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仪琳,杨婷,龙慢,陈敬
(1.临沂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临沂 276000;2.临沂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山东临沂 276000)
沂河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也被称为临沂的“母亲河”。沂河自北而南流经临沂市多个县区直至苏北汇入大海,全长574 km,流域面积1.7 万多平方千米。沂河流域自上古时期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沂河流域非物质及精神文化是指自沂河发源地始,流经沂水、沂南、临沂城区、郯城及苏北等地区的非物质及精神文化。
在沂河发源地的沂源县,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沂源猿人”繁衍生息的痕迹,悠久的沂河文化也由此而生。1981年秋,在鲁山南麓发现了沂源猿人头骨化石,距今40 万~50 万年。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猿人地理分布的空白,也为如今研究沂河流域的非物质精神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在沂源县大贤山北麓还有著名的织女洞,与牛郎庙隔沂河相望。沂源县被称为“中国爱情文化源地”,这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型文化古建筑遗址之一,它的存在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也为沂河流域的非遗文化增添了神话色彩。
沂河顺流而下便是沂水县。县内非物质文化从孟母、纪王崮、穆陵关等耳熟能详的传说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沂水丰糕、马站煎饼,再到富有特色的非遗技艺高桥手绣、泥塑、苇编,无不散发着独特魅力。沂河出沂水县而入沂南县,据地方志记载,在沂河中上游西岸的沂南县有一座古城阳都遗址,是诸葛亮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1]。诸葛亮成长为天下奇才与他幼时故乡深厚的地域和家族文化传承分不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他广受推崇,独特的“诸葛亮文化”也因此应运而生,以此纪念这位勤谨的辅佐者[2]。
沂河在流经古城阳都后,至临沂市区东北角与祊河合二为一,向南流至闻名遐迩的金雀山、 银雀山。1972年,在对金雀山、银雀山两座汉墓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包含著于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些竹简的出土为我国古代军事学、古文字学、校勘学和历法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沂河所流经的临沂市区段,非物质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河东区的龙灯扛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沂河下游的郯城县,柳琴戏、郯马五大调等民间艺术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郯城还是产生东海孝妇传说的地方。
沂河出山东省后进入苏北,经连云港市注入东海。鲁南、苏北千余里的沂河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沂河流域古老、灿烂的独特文明。沂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属齐鲁文化的鲁中、鲁东南板块,体现了自上古东夷以来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
沂河流域非遗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柳琴戏和弦子戏。柳琴戏于清代乾隆年间起源于临沂、郯城一带,相比其他戏曲剧种,柳琴戏凭借其自身优势成为沂河流域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弦子戏于清代中期传入沂河流域,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沂水县。
“柳琴戏”的名称来源主要是因为它的伴奏乐器是柳叶琴。柳琴戏在传入后与当地戏曲充分融合,曲调变得流畅活泼、 节奏明快,腔体也从单一走向多元。柳琴戏唱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传入初期表演形式与花鼓调的演绎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经过后期不断地发展,形成了极富当地韵味的板腔体[3]。作为地方戏曲的优秀代表,柳琴戏不仅见证了沂河流域的发展与变化,更为鲁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研究地方文化的活化石。
沂河流域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共有50 多种,当地人民将其划分为秧歌、假形舞、灯舞、鼓舞四大类。这些舞蹈与当地风俗紧密结合,丰收时节和节庆时节是最为热闹的时候,也是这些舞蹈最常见的时候。其中旱船、龙灯扛阁和跑马灯颇负盛名。
著名的民间舞蹈“双旱船”曾流行于山东省郯城县,主要分布于县内红花乡红花埠一带。红花埠因古时有商埠码头,以水运和渔业营生,因此该舞蹈的产生和盛行与当地的生产生活习俗有密切关系。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式各样外来文化的冲击,郯城双旱船与时代脱轨,20 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跑马灯”是沂水县自古流传的传统剧目,距今已有3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主要内容是北宋时期辽军大举南下,为抵抗敌军,杨继业率以八子二女为首的杨家军力挽狂澜,在实战中分别找出这13 种阵势的破解之法扭转乾坤,最终取得战时大捷。跑马灯分主场景和两个副场景,辅以扭秧歌和踩高跷的画面,整体设计和主题表现积极鲜明,生动有趣。
沂河流域民间工艺美术历史久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郯城兰印花布和临沂彩印花布工艺古朴,色彩素雅;郯城木板年画用色考究、线条野趣横生;沂水剪纸五色门笺和郯城挖补门笺,纹案样式古朴、色彩绚烂华丽。
沂水烙画包含了中国画中的多种手法,通过丰富的层次与色调来塑造画作,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中的立体感。沂水烙画既能保持水墨画的风流写意,又能通过深浅色调的变换获得油画中立体和真实的视觉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达到了中西合一。
发祥于明成化年间的郯城木旋玩具,在当地俗称“耍货”。至民国时期其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已趋于成熟。它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多取材于大众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和神话,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木旋玩具不再是单一的供儿童玩耍的物件,如今其价值已拓展到极具收藏意义的特色艺术品[4]。郯城木旋玩具从最初传承至今并成为争相收藏艺术作品,反映出了当地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归属。此外还多次在国内各种大小型展览中进行展出,并作为藏品被中央美术馆、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留藏。郯城木旋玩具是当地乃至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之一,对于研究当地乃至华东地区风土人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 起源于山东省沂源县,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脍炙人口,传说最早出于《诗经·小雅·大东》中,是对天穹中被银河隔开的商参二星(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艺术想象。唐代时沂源县燕崖乡就建有与传说相对应的实地实景,即织女洞与牛郎庙,两地隔沂河相望,形成一河两岸的奇特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
