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睿,沈 洋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政策抓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强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明了乡村振兴视阈下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标志着我国农业“由量转质”新发展观念的转变。三台县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中偏西北部,四季气候分明,因其毗邻涪江沿岸,水源充足、灌水方便,沙泥质土壤潮湿且肥沃,十分利于麦冬的生长生产。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的主产区,如何在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上,通过转变发展观念,推进系列配套措施落地实施,进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升级,对当地政府推进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心在于“特色”二字,要求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因其自然禀赋不同,劳动力结构参差不齐,“三产”发展水平不一等特殊情况,更需要地方立足于自身发展条件挖特色、寻亮点、谋突破。从当前四川省三台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质量来看,涪城麦冬特色中药产业在产业融合度、经营主体、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和绿色生态发展等层面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涪城麦冬作为地方特色中药产业,尚未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
其一,从麦冬产业链内部来说,其育苗、栽种、采摘、加工以及销售等多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仍由单个主体经营,这就导致整个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水平不高、管理重叠迂肿、专业化程度较低,进一步导致各环节所创造的产品附加值较低,配合联动性不足。正因如此,现阶段涪城麦冬特色中药产业主要停留在初加工基础上,以销售麦冬原材料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利润的开发以及就业岗位的增加,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困境[1]。
其二,从地方特色产业之间来说,其融合度与关联度欠佳。三台县作为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麦冬、米枣、生猪、藤椒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之间关联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发挥出独特的区位优势,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进一步导致各产业仍停滞于“种采销”的初级阶段,高附加值、高定位的农产品稀缺。虽然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动“药—粮—菜”“猪—沼—药”等种植模式,但仍未形成规模,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其三,从“三产”融合角度来说,当前涪城麦冬特色中药产业的发展仍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种植业,精加工等第二产业占比小,第三产业尚处于空白待开发阶段。因此,地方特色产业素质和效益欠佳、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多渠道融合服务有待提升。
整体上看,涪城麦冬特色中药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麦冬产销过程中,承包经营户参与比重太大,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足,规模较小,无序竞争,产生了许多问题。
其一,以往“小而全”的传统承包经营农户难以适应现如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等特征的要求,整体经营水平不高,规模较小,不利于各种先进生产要素的投入。
其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不足,缺乏统一的行业领头羊与相关技术标准,使得涪城麦冬在整个麦冬产业市场中定价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欠缺[2]。
其三,承包经营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未能捋顺,使得现目前存在着产业内部承包经营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产生内耗与无效竞争。政策宣传不到位,让承包经营农户主观上造成一种被“替代”意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产生排斥,与“三农”政策愿景背道而驰。
现代金融与地方特色产业协同发展“道阻且长”。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于农业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都是先行的,旨在撬动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农村。而根据融资偏好理论分析,企业通常情况下会按照融资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选择融资方式,相较于获取低成本的财政补贴,目前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以下表现。
其一,农业生产过程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与社会资本对低成本、高收益的追求难以协调,导致社会资本不愿主动投入农业板块,客观上造成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制约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其二,乡村振兴下的特色农业发展对资金需求是多层次、多维度、多时空的,而现如今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助农服务同质化严重,不能满足乡村振兴过程中地方特色产业对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省安吉县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前期发展过程中,涪城麦冬特色中药产业由于农药过度使用、生产标准较低、生态循环机制不畅等问题,对当地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阻碍[3]。
其一,以多效唑为代表的农药在麦冬种植生产过程中的过度使用,导致其残留在农作物上进而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短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却给整个产业品质造成长期性损害,违背高质量发展要求。
其二,发展前期麦冬分散种植,割裂的承包经营户之间各自为营,不能实现机械化种植与生产技术标准的统一,导致市场上麦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涪城麦冬道地药材的市场口碑与定价规则。
其三,单一的麦冬产业在土地资源利用与单位经济效益层面都很难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使得药农种植积极性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种植生态圈。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克服当前我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整体性问题,围绕小规模、低质量、弱实力等关键问题对症下药[4]。在政策规划、人才与资金投入、质量监管等方面,立足地区独特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地方特色产业良性发展与动态平衡的发展模式,化解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中的各类风险,提高农村特色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
