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陈昕昀,温 凊
(南方医科大学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515)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厘清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实施路径,对于高等院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将课程思政贯穿专业及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上海市制定《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开始在高校探索试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2020年,教育部先后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所有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并不是某一门或者一类课程,它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等,将其通过一定的形式或途径融入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程考核等各环节,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等,以此促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3]。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是课程育人,载体是包含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实现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正确认识、把握、运用好这些基本原则,有助于课程思政教学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成效。
课程思政改革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课程思政改革工作[4]。课程思政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先行,自上而下推进,要明确育人目标、健全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固本铸魂、培德育人。
课程思政改革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避免生搬硬套,应积极推进理念、内容和方法创新,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综合应用,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
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必须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基本依据,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健全课程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课程思政改革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程特点,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协同有序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将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培养奉献精神、提升综合素养。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这是首要原则[5]。坚守“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严禁在课堂上传播违反宪法法律,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或言论,要让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要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道路方向、党的指导思想及政治理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有机融入各类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家国情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挚爱之心,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强大感召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从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爱国情怀的具体表达。家国情怀来自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为了国家、民族而奋发图强、努力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教师可以从专业及学科发展的视角追溯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近代的落后、新中国的奋进及新时代的辉煌,从更大的立场出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社会责任、弘扬担当精神。
职业伦理教育是教育未来从业人员掌握并遵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活动。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强化法治精神、知法守法意识,推进大学生道德与法治规范行为养成。
教师站在学科前沿,介绍学科发展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知识的深度及广度,还能培养大学生的求真、探索、进取、批判和创新精神。专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还体现着人生的价值与追求。每个专业与学科发展道路上都有着无数前辈的无私奉献,讲他们的故事,能催人奋进。明确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可以帮助学生树牢专业思想,以积极的心态求学致业。
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提高学生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要积极推动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充分结合医理工农文经管法等院校专业及培养特色,讲好身边优秀教师、名医名家故事,如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倡导人文关怀、仁医仁术、大医精诚。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思想,积极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高校及教师在专业及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引导或直接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让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奉献社会,培育志愿和奉献精神,提升服务意识。
如何找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思想政治内容、思政元素融入自然有序、严谨贴切、精准适量。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涉及课程思政的知识点或技能点,通过专业知识“画龙”、思政元素“点睛”,以画龙点睛的方式精准滴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在讲授阿尔茨海默病的过程中,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主题,引入主题电影《依然爱丽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疾病诊防治知识,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及求真探索精神,教师点评呼应课程中心思想:让学生成为具有“科学脑、人文心、有温度”的明日医生。在“预防医学导论”讲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引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
精心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和为医学发展无私奉献的名医名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师生双向交流,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及教材知识。如:“传染病学”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脊髓灰质炎、麻风病、血吸虫病、甲型肝炎、结核病等疾病防治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上,以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例,40多年时间里,屠呦呦团队经历了上百次失败,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成功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健康做出卓越贡献,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经历,引导学生塑造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
在课程设计中设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程讲授中不仅要讲授相关知识,还可以挖掘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定专题,嵌入其中,培养积极的情感与价值观。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将敬畏生命、科学精神、医学人文等元素融入“内科学”教学;将“三药三方”“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临床实践、“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等相关内容融入“中药学”教学,鼓励大学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在“流行病学”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比中外对疫情控制的处理方式和防控结果,结合各国对我国的抗疫评价,为中国经验、中国力量、大国担当和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杰出动员能力做详尽解读,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课程思政强调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寻求专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结合。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亦是隐性渗透的重要内容。如“高等数学”课程通过讲述“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总是交替出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大学生刻苦学习,推动人生曲线整体上升;又如在大学通识课程“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计算工具发展的介绍,向学生展现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历程及科学成就,在前辈科学家的精神感召下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青年学生为祖国科技发展努力学习的动力。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模糊认识、课堂上提出的尖锐敏感的问题,教师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有理有据地展开辨析讨论,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如:在“基础化学”授课中,将化学的“缓冲”概念向社会生活延伸,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压力应对、情绪管理、心理调适等,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张弛有度、积极进取;在“卫生学”讲授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等相关论述融入课程,辨别、批判西方错误舆论,鼓励学生争当健康的传播者和捍卫者,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课程思政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应有之义,也是课程教学的价值回归,既不是对教师常规教学的额外要求,也不是给教师平添额外的负担。系统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课程思政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服务教师“主力军”,决胜课程“主战场”,守好课堂“主渠道”,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建和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相互支撑,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