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奎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提 要 以《说文》为代表的传统汉字阐释兴盛一千多年,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新理论的输入,汉字研究的学科分化,汉字阐释由于社会需求不足与未能学科化等原因逐渐衰微。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阐释的社会需求、学术条件、研究队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承优秀传统,探索新的汉字阐释范式,逐渐学科化,建立起汉字阐释学成为可能。文章分析汉字阐释衰微的原因与复兴的可能,探讨汉字阐释的学理和内容,确立研究的原则,对汉字阐释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汉字阐释是综合运用古文字学、理论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汉字构形、演变、关系、所蕴含的文化及各种功能等进行详细描写和充分解释的学术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理论研究。本文是汉字阐释实践的理论概括。
汉字阐释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在古文字学、汉字学理论、汉字应用等汉字研究现代化、学科化之后,传统汉字阐释由于理论与方法都存在重大缺陷,新的阐释理论还没有成型,标志性成果较少,很难纳入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系统。如果我们想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承认汉字阐释是学术研究,就得回答什么是汉字阐释,为什么阐释,用什么研究方法可以得到学术界认同的成果。
汉字研究萌芽于汉字阐释。《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解析“武”字,表达其对武德的理解。古文字中,“武”字由“止”与“戈”两部分构成,在古汉语中,“止”的常用义是停止、阻止等,“戈”是兵器,“止戈”就成了阻止动武。楚庄王“止戈为武”表达的是阻止战争才是“武”的军事思想,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阐释。战国时期,韩非子等学者沿袭此类解字以表达思想的风气不辍。
现存第一部汉字研究的经典之作《说文解字》主要内容是构形阐释和文化解读,用“六书”理论对九千多个篆文字头的构形进行了全面阐释,并通过字形选择、构形阐释、部序排列、引经及通人之说、撰写叙文等多种方式阐述其经学思想。“《说文》学”的主体就是汉字构形说解与文化解读,千百年来,《说文》长期被奉为汉字研究的圭臬,是传统汉字研究的经典,我们称之为传统的汉字阐释学。
近代以来,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新材料、新理论的出现,汉字研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汉字阐释的基本原理是表意字编码的理据性,也就是文字记录语言的非约定性,或者说可阐释性。当文字符号观确立以后,人们对汉字的观察和研究有三个方向。第一,立足现实需求,关注汉字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阐释的意义不大。第二,展望未来,文字向记号化的方向发展,汉字要走拼音化的道路,传统的汉字说解与此背道而驰。第三,回溯源头,以汉字编码理据阐释为核心的传统文字学就成了旧学。在反传统、兴新学的时代,汉字阐释被冷落;在重视传统的时代,传统的汉字阐释理论滞后,没有经过学科化,缺少经典性成果,依旧游离在学术的边缘。由于学术研究的淡化,缺少学术规范,汉字阐释这块领地几乎被“民科”占领,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
我们首先需要反思汉字阐释为什么会衰落。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学术研究出了什么问题?
什么是汉字阐释?学理是什么?阐释有什么用?不阐释会有什么后果?
汉字研究有其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学科或实际应用领域。汉字文化是什么?汉字阐释是什么?我们不妨对汉字研究的各个领域做一比较。
汉字应用与教学——从“汉字改革”到“汉字规范”,这是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中唯一提到“汉字”的“学科”。语文政策关系到汉字的废兴、学生的升学,与每个文字使用者息息相关。不论是改革还是规范,都可以被视作“重视”。
汉字字体及其书写——书法学。这是艺术与对艺术的探讨,受到书法界的重视。
汉字构形及其演变——构形学、汉字学。这是汉语言文字学文字研究的本体。
古文字考释——古文字学。把不认识的文字变成认识的文字,学科应用对应的是历史文献学。
汉字文化或汉字阐释——?
