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2022-12-03 02:27:04张红斌朱玲玲谢炯才虹美姬巧霞梁香存李华王愿赵敏
肿瘤防治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外显子中位基因突变

张红斌,朱玲玲,谢炯,才虹美,姬巧霞,梁香存,李华,王愿,赵敏

0 引言

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2015年中国的肺癌新确诊病例总数约为78.7万,其中有超过1/3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该区域的激活即磷酸化对癌细胞增殖、生长的相关信号传递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约占全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32%~38%[2],占肺腺癌的50%[3],其中EGFR第19外显子缺失突变(Del19)和第21外显子L858R突变约占所有EGFR基因突变的90%[4]。EGFR突变的NSCLC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不同的EGFR敏感突变位点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疗效不同。现有研究表明EGFR-TKI在EGFR 19突变患者中显示出比EGFR 21突变患者更好的长期生存[5],但是很少有文献报道不同EGFR 19突变位点与患者预后的关系[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19、21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肺腺癌Ⅳ期的患者;(2)基因检测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PCR,ARMS PCR)和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提示EGFR19、21基因突变,且接受盐酸埃克替尼片一线靶向治疗;(3)临床资料完整,可定期随访。排除标准:(1)合并原发其他系统的恶性肿瘤;(2)一线联合化疗和(或)抗血管治疗;(3)存在其他危及患者安全,或影响研究结果的器质性疾病。全组共纳入124例存在19、21基因突变的Ⅳ期肺腺癌,且接受埃克替尼一线靶向治疗的患者,随访资料完整101例。患者的年龄、性别、EGFR突变类型、转移部位数目、转移部位、一线治疗进展等临床特征,见表1。

表1 Ⅳ期肺腺癌患者EGFR19、21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n=101)Table 1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 Ⅳ lung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with EGFR 19 and 21 gene mutations(n=101)

1.2 随访

从患者治疗后开始随访,至2020年12月1日随访截止时有61例患者死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的显著性检验,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达63.4%。截至随访日期,全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1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达27个月,其中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9%、55.3%、29.4%,见图1。

图1 10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B)曲线Figure 1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and overall survival curves of 101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2.1 PFS分析

Log rank秩和检验将年龄、性别、基因突变亚型、EGFR19突变位点、转移器官数目、有无胸膜转移纳入分析,其中有1个转移部位的患者中位PFS是16个月,高于转移部位≥2个患者的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6,P=0.007)。Del19患者的中位PFS为15个月高于EGFR基因21突变的1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9,P=0.192)。EGFR19突变中,746~750位点的患者PFS高于其他突变位点(15个月vs.13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2,P=0.126)。年龄、性别、有无胸膜转移与患者PFS无关(χ2=1.976,

P=0.160;χ2=0.139,P=0.710;χ2=0.007,P=0.932),见图2。

图2 不同年龄、性别、基因突变类型、EGFR19突变位点、转移器官数目和转移部位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分析Figure 2 Progression-free tim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s,gender,gene mutation type,EGFR19 mutations,number of metastatic sites,and metastatic sites

2.2 总生存分析

Log rank秩和检验将年龄、性别、基因突变类型、EGFR 19突变位点、转移数目、有无胸膜转移分别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部位数≤3的患者中位OS是29个月,高于转移部位数>3个的患者(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46),其中转移部位数越少,患者中位OS越长,转移部位数1、2、3、>3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35、26、21、19个月。胸膜转移组、无胸膜转移组中位OS分别为21、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2,P=0.043)。EGFR基因19突变患者的中位OS为29个月,高于EGFR基因21突变的26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9,P=0.247),EGFR19突变亚型中,746-750位点突变的患者OS高于其他突变位点31个月与21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2,P=0.066)。性别、年龄不是患者OS的影响因素(χ2=0.020,P=0.887;χ2=0.372,P=0.542),见图3。

图3 不同年龄、性别、基因突变类型、EGFR19突变位点、转移器官数目和转移部位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分析Figure 3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s,gender,gene mutation type,EGFR19 mutations,number of metastatic sites,and metastatic sites

Cox模型对所有单因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部位数目和有无胸膜转移是晚期肺腺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27;P=0.041),见表2。

表2 基于Cox模型对所有单因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all univariate variables based on Cox model

