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艺术管理学范式的演变管窥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

2022-12-01 02:43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7期
关键词:范式学科理论

徐 慧

(香港教育大学)

中国教育部门将艺术学”定为学科门类之后,如何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011)进行学科定位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艺术管理”的独特学科属性,使其面临着学科难以界定、研究对象难以统一、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构建等多重困境[9]。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1962)所提出的科学范式(paradigm),是对某一具体学科进行认知和分析的重要手段和手段。他认为,这是“在科学实践中,某种被认可的模式,是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的模式。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Thomas,1962) 科学范式在新的、跨学科的学科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被运用于艺术管理的艺术学、艺术教育、管理学等领域。[6][11]另外,在本文中,与范式有关的学科建设是指依据中国教育发展的需求,从政策方面对学科构建条件进行合理化的优化配置,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结构与功能的新的学科体系。[5]

可惜的是,目前鲜见运用科学范式理论研究艺术管理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因此,探索并研究科学范式在艺术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如艺术学和管理学(以及“X + 管理”类的交叉学科) 中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是对中国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此外,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和年轻专业人士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艺术/文化管理的教育中,该领域的国际交流正在逐步扩大。然而,学术界对培训课程的内容提出了质疑[9][15]。各地文化政策和艺术管理领域的新兴领导者认为艺术管理者有必要具备更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全球化的影响,艺术领域的领导者正在越来越多的国际背景下工作[16][14]。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AAAE)已经将国际环境知识确定为研究生级艺术管理课程的关键能力。尽管职业责任和技能越来越多,但现有的研究却很少能对艺术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建设提供深入的见解。

本文围绕着以下问题思考:

中国艺术管理理论范式如何演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中国艺术管理教育?中国艺术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是否因文化全球化而趋同?在中国艺术管理方面有哪些培训和就业机会?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包括对现有文本材料的分析、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参与者为中国的艺术管理学生和从业者。访谈的定性数据被用来作为文本分析的背景。访谈问题以教学实践、教材和教学政策为框架。

在文本材料选择方面,本文分析了教材、政府政策和现有研究基础。从中国艺术管理现状出发,研究艺术管理研究的范式的演变,探索国际艺术管理所需的战略和技能,对中国艺术管理的教育现状并提出长远发展的建议。

二、艺术管理学理论范式的演变发展

(一)艺术管理科学范式的相关研究

一些学者对中国艺术管理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其中,周立(2011)提出艺术管理要慢慢的由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向艺术管理学科建设进行过渡。也有论著对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度的探讨[1][2]。此外,有一些研究表明了艺术/文化产业管理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并且强调其适应中国艺术教育环境现状的重要性[4][5]。

在对中国美术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的过程中,不同的研究系统在建构上存在着微妙的差别。人本主义范式(Burrell & Morgan 1979),就是其中的一种,即“艺术管理学”是对艺术管理实践的一种理论和认识。即从艺术组织和艺术行为的角度来探究构成中国艺术管理的基本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7]。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学者提出,艺术管理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特而成熟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它的研究方法是对艺术和管理的补充,但它需要更加差异化,艺术管理需要在发展中探索和发展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综观国内外学者对范式的解释,可以将其划分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三个层面[7][10]。

以科学范式为研究对象,虽然关于 "范式 "的研究不多,但学术范式是客观存在的,艺术管理研究者在研究中也会不自觉或自觉地遵循范式。本文以国内外艺术管理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多为代表性的、系统性的)为依据,对其理论范式的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管顺丰(2018)提出了艺术管理理论的演变路径与范式的特征,其中他将理论的演进过程分为四步,按先后顺序分为“理论借鉴阶段”,“形成概念模型”,“概念调适”和“形成新学科”。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四大经典范式中的规范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阶段。后两者则属于实证主义范式和后实证主义范式阶段。