前四个研究领域都有相对应的学科,都有相应的应用领域,甚至有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汉字文化,似乎各路学者、自由撰稿人都能“阐释”。为什么大家都爱说?都能说?人人都能说就远离了学术,成为街谈巷议。
第一,表意字的两个基本特点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了:一是汉字字形与其所记录的语义有联系;二是大部分汉字是由构字部件组合而成的。知道这两点,就可以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表述自己对大部分汉字的理解,畅想的门槛很低。知道了不正是“歪”,就能说出心上一把刀是“忍”。学术含量低,臆测多。
第二,汉字阐释的前提是对已识字的进一步解释,即使阐释错了,也不影响该字的使用,学术定位不明确。错误的阐释没有引起重视。
第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具有不确定性。汉字阐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文字编码理据的追溯,而编码理据本质上说是古人的思维过程,很难实证。把汉字阐释与文化绑在一起,研究范围更加无法确定。
第四,受西方学科体系的制约被淡化。西方表音文字中的“文字”,除了记录语言,别无其他功能,不可能有所谓的“文字阐释”。我国的现代学科体系是参照西方学科建立起来的,西方没有的,我们就忽略。很长时间内不要说汉字阐释,连汉字都不是研究的对象,反而一味研究如何改革汉字、废除汉字。
第五,受古文字、应用文字等学科的冲击。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发现与研究洞见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传统汉字阐释的理论与实践的弊端。与实证性学科相比较,汉字阐释演绎性比较强,严谨的学者逐渐从这个领域退出。
第六,现代技术把语言和文字作为纯符号处理,排除符号上面多余的信息。
为什么要阐释汉字?除了空洞的说教,缺少学理的论证,从汉字阐释实践中加以归纳,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思想表达需求
前面已经说过,《左传》记载楚庄王以解析汉字作为手段,表达其军事思想。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在《五蠹》篇中说:“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汉代假托孔子的“一贯三为王”等,无不是为了自我思想表达的任意发挥。这一路的汉字阐释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但距离学术最远。
第二,追溯学术的源头
汉字古老,内涵丰富,蕴含着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是共识,很多学术研究都希望通过最早的字形寻找核心术语的意义,习惯于从汉字这里追根溯源。这种追溯词源的方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各种场合都在广泛应用。但如果缺少足够的文字学修养,很容易出问题,适得其反,不仅增加了学科自身的不可信性,也增加了汉字阐释的不可信性。
第三,教学需求
通过汉字阐释辅助汉字教学收效虽然有限,但也在一定范围内适用。联想记忆或有助于汉字学习,但容易破坏汉字阐释的学术性。例如西方人教汉字,说“早”是日在教堂顶的十字架上的位置,是早晨。这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与汉字编码理据无关,与中国文化无关。“早”字出现的时候,中国还没有西方的十字架。
第四,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大众对其熟知的事物中所蕴含的知识会产生一定的兴趣。汉字中所蕴含的种种知识对大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俗易懂的汉字阐释可以满足部分对汉字感兴趣之人的文化需求。对于这样有求知欲望的人应当给予正确的知识。但大多数的汉字文化普及一旦脱离了学术研究的基础,会进一步降低汉字阐释的声誉。
第五,商业需求
不论是作者还是出版单位,当经济利益成为第一需求时,就会丧失学术的底线。只要有趣,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赚钱,就信口开河。汉字阐释让一些脑洞大开的人肆意驰骋,成为大众猎奇的场地。有些场合说得越离谱、越离奇,就越有市场。
总之,汉字阐释很大部分是拿汉字说自己想说的事情,并不顾及汉字阐释本身的学术性。大家目的不同,标准不同,方法不同,结果彼此也不能认同。
目前汉字阐释很热闹,到书店去浏览一下,很多书籍关涉汉字阐释。在学界,古文字学者认为阐释是“马后炮”,对已经认识的字再加解释不过是狗尾续貂,从汉字应用来说,没什么价值。从新的材料与新的理论来看,《说文》中很多阐释已经过时。
