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传秀,程乐森
(潍坊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1]为基本内涵和核心特质的红医精神,是“红色医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救治军民时淬炼形成的革命精神。作为革命先辈留给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红医精神跨越时空,影响当下,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建设“健康中国”中砥砺前行。新时代医学生肩负着守护人民健康的历史使命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健康之基的时代重任。传承红医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实现红医精神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有助于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引和鞭策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医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健康观,从而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医学人才。
红医精神是独属于医疗从业人员的红色基因和宝贵精神财富,而其中的“红”与“医”直接阐释了医务工作者的政治定位与资格定位,这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价值上的契合性。
红医是红色医生的简称,出现于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之后“培养和训练红军自己的医生已迫在眉睫”[2]的历史背景下。红色医生既是红军战士又是医务工作者,既要在战时进行革命战争、救治军民,又要在平时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服务军民健康。在这一过程中,红医精神淬炼而成。红医之“红”在于其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军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高度自觉严格的革命纪律、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红色是红医的本色,是红医精神的底色,它表征了红医“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助推器,也是我国赢得新冠肺炎疫情压倒性胜利的制胜法宝。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精准防控、精细施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必胜的底气和坚实的政治保障。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弘扬红医精神,甘当“红医”,应召而动,向心而行,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用生命践行“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从革命战争到抗疫战争,红医精神因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本色而彰显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守住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底线的重要武器,为将医学生培养成忠于党、忠于人民且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健康的“红医”提供政治引领、价值引导和精神动力。
红医精神从技术与德性两个方面明确了成为一名医生的资格定位。技术优良是成为红医的合格线,是先决条件,而高尚的医德是成为好医生的卓越线。
1.2.1 技术优良:红医的合格线 红医是以红色为底色的医生。医生是红医的角色定位,医生这一职业要求其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简单说就是要技术优良。当年,为保证红医更好地为军民服务,党中央通过派遣医生到中央苏区、动员地方医生、感化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医、培训随军卫生人员、开办红军军医学校、出版卫生书刊等系列举措来补充医务人员并提高其医学专业技能。正是基于上述举措,革命战争时期我军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大大降低。而如今的抗疫时期,技术是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的硬核力量。因此,医学专业技能是促进医学发展、服务健康的先决条件和技术保障,也是成为红医甚或是普通医生的最基本的资格线和合格线。红医精神内蕴着广大医务工作者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红医精神重视医学专业技术,体现了一种使用医疗技术救治患者的科学执业精神,是医务工作者职业属性和职业责任的技术托载。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忱,用精湛的医术挽救患者生命的敬业态度以及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事业观。
1.2.2 医德高尚:红医的卓越线“无私奉献,救死扶伤”是红医职业道德的具体表征。面对国民党的屡次“围剿”和对环境的恶意破坏,红医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捐款捐物,深入最危险的前线救治伤员以及被战火波及的百姓,甚至还为被俘虏的白军治伤。红医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敬畏和“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激励着新时代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了精神引领、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医务人员置自身生命安全于不顾,逆行而上,与疫情殊死搏斗,大大降低了疫情死亡率。红医精神是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成为人民信赖的好医生的精神力量,是成就好医生的卓越线。传承红医精神有助于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学生的医德素养。红医精神一方面从战略高度解决了“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议题,明确了医学生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另一方面,又从全局角度诠释了“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议题,明确了医学生德艺双馨的从业资格。基于此,红医精神与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引领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红医精神永不过时,它正以新的时代魅力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红医精神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地,重中之重就是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就是以红医精神为主线,通过学讲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对红医精神的理论认知是价值认同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首先要立足思政课第一课堂,学习红医精神,加强红医精神理论教育。