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诗颖, 陈鹏 (指导:陈志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既往命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免疫获得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有关,同时还与抑制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等有关。ITP的临床表现以血小板减少所致的皮肤黏膜出血为特征,如表现为皮肤瘀斑瘀点、鼻出血、齿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内脏、中枢神经系统出血[1]。根据其出血性的临床表现,可将ITP归属中医学的“血证”“紫癜”“葡萄疫”等范畴[2]。
ITP 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期,急性期起病急骤,血小板计数常低于20×109个/L;慢性期出血反复,血小板计数在(30 ~80)×109个/L 范围内波动。现代医学认为ITP为获得性疾病,主要与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而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关。目前治疗ITP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抗CD20单克隆抗体、促血小板生成剂等药物[3-4],但不良反应较多,患儿难以耐受,且远期疗效较差[5-6]。
陈志雄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志雄教授从事医学临床近40年,对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血液恶性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经验丰富,颇有心得。现将陈志雄教授从肝脾辨治儿童ITP的经验总结如下。
1.1 急性期脾虚肝不藏血为本,风邪、火热为标陈志雄教授认为,儿童ITP 急性期发作迅猛,出血症状严重,多与感受外邪相关,尤其与“风邪伤络”[7]有关。患儿素体娇柔,脾脏较弱,化生气血之力虚乏,卫气难充,卫外不足,则更易受外邪影响。外邪袭表,以风邪为主。患儿腠理不充,易致风邪余留,伏风潜藏血络肌理之中,入里化热伤络,则易成肌衄。陈志雄教授指出,“热迫血行”是急性期ITP患儿的主要病因。《血证论》云:“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8]。伏邪入里,生风动血,火热炎上,迫血外行,脾虚失摄,溢于脉外,则见吐血、尿血等症;邪蕴脏腑,与气血相搏,引动肝风,使肝失疏泄,肝难藏血,血失其所,加之气盛化火,相火妄动,木火刑金,上达头目,则多见鼻衄、齿衄,甚则见脑出血等危急重症。
1.2 慢性期虚实夹杂,脾肾亏虚为本,瘀血、伏邪深藏为标ITP的慢性期迁延难治,且易于反复。陈志雄教授认为慢性期ITP多与余邪稽留、虚实夹杂相关。急性期实火耗气伤津,损伤阴液,火热灼血可成瘀,气津亏虚无法载血以行亦可成瘀;伏邪暗藏,久病入络,与瘀相搏,进而继续阻碍血液的正常运行,使血溢脉外。气随血失,而气血生化之源在脾,气血不足,亦责之脾虚不足,脾气统摄无力,血难行于脉中。肝失疏泄,失其调达之力,郁阻气机,血脉不畅,血失潜藏,溢出脉外。脾虚日久,伤及肾脏,则可见脾肾亏虚;肾主一身之阴,又因“乙癸同源”,肾损及肝,亦可见肝肾阴虚。患者机体日渐虚乏,伏邪新瘀交搏,正不胜邪,则出血之症缠绵难愈。
2.1 从脾论治的理论基础
2.1.1 脾统血 唐容川在其《血证论》中言:“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如是。血即随之,运行不息。所谓脾统血者,亦即如是。”脾不足,则其统摄血液功能失常,脾气虚弱,则血溢于脉外,从而出现各种出血症状。《灵枢·本神》认为“脾藏营”,《难经》提出“脾裹血”,可见脾有藏营化血的功能。脾不足,脾气失充,无法裹护血液,血液难以正常运行,散溢于外。
2.1.2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脾土居于中焦,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血为阴液,血小板为其中的精微物质,其源于中焦受气取汁。精微物质(血小板)充足,方可使脾气充足,统摄血液循经而行。故在临证治疗儿童ITP时,应重视补养中焦脾土,以司其职。
