直观展示各项内容、方便浏览和更新内容。主界面的图文排版采用左图右文,详情页排版采用上图下文,这符合用户的浏览习惯,让用户更专注地沉浸在内容的体验上,如图13。
(五)表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