受红医精神形成年代的影响,难免造成医学生认知上的距离感,但是绝不能因为时空上的客观距离而使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瑰宝在新时代蒙尘,理论灌输是规避这一风险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而为提高理论灌输的效果则需要扎实推进红医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进”工作。(1)红医精神要进教材。进教材为红医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平台,深入挖掘红医精神的历史渊源、理论来源、实践运用和时代价值,编写符合医学生特点的教材。以教材为纲,红医精神的理论教学就有本可依、有据可循,并向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道路迈进。(2)红医精神要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红医精神进课堂关键要解决“谁来讲”“怎么讲”的问题。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讲解红医精神是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思政课教师要依据思政课各门课程的特点,切实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融入红医精神的历史、发展历程及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融入红医精神的哲学内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融入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将红医精神作为德育资源以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建设,《形势与政策》要将红医精神与健康中国梦结合起来等。借此,思政课教师能帮助医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医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除此之外,红医精神研究专家、具有“红医精神”特质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是讲解红医精神的重要人选。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亲身经历和感人事迹教育现当代医学生,从而启发医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价值上的认同。(3)红医精神要进头脑。红医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让学生知悉红医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传承红医精神以及怎样传承红医精神。通过理论学习,红医精神既要“入耳”,更要“入脑”。
利用思政课堂,将红医精神植入医学生之“脑”,起到了知识传递的作用,同时,通过实践将其转化为“实”的行动,促进红医精神“入心”“入行”。
2.2.1 读背写讲,红医精神入心间(1)阅读是获取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的重要手段,也是重拾记忆的有效路径。阅读红医精神相关知识,能深化医学生对红医精神的理论认识、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政治立场、坚定成为良医和大医的理想信念,助推内在精神外化为实际的行动。(2)背诵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便于精确又牢固地掌握知识。背诵红医精神相关知识,能形成对红医精神最牢靠的记忆。以此为基础,可以举办“红医精神”知识竞赛,激励医学生深入挖掘红医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3)写作是用语言文字描写、记叙、抒情的活动,它有助于加深记忆、抒发感想、传递信息。因此,围绕红医精神开展主题征文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分享感悟,有利于强化对红医精神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4)讲是在读、背、写基础上传递知识、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更深入的方式,讲的形式多样,有自己讲、听别人讲、集体讲等,可以开展讲红医故事大赛、专家讲座、学术论坛等。讲必须在深入阅读和内化认知后进行,是认知进一步深入的表现形式。
2.2.2 学以致用,红医精神进实践 传承红医精神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其落脚点和归宿是“用”,因此,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医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运用和践履红医精神,增强红医精神的渗透力[3]。将红医精神融入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中,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而努力提高医疗技术的意识。将红医精神与新时代最美医生、抗疫英雄结合起来,开展面对面、屏对屏式的交流座谈,汲取榜样“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力量,传承榜样精神,追随榜样步伐,争做新时代红医。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实验实训、见习实习中,完善医技、锤炼医德,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医精神的魅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自我存在感[4],提高为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的意识。
2.2.3 以网络固基,在云端涵养红医精神 网络的超空间性、超地域性,缩短了城市间的实际距离,利用网络便利条件,从云端参观远在江西赣州的红色卫生史博物馆以及瑞金、于都等地的红色博物馆、红医博物馆。探访博物馆陈列的大量图文共现、声情并茂的史实资料和历史文物,有助于医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医精神形成的厚重历史和时代发展,增强广大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立志为服务人民健康而努力提高医技和医德。
网络为上传和共享红医精神相关资源提供了平台,借助网络平台,医学生不需要费心费时去图书馆或资料室查找,只用在百度、搜狗、谷歌等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就能查阅,从而节省了知识获取的时间,提高了知识传递的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医学生也可以从中更加深入细致地挖掘、更加深刻地反思红医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从而增强红医精神的价值认同并在实践中自觉践履红医精神。
红医精神作为贴合医学生职业特点的宝贵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价值契合性。为实现红医精神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就要以理论筑基让红医精神走进思政课堂,以实践强基推动红医精神外化于行,以网络固基在云端涵养红医精神,并以此切实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