2.1.3 小儿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可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濡养四肢,以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需求[9]。小儿脾土运化功能尚未健全,所能运化的水谷精微有限,难以满足其蓬勃生发的需求,故云小儿“脾常不足”。《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10];《卫生宝鉴》指出:“盖阳气为卫……卫外而为固也”[11]。可见卫气是由水谷精微化生。卫气行于脉外,遍及全身,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之用。水谷精微的生化有赖于脾的运化。脾不足者,则卫气不充,卫阳不固,极易受外邪之扰,尤其是风邪。金土相生,脾为肺之母。肺在体合皮,司御外之用;小儿肺脏骄弱,抵御外邪之力本就薄弱,若母脏又虚,则子脏亦不能得其充养,致使小儿抵抗能力低下,极易感染外邪,诱发出血之症的风险易随之增高。临床多见小儿急性ITP继发于外感之后,反复出现皮肤瘀斑瘀点,血小板下降明显,即为因果[12]。慢性ITP 患儿的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出血症状迁延难愈,容易急性复发,终应责之于脾虚失运,日久耗伤阴精,阴伤及肾;脾虚气弱,出血反复,瘀血伏留,新血难生,进而加重出血症状,造成瘀血性出血。
2.2 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
2.2.1 肝藏血 清代的周学海在其《读医随笔》中提出:“肝藏血,非肝之体能藏血也,以其性之敛故也。”基于肝敛之本性,血液可行于脉管中,不致外溢。肝为刚脏,内存相火,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肝气散行,血液亦难固守于脉中,以致溢于脉外,导致出血之症。血不藏于肝,肝阴受损,难以制衡木中相火,则容易导致相火妄动,耗气生风动血,进而加重出血之症。
2.2.2 小儿肝常有余 明代万全的《幼科发挥》曰:“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也。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13]。肝常有余,乃小儿生长发育的生理特征。肝木生发之气对于生机蓬勃的儿童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一环。唐容川《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必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8]。小儿脾常不足,运化之力未健,谷气不足,肝之有余,即其疏泄与调达气机的功能,恰可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小儿“肝常有余”,亦指其感染外邪后容易化热化火,迫血外行,失其收敛之性的病理特点。肝之有余,指的是肝气、肝阳的有余,而肝阴、肝血则相对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若再加致病因素的作用,就更易从阳化火。肝气横行,抑制脾土之健运,脾失“裹血”之效,则可加重患儿出血风险;气盛火热,基于肝木生发本性,更易诱发脑出血等脏腑出血的危急重症。
3.1 陈志雄基于肝脾治疗儿童ITP 的经验方在多年临证经验的基础上,陈志雄教授从平肝健脾止血入手,总结出适用于儿童ITP的经验方,其药物组成如下: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炙甘草10 g,巴戟天30 g,肿节风40 g,仙鹤草30 g,茜草30 g,玉米须30 g。方中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尤为重视“脾统血”在ITP治疗中的作用。健脾益气则首先可顾护中焦脾土的统摄之用。脾气充足,则能司其统血之职。配伍玉米须,因其味甘平淡,入肾、胃、肝、胆经,甘平可和中健脾,淡则利水,与茯苓、白术共起燥湿健脾之功。现代药理研究[14]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其止血机制与升高血小板数量、增强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提高血小板聚集性有关,故玉米须尤其适合用于儿童ITP患者。