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龙,叶文军,李 衍,申 兵,泽仁多吉,四郎得西
(1.浙江省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建德 311600;2.四川省乡城县香巴拉镇人民政府,四川 乡城 627850;3.四川省乡城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四川 乡城 627850)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公认的“水果皇后”,因其果实色香俱佳、营养价值高、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而备受栽培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我国草莓的生产主要分为一季型草莓(短日型草莓)和四季型草莓(日中性草莓)两种[1]。
四川作为国内草莓主产区之一,以成都市双流区、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县)的冬草莓为主。四川夏秋草莓栽培集中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康定市、理塘县、石渠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松潘县、茂县、黑水县、壤塘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昭觉县)等地,这些地区海拔从2000~3500m不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冷凉的气候为四川高山夏秋草莓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乡城县位于99°22′E~100°04′E,28°34′N~29°39′N,地处四川省西南边陲,东邻亚丁自然保护区,南与香格里拉接壤,处在大理、丽江、乡城、康定这条旅游线的黄金中段,平均海拔2900m左右,年平均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1.4℃,极端最低气温-12.9℃,年降水量486.7mm,年日照总时数1881.7h。
2018年为帮助当地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巩固脱贫工作,实现产业富民,乡村振兴,乡城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引进草莓试种,经过3年发展,目前13户农户在香巴拉镇登仲村信沟组种植30个草莓大棚,面积约4000m2。
栽培方式均是简易大棚地栽,种植时间分2种,一是春季定植,每年4~5月种植,7~11月采收。二是秋季定植,9月种植,自然越冬,翌年5~11月采收,2种种植方式均是种一茬,采收2~3年。
目前主要栽培品种为一季型草莓“宁玉”,约占栽培总面积的90%,其次是四季草莓“蒙特瑞”,约占总面积的10%。生产苗均是从四川成都育苗大户直接购买。
1.3.1 蒙特瑞 美国日中性草莓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较直立,叶片绿色。植株侧芽较多,连续结果性能强,丰产性好,产量高,单株产量可达903g。果实圆锥形,鲜红色,果实个头大,单果质量15~33g,最大果重60g。果实品质优,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22%,果实硬度大,耐储运性好。不抗白粉病、灰霉病[3]。
1.3.2 宁玉 江苏省农科院选育而成的早熟草莓品种,该品种植株半直立,长势强,叶片绿色,椭圆形。果实园锥形,果个均匀,红色,果面平整,光泽强,果肉橙红色,髓心橙色,味甜、香浓,可溶性固形物10.7%,果大丰产,一二级序平均单果质量24.5g,最大52.9g。抗炭疽病、白粉病[4]。
由于乡城县种植草莓面积小,产量低,农户基本以自采自销为主,无统一的品牌包装,基本都是以统货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塑料盒包装后自行销售,价格在40~50元/kg。据乡城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统计,2019年春季定植的宁玉草莓,翌年4~11月产量650~750kg/667m2,产值2.6~3.7万元。2020年春季定植的蒙特瑞草莓,当年6~11月产量700~800kg/667m2,产值2.8~4万元。
一是目前乡城县引进试种的一季型草莓“红颊”“宁玉”和四季型草莓“蒙特瑞”,从种植情况来看,“宁玉”和“蒙特瑞”在本地的适应性较好,“红颊”适应性相比较差,同时由于种植户种植技术不成熟,草莓种植的产量和效益低,特别是“红颊”草莓,种植技术要求更高,因此本地草莓种植品种主要是“宁玉”和“蒙特瑞”。二是“宁玉”作为一季型草莓品种作为四季草莓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产量和效益相比低海拔地区低,而四季草莓品种“蒙特瑞”,虽然产量较高,但口感偏酸、偏硬,不符合本地市场需求。三是草莓品种相对单一,逐年种植暴露出品种种性退化、病虫害日益严重、综合收益有所下降等问题,莓农想尝试种植草莓新品种,但由于配套的技术不成熟,莓农基本都望而却步。
一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对种植农户的指导和培训少,农户普遍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不强,只掌握了最基础的种植管理方式,还是处于边生产边学习边探索的过程。二是草莓生产苗质量差,农户缺乏草莓繁育苗技术,自行繁育的草莓生产苗病害重,生长势弱,外地购买的草莓苗,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草莓死苗率高,对草莓产量和效益影响较大。三是种植管理粗放,生产中采取种一茬收多年的种植模式,草莓植株缺乏修整,土壤缺乏消毒时间,病虫害未进行有效的防控,园区病虫害逐年加重,草莓生长不良,产量低,同时农户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果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