学者们对汉字阐释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新的阐释理论还没有成熟,更缺少经典性的阐释成果;脱离学术的阐释被视为胡说八道,以学术为本的阐释又没有形成规范。在汉字学科分化过程中,汉字阐释没有完成“现代化”而被冷落;社会对汉字阐释有一定的需求,学者撤退必然导致汉字阐释阵地被非专业人士占领。如何从这种混乱中理出一个头绪?研究汉字的学者应当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任何学术的兴盛都离不开社会的需求。目前的学术环境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对汉字阐释也产生了新的需求。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文化热,汉字文化一度兴盛,人们对汉字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黄德宽等学者(1995)倡导“汉字阐释”,试图回归传统文字学,对汉字阐释进行理论探讨,并以《说文》为中心,对汉字与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读,开启了“汉字阐释与图腾遗风”之类的把汉字阐释与古代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汉字阐释学”已经提出很多年(黄德宽,2011:2-8),但随着文化热的退潮,汉字文化等在学术界渐归沉寂。汉字阐释对教学与文化普及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由于学科化的建设很有限,后续乏力,在学术界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
今天,汉字已被重新定位,不仅不再是“改革”的对象,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汉字阐释究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对于当今社会有什么价值,这是另外一个课题。汉字阐释作为一种社会需求,可以肯定地说,已经从民间自发开始升级为更广泛的社会需求。
社会的需求忽冷忽热,忽高忽低,但学术的探讨可以相对独立,持续进行。我这里重点谈一谈社会原因之外汉字阐释复兴的可能性。
用“汉字阐释”指称对汉字构形与汉字文化的解读,是受阐释学影响的“学术创新”,这条创新之路或许不应该是回归传统,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重在重建。
汉字阐释的基本条件是正确解读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字材料,具有准确阐释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这个时代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
在新的社会需求和学术条件下,首先产生对汉字构形与汉字文化重新解读的学术需求。例如,《说文解字》阐释过“日”“月”:
这里有篆文,有声训,有义训,有构形分析,有古文字形,可以说很丰富了,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并不尽然。哪些是确切的知识,哪些是缥缈的想象,需要甄别。
太阳充实圆满,画个圆圈表示太阳,是“太阳”的典型特征;月有圆缺,画个半圆表示月亮,是与太阳相区别的特征。“日”中间的“一”是什么?许慎理解得很神秘,很复杂,虚无缥缈,不可验证。
现代学者结合古文字字形演变的规律,认为“日”中的“一”是为了字形的饱满美观而增加的饰笔,起初加点,后来变成了短横(刘钊,2006:26)。这从文字构形上解释符合规律,有文字学的证据。
古文字考释的“完全释字”离不开汉字阐释(李守奎,2016:124)。考释的核心是考证出文字所记录的语言符号的读音和意义,读通文献;从文字学上还要解释清楚这个字形为什么能够记录这个音义。只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算得上“完全释字”。例如“外”字的音义自古及今我们都很清楚,但是“夕”与“卜”合起来为什么是“外”?自来不解。各种猜测,无一可信。直到我们看到甲骨文中以“卜”表“外”,以“夕”表“月”,才弄清“外”是个从卜、月声的形声字。
社会需求不断扩大,汉字不仅记录语言,蕴含文化,还涉及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稳定等重大问题,引起多方面的重视。这不仅要从文字学的角度阐释,还要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去阐释。
目前汉字阐释可以概括为两种几乎对立的状况。
第一,借汉字阐释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或者是戏说式文化娱乐,其特点是对汉字表意性和字符组合有粗浅认识,脱离文字学的材料与理论,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表达需求加以说解,带有任意性,是一种非学术性的说解。其中不排除某些领域的大学者有时解说汉字也脱离实际,推波助澜。有的打着文化普及的旗号,但脱离学术的“通俗化”,自然也就流于庸俗化。
第二,充分把握汉字材料,建构汉字阐释的理论,用理论去分析汉字以及通过正确的汉字阐释达到学术目的,对汉字构形与演变有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古文字考释有补充作用,对古代历史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对汉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明晰的认识。
汉字阐释的历史积累太厚,对于上述两种情况要分清,但不必强行划一,理由如下。
第一,自由表达是每个人的权利,我们不能不允许别人这样说,但希望说的人别把自己所说的太当真。把自己的想象当真理的人很多,笔者就经常收到一些喜爱传统文化、痴迷汉字探索的业余爱好者的“重大发现”或“重大突破”。有人不惜放弃工作和家庭,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一件事情上,执着得令人敬佩。但由于脱离了学术研究之路,与学术研究南辕北辙,越走越远,让人十分遗憾。学者不能这样做,读者也不要把这些任意猜测当作知识,就像听相声一样,乐一乐就好!