陈志雄教授认为风邪是导致儿童ITP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方中配伍巴戟天、肿节风,意在补虚与祛风。巴戟天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具有强阴益精之功效,可治五劳七伤、散风湿、治风气。巴戟天可兼顾肝脾,入肝则润肝补虚,养血益精,入胃则温补脾胃,疗虚固本。肿节风长于祛风活血,清热解毒,与巴戟天配伍,在补虚填精的同时,亦可祛散伏风,稳定儿童ITP患者病情,减少复发次数。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巴戟天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15],肿节风总黄酮提取物能促进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16],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重用巴戟天、肿节风二药,共奏祛风补虚之功,可调节免疫,升提血小板数量。仙鹤草、茜草均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的功用。仙鹤草水提物被证实具有促凝止血作用[17],茜草温浸液及茜草炭均有止血化瘀作用[18]。诸药合用,从调肝益脾入手,共奏平肝健脾止血之效。
3.2 基于肝脾同调分期论治儿童ITP
陈志雄教授指出,在临床诊治儿童ITP时,首先需辨急识缓,再行辨证论治。
3.2.1 急性期用药以祛风凉血止血为法,不可补益过早 急性期患儿起病急骤,多有外感病史,伴皮肤黏膜广泛出血,甚者伴有鼻衄、齿衄,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临床表现。外感较重,伴流涕、咳嗽、咽痛时,可配伍荆芥、板蓝根、蝉蜕等疏风清热解毒之品;肝火较盛,血热妄行时,配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等清肝凉血之药;出血症状较重,加藕节、侧柏叶、三七等止血要药,先治其标。ITP急性期初起发作之时,尤需慎重运用补虚之品,可暂不用党参、巴戟天等补益药物,以防邪寇内留,以致后期虚实夹杂,增大治疗难度,待邪热之症缓解,再行滋补。
于患儿而言,肝常有余,感邪后极易从阳化火,临床可多投镇肝疏肝之品,以免肝气生发太过,化热妄行,横逆克土,如可选用龙骨、牡蛎镇肝熄风,钩藤、天麻平肝潜阳,柴胡、郁金、素馨花疏肝开泄。用药之时,又不可过分抑制肝木“曲直”的特性,不宜长时间应用镇肝之品,症消即止,以免干扰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小儿脾本不足,可酌情加入鸡内金、炒山楂、麦芽等消食健脾之药,以促进脾胃对汤药的吸收消化,提高药物疗效。
3.2.2 慢性期用药以益气养阴为法,兼以祛邪化瘀 慢性期儿童ITP起病缓慢,出血症状不甚明显,皮肤黏膜出血症状较急性期轻,但容易反复发作。此类患儿多为疾病迁延难愈而又难以继续耐受大剂量激素者。慢性期儿童IT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较差,躁动不安,四肢出现散在瘀斑瘀点或无瘀斑瘀点,纳眠较差,口干明显,舌边尖红,脉弦数。此时,因激素药物的副作用或因疾病的迁延难愈,患儿已耗伤气血阴液。在运用基础方治疗时,需格外重视益气养阴之法的运用。气虚疲乏者,若出血不甚,可加黄芪;脾虚有湿者,加白扁豆、山药;阴虚明显者,加熟地黄、鳖甲、墨旱莲;阴虚有热者,加黄柏、知母。临证时,可结合患者具体症状,灵活加减。
陈志雄教授提出,治疗慢性期儿童ITP,需注意此时患儿的出血症状与通常情况下的出血症状不同,其本在于阴精(血小板)缺乏,故即便患儿无明显的贫血表现,亦可适当运用当归、制何首乌、熟地黄、枸杞子、白芍等柔肝养血之品;同时可配伍柴胡以疏肝,以防养阴之品过盛而减损小儿肝木生发之力,促进其生血养精功能,提升血小板计数,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伏风内留,是慢性儿童ITP反复发病甚至诱发急性发作的病因之一,故在调补慢性儿童ITP时,若见患儿频繁眨眼、皮肤瘙痒、喷嚏、喉痒等风证前兆,应及时投以防风、浮萍等风药以祛风散邪,或配伍乌梅以收敛生津,祛除伏风,平调阴阳。
