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蓓,夏立平,魏志明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大健康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观,它包括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两个层面,因此,其所对应的大健康产业不仅包括直接影响健康水平的医疗服务业,为医疗服务等提供支持或保障的医疗器械、医药制造产业、保险,也包括健康服务评价、健康预防以及休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养老等健康服务新业态[1]。我国已经进入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迫切需要与之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更是一种深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在推动产教融合、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校企社会服务能力等诸多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3]。1995年美国莱兹多教授提出“三螺旋理论”,它是一种组织创新模式,是多元主体基于共同利益前提交织成螺旋状结构,形成彼此联系、彼此促进的动态组织模式,实现1+1≥2的协同效应[4]。本研究旨在基于“三螺旋理论”,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和医院、社区以及健康服务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探索服务大健康产业的新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大健康产业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1)人才培养为根本。高职教育“育人”这一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是产业学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产业学院通过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参与,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及质量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设了更大可能。(2)技术创新新阵地。产业学院应当承载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与创新的阵地功能,学校科研人员要改变学科体系影响下的传统科研观,变学术性研究为直接面向行业、企业的研发需求的科技项目,与企业科技人员协同攻关,推动企业技术革新。(3)行企培训新平台。产业学院应充分发挥其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的优势,组建包括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任教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为行业、企业员工乃至社会待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就业创业以及转岗培训,从而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入对接的实体机构,形成较为典型的几种模式:一是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建设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目的是推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的目的通常是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升级。三是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这一类型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建设最多的产业学院类型,目的主要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过于强调“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虽然能够很快适应某一岗位的工作要求,但产学协作研发功能不强。教学和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是产业和教育两个社会实体之间的纽带,传统产业学院研发合力不足,没有达到行业企业预期的技术创新,这样的校企合作教育不完整也不长久。另外,产业学院被设置为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有独立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和固定的专业,单位间的边界加大,增加了沟通合作的障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至16万亿元。张车伟等[6]根据其设计的预测方案计算得出了更加乐观的结果,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29.1亿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服务型、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以及研究型人才助推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7],这就要求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大量优质的健康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20多年,但效果一直不显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8]。以大健康产业中医疗卫生领域的护理人才培养为例,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内已开展医教协同共育人才的二级以上医院走访调查发现,虽然职业院校和医院通过医教协同合作共培护理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用人单位认为即使是现有共培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入职后仍然需要进行系统规范化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医院需要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从微观层面上讲,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健康产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学院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校企双方协同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一方面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将学校的研发工作对接产业关键技术,运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生产实践,从而推动企业乃至区域产业技术的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从实践层面将大健康产业划分为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保健品产业和健康管理服务业五大领域,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医疗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因为体制机制的问题,并不完全享有独立招聘员工的权限,各级医院需遵循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招考要求选聘人才,这就为校院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开展招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困难。此外,我国的产业学院发展仍处于探索期,其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没有统一标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长期以来流于表面和形式,缺乏长远规划、长期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性[9]。
产业学院中参与共建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企业或股份制的集团公司,拥有巨大的人才储备需求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其他产业相比,大健康产业有其特殊性,以医、护、技人才的主要用人单位医院为例,地方医疗水平发展并不均衡,在技术和资金上具有优势和主导地位的通常是公立“三甲”医院,但其参与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尚显不足。因公立“三甲”医院有明显的行业地位优势、福利待遇优势,加之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研究生、本科、高职不同培养层次的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对其趋之若鹜,从表面上看,这类医院并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但在用人时却又会陷入了一种不缺人用、人不好用的怪圈。随着“互联网+”和传统健康产业的融合,远程医疗、数字化健康系统、健康信息服务、智慧养老等新兴健康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健康人才求贤若渴,但这些企业并非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的传统对口就业对象及合作单位,虽然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意愿强烈,却因校企之间信息传递障碍,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对象,仅能通过试探式的尝试和偶然性的社会活动发掘合作对象。
