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品牌栏目推介当地历史文化
——以滨州历史网站“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为例

2022-12-03 06:04:12王光磊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1期
关键词:门缝滨州黄河

王光磊

山东省滨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多年来,通过考古调查,滨州先后发现有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史前文化发展序列极为清晰。夏、商、周时期,滨州是东夷人——蒲姑氏族聚居的地方,形成独具特色的蒲姑文化。自秦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名人辈出,历史遗址更是遍布全市,为中华民族繁衍壮大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总之,滨州是一座有着完整历史发展序列的古老城市。滨州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重要战略区之一,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和众多革命历史遗迹。

滨州历史文化璀璨绚烂、传承丰厚,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进行有效挖掘传播,提升市民文化自信、凝聚“爱家乡、建家乡”的正能量,助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把历史文化研究“产品”装进精美“花篮”里推介

地方网媒应重点挖掘传播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史内容,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聚焦、不接地气、不成体系,难以在读者头脑里留下稳定印象,形不成舆论强势。打造特色栏目,把一件件历史文化研究“产品”装进精美的“花篮”里持续推介,无疑是一种可贵的尝试。

滨州历史网站于2016年底正式上线,系滨州市滨州日报旗下滨州网的重要子站。“滨州历史”网站聚焦滨州地方历史文化,致力于客观、立体、鲜活地呈现滨州人的族群脉络、家国历史,目标是将其建成滨州人的高品质网上精神家园。“滨州历史”网站正式上线不久,便与深耕地方文史数十年的学者侯玉杰合作谋划打造《扒着门缝看历史》特色栏目。

“扒着门缝看历史”,而非端坐在书桌前长篇大论,形式灵活,题材多样,可长可短,轻松活泼,长时间稳定输出,目前已经成为当地历史文化领域网红栏目,成为当地众多文史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从2016年11月30日开篇到2022年3月27日,五年多的时间里,“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共发布文章162篇。其中35篇阅读量达到10万+,占全部162篇的比重为21%,阅读量最高达28万+。如果从第120篇以后计算,阅读量达10万+的足足有31篇,占比高达74%。对于地方媒体而言,能取得这样的阅读量殊为不易。需要注意的是,因其与时政类新闻不同的属性,随着时间推移和滨州网及滨州历史网站的推广应用,这些文史文章的阅读量还将持续提升。

梳理发现,这些文章按时间分类,明清类40余篇,民国以来70余篇,占绝大部分;按题材分类,涉及名门望族、历史名人、区划沿革、黄河流变、社会风俗等方面,其中尤以渤海区革命历史题材为多,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别处少有、丰富有趣的精神食粮。

为历史名人补遗,展示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地方文史资料是历史文化研究的宝贵财富,也是拓展历史研究视野、丰富完善历史人物形象的重要资料库。与正史的宏大叙事不同,《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以本地视角,聚焦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事件鲜为人知的侧面,向受众展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可有效填补教科书、学术专著等所缺乏的历史细节。

兵圣孙武、北宋状元胡旦、明朝吏部尚书杨巍、咸丰帝师杜受田、晚清名臣游百川,以及周恩来、许世友、毛岸英、“姑娘局长”钱正英、军旅作家黎汝清……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或在滨州出生,或在滨州战斗工作,或与滨州有特殊交集,都是滨州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事件在滨州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将人物形象立起来,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如,《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竟是一家人》一文通过对典籍文献、世系传承、兵学思想演进的梳理分析,以清晰的脉络向读者还原了一个事实,即出生在山东滨州惠民的孙武与孙膑、司马穰苴,这三大军事思想家竟是一家人。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因亲自树起滨州杨柳雪“棉区的一面红旗”这一典型,与杨柳雪结下不解之缘。“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刊发了多篇追忆周总理的文章,以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充分展现了杨柳雪群众对周总理的深情厚谊。其中,《全国惟一一个“怀周祠”就在咱滨州杨柳雪》一文阅读量突破24万。

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年轻时骑着一匹白马驰骋在滨州治黄一线英姿飒爽的画面长久地驻留在当地群众心间。“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接连刊发三篇“姑娘局长”钱正英系列文章,《“姑娘局长”钱正英骑着白马来治黄》《钱正英与山柳杜的黄河情缘》《住在山柳杜时的钱正英“可盐可甜”圈粉无数》等,阅读量均达10万+。

成系列有看头,打造网络热点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借鉴纸媒重磅推出系列报道在一定时期形成舆论强势,“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也注重策划推出系列文章,将一个话题说透,引导读者持续关注,形成网络热点和舆论声势,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滨州与黄河的缘分始于两千年前。两千年来,黄河流域径流变化深刻影响着滨州的人文历史、地理区划等诸多方面。《滨州与黄河曾经“千年等一会”》《滨州与黄河“万水千山总是情”》《滨州与黄河“似曾相识燕归来”》等系列文章,将黄河与滨州的“千年情缘”条分缕析,集中呈现,解答了当地群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诸多问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大背景下,了解滨州与黄河的深刻渊源,既有助于当地加快推进这一国家战略实施,也能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步入“黄河时代”赋能助力。

滨州网——滨州历史

滨州是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渤海区党委机关驻地,抗战军兴,滨州大地上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发生了众多英勇壮烈的战役战斗。这类题材文章在“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中占比最高,约占一半,同时也是读者最关注的。事实上,栏目开设后第一篇阅读量达到10万+的文章,即《毛岸英与“渤海区土改”》,就属于这一题材。五年来,“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刊发了渤海区革命历史题材的多个系列,从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经济建设等不同侧面向广大读者讲述了滨州大地上发生的红色故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声势,展现了老渤海光荣的革命传统的丰富内涵,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写下了“滨州注脚”。

打磨好标题,倒逼纸媒编辑向全媒体转型

众所周知,就标题制作而言,基于媒介性质,网媒相较纸媒更易跳脱出原有思维模式、制作范式,通常更灵动活泼、抓人眼球,传播力也更强。相应地,网媒文章标题制作水平也更直接接受读者和市场的检验。这也倒逼纸媒编辑强化读者意识、产品意识、市场意识,提升各方面能力,加快向全媒体编辑转型。

对于好标题,广大读者是识货的,也更有评判权。标题制作水平与阅读量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这在“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文章的阅读量、转发推介等方面得到了有力体现。

《清朝的事情,怎么藏在明朝的书里?》《真是活久见,在清朝年龄大都能成为赐官的理由》《李之藻与蒲松龄的友情是经过大雨洗礼的》……这些文章的标题是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揣摩读者心理和市场需求后制作出来的。就文章内容而言,这些标题远非最好,还有提升优化空间。但每一次对标题的打磨,都是对编辑业务能力的一次磨砺,激励纸媒编辑跳出久已习惯的业务“舒适区”,去积极主动地迎接市场的检验和读者的“挑剔”。

猜你喜欢
门缝滨州黄河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16
飞阅滨州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0
多彩黄河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6
黄河宁,天下平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2
门缝
大理文化(2020年3期)2020-06-11 00:41:51
『黄河』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2
黄河知道我爱谁
当代音乐(2019年2期)2019-06-11 21:17:05
健忘
滇池(2016年2期)2016-05-30 20:45:07
因户制宜 一户一策 滨州结对帮扶注重“造血”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5
滨州浅海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