第二,非学术的东西我们不能用学术的标准去衡量。不能拿着规测量方,拿着矩测量圆,这是自寻烦恼。可以对非文字学的“阐释”进行文字学的分析,目的不是批判,而是区别。
第三,学术研究不仅要排除非学术的阐释,还要努力加强学科性建设。学术就得有学理,讲证据,合逻辑。没有理论系统,不审核材料证据,论证没有逻辑,就是非学术的“故事”。
第四,学者努力拿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建设比毁坏难。毁坏了旧房子却建设不起新房子,并不比乱搭建更好。
社会环境、学术条件、学术需求、社会需求都需要新的汉字阐释,一方面从传统汲取营养,另一方面与传统划清界限,逐渐完成汉字阐释的学科化,从目的、材料、方法上重新构建。
周有光(2000:33-35)指出文字有“三相”:“符形相”“语段相”“表达相”。这是所有文字共有的三个侧面。对于汉字来说,三相之外,还需要再加上“文化相”“关系相”“社会相”,可以合称“汉字六相”。任何一个汉字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解释,汉字系统也可以从这六个方面去观察。
第一,形体相:文字符号的形体构成。文字是书写的视觉符号,任何文字都有其物质形式,那就是书写形成的字形,这是文字研究的基础。
第二,语段相:文字记录语言,不记录语言就不是文字。语言是由音素和义素、词素、词、句子、篇章由小到大各层单位构成的层级装置,文字可以记录大小不同的单位,例如西方的音素文字,有人称汉字是“词—音节”文字。
第三,表达相:文字记录语言,从造字的角度说就是对语言符号的再编码,也就是说所造字形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记录语言。最常见的表达是表意和表音。汉字有多种记录语言的方式,“表达相”也就体现为多种表达方式。
第四,关系相:任何符号都处在彼此联系、彼此区别的关系中。汉字由于历史悠久,形体多样,用法复杂,所形成的字际关系尤其复杂。
第五,文化相:汉字编码留下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信息和编码者的思维痕迹。
第六,社会相:对汉字的理解不能仅从文字记录语言的角度,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汉字也有其独特的功能。汉字的社会相是就汉字的整体社会功能而言的。
“六相”分析不能只以字书中的单字为对象,还要在文本的应用过程中观察,在历史背景下观察,在文字系统中观察,在社会文化功能中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阐释的结果才更加可信。如果仅仅从文字学一个角度看,就会得出汉字繁难落后的结论;如果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汉字有表音文字不可替代的优势。
汉字阐释是综合运用古文字学、理论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汉字构形、演变、关系、所蕴含的文化及各种功能等进行详细描写和充分解释的学术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理论研究。
汉字阐释是由表意字的特点决定的,是汉字学建设的一部分;对历史文化探讨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汉字阐释既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也是一部分人的文化需求。
汉字既然有“六相”,阐释就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种方法,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汉字构形阐释是基础。
目前语言学家或文字学家普遍认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或者说文字是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书写符号系统。从符号的角度定义文字,这是现代语言学、现代文字学的基本观点。符号的最主要特征是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约定性,西方表音文字是典型的符号,26 字母和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都可以约定。与西方表音文字相比,汉字形体与音义之间不是纯粹的约定,有其编码理据。这就开启了从不同方向观察汉字、解释汉字、评价汉字的道路。
我们用具体的例子说一下汉字的构形与阐释。
英文的太阳与月亮分别是sun、moon,每一个字母记录的是语音,这些字母的音组合起来是词的语音,语音记录了语义。再往前追溯,字母依旧是字母,只记录语音。
汉字最初用“日”表示太阳,用“月”表示月亮,是用两个形体符号分别记录{日}、{月}两个词的音和义。往前追溯,日象圆圆的太阳,月象半圆的月亮,形体本身就能表达一定的意义。汉字中的表意字形体与所记录的语言的意义之间有联系,这些表意字又成为构形组字的基础,日月同辉是“明”,日在木上是“杲”,明月当空是“望”,等等。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的典型代表,有其独特性。把这种独特性揭示出来,就是汉字阐释的重要内容。汉字阐释研究的对象不是疑难字或不识字,主要是对音义明确的常用字的文字构形与深层结构以及深层文化的解读。