“健康中国”战略对服务人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健康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对接大健康领域产业发展急需,通过产教融合,创新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构建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摆在医药类高职院校眼前的现实困境,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三螺旋理论”强调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在动力驱动下,螺旋主体的组织边界彼此渗透并交叉融合,创新主体打破自身组织边界壁垒,知识链、产业链、政策链交叉融合、协同运行[4]。大学、政府、企业之间建立官、产、学联盟是“三螺旋理论”发展到组织阶段的必然选择。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需要肩负起服务区域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因此医药类卫生高职院校需精准把握区域健康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在政府主导和政策引领下,依托学校重点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链,根据医院、社区和健康服务企业不同的现况和需求探索尝试不同的办学模式。一是学校和地方医联体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医联体是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联合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通过成立协作联盟或组建医疗集团而形成的利益、责任共同体。学校与医联体共建产业学院能够使专业群精准对接地方医疗卫生产业链,发掘产业链中的人才洼地和科研需求,共育医疗卫生人才,共研医疗卫生技术难题,提高地方医疗卫生水平。二是学校和区域内优质健康产业集团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使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健康服务产业链,比如和大型药业集团、养老产业集团或健康产品制造集团等合作,推动地区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
产业学院是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尝试,因此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应探索构建基于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形成稳定有效的产业学院决策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权力分配机制及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此外,应明确学校和产业学院之间管理机制,既赋予产业学院独立运营的资格,同时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建立监督机制,学校领导和产业学院管理层定期会晤,沟通交流产业学院运行情况。在大健康领域的新型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方面,可参照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运行机制,探索向行业企业倾斜的校院或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审批制度、课程设置标准和课程开发办法以及教学资源协同开发的制度,还应构建校院或校企人才共育机制、师资共培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习就业共推机制、协同创新机制等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行。
4.3.1 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育是产业学院的根本任务,但如果将产业学院只定位为深入对接职业岗位开展教育教学,产业学院则失去其作为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实体的意义。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素质人才。产学研训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相应的平台支撑:(1)生产性实训教学平台,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医疗机构和企业提供工作项目、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理念、高技术员工等生产资料,学校投入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方法、专任教师等教学资料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实现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整合提升和吸收内化。
(2)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打造健康科技服务站,将医疗机构和企业在医疗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技服务站合作攻关的科研项目,专任教师和医疗机构及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发,学生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参与其中,在解决医疗机构和企业科技问题的过程中,校院、校企共同为社会培养具有科研素养的健康人才。
(3)院企员工培训平台,通过建立示范性员工培训基地,为医疗机构和企业员工乃至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和企业的软实力。学生作为未来的员工,院企员工培训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零距离接触行业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
(4)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离开了行业、企业实体项目的创新创业,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将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工作项目引入进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健康人才。
4.3.2 制定基于岗位群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开发时,首先应将职业标准所包含的情感、知识和技能分成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其次将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进一步细化,确定各自的子模块;再次确定每个子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10]。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产业链的岗位群需求,设置三层分立、层层递进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底层为基础课程模块,具体可分为产业概论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两个子模块。前者开发关于产业发展趋势、医院及企业文化、技术现状与前沿科技等相关课程,便于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后者则是夯实学生专业群通用知识、通用素养、通用能力的培养;中层为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模块,根据医疗机构、企业的岗位群调研结果,围绕培养岗位核心能力设计相关课程,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融入岗位典型工作案例、企业生产项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强化面向医疗机构及健康服务企业关键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高层为岗位互通课程模块。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差异,开发一定数量融合“1+X”证书的专业群选修课,专业群内学生交叉互选,实现课证融通。
4.3.3 打造多元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 多元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行业一线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混合组成的结构化教学团队,行业一线专家拥有丰富的岗位典型工作案例和实践能力,缺乏教学经验和课程开发能力;专任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程开放能力,然而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组合成教学团队合作教学,专任教师主讲理论知识、行业专家侧重实践能力,各自发挥所长,通过合作,也可促进双方欠缺能力的提升,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第二个层面是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学人才混合组成结构化教学团队,大健康背景下的健康产业是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层次健康的产业链,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还要兼顾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疾病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等需求,因此,需要大批具有广度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对健康人才的人工智能开发应用、大数据分析处理等能力的需求也日渐凸显,组建由不同专业领域教学人才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适应了大健康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4.3.4 构建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办学质量督导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办学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定期抽查和监督学习者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质量。实施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构建质量评价机制,评价的主体包括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绩效考核、表彰奖励。
因为体制机制等原因,和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力度相比,医药类高职院校和行企共建产业学院进度显然远远落后,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医疗事业单位,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加快推进职能的转变,对医疗事业单位人才的聘任由管理转为引导,制定政策、依法依规监管,提高医疗事业单位参与产业学院办学的主动性。对大健康领域的相关企业,政府可为学校和企业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解决因为校企信息交流不畅造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好的问题。此外,对于和学校合作开办产业学院的企业,政府通过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给予税收、土地、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