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丽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00)
竹笋是一种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的美食,竹林不仅能够有效美化环境,还能用于制作家具和各种装饰品。培育笋竹两用林,能够有效协调笋和竹之间的矛盾,促进笋竹的良性和健康循环发展,从而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高产笋竹两用林成为现阶段竹林业发展的趋势。下文总结了高产笋竹两用林的有效管理技术。
在对竹林进行生长管理时,通常要对上一次种植时残留的土壤等杂质进行处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林地的休整策略。复垦通常选择7 月和8 月。土壤凝聚成块时不能进行敲打,这样会使土壤再次出现板结,从而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竹林结构通常建立在新竹的培育和老竹的砍伐之上,挑选新竹笋的时候应当在竹林出笋的高峰时期。新竹每600 m2留养胸径10 cm 左右的新竹40~50 株。选择种笋的时候,应当挑选健壮、鞭深和分布均匀的竹笋,并且留下标记。剩下的竹笋可以全部进行采挖,在进行采挖的时候要注意查看竹笋的标记,避免误挖。老竹的采伐也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如留2砍4不留7,及时调整立竹的密度,使其保持在150~300 株/0.067 hm2,平均胸径要保持在10 cm 左右。老竹砍伐的时间应选择在冬季。老竹的砍伐要砍去5 度以上,选择砍伐适当的4 度竹,7 度砍伐数量要和留养的新竹数量之间保持平衡。1~4 度竹的年龄组成应当符合或者逐渐向3∶3∶3∶1的结构过渡[2]。
大小年改建技术是高产笋竹两用林的经营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调查统计数据可知,大小年分明的竹林单位产量比花年竹林的单位产量要低20%~30%,收入减少40%。
高产笋株两用林的大小年改建技术措施如下:处于小年时,要尽量留养小年笋和小年竹,小年不挖笋、不砍竹;处于大年时,要对大年竹的数量进行合理控制,保持竹林成竹率逐年递增的状态。利用砍伐和休整大年竹,使大年竹和小年竹的不利保持在基本一致的状态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加立竹度,还有助于避免年后逐年砍伐情况的出现。要想分开大年竹和小年株的竹株,可采用切鞭法。适当对小年竹进行施肥,使竹鞭系统笋芽保持增长的状态,促使多层次的竹鞭系统形成,最终形成高产高效的花年竹林。
高产笋竹两用林的施肥应当遵循冬季的肥料施用要充足、春季的肥料施用要尽早、夏季和秋季的肥料施用要巧妙的原则。施肥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蔸施、撒施、穴施和沟施等。蔸施方法的使用一般针对的是坡度较大的区域,将施用的化肥放置到竹兜中去,然后进行覆土掩埋,减少肥料的流失,吸收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竹兜可以在土壤中自行腐烂,还可为竹林提供一定的养分。分阶段对竹笋进行施肥,保证在竹笋生长的每一个时期都能有充足的养分。
为了提升出笋率,要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开始施肥,施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
要想为新竹的生长补充所需的营养,保证竹鞭的正常发育,需要在6 月中下旬进行施肥。施粪尿22.5 t/hm2,尿素225 kg/hm2。在施肥之后,能够使竹林迅速的生长,加快竹林颜色的变深速度,增强竹林的光合作用。
要想促进竹林成鞭、复壮、笋芽的分化,提升竹林的出笋率,需要在每年的8 月进行施肥。1 hm2施尿素225 kg、过磷酸钾450 kg、钾肥150 kg或者氮、磷、钾复合肥525 kg[3]。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内利用肥料自身的腐熟产生的热量来使土地的温度增加,需要在秋季伐竹之后进行施肥。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为早春的春笋提供适当的养分。
高产笋竹两用林除了要每年每1 hm2预留800~1 350株的竹笋外,其余的竹笋应当及时采挖,尽可能减少养分的竞争和养分的过度消耗,从而导致竹林产量下降的情况出现。
竹笋的采挖要采用挖小的留大的,挖次留好的原则,还要挖去竹林密度比较大的留下竹林之间有一定空间的。挖冬笋时,不仅要把握及时性,还要将小年竹笋的留养工作做到位。笋竹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挖笋留笋和留笋养笋。冬季的挖笋时间尽量在每年的12 月—翌年1 月,尽量挑选在1 kg 以上的笋来挖。春季的挖笋时间是在3 月开始,间隔时间为1 d,在挖掘竹笋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伤害到竹鞭和幼芽。挖后将土地填平,对于秋季的伐竹工作来说,要尽量保证砍伐的数量低于生长的数量,以保证竹林的良性和健康成长为主要目的[4]。及时清理病竹和虫竹,保证竹林结构的合理性。
对高产笋竹两用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据竹林的实际状况,适时地开展林地垦复工作,调整竹林的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采挖竹林的系统。同时,还要注重施肥和防治各种病虫害。希望通过对高产笋竹两用林的研究,能够为竹林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动竹林产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