交叉学科的发展不仅存在特定时期的共时性特征,同时还存在非常突出的历时性特征。对艺术管理学而言,其“科学革命”的演进路径如图所示。

从当前的理论研究来看,艺术管理尚处在“概念模式”的阶段,其理论流派繁多,其规范主义与人文范式的研究已为业内所公认。其中,以规范理论为主导的研究范式被广泛地运用。

这种研究范式体现在两条研究路径上。一条路径是以管理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用规范研究范式构建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相这条路径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出现在2010年以前,代表性的专家学者主要有 余丁 (2008) 、William (2009) 、Derrick (2010) 、曹意强(2007) 、管顺丰 (2007)等。他们主要根据一般管理、产业管理和(机构)公司管理理论创建了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另一种方法是在管理和艺术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相关研究大多出现在2010年之后。田川流(2011) 以艺术生产的理论为根据,勾绘了艺术生产过程的特征——即由“艺术创作与制作管理 ”,“艺术传播管理”,“艺术营销管理”等要素建成的理论构架; 胡晓明和肖春晔(2011) 则以艺术类理论为根据,建立涵盖“视觉艺术管理”,“舞台表演艺术管理”和“影视艺术管理”等要素的理论框架。

随着艺术管理的迅速发展,对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科建设也充满了争议。有不少学者认为艺术管理学长期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属学科是一种长期现象,是一种困境[8]。也有学者认为在复杂多元的环境下发展的艺术管理学科将会充满独特的生机[9][12]。

(二)界定中国艺术管理的学术领域

艺术管理学科定义对比:艺术管理的分类一直是有争议的,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艺术领域分工很细,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相关的艺术类型越来越多。就目前的研究而言,由于不同类型的艺术和市场特质有共性也有差异,所以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有学者认为艺术分为两大类,意识艺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艺术管理学教授周星曾提出艺术管理“门类内艺术”的意义,其艺术学门类涵盖: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几乎每个门类都有其学科构建以及艺术管理方面的困难。现今,艺术管理的门类界定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标准。

以下两种分类方法在艺术/文化管理界比较常见。

1. 根据管理对象和职能范围的分类

(1)艺术管理的宏观角度主要是指对艺术市场和艺术经济活动的公共管理,主要履行监管、组织和规划职能。主要体现在理论咨询和政策制定,以及对各级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的管理。

(2)艺术管理的中观角度即由艺术协会和艺术产业机构对艺术市场和艺术产业的管理。例如,中国音像协会和中国期刊协会。

(3)艺术管理的微观角度是指对艺术企业(包括商业和非商业)的管理和对艺术中介企业自身市场和经济活动的管理。它主要表现在大众文化艺术部门的管理、文化艺术团体的管理和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上。

2.按艺术为主体及其形式来划分

在《探析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缺陷及其重构》中,侯黎鹏从艺术的管理角度出发,由不同的艺术语言,将艺术划分为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

而由于中国艺术管理研究由于学科划分的不明确,相关研究的范式概念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学者将艺术管理定义为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如,以艺术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艺术管理基础,遵循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指导,建立的研究艺术管理活动的学科。

艺术管理是人类管理艺术活动的理论,它借鉴了艺术学、管理学的理论。其过程包括策划、组织与实施[13]。

相反地,与中国艺术管理学术领域界定模糊相比,艺术管理在欧美,较其他地区,发展的较为迅速,且对艺术管理的学科划分更为具体。例如,在中国之外的世界范围内,有许多出版物都尝试界定艺术管理的学术领域[14][16]。关于国际艺术管理的出版物于2000 年代初首次出现在美国和欧洲。此外,在过去的 20 年里,为推进世界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艺术管理教育而出版的教育资源已经出现[15]。

三、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目前艺术管理学科存在的问题,如艺术管理学术领域界定模糊,范式进程滞缓,学术研究多规范主义少实证主义等问题。本文从自我认同,学科认知以及就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对艺术管理专业准从业者进行了半结构化采访。

(一)艺术管理者自我角色认同和就业

一项全球调查中的调查发现与艺术/文化管理人员对其工作的作用和目的的理解存在地区差异。在该研究基础上,对现存的艺术/文化管理行业等角色进行了分类,如图是不同类型的艺术领导角色:

图1 艺术/文化管理角色认同类型以及角色描述

这项定量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同某些角色的程度因地区而异。例如,“社会变革推动者”最常选择在拉丁美洲(81%)、撒哈拉以南非洲(80%)和亚太地区(89%)。来自亚太地区的受访者更经常地将自己描述为“文化遗产保护者”(79%),而不是来自欧洲国家的受访者(51-54%)。