3 讨论

2004年Lynch和Paez等[7-9]首次报道了EGFRTKI域存在突变,主要集中于18~21号外显子区域,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即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点突变。其中最常见的突变包括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45%)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40%~45%)。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的L858R点突变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突变,这两种突变都会导致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激活,并且都与小分子EGFR-TKI的敏感度有关。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均为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近年来,EGFR-TKI的应用明显改善了存在EGFR敏感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总生存时间提高至2年左右[10-11]。Ke等[12]检索有关Del19和L858R继发T790M突变耐药病例分析,发现Del19组和L858R突变组中位OS分别为33.3个月和26.4个月(HR=0.72,P=0.028)。本研究仅分析了埃克替尼对晚期肺腺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排除了其他不同EGFR-TKI的混杂因素,结果显示Del19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长于L858R突变的26个月,因是回顾性研究,未把后续的治疗纳入分析中,可能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多个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发现,EGFR-TKI治疗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EGFR 21 L858R突变患者显示出不同的疗效,总体来看,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的PFS和OS获益要明显高于EGFR 21 L858R突变的患者[13-14]。Rossi等[15]为评估EGFR不同突变亚型及位点与EGFR-TKI治疗之间的疗效及临床预后,分析了55例有EGFR18、19和21号外显子突变的转移性NSCLC患者,入组患者接受了一线和(或)二线及以上的TKI治疗。结果发现,与21号外显子突变相比,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中位OS更长(+6.6个月);比较19号外显子的p.E746_A750del、p.E746_T751del及21号外显子的p.L858R,p.E746_A750del有延长OS的趋势。Liu等[16]发现EGFR经典突变患者的OS更好,是预测生存的独立因素。本研究分析显示,EGFR Del19患者的PFS和OS均高于EGFR基因21号外显子突变患者,其中EGFR19 746-750位点突变的患者,较EGFR19非746-750位点突变者有延长OS的倾向(31月vs.21月),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是因为Del19号发生于第745位的赖氨酸残基(K745)下游,此处为ATP结合的关键点,其下游数个氨基酸的缺失会改变EGFR催化位点(αChelix区域),进而改变受体酪氨酸激酶ATP结合能力,可提高肿瘤细胞对EGFR-TKI的敏感度;而21外显子位于EGFR分子的A-loop区,其与ATP结合的关键位点关系不如αC-helix紧密,所以没有相对优势。因此EGFR21突变对靶向药物的反应敏感度不及19基因突变,这也解释了OS和PFS的研究数据不及19基因突变的原因。此外,有研究表明,此差异与19外显子缺失患者T790M突变发生率高有关[12],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Ng等[17]对41例EGFR突变的转移性肺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远处转移器官的数量和胸腔/心包积液的存在不是患者PFS的影响因素。但也有许多研究表明[18-19],在初诊时就出现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OS更短。Wang等[20]分析104例行一线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ⅢB期或Ⅳ期肺腺癌患者,发现初治有胸腔积液的患者PFS和OS明显短于无胸腔积液的患者(中位PFS:8.2月vs.15.3月,P=0.0004;中位OS:16.3月vs.28.2月,P=0.0003),且是否存在胸腔积液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相同,提示即使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有较高的临床获益,但是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时,仍然需要给予高度关注。Okauchi等[21]认为不同转移模式的肺癌可能有不同生存率和不利的预后因素,应当结合不同转移模式对疾病进行不同的治疗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患者转移部位数目的增多,预后越差,我们应当积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或者对于转移部位多,瘤负荷更重的患者,在机体可以耐受的情况下采用联合的治疗策略给予更积极的治疗。

本研究存在很多局限性:首先是样本量小,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其次,未分析一线埃克替尼靶向治疗进展后,进行二线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最后,未分析伴随基因突变对EGFR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

综上所述,晚期肺腺癌EGFR19、21基因突变患者总生存差异并不显著。不同转移部位数目的肺腺癌患者之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多部位转移和有胸膜转移的患者在靶向治疗的同时,积极监测,必要时可以给予更积极的联合治疗策略。

猜你喜欢
外显子中位基因突变
大狗,小狗——基因突变解释体型大小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9:10
Module 4 Which English?
外显子跳跃模式中组蛋白修饰的组合模式分析
调速器比例阀电气中位自适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电机技术(2021年3期)2021-07-16 05:38:34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真相的力量
中外文摘(2020年13期)2020-08-01 01:07:06
跟踪导练(4)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