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赣贞
现在,社交网络成为很多人获取新闻和知识的快捷途径,但网络信息多且杂,难辨真假。事实上,社交媒体环境为虚假信息传播提供了“土壤”。新闻源过多,产生信息干扰,造成“回声室效应”。心理学家将这种效应归纳为:在网络空间内,人们经常接触相对同质化的人群和信息,听到相似的评论,倾向于将其当作真相和真理,不知不觉中窄化自己的眼界和理解,走向故步自封甚至偏执。拥有相似观点的人组成了一个共同体,不断重复相同的观点或信息,在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最终让人认为这些片面的内容都是事实,甚至还会放大偏激言论。在媒体上,“回声室效应”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的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当虚假信息出现一次,并被多方转载或解析后,大多数人就会基本认定这是真的。即便后来出现反转或辟谣,也很难改变之前的判断。由于大部分人都无法直接见证新闻的发生,而是依靠别人的叙述来获取内容。因此,对信息真假做出的判断往往不是出自理性的考量,而是依据社交经验做出的反应。
197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要求被招募的参与者填写一份问卷,里面有60个知识点,其中有些是真的,而另一些是假的。他们需要当场做出判断,并且给自己判断的自信程度打分:如果认为哪个知识点一定是真的,给自己高分;倘若不是很有把握,给自己低分。两周后,心理学家再次要求参与者填写问卷,上面同样也有60个知识点,其中20个是上次出现过的。让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真实性再次进行辨别,并给自己判断的自信程度打分。然后又过了两周,再次重复这个实验。
心理学家最终发现,参与者对于那些曾经出现过的知识点,自信程度越来越高,确定是真的;至于新出现的知识点,他们的自信判断没有变化。由此可以证明,当一句话重复多次后,我们会更确信自己的判断。实验还表明,一个事件或说法只要重复出现两次,人们对其真实性的评价就会升高。
上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重复暴露效应”,又叫“真相视觉效应”或“重复诱发的真相效应”,指人们直觉上更信赖反复出现过的信息。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他的《美丽新世界》一书中曾言,“62400次的重复就是一个真理”。在对“重复暴露效应”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丽萨·法西奥和谢里·特克把24个5岁孩子、24个10岁孩子以及32个成年人分成3个组。结果表明,他们都倾向于认为重复的陈述是真实的,而不是新奇的陈述,即便是5岁的孩子也表现出这种效应。由此可见,“重复暴露效应”是普遍存在的。重复和真理之间的联系是在很小的时候就产生的,孩子们通过与周围世界的互动,潜移默化地学习重复和真理之间的关系。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重复暴露效应”增加了人们了解真相的困难。例如,微博或其他社交平台上的一些虚假信息和谣言,因为传播时间长和转发人数多造成重复次数较多,最终会提高人们感知的准确性,认为这些就是真相。在这种情况下,官方的解释和澄清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再如,虚假的宣传广告也利用“重复暴露效应”,商家通过多次重复宣传产品的功能与功效,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达到使其购买产品的效果。
心理学家指出,重复之所以可信,最普遍的解释就是“知觉流畅性”,当信息被重复时,它会被处理得更流畅,因此被认为更真实。简单来说,越是容易听到或看到的内容(也就是重复的内容),大脑里面的相关神经元就会越快被激活,我们会更加相信它。研究证实,边缘皮层是大脑中与“知觉流畅性”机制相关的区域。随着边缘皮层活动的增加,得到加分的是重复陈述的真实性,而不是新陈述的真实性。人的大脑并不总是那么理性,它会轻信熟悉的信息。
成语“三人成虎”最早出自《战国策·魏策二》,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葱陪同太子前往赵国做人质。临出发前,他问魏王:“如今有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说:“我不相信。”庞葱又问道:“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答道:“我会有些怀疑。”庞葱紧接着问:“如果出现了第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解释道:“很明显,街市上根本不会出现老虎,可是经过三个人的传播,街市上好像就真的有了老虎。而今赵国都城邯郸和魏国都城大梁的距离,要比王宫离街市的距离远很多,对我有非议的人又不止三个,还望大王可以明察秋毫啊。”魏王回应说:“这个我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去吧。”
果然,庞葱刚陪着太子离开,就有人在魏王面前诬陷他。刚开始时,魏王还会为庞葱辩解。后来诬陷的人多了,魏王竟然信以为真。等庞葱和太子回国后,魏王再也没有召见过他。
影响我们对信息真假判断的一大因素就是来源可信度,人们更信任知名或熟悉的消息源,并忽略自己不熟悉的信息源。其次,人类在寻求信息的过程中本来就存在偏见,会自然倾向于相信能够印证其本身观点的信息,或者与自己三观相符的信息。因此,如果认定消息源可靠或是与自己的认知相符,个人往往倾向于不加分辨地接受信息。影响人们接受信息的因素还包括社交压力,容易在无意识的从众心理作用下坠入错误信任的陷阱,从而加速虚假信息的扩散。
要提防“重复暴露效应”,首先必须意识到它的存在,正视其对我们的观念、态度和判断可能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如果我们愿意阅读来自不同观点的意见与专栏,让信息菜单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我们就有可能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下面推荐的三种方法可用来反套路,不妨一试。
一是设法弄清楚自己所熟知的每一个说法或者观念的来源。例如,我们经常听到“人脑只有10%被开发”,这个说法出处不明,但大多数人认为出自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之口,因为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说过一句 “普通人只发挥了其潜在智能的10%”。但结合上下文,他所指的不单是大脑潜能,而是更为模糊的“潜在的心智能量 ”。至于10%是怎么算出来的,詹姆斯没有给出实验依据,至今也没有科学家去严肃验证这个数字。
二是对某件事不确定的时候,不要轻信,先停止重复,然后寻找真相。其实只要认真查证,便能辨别传言的真伪,谎言不攻自破。不但不会被“洗脑”,而且还能收获更多的冷知识和社交谈资。我们从小到大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金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钟。”于是金鱼在人们的印象里往往是智商不太高的动物。真的是这样吗?很多科学家通过实验表明,这句话是站不住脚的。金鱼的记忆力远远不止7秒,甚至可以达到一年的时间。古伦·布朗是一位来自爱丁堡大学鱼类认知变化的研究专家,他在一个鱼池中布置了一些陷阱,一开始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教会了这些金鱼如何出逃。一年之后,这群金鱼被再次放回陷阱,仍然能够从中逃出来。
三是质疑别人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的论据或者观念。不少人都认定“拿破仑是矮的”,但这是一个讹传。事实上,拿破仑的身高多少,生前不但有人目测过,而且还有人实际量过,这些在历史资料里都有记载。拿破仑有个仆人叫康斯坦,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拿破仑)身高5尺2寸3分。”这是法制(法国制度)度量衡,相当于168厘米。有人说回忆录靠不住,不能盲信,那就再看看其他的书面材料。法国当时有个名叫顾贺高的将军,1815年9月8日曾经亲自量过拿破仑的身高,而且把数据记在了他的日记里:“5尺2寸5分”,约等于169厘米。拿破仑死后,在他流放的圣赫勒拿岛的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尸检,尸检报告显示:“拿破仑阁下从头到脚后跟全长5尺2寸10分”,相当于171厘米。测量仪器会有一点点误差,而且人的身高在早晚也会有少许变化,上述三个数据有细微的差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拿破仑的真实身高在170厘米左右,并不算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