从汉字的非典型符号的特征来看,汉字有构形理据,有丰富文化内涵,有悠久的传承,有丰厚的研究累积,是可以阐释的文字。任何一个汉字都包含“六相”中的前三相:第一,书写的视觉形体;第二,形体所记录的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第三,形体符号对语言符号再编码的方法或者说字形表达语言的方式。
文字符号直感上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实际上可以分析为两部分:视觉可见的形体和听觉可知的音义。字形、字体是书法家关注的主要对象;语音、语义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这个形体为什么能够记录这个音义,这种看不见、听不见的深层“表达相”,或者说文字符号如何对语言符号再编码是汉字阐释的主要内容。
构形阐释的前提是落实字形与所记录的语言。这在现代汉字中是已知的条件,在古文字中是考释的内容。汉字阐释首先需要能够对纷纭的考释结果判断取舍。例如阐释“也”字之前首先要确定其字形,明确其所记录的语言,区分与“它”字的不同。
在确知一个字形表层结构及其所记录语言符号音义的前提下,对这个字为什么能够表达这个音义作出符合文字学的阐释。
理想的汉字阐释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的,对所有的汉字现象都能够合理解释,从整体的系统性到个体的构形、演变、所蕴含的文化都能准确地描写和解释。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一些成就,有很大的进展,正在逐渐向理想靠近。
在当今这个时代,如何继承《说文》的优良传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广度,创作出全面超越《说文》的经典之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学问大者成其大,小者成其小,在某一个方面努力达到所处时代应达到的高度,是每一位学者可预期的目标。
文化、中国文化这些概念太宏大,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过度纠缠。简单地理解,文化是人类某一群体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所创造的物质与观念的总和。“文化”的含义逐渐向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的精神产物倾斜。文字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就汉字阐释而言,我们要分清“汉字文化”、“汉字所记录的文化”与“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三者的不同。
了解“汉字文化”,不妨参看何九盈等主编的《中国汉字文化大观》。汉字本身就是文化,汉字的方方面面都是文化。汉字所记录的文化是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所反映的思想、历史、习俗等。“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是每个字从造字本义、演变规律到阐释累增的全部,例如拙著《汉字为什么这么美》第一篇就是说“汉”字,说到最后,也只是解释了汉字中的“汉”左面是“氵”的文化意义,以及汉字构形所表现的古代文化。
文字是对语言符号进行再编码的书写符号。早期表意字在编码过程中,所造的字形与所记录的意义之间有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构形理据。这种构形理据表现了造字时的思维方式和那个时代的一些社会生活信息。每一个表意字都有视觉可见的表层结构所构成的形或意、所记录的语言符号的音义、字形和所记录语言之间的深层音义联系。文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结构会发生变化。汉字作为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特征与价值。每一个汉字,可以层层剥离,仔细观察;可以前后比照系联,观察其丰富复杂的变化过程,理解或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古代文化。以单字为对象,分析字形、列出字谱、解读文化是最容易操作的学习与讲授方式,也是学习的基础。拙著《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中与人体部位相关的汉字说解,或简略或详细,是简单梳理与通俗阐释,不论是学习还是讲授,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展开,也可以进一步扩充。
从中国文化中的某一方面追溯汉字所表达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把相关的汉字系联到一起,结合考古、文献记载等解读这些汉字构形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最容易做,也最容易懂的“汉字文化”,已有不少相关论著,我也曾经用这种方式讲授过“汉字与中国文化”。下面举几个例子:
中国古代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古人对植物、庄稼的观察十分细致,从“艸”与从“木”的字格外多,留下很多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把早期农作物的文字聚集在一起,我们能够直观看到造字时代古人对农作物的认识,结合考古发现,可以了解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过程。如果以“表现农作物的字形与早期农耕文化”为题,对禾、稷、粟、黍、稻、粱、来、麦以及年、舂、秦、馨、香等字的构形进行文化解读,可以获得汉字构形与历史文化两个方面的知识,对于一般性的了解很有帮助。
我们通过“卩”及其构成的文字,可以了解造字时代跪坐所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文化。
从“玉”的字也有很多,结合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看到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
刑罚古书中有记载,《尚书·舜典》载有:“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古文字中表现的刑罚更具体,更全面,黥墨、刺眼、割鼻、割耳、去阴、锯腿、焚烧等酷刑都有专字描绘,表现出早期政治的残酷性。“王”与“士”都是以斧钺类刑具代表执掌施刑权力的人,这是早期政治的特色。物极必反,随着社会的进步,滋生出轻刑爱民的思想之后,“王”与“士”等字的阐释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汉字的文化阐释对历史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由于内容比较浅显,方法比较简单,通过某些文化的用字探讨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是完全开放的内容,各种汉字文化教材中相类似的内容很多,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可以举一反三。
文字是彼此之间相区别的符号系统,其内部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构成各种类型、各种层级的子系统。文字自身的构形是系统,演变是系统,文字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系统。文字在应用过程中功能发生变化,字形也在不断变化,文字系统不断调整,形成盘根错节的各种关系,各个时代的汉字研究者不断阐释,积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这就形成了“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的局面。把文字符号放在构形系统、区别系统、演变系统、阐释系统中综合考察,理清彼此的区别与联系、传承与变异,可以大大提高阐释的可信度,加深对汉字文化的了解。例如“卩”表现的“跪”与“坐”,“卿”表现的“飨”与“享”等,不仅是文字记录语言的问题,也反映出上古肢体语言、人鬼之别等。
较之于文字学的汉字阐释、历史文化学的汉字阐释,从文明的形成、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等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汉字、阐释汉字更具有现实意义。
文字在中华文明的形成与传承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传承性,为什么能够如此久远?
何以中国?汉字在汉族、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汉字的超语言功能与中国文化的“大一统”的向心力是什么关系?
对于汉字与中国文化,需要从宏观上表达我们的理解。
对于每一个研究者来说,中国文化有其无限的丰富性,汉字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汉语大字典》收录五万六千多字,我们在出土文献中还不断发现字书未见字。“汉字与中国文化”研究只能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研究对象没有明确的范围边界,就很难被学科化。“汉字文化”“汉字阐释”如何明确其研究对象,是学科化的首要问题。
笔者在多个场合讲过汉字阐释的基本原则,互有出入,但核心内容一贯。所谓原则就是学术的底线。所谓方法,就是对原则的贯彻,通过可操控的过程,取得可信度高的结论。笔者所理解的汉字阐释需要在下列原则下展开。
第一,文字记录语言原则。视觉符号如果不记录语言,就不是文字。这是文字阐释的出发点。脱离语言的文字研究要么只剩下笔画结构,路越走越窄;要么任意联想,漫无边际。汉字阐释必须首先落实字形结构与所记录的语言,在汉字应用与变化的过程中观察、描写与解释。
第二,从材料出发的原则。材料虚假或应用错误,建立其上的一切推论都不能成立。例如《说文》中“也”的字形就有问题,建立其上的所有阐释都不可能成立。审核证据是准确理解的开端,正确使用材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
第三,文化阐释以文字学为第一性原则。只有在确定字形结构及其所记录的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阐释才可能是合理的。例如,甲骨文中的“”(合集30931),在没有确定字形中“ ”与“畐”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确定其与“福”音义之间的一致性的情况下,就断定是“福”字,并据此谈“福”文化,是不可取的。