尽管全球研究揭示了不同社会中艺术/文化管理专业的感知目的的明确区域模式,基于这项研究,针对中国本土艺术管理学生和从业者的调查可以明显发现,我们的研究参与者没有标准的概念或定义来处理国际、跨文化艺术/文化管理的专业实践。尽管存在文化全球化的压力和日益混合的文化身份的影响,但世界各地的艺术/文化管理者的实践仍然受到其国家或文化地区的价值观、职业道德和工作概念的框架。

通过研究不同院校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发现:目前中国艺术管理学科教育有较为明显的学科边界模糊和学科泛化。对培养专业的相关领域高素质人才来说,重新规划和构建学科培养目标是一件迫切的事。对解决中国艺术管理行业人才需求大,但专业人才良莠不齐的问题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特色艺术管理教育来说,明确教学纲要和培养目标,为“专岗”提供“专人”是增强艺术管理者自我角色认同以实现更多自我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二)未来中国艺术管理者的挑战和所需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趋势,包括旅行便利性和全球数字互联性,以及不断变化的移民模式的发展,未来艺术/文化经理会越来越多的在国际和文化间环境中工作。

2015年秋季,Raphaela Henze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得到了来自47个国家的352名艺术/文化经理的回复。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文化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全球化的进程,以下领域被认为是艺术/文化管理人未来将面临的挑战:语言和沟通;参与和融合;法律和后勤;媒体;竞争市场;跨文化能力;文化多样性;网络(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工具);财务/成本;更强大的合作伙伴的权利和主导地位;建立新的决策机构和系统的能力。

在国际艺术管理会议上,曼德尔(2017年)的研究报告同样描述了国际化对国家文化体系和艺术/文化管理的影响所带来当前和预期挑战的调查结果。这项研究还得出结论,艺术/文化管理的政治层面在世界各地越来越重要。与社会的发展、劳工和社会部门合作,艺术和文化作为增强跨文化理解的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专家们一致认为,利用艺术和文化在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架设桥梁,支持交流,并找到共同的文化利益,是艺术/文化管理人员日益增长的核心责任。

英国文化协会(2010年)关于国际艺术领导力的研究表明,个人能力的四个广泛方面至关重要。这项研究将价值观和信仰列为第一个此类能力,被理解为“对共同点持有热情的信念”“准备看到他人的观点”或“对变革/转型承担责任”。第二种能力是心理属性和实践(如“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茁壮成长”,或“对学习充满好奇心和热爱”)。第三是智力能力和实践,例如“了解和反映实践的背景”和“具有政治意识”。第四类提到了社会和协作能力,其中包括“为他人工作并与他人合作”和“改变态度和政策”等描述(英国议会,2010年,15)。

随着社区,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不断发生的变化,国际艺术/文化管理者可能会受益于来自文化研究学术领域的不同文化相遇概念;即多元文化性、跨文化性、跨文化性和文化混合性。当适用于艺术领导的专业实践时,这些概念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跨文化和跨文化艺术/文化管理方法。(multiculturality,interculturality,transculturality,and cultural hybridity.)

而通过对不同院校艺术管理专业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相关行业所需的能力是否在教学中得以培养是充满疑问的。诸多院校的培养计划缺乏政治文化层面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在“跨文化能力”“财务”“法律”等方面。

这一点与在采访中得到的数据是吻合的。大多数受访学生对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定位不统一,其中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时遇到困难。

诚然,在中国,艺术管理教育领域仍处在初期起步阶段,在加快建设学科和行业的同时,我们应该反思相关领域教育是否存在与国际大环境脱轨的情况。在赋予艺术管理者更多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方面,学科建设上需要更多的“基础建设”——从教材和教师培养以及教学大纲上出发。

四、结语

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梳理了中国艺术管理范式的演变发展,分析了中国艺术管理的学术领域,阐明中国艺术管理教育中关键概念和术语的全球视角,并总结现有中国艺术管理课程的类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从多个角度浅析了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的现状,包括未来艺术管理者角色的自我定位以及未来中国艺术管理者所需的挑战和能力。

猜你喜欢
范式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