一是草莓作为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时间短,基础弱,产业覆盖面窄,整个县仅有香巴拉镇有草莓种植,生产面积仅有4000m2,产量远不能满足本地市场的消费需求。水果店、超市基本以异地草莓为主,同时由于乡城县冬季最低气温可达-12.9℃,普通的单体大棚,在冬季降温后就无法生产草莓,本地冬季草莓生产还是空白。二是草莓种植前期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和技术支持,目前均是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农户种植的模式,草莓产业发展还是处于宣传引导阶段,农户自主发展积极性低,未形成规模化种植。三是草莓生产属于新事物,虽然收益高,但技术要求高,失败的风险也高,许多农户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挖虫草、松茸中去,不愿尝试草莓种植。
一是水肥设施简陋,由于当地灌溉水中矿物质、砂石含量高,导致配套的喷滴灌设施损坏无法使用,农户浇水多以简易皮管直接浇施,导致草莓植株水肥获取不均匀、根部裸露,影响生长发育。二是大棚搭建不规范,搭建的简易钢架大棚,大棚间距小,通风不畅,裙膜过低,导致夏季大棚内温度偏高,冬季大棚内保温效果差,影响草莓生产。三是现代化设施设备少,农户不愿意购置现代化设施设备,田间生产基本都是依靠人工,劳动效率低,成本高。
一是引进草莓品种试种。一方面可以引进“圣安德瑞斯”“波特拉”“阿尔比”“秋怡”“秋香”“丹莓2号”等四季草莓品种。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建德红”“越秀”“越心”“香野”“粉玉”等一季型草莓品种,然后根据乡城县自然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情况,筛选符合要求的草莓品种,优化本地草莓品种结构,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二是通过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快帮助种植户掌握新品种配套种植技术。草莓品种性状千差万别,种植技术也不一,品种引进不仅需要熟悉品种特性,还需农户掌握其配套的种植技术,才能将品种优势发挥到最大。三是可与四川省内草莓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培育适宜高原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的草莓品种。
一是本地农业部门与省、州科研院所合作,邀请专业的技术人才,来乡城县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逐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技术指导能力和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逐步应用土壤消毒、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连续种植草莓的基地实行分区休耕、分区消毒,增施有机肥,减少土传病害影响,改善土壤结构,改变粗放的种植管理方式,提高草莓种植产量和效益。二是支持引导本地莓农与外地莓农学习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引进外地专业的草莓企业、草莓种植户等,政府投资草莓标准园地基础设施,企业、草莓大户承包种植园区,降低在本地种植发展的投资成本和风险,以点带面,更快更好地帮助本地发展草莓产业。三是学习借鉴周边临近县发展草莓的模式经验。加深与对口支援地区建德的交流合作,借鉴学习“建德草莓”发展经验,在种苗繁育、种植管理、生产销售、品牌推广等方面逐步探索改进,形成符合乡城草莓的发展模式。
一是要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充分利用乡城独特的高原气候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探索“政府+合作社(村集体)+种植大户+农户”的合作新模式,建设标准化草莓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实现草莓周年生产,在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下,逐步开拓周边市场,比如稻城亚丁、云南香格里拉等,同时结合本地苹果、葡萄等加工企业,开发草莓酒、草莓干、草莓醋等深加工产品,延伸草莓产业链。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将草莓产业扶持纳入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试验示范,将先进的技术和优新的草莓品种,在本地有效进行传播和转化,逐步提高草莓产业科技水平,推进草莓示范基地建设,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提高农户发展草莓的积极性,引导想创业的年轻人投入到草莓产业中来,不断增强草莓发展的活力。三是强化抱团意识,降低农户草莓种植风险。成立草莓协会或草莓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或合作社管理全县的草莓种植户,制定一套适合乡城县草莓发展的地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通过统一草莓种植管理技术、统一草莓产品质量、统一草莓品牌包装,引导种植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扩大草莓销售渠道,提高草莓种植效益,促进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改进提升现有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一方面提升现有的水肥设备,改变农户简易的浇水施肥方式,根据草莓开花前后的肥水需求差异,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有针对性的利用滴灌设施进行肥水一体化管理,提升水肥利用率,另一方面可增设大棚遮阳网,降低夏天棚内温度,提高夏秋草莓品质和产量。二是鼓励农户生产中利用机械化设施设备,比如草莓开沟时可利用半自动化开沟机,不仅能提高草莓垄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而且也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是探索冬草莓生产,将香巴拉镇马色村日光温室大棚进行改造提升,使其满足冬季草莓生产条件,实现乡城草莓周年供应,同时还可尝试草莓高架基质栽培,利用现代化设施设备,实现草莓标准化、清洁化、数字化生产,发展草莓休闲采摘,促进农文旅融合,提高草莓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