第四,符号性原则。汉字虽然有理据,但本质上也具有符号性。一个象形的字形可以与很多意义发生联系,例如,“”(集成 9723,十三年壶)是典型的表意字,象编绳围捆竹简之形,是书册之“册”。为什么不是编绳的“编”?为什么不是编捆、编联的“编”或“捆”?为什么不是栅栏的“栅”?约定如此!这个字形记录这些词,同样满足理据性。一个词的意义有多个特征,选择哪一个特征作为造字的编码理据是任意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发生混乱,都需要治理,造字时选择什么特征表达“亂”与“”没有必然性。把偶然说成必然,是对学术的背离。
第五,历史性原则。汉字处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字形、字体在变化,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也在不断调整。每一个字形都有其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记录的语言、承载的文化都不一定相同。不能简单地以古非今,也不能简单地以今律古。对于文字,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对于学术研究成果的取舍,更要有学术史的眼光。
第六,系统性原则。任何一个文字符号都是在系统中彼此区分、彼此分工、彼此联系,形成远近不同的关系网来发挥作用的。《说文》的部首统领文字实际上就是揭示文字系统性的一个方面,不同部首的顺序也关注到了形体间的相似性与区别性。只有把文字放在系统中才能区别其异同,确定其性质。拿出一个“元”字问“兀”上的一横是什么,只能做和许慎类似的畅想。只有把它放置在不同时代的文字系统中,才能确定其性质。
第七,推陈出新、多学科融合原则。汉字阐释一方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但也必须摒弃其动机缺陷、理论缺陷、材料缺陷、方法缺陷造成的系统性不足,不能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成了为了学问而学问的纠缠论辩。汉字阐释如果成为学科,也是交叉性学科。单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看,汉字阐释意义并不大,但多学科交叉融合,就会看到汉字的整体价值。
第八,微观探索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的原则。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不能高谈阔论、步步走空,也不能钉头碎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仅要一个字一个字、一组字一组字地阐释,还要从宏观上认清汉字在促进民族融合与国家稳定中发挥的巨大功能。
第九,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对于研究汉字的学者来说,汉字阐释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方面;对于“强基计划”古文字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说,需要接受汉字阐释的学术训练。另外在学校和社会上还有很多只是希望比较系统了解汉字与汉字文化的人,需要汉字阐释与汉字文化普及。汉字的文化普及必须在汉字阐释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展开。
原则是条条框框,需要在每一个字、每一组字的阐释中综合应用,我以“也”“福”“卿”“俞”等字的阐释,例示了汉字阐释的内容与方法,读者如有兴趣可以参看。
汉字阐释必须建立在汉字学的基础之上,汉字阐释能否“复兴”?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一,汉字阐释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认识,不仅是学术需求,也是社会需求。
第二,古文字材料的大量发现,让我们看到了许慎没有见到的更早、更丰富的材料。
第三,文字理论日趋系统深入,汉字阐释的理论也在建构过程中。
第四,立足新的时代,全面、系统完成汉字阐释的条件日渐成熟。
第五,随着人民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寻求汉字真知的人也越来越多。
第六,汉字阐释正在逐渐受到学术界重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汉字阐释任重道远。
汉字阐释能否建设成一个学科分支——“汉字阐释学”?我认为是有希望的。
第一,加强汉字阐释理论建设,逐渐建立起学术规范
汉字阐释需要在汉字阐释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目前汉字阐释的指导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沿袭六书理论的汉字阐释;第二,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理论框架下的汉字构形理论,唐兰、陈梦家、裘锡圭、王凤阳、王宁、刘钊、李运富等学者各有成就;第三,在汉字是文化符号理论下的文化阐释。历史很悠久,成果很丰厚,黄德宽很早就提出“汉字阐释学”的构想。建立独立的阐释理论体系,完善话语系统,总结可操作的研究方法,向学科化方向迈进,汉字阐释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构建起成熟的汉字阐释理论体系,全面系统准确地阐释汉字,是文字学努力的目标。