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兴旺的发展要求,特色产业是载体抓手,一二三产业融合是目标导向。三台县相关部门为提高涪城麦冬特色中药产业“三产”融合实现程度,近年来积极培育多种类的产业融合方式,建立了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旨在拓展产业链条,深挖麦冬价值。
目前,当地已经与太极集团、三九集团、苏中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推广“药—粮—菜”“猪—沼—药”等种植模式。由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和三台县工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四川省川麦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平台公司与龙头企业组建道地药材贸易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了标准化种植—检测—贴牌(贴证明商标并统一包装)—现代仓储—“线上+线下”交易的措施,确保外调麦冬品质的同时保障农户收益。麦冬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0.4 万hm2,产量1.5 万t,产值近40 亿元,产量占到全国70%以上,出口量占到全国80%以上。
以示范性麦冬基地建设为基础,推进职业主体化,培育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工程和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扩大当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规模,提升其质量水平,在共同增收前提下促进资金合理分配,共生共荣。
目前,当地已搭建产业园创新平台29 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6 个、省级创新平台13 个。2020 年实现新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社有200 家、现代农户家庭农场200 家;新培育县级示范社15 家、县级示范农场20 家,市级示范社4 家、示范农场5 家,省级示范社3 家、示范农场3 家。对于利润分配,麦冬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章程规定或成员大会决议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按照“保底工资+绩效分成”方式增加贫困户劳务收入[5]。
拓宽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的投入保障机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难点之一。现代金融在农业方面主要分为国家政策性银行与地方金融机构两大主体。其中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应利用自身资金规模与中长期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着力补齐农业农村金融供给板块中中长期资金短缺的短板,引导地方性商业银行及农商行等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贷提供支持的灵活服务机制。
三台县相关金融机构推行麦冬种植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2019—2020 年受自然灾害及价格波动影响,共计理赔540.09 万元,为麦冬种植户分摊了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不确定因素风险。创新开展仓单质押,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麦冬外销困难,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三台县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托麦冬大数据溯源信息平台,通过仓单质押方式为麦冬种植农户提供1 万~5 万元低息小额贷款支持,解决了大部分经营主体收购资金短缺问题。
“涪城麦冬”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四川十佳地理标志农产品”“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产品”,更要有强化品牌意识,把控产品品质,通过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规范的产品生产标准,打造品质上乘的道地药材品牌,守护好地方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
为促进麦冬绿色安全生产,近年来三台县以麦冬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制定“涪城麦冬”《种苗质量标准》《投入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药材等级标准》《采收加工操作规程》等10 个系列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目前,当地已建成6 个国家GAP 认证麦冬生产基地,新建ERP(种植溯源)基站15 个,实现质量追溯覆盖面积超0.1 万hm2。高标准规划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麦冬绿色加工中心15 个、大型气调库4 座,聚焦循环种养集约化综合利用,建成10 万t 有机肥厂,园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地方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政策措施,需要从多元经营主体、金融支农助农、科技赋能品牌、产业融合以及乡风文明建设等多角度进行回答[6]。文章通过理论阐释和案例考察,一方面从乡村振兴视角为探索高质量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特色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随着2021 年6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落地实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对四川省三台县涪城麦冬特色中药产业的考察,统筹考虑地区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盘活地方特色资源与特色产业,着眼于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高质量发展,跳出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结构桎梏,积极推动形成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鉴于此,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发展,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发展速度,完善产业发展人才体系,夯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7]。
2)强化财政与金融的支农政策合力,捋顺并协调好财政补贴与金融扶持政策二者各自在支农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财政补贴政策透明度,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信息体系。
3)促进科技创新赋能特色品牌打造,与相关科研院所、知名农业院校构建良好互动,推进产品全程可追溯,加大品牌保护力度。
4)引领“三产”融合创造多重效益,探索合理利益联结机制,捋顺产业间利益分配问题,创新农村特色产业融合方式。
5)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提升现代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地位,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中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层面的要求,不断增强新型农民这一职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