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下十四运场馆赛后公共体育服务探究

2022-11-30 11:21刘楠李然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全运会健康中国体育场馆

刘楠 李然

(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1、“健康中国”战略下十四运场馆融入公共服务的现状及意义

中国在2012年就已经推动了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发展,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提高。健康中国于2010年开始全面成为国民体育运动公共服务提供一定要求。中国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接近30年,为中国体育公共服务做出重要贡献,促进我国相关体育管理部分对公共场地、环境、设施的问题关注及对民众健康问题的系统关注。

陕西省政府积极鼓励企业投资新建体育竞技场馆,并率先采用了 PPP投资模式,帮助体育企业积极募集社会资金。目前,整个体育活动的总投资规模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资金的总投入约125亿多元,这样巨大的资金投入总额也为当地增加了财力负荷。在前期的体育场馆施工过程中,还发生过个别场地资金不足现象,直接影响了施工速度。由于十四届全运会的大部分体育场馆都是由财政投入修建和规划的,投资结构相对单一,很多场馆在进行一次性投资后,还存在后期运营管理方面的资金问题,这就给地方政府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

2、陕西全运会赛后场馆利用面临的问题

2.1、赛后无具体安排闲置

我国现在的公共体育场所开放率和利用率都比较低,部分场馆的收入甚至无法维持场馆日常维护,总体原因是我国场馆维护开发经验不足,场馆空置导致资源浪费。陕西省全运会场馆赛后也将面临类似问题,现今体育场馆的建设都以开办全运会体育赛事为最终目标,在场馆建立之初,设计师考虑的基本是适应比赛要求,并不注重赛后场馆的利用问题,全运会场馆也一样。在全运会后,陕西省面临长期不再承办类似大型体育赛事,此次赛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的比赛场馆将面临闲置的可能,场馆闲置后,需要耗费大量维护资金,当前,多数体育场馆的周活动人次均在500人以下,这意味着陕西省全运会场馆也有可能成为资源浪费严重的场馆之一。

2.2、经营不善亏损较多

陕西省全运会场馆是为了举办大型赛事而建立的,虽然现有场馆多数是通过改造进行赛事安排,但实际上,这些改造依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经过特殊设计的场馆,其日常的维护费用也较高。如果不能全面考虑建筑设计、规划和功能等各种制约因素,那么后续的运行情况将不理想,且可能出现赛后经营严重亏损的局面。陕西省全运会场馆的赛后维护多数依赖于政府拨款及补助,并未有其他资金链的投入,属于政府经营模式。大多政府经营模式,场馆运营均会遵循以往模式,以场馆原功能为主,并不会出现过多创新性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场馆资源,经营范围十分局限,从而导致最后场馆发展为两种局面,一种是通过政府投入,建设为全民公共免费场馆;一种是最终该场馆可能因经营不善而入不敷出,最终由民营接手,改为其他收费形式的场馆或娱乐场所。虽然是由民营接手,但从政府投资建设场馆到后期的入不敷出,最终转型,这期间依旧是入不敷出的状态。再者,民营接手的场馆,若是没有顺应现状发展,找到合适的创新路径,依旧会导致经营入不敷出。如,从2019年疫情开始,各省市的场馆封闭是常有的事情,陆陆续续导致经营入不敷出,甚至是越来越惨淡。

2.3、管理人才缺乏

如今,我国多数大型体育场馆都面临经营人员结构复杂、相关管理和经营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最终造成场地荒废、场馆入不敷出,长此以往,这些消耗大量资金所建设的场馆必然会被丢弃。全运会是我国一大体育赛事,其场馆规模比普通场馆大,相应的场馆工作人员也更多,但这部分人员多是为全运会服务,从事体力劳动,管理及市场营销人才匮乏。再者,全运会期间所进行工作的员工多是大学生兼职或其他岗位的市民志愿者进行,具体工作管理人员相对缺乏。因此,从这样的情况下,赛后所能运用大场馆管理工作人员寥寥无几,加上没有具体的职位招聘及相关待遇的标准,便无法为场馆管理纳入新人进行培养。此外,场馆工作人员过多可能阻碍全运会赛后场馆的创收,多数创收所得都会被用于公务,属于消费性支出,从而导致开发新市场的资金大幅减少,这样会造成场馆资金不足,更加无法支付较多工作人员的薪酬费用。若是不进行纳新,选用有经验的少数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在场馆卫生、设施维修及活动策划等较多活动中,容易造成人员不足,团队不完整,导致部分功能人手缺乏。