沂水县城西处的纪王崮地势峭拔,在战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纪王崮传说主要包括风土人情和风物传说两个方面。把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通过拟人化或寓情于景,创造出既富于生活气息又离奇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表现了人们对当地杰出人物的敬慕,也表达了人们淳朴正直的价值观念。
正月初七“送火神”是沂水县流传了200 多年的传统民俗。送火神的队伍由60 岁以上经验丰富的人主导,年轻人则按任务角色装扮戏服,画上脸谱。随着爆竹声声,队伍浩浩荡荡沿着村子里的主要街道绕村一周,所经之处每家都向队伍递上自家的烟酒糖茶。祭拜时,由黑莽(火神中的四大宰相之一)带领人们完成送火神仪式,祈求众神保佑百姓来年风调雨顺、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
香山庙会始于唐代永隆年间,距今已有1 300余年。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九月九是庙会的举行时间,届时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香山参加庙会。庙会的活动开展多是民众自发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民众公益助善、谦和互助,营造了安定祥和的社会风气,加强了沂河流域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焕发了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生机,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沂河流域传统手工技艺形式多样,著名的高桥手绣、郯城刺绣、沂蒙煎饼、沂水丰糕和传统的徐公砚制作技术都是非遗项目。
高桥手绣诞生于清乾隆初年的高桥沭水南岭村,是鲁绣典型代表,距今已有280 余年历史。高桥手绣用被染成的彩线进行缝制,图案多为民间常见的花鸟虫鱼,每逢年节或喜事,手绣便作为承载了美好祈愿的礼品送出。高桥手绣多运用具有强烈对比的颜色,红、绿、紫三种颜色的使用范围最广,丰富的色彩使得刺绣既具有平面装饰性,又呈现出雕塑的三维立体感,二者完美结合,造型生动活泼,喜庆色彩浓厚。民间手工艺品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迄今为止,依旧保留着原始的文化形态,散发着属于当地的浓厚乡土气息。
沂河流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临沂文化旅游业提供了厚实的资源基础。临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这些资源不仅具有研究区域性文化资源的意义,更具有推动全省资源格局成熟的价值,是打造沂河流域旅游区块的较大资源优势。例如凭借诸葛亮故居的优势,沂南县政府在当地相继修建了诸葛亮故里纪念馆、 诸葛宗祠、孔明文化旅游区等著名文化景点。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经结合,形成了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催化剂,塑造了良好的区域文化旅游形象,形成了独特的沂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近年来,沂河流域非物质文化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区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以沂蒙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进行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助推了临沂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会格局,以木旋玩具、郯城中国结编织等为代表的民间技艺,融入龙灯扛阁、郯马五大调等民间戏曲的文化展演[5],将沂州古城文化、郯国古国文化融入旅游产业的文化旅游等,推动了临沂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以“非遗”高桥手绣为例,其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化、平民化的优势,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释放其文化产业价值。
①加大发展文化产业力度,形成本地特色文化品牌。邀请有影响力的报刊和自媒体对当地著名的非遗项目高桥手绣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目的是提升高桥手绣知名度,形成特色文化品牌。临沂市投资建设了“沂蒙手绣实训基地”,发挥企业在产品包装、风格设计等方面的特长,以推动高桥手绣工厂做到批量化生产、化零为整,使其成为企业化、市场化的加工企业。
②积极探索新模式,“文化+” 助力文化产业发展。临沂市深挖当地优势资源,做好“文化+”新模式。高桥镇沭水西岭村手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载体以做活民俗文化。除此之外,临沂市还大力挖掘“非遗+”的市场潜力,力争达到非遗文化和其经济价值同步提升的效果。借助当地文化打造出来的独特文化品牌,使临沂市文化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升。
文化传承既代表地方“形象”,也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普遍认同、承载心理寄托的载体。
书圣王羲之是蒙山沂水钟灵毓秀的结晶, 也是山东省“山水圣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王羲之诞辰1 700 周年之际,临沂市隆重举行了首届中国书圣文化节,迄今已经举办19 届,城市文化品位也得到大大提升。“书圣故里·中国临沂”这个新生文化品牌先后荣膺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和中国十大文化艺术类节庆,成为临沂乃至全国重要节庆文化品牌,随后临沂市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称号,形成了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临沂市书法广场现有古今书法作品1 320 幅,向全体市民免费开放,被誉为没有围墙的书法博物馆,是齐鲁十大文化地标之一。近年来,该书法广场旁相继建成了一批以“书圣”为主题的标志性建筑,如书圣阁、书圣文化产业园等。王羲之相关文化成了发展临沂旅游的一块无价金字招牌,也使得书法传承的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6]。
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临沂市政府在文化产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相关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柳琴戏在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不仅挖掘整理了《大小隔》《白罗衫》和《四告》等100 余出剧目,同时还推出了诸多新剧目,如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现代柳琴戏《沂蒙情》。戏中通过“民间文化艺术展”“民间秧歌会”等带有浓郁民俗特色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喜欢这个文化的相关人士,使民间文化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和发扬。
沂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学习并了解沂河流域文化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沂蒙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沂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为题,通过三个部分的论述与研究加深了对沂河流域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认识与了解,说明该区域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沂河流域人民过去、 现在以及未来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利于沂河流域非物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