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推广应用研究

2022-12-03 06:18严振孙武权沈国权朱清广房敏纪清盛锋朱烱伟罗永宝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微调根型颈椎病

严振,孙武权*,沈国权,朱清广,房敏,纪清,盛锋,朱烱伟,罗永宝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2.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4.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上海 200437;5.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082;6.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800)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我国发病率为3.8%~17.6%[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占发病的60%~70%[2]。大量研究[3-7]表明,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多中心临床研究[8]也表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要优于单纯的宣教和传统的长杠杆手法。虽然目前脊柱微调手法临床使用广泛,但是缺乏不同医生使用此手法后的临床疗效一致性研究,制约了该手法的推广应用。因此,本研究从临床疗效及评价方面对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推广应用进行研究,评价其在不同医院不同医生使用该手法的有效性和价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前后对照研究,纳入研究的273 例病例分别来源于2016—2018 年上海10 家三、二、一级医院推拿科的颈椎病患者。研究方案均由各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理论要求。按照试验设计要求,10 家参与单位均参与病例的收集,其中岳阳医院收集56 例,龙华医院30 例,上海市中医院30 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0 例,嘉定区中医院30 例,杨浦区殷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0 例,徐汇区康健街卫生服务中心20 例,长宁区新泾镇卫生服务中心20 例,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0 例,虹口区广中路卫生服务中心20 例。所有纳入的病例均采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操作医生均由脊柱微调手法创始人沈国权教授亲自培训考核。试验过程中,上海市中医院脱落2 例,嘉定区中医院脱落1 例,其余单位均按计划完成,最终共收集病例273 例。

根据研究目的,将10 家不同级别医院进行了区分,分为岳阳医院、其他三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医院三个类型,其中岳阳医院(A 组)完成56 例,其他4 家三二级中医院(B 组)完成117 例;5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 组)完成100 例。3 组医院患者的体质量、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1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注:3 组医院相互比较,P >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9];2)病程不超过1 年;3)年龄20~70 岁,男女不限;4)治疗期间同意不接受其他相关治疗方法的(包括肌松剂治疗药物);5)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临床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定疼痛缓解情况,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定颈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疗效标准 根据《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和安全性临床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颈椎观察指标与评分方法[10]进行积分,然后根据疗效指数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研究方案 由培训合格的20 名医生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手法创始地岳阳医院医生、其他4 家三二级中医院医生、5 家社区医院医生,使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

2.2 脊柱微调手法 包括软组织松解和脊柱微调。软组织松解参照《推拿学》[11]中颈椎病推拿手法治疗步骤进行操作:患者坐位,先按揉风池、肩井、肩外俞、肩髃、曲池、合谷等以酸胀为度;后在颈肩部施以㨰法,颈项及肩井部拿法,以酸胀为度;脊柱微调操作以病变脊柱节段横突或关节突为接触点,拇指或手掌根部相对用力,实施快速小幅度的推扳,成功时可闻及弹响声或触及关节松动感。临床试验疗程4 周,纳入患者每周接受3 次干预。

2.3 手法质量控制 采用集中培训方式,由脊柱微调手法创始人岳阳医院推拿科沈国权教授亲自对参与研究的10 家单位20 名医生进行手法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能参与临床研究。同时,对每次专家手法操作进行全程录像以便学员持续模拟和学习。

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上传至研究中心,专人保存数据,由课题组成员之外的统计学专家进行统计,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例

3.2 3 组医院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VAS 评分比较()分

表3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1

3.3 3 组医院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NDI 评分比较()分

表4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NDI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1

3.4 3 组医院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SF-36 评分比较()分

表5 3 组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SF-36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1

3.5 安全性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以及疗程结束后2 周随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级别均为1 级。

4 讨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沈国权教授在传承海派推拿手法操作“精细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力学研究成果和人体解剖结构,创立了脊柱微调手法。其核心理念是“筋骨整体观”,重视人体中轴空间曲线的优化调整[12]。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脊柱微调手法着力点集中在病变节段上下椎体的横突和棘突上,通过力的作用,可使病变部位的上下关节突产生松动,纠正颈椎矢状面的移位和失稳[13],恢复小关节的咬合,恢复颈椎曲度[14],扩大神经根管的容积,减轻突出物或增生骨赘对神经根的刺激[15],使神经根高张力降低,神经根周围的血供得到改善,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从而缓解症状或达到临床治愈[16-17]。一般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根性疼痛症状,多是由于椎间盘的退变,导致颈椎椎体失稳,突出的椎间盘或者增生的骨赘机械性的卡压神经根,产生炎性反应,出现根性症状;同时自身的免疫应答,产生大量神经多肽加重了炎症反应[2]。由此可见,脊柱微调手法能很好地解决神经卡压和炎性反应的问题,同时又因其是短杠杆微调,手法作用力小、安全性高,避免了颈部调整手法的危险[12],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操作手法,值得向各层级医院医生推广。

但是,一种技术的广泛推广,除了技术有效之外,还需要简洁易学,安全可靠,这样才能大范围的传播。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因此,新的推拿技术就具备了推广的意义。而新技术的推广又与具体操作者密切相关,手法掌控的熟练程度,以及临床运用都会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要求新技术不仅要简单易学,具有可复制性,临床疗效还要有一致性,同时推拿手法的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18]。沈国权教授创立脊柱微调手法,就是从手法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将现代生物力学原理融入到手法之中,运用短杠杆原理进行脊柱手法操作,将脊柱微调手法系列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整理,手法操作精巧、细腻、柔和,可控性强、安全性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手法发源地的岳阳医院医生,每日在沈国权教授身边耳濡目染,还是其他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从未接触或使用过此手法,在经过培训后,使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没有明显差异,临床疗效均满意,说明脊柱微调手法操作标准规范,具有可复制性,经过培训,各单位医生对脊柱微调手法均能较好的掌握,并且在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手法操作具有同质性,疗效一致。侧面反映了此技术在手法的培训上能够做到标准化及规范化,有利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微调根型颈椎病
乐海乐器“微调轴”研发成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