因此,综合上述种种,目前全运会场馆缺乏人才管理,也缺乏应聘人才的相关标准体系及待遇、职位设置等。

3、陕西全运会赛后场馆利用相关策略

3.1、提高公共服务措施,完善公共体育体系

中国在公共体育服务中关于公共服务措施及相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一直存有问题,其一是整体人力、资金投入均不足;其二是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因此上述两种情况,应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予以解决措施。如,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设施应尽快完善,相关政府或者体育相关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采取完善措施,在竞技上的投入可稍微转移部分给公共服务,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在体育公共服务上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在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完善措施中,应以“健康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赛后场馆的公共建设,努力完善体育场馆的设施建设,为民众的需求、“健康中国”当下的公共服务需求提供有利条件。

3.2、智能体育背景下相关策略

(1)信息智能化建设。

体育场馆的信息化建设,是“智慧体育”大背景下赛后现代体育场馆发展和利用的基石,其关键问题就是体育场馆内的有线互联网和Wi-Fi的布局问题。在场馆内部,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有线网络公开场馆信息,这部分工作基本上在场馆设计建设时就有所考虑。Wi-Fi网络布局主要涉及场馆与内部用户的通信,用户通过接入Wi-Fi获得了各类的资讯推送业务,包括实时慢动作播放、多角度镜头回放和赛事推荐服务等。除此之外,Wi-Fi布局也是为商户和场馆运营人员进行精准推广的关键条件,在给商户和场馆运营人员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场馆用户带来了更便捷的网络服务,能进一步吸引用户进入场馆运动。

技术的进展为智能化体育场馆的现代化构建创造了无数可能性,也为现代体育场馆的现代化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5G、3D、VR/AR以及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出现和发展,资金投向了体育产业的各个应用领域,尤其是VR技术,在体育赛事中的运用也更加频繁。另外,线下体育场馆智能监测体系的建立、通信网络的建立、体育场馆专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等,都是智能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智能体育场馆建立的必要条件。在赛后举办小型赛事时,全运会比赛场馆可以采用VR技术直播及回放场馆比赛,开放付费VR点播功能,让人们以新方式参与体育赛事,对场馆有更深层的认知。

(2)数据交互化建设。

数据化及互动化建设都是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软件设施,在信息化基础上,通过无线网络精准分析线下和线上用户,并根据这些数据的处理结果精准分类用户。除此之外,体育场馆经营可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为使用者提供专属健身报告,并为使用者进行健身引导,增进与使用者的交流,满足个性化需要,并让使用者对体育场馆形成必要的依赖性,这也符合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互动是增强用户与场馆联系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建设搭建客户端的功能模块,构建用户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桥梁,让用户更愿意观看场馆体育赛事,参与赛事的实时评价、有奖竞猜等活动,而场馆也不会因长期闲置而荒废。

3.3、采用多种经营模式

首先,由于体育体育场馆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建立的,在赛后运营时,就必须政府转变经营观念,在保持公平、公正、效益第一的原则下,政府必须让民营参加管理。而传统的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事业机构合作的经营模式,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从而造成体育场馆的经营入不敷出,把民营资金引导进来,直接介入体育场馆的经营,才能够拓展体育场馆盈利渠道,从而达到了“以馆养馆”的效果;然后,政府能够通过采取招标、挂牌和资产重组等方法,积极吸纳社会各界资源投入到体育场馆赛后管理建设当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体育场馆的经营水平和效益;最后,体育场馆在赛后运营时应当采取招商引资甚至是公开拍卖场地经营权的形式,以突破区域间、单位之间的行政约束,积极吸纳有能力、有规模经营的体育企业开展运营,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赛后体育场馆的经济性与社会效益。

再者,因疫情影响,目前相关场馆的经营总是时而开放、时而封闭,很多活动也因疫情的反复一味的推延,也有相关场馆建设成了临时方舱,如,2022年上海疫情,就有部分场馆投入到了临时方舱的运用中。因疫情发展未知,关于场馆的经营模式,也可以进行临时转型,如,投入到临时备用状态,进行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场馆、临时方舱、医护休息场地等等。也可以进行云数据赛事、云直播、云数据全民娱乐等多样式的新型网络经营模式,与上述信息智能化相结合,采用新型的云网络经营模式,让全民在家也能感受到体育娱乐的真实体验。

