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会青
(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赤峰市既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人口大市,同时也是农业发展大市。2020 年赤峰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42.2 万hm2,同比增长0.3%,除了种植粮食作物以外,近年来赤峰市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范围种植油料、甜菜、果蔬、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为了促进赤峰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创新思维,紧跟时代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通过持续提升农经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让赤峰市农业经济发展达到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当然,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得到各方面支持,包括政策、资金、技术等。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提升农经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可行性策略,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
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架构,是实现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调整农业经济架构,要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要想优化农业经济架构,必须精准、实时获取农业市场信息。但是在很多地理位置偏远、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这就导致很多农民难以准确把握农业市场的动态变化,不利于提升农民收益。相比之下,通过推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高度共享,让农民能够实时了解农业市场需求,甚至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准确预测未来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1]。通过这些信息,农民可提前调整种植结构,选择符合农业市场需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从而解决因为销路不畅、售价不高带来的农业经营风险,增加种植收益。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生产力逐步提升,为实现农产品提质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持。要想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让供需关系重新回归平衡,让农民种植收益得到基本保障。例如,近年来农村电商得到了蓬勃发展,农民可以利用电商平台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同时,农民可借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平台,了解某一类农产品当前的市场价格,以便于合理定价,既满足了自身的获利需求,同时又能保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顺利解决销路不畅的问题,信息更加透明、更新更加及时,为农民灵活调整销售价格、实现种植收益最大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一步突出了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带来的推动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粗放式、掠夺式的开发模式,可在短期内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会因为农村生态遭到破坏、环境受到污染,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相比之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挖掘各村的优势资源,走出一条特色化的经济发展道路,真正做到了“一乡一品、一村一业”[2]。例如,赤峰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复杂地形结构,山地、丘陵较多,可以因势发展中药材种植或食用菌栽培等产业,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走向深度融合,首先要从思想层面上认识信息化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带来的多重价值,在此基础上从资金方面、技术方面、人才方面,以实际行动支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从整体上来看,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意识薄弱仍然是各地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与宣传不到位有关,尤其是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基层,由于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很多人员没有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管理带来的提升作用,加上宣传渠道单一化、宣传内容形式化,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模式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农业经营管理站内提供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这样才能让各项工作高效率地开展,突出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管理带来的推动作用。目前来看,赤峰市基层农业经营管理站虽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缺少持续性的投入,导致后续资金供应不及时,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同步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促进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例如,在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后,由于预算不足,导致软件系统未定期更新,系统应用功能有限。由于资金问题造成硬件设备不能及时进行维护、更换,导致农业经营管理站的信息系统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不利于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农业经营管理站致力于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服务,作为立足于农业经济,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部门,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在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建成配套的服务体系,是现阶段赤峰市基层农业经营管理站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这种情况下,由于农业市场信息时刻处于动态变化,而农业经营管理站获取、更新农业信息不及时,难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最新的、可靠的信息,未能及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外,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农业经营管理站由于缺少配套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需求了解不到位、服务主动性不强,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
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创新了工作模式,而且对在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农经管理人才,不仅要熟悉国家及地方出台的最新涉农政策以及拥有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经验,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目前,赤峰市基层农业经营管理站在职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农经管理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基层人员参加在职培训的机会较少,信息技术水平没有与时俱进地提升。这种情况下,即便农业经营管理站购进了一些信息设备,也会因为不会操作或操作不熟练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除此之外,由于基层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高端信息人才引进方面面临着一定困难,掌握农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制约了赤峰市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可持续提升。
从短期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将通过向广大农民提供更有价值的农业相关信息,支持农业生产活动更好开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能够成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动力。结合赤峰市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3.1.1 利用线上与线下双渠道进行宣传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增加农民经营收入还是优化农业经济架构等方面,其现实价值不言而喻。但要想提升农经管理信息化水平,应做好宣传工作。在农业经营管理站中,要自上而下地认识到农经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价值,从制度、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宣传工作要利用好线上与线下两个途径,线上宣传就是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可以采取短视频等方式,展示国内其他地市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或者宣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三农”工作的促进成效等[3]。线下宣传是利用宣传栏、纸媒等,使农经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价值,以及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注意事项,进而以实际行动推动农经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渐进式提升。
3.1.2 利用农经管理信息化示范基地进行宣传
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中,既是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市在探索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如江苏省、安徽省以及重庆市等,建成了全国性的农经管理信息化示范基地,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宝贵经验[4]。赤峰市要着手构建农经管理信息化示范基地,一方面是借鉴其他地市的成功经验,逐渐走出一条符合赤峰市实际情况、具有赤峰市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道路;另一方面是在寻找试点过程中,分析农经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应对策略。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广的步骤,增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示范基地的数量,以便为全市农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细致的指导。
近年来,在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下,赤峰市基层农业经营管理站的信息基础设施已初步建立,减轻了一线农经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切实提高了为民服务效率。但必须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个持续性、动态性的工作,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必须要完善投入和保障机制,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构建长效投入机制,不仅要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前期的软硬件采购、安装,还应拿出专项预算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包括硬件设备的检查、维修以及软件系统的更新、升级等。另外,随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呈现出海量化的特点,传统的物理硬盘存储模式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尝试通过租赁云服务器的方式用于海量数据的存储,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
除了建设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提升农经管理水平以外,还需要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详细的信息服务,重点解决因为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而产生的农业经济管理滞后问题。依托互联网、新媒体等搭建农经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5]。农村经营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该平台上发布“三农”信息、国家惠农政策,同时农民注册成功并成为平台用户后,可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种植、养殖经验,或者是提出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寻求专家或者其他农民帮助,并进行解答。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为农民提供定向的、精准的服务。例如,近年来赤峰市大力发展以桔梗、沙参、甘草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由于经济效益较好,吸引了较多的农民加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适时推送关于沙参、甘草等中药材的种植技巧、管理经验等相关信息。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满足农民需求[6]。
农业经济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将会拥有更多农业管理经验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赤峰市通过制订和实行人才引进战略,培育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农经管理人才队伍,才能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渠道壮大农经管理人才队伍的规模,一是号召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发展作贡献。尤其是针对农业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大学生,地方政府需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办公环境,吸引他们回到家乡,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二是开展农村青年培训工作。随着互联网在农村普及,农村青年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组织这部分青年农民参加定向培训,增强他们利用互联网获取农业市场信息的能力,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这些农村大学生、青年农民可以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政务电子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部门中广泛渗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应的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搭建农经管理信息化平台,发挥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在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增加农民经营收入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当然,由于预算不足、人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在推进农经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立足于实际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提出解决对策的基础上,分别从树立信息意识、完善投入机制、增强服务水平、重视人才引进等方面多措并举,为推进农经管理水平持续性提升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