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民健身视野下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2022-11-30 11:21刘悦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社区

刘悦

(郑州工商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00)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网络时代的到来,科技智能化时代的开启,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参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身体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年轻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身体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况。尽管从国家层面一直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且现在人也非常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是由于社会运动资源的紧缺,且相对成本较高,也是打消一部分人参与运动的关键因素。高校是一个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学校里环境优美,运动场所充足,除了满足学生需求外,完全可以在学生放假期间对社会开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社会全员运动,为国家全民健身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以高校体育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发现目前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现状,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为学校公共体育设施更好地为社会共享提供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高校体育资源共享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搜集查阅了大量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总结目前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现状,为课题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访谈法:本研究主要针社区群众及高校学生,以及社区体育相关负责人和高效体育场地设施相关负责人。了解社区和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情况;

(3)逻辑分析法: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对访谈纪要及信息进行整理统计。

3、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目的和意义

高校体育设施资源丰富且先进,而且其资源运转存在“高峰”和“低谷”,高校在平时上课期间,体育场地设施除了具备上课功能外,还具备课间及课外活动时间,学生的运动需求,这种情况下,学校的体育资源处于一种“高峰”运转期,学校体育资源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然而,当同学们进入考试及放假期间,学校学生不在校,学校体育资源就会处于低谷闲置阶段。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目前渐渐施行半封闭式管理,在学校无学生期间并不完全对外开放,甚至有些高校禁止外来人员入内,这种情况下,先进的体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然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由于社区当中的运动场地、特别是先进运动设备的匮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低消费的运动需求,