3.4、融入“一带一路”经营建设

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主动筹办跨地域、多国别的体育运动回应了国家政府“一带一路”号召,并且筹办体育运动可以推进都市运动建设、提高都市知名度、增强都市的社会影响,所以许多地方都主动地加入其中,并制定了一些相应政策措施。从《愿景和行动》发布以后,尽管筹办的国家相关体育运动和“一带一路”的策略呈现出了融合态势,不过因为持续时间还相对比较短,效果也还不明显,因此,可以根据“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投入相对规模较小且数量不多的相关赛事进行运营。像丝绸之路华山杯全国足球渭南国际青少年足球比赛,由于参赛人员来自各个国家,均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这样的比赛,让人们以体育结识了各国友人,且通过足球比赛融汇了各国文化,让各国文化进一步交流。不但提高了国际交流水准,加强了与国外的联系,而且也让当地的足球活动场地得到合理使用。

又如,西安同时古代丝路的重要起点,在中国古代海外交往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西安也是个非常关键的节点。而由于陕西是中国西部区域内最早承办全运会的地区,十四届全运会在西安市的成功举办,及大批体育设施的建设,将给西安市开展人民相通体育比赛带来了巨大的资源。而顺利地承办全运会,可以让西安市全面掌握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技术与管理的经验,也将会产生不少运动场馆及其它基础设施,把这种基础设施运用在一带一路的人民相通体育比赛中,不但能够增加城市运动场馆的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西安市经济快速发展。

3.5、招揽人才进行多方式营销

陕西省体育场馆在赛后使用时,首先要进行人才的招聘,才能更好地为场馆经营进行筹谋划策以及管理好场馆。在人才招聘中,应该3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方面,应该明确场馆职位功能,对场馆工作岗位的相关职责进行合理分配,合理安排岗位之间的配合;第二方面,应该明确岗位信息性质及员工招聘标准,岗位是由政府进行安排带有编制人员还是普通志愿员工,还是由民营进行管理的普通工作员工,应进行岗位性质明确。再者,对招聘人员标准进行明确,是否需要经验学历、何种形式进行考核、上岗是否需要培训等。此外,也可投入少量兼职岗位,为想要兼职的市民及在校大学生提供社会服务体验;第三方面,员工的薪资酬劳标准明确,对于岗位员工的薪资酬劳应予以明确标准,全职与兼职可进行薪酬明确划分,若是有无偿的志愿服务,也应予以明确的标准说明。

由于体育场馆向社会提供提供的公共服务同时也是一项商品,在开展此类销售活动时,就必须有更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并运用现代市场营销方式,如此就可以大大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益。因此本文中提出在对体育场馆商品开展销售活动时,就必须从如下4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对体育场馆商品开展销售时,必须重视用户对商品的感受,并注重于创造全新的环境,这就使得广大消费者在使用体育场馆这一目标商品和配套服务的同时,也在消费并体验全新异境中对自身的意义,从而提高了商品的附加值;二是在企业体育场馆的经营活动中,一定要注重营销活动时的技巧,应改变传统网络光告及传单这类的单向讯息传播形式,应积极创新全新的营销模式,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抖音、微博、快手等这种新媒体开展推广宣传,在交互操作当中加入艺术、情感等要素从而使营销操作看起来更为个性化、情感化,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三是当企业对体育馆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时,就必须实行差别化市场营销策略,体育场馆企业在和对手展开竞争中,要凸显自身的市场优势,挖掘企业的内部吸引力,以做到企业商品、形象、营销手段和价格上的差别化;四是要特别重视市场营销合作,要主动地与社区、企业、社会团体等加强联络,为他们举办的各种社会活动提供场所,同时也要做好对企业商品的宣传、凸显企业优势,抓住广大消费者,以提升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今公共文化体育场和文化运动场馆正常运营运行管理模式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更积极地应对这些困难,以当前我国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营运行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作为其基本出发点,可以基于“智慧体育”的背景,实现赛后场馆的升级改造,以场馆创收降低场馆的运营压力,避免资源浪费。此后,在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文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把其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紧密结合,使其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与时俱进的文化工作。

猜你喜欢
全运会健康中国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