汉字阐释的学科建设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形成学术研究的氛围,学者多参与,有更多的学术含量高的研究成果呈现,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第二步是从阐释实践中摸索出汉字的阐释理论,发展成汉字阐释学。
第二,探索汉字阐释的新方法,拓展其广度与开掘其深度
《说文》限于字书体例,基本上是以单字为单位阐释汉字的构形。每一个汉字都有多个层级,从字形到记录的音义,再到构形理据、文化内涵,可以层层解读。每一个字都处在系统中,如构形系统、区别系统、历史演变系统、阐释系统等,与其他字构成种种关系。确定关系组,系统阐释可以更清晰解释汉字构形,更丰富了解古代的文化。从研究或表述方法上说,既可以溯源,层层剥笋;也可以找到源点,顺流而下,确定其在历史演变的每个节点所呈现的状态,探索其分化、融合等演变过程。
第三,做好汉字阐释文化普及,讲好汉字故事
当代对汉字阐释需求的原发点就是大众对汉字记录语言之外的兴趣。学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到什么程度从根本上说受制于社会需求。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从小就学习汉字,每天都在使用,对汉字产生应用之外的兴趣经过激发会成为一种可能。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汉字充满好奇,汉字文化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是可以肯定的。汉字阐释的文化普及应当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准确易懂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向广大的汉字文化爱好者,这也是学者的责任,需要有更多的人投身其中,让学习者获得正确的知识。
我通过课堂、讲坛、报刊、音频、电视、书籍等多种形式讲授与汉字阐释相关的话题,已经出版了《汉字为什么这么美》《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两部不同类型的汉字阐释普及读物。目前正计划出版《汉字阐释十二讲》和《汉字阐释与汉字理论简说》两部教材,虽然都是汉字阐释,但是目的、内容、写法都有很大不同。
《汉字阐释与汉字理论简说》是为了通识教育和汉字阐释与汉字文化普及而作。前面说过通识教育汉字阐释的两种常用方式,我都在课堂上尝试过。《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就是以汉字构形阐释为主的课堂讲授内容改写的汉字阐释普及读物,在讲授和撰写过程中我虽然尽量避免太多理论术语,但不可能完全避开,尤其是书的后面还有“理论延伸与思考”栏目,就更需要我对所使用的话语系统的整体面貌有个大致描述;从读者的角度说,读过具体的阐释之后,也会产生理论知识的需求。《汉字阐释与汉字理论简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可以视作汉字说解的配套读物。《汉字阐释与汉字理论简说》与《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相配合,做汉字文化、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文化阐释等基础课、通识课、选修课的教材或参考书籍比较合适。
《汉字阐释十二讲》主要是面向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强基计划古文字方向的学生,立足学术前沿,有一定的难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这部教材探索汉字阐释的理论与方法,重点是通过具体阐释实践,例示汉字阐释的操作过程,建立深入、系统、全面认识汉字的观念,引导学术研究,强化学术训练。
我期望与同仁同好共同努力,让汉字阐释成为学理可通、方法可行、结论可信的汉字学的一个分支,成为一个学术增长点;也期望能让汉字阐释面向社会,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普及读物。
附:《汉字阐释十二讲》目录
前言:汉字阐释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讲 绪论:从“汉字与中国文化”到“汉字阐释”
第二讲 汉字的繁与简——掌握繁体字
第三讲 《说文》导论一——古文字视野下的《说文解字》:深入研读与充分利用
第四讲 《说文》导论二——重新认识许慎的文字发展观与《说文》的价值
第五讲 在出土文献研读过程中学习与理解汉字——何尊导读
第六讲 从材料出发与从观念出发的汉字阐释——以“也”字为例
第七讲 汉字的文化属性与汉字的阐释——以“福”字为例
第八讲 汉字的字际关系——以“卿”为例
第九讲 汉字阐释与考释——以“俞”为例
第十讲 古文字考释与完全释字——以“衅”为例
第十一讲 汉字文化的分类阐释——以与书写、典册相关的文字为例
第十二讲 汉字: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