患者郭某,女,5岁,因“反复皮下瘀斑瘀点1年,加重3 d”,于2021年4月29日就诊。患儿于1年前因四肢反复出现针尖样出血点,于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血小板可恢复至正常水平。本次就诊,乃因患儿3 d 前感冒后,四肢皮肤再次出现明显瘀斑瘀点,血分析结果提示血小板计数为13×109个/L。因患儿家属拒绝再用激素,遂求治中医。刻下症见:患儿精神一般,四肢可见散在新鲜出血点、瘀斑,咳嗽,咳黄痰,痰中带有血丝,流浊涕,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滑数。西医诊断: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发作;中医诊断:紫癜(风邪袭表,化热伤络)。拟“祛风解表,凉血止血”法治之。方药组成:防风10 g,炒苍耳子5 g,黄芩10 g,苦杏仁10 g,板蓝根10 g,水牛角20 g(先煎),生地黄15 g,肿节风30 g,仙鹤草30 g,玉米须30 g,侧柏叶10 g,三七(先煎)5 g,茯苓15 g,白术10 g。共7 剂。每日1 剂,水煎取汁约200 mL,分2 次于早晚温服。
2021年5月6日二诊。患儿查血小板计数,结果为29×109个/L。症见患儿精神可,咳嗽咯痰流涕消失,咽痛好转,皮肤黏膜未见新出的瘀斑或瘀点,手心瘙痒。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舌尖嫩红,苔白,脉弦数。初诊方去水牛角、黄芩、苦杏仁、板蓝根、侧柏叶、三七,加牡丹皮10 g、知母10 g、柿蒂15 g、紫苏梗5 g、柴胡6 g、素馨花10 g、乌梅10 g。共14 剂。煎服法同前。
2021年5月20日三诊。患儿查血小板计数,结果为45×109个/L。患儿诉左下腹微有疼痛,皮肤黏膜未见新出血点。舌淡红,尖稍嫩红,脉沉细。处方药物组成如下: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0 g,炙甘草10 g,制何首乌10 g,黄连5 g,木香6 g(后下),鸡内金10 g,巴戟天20 g,肿节风30 g,玉米须20 g,仙鹤草30 g,柴胡6 g,素馨花10 g,白芍10 g。共14剂。煎服法同前。
2021年7月15日四诊。三诊至今的2 个月期间,患儿血小板计数波动在(40 ~70)×109个/L 之间,无特殊不适,偶有喉痒,大便稀烂。舌淡红,尖稍嫩红,苔白厚,脉细。处方药物组成如下:防风10 g,佩兰10 g,白扁豆15 g,茯苓15 g,白术10 g,党参10 g,炙甘草10 g,制何首乌10 g,巴戟天20 g,肿节风30 g,玉米须20 g,仙鹤草20 g,柴胡6 g,白芍10。共21 剂。煎服法同前。嘱患者若无病证变化,可续服此方,平肝健脾,养血止血。并嘱患者平素需注意饮食,小心天气变化,预防感冒,以免再次诱发ITP急性发作。
按:陈志雄教授认为,该病案患儿之ITP急性发作,乃因感受风邪,风邪袭表,入里化热伤络,发为肌衄。风热内扰,引动肝阳相火,火热妄行,血失宁静,溢于脉外。因此,患儿初诊时为慢性ITP急性发作,属急症,当先疏风清热、凉血止血。初诊方组成乃经验方去党参、巴戟天,加入祛风凉血之品而成:方中防风、炒苍耳子祛散风邪;黄芩、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杏仁降气止咳;水牛角、生地黄清热凉血,加用三七、侧柏叶以加强止血化瘀之力。二诊时表证已解,出血症状亦有所控制,然手心瘙痒,风邪仍伏于腠理,故需继续祛风除寇;大便稀烂,脾本已伤;舌尖嫩红,是阴虚有热之象。二诊方在初诊方基础上,继续疏散风邪,减去清热凉血之品,改用牡丹皮、知母、乌梅以凉血收敛滋阴,同时不忘加入消导下气之柿蒂,并着重以紫苏梗、柴胡、素馨花疏散肝气,以肝有余之气调达脾胃运化之职,顺应小儿生理特性,不致以药性损伤本脏。三诊、四诊时患儿病情稳定,以自拟经验方为基础调肝健脾,养血止血,补益肝肾,随症加减。急则治标,祛邪止血;缓则治本,内调肝脾,兼除余邪,则阴精生化有源,营血于脉中得安。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为出血性疾病,其主要的治疗目标为止血及预防出血。陈志雄教授从肝脾之生理出发,探讨儿童ITP的病因病机、疾病分期与肝脾之间的关系,并善于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特点[19],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儿童ITP 的用药思路。认为治疗儿童ITP,需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以“平肝健脾,养血止血”为法,顾护小儿脾胃,达到“脾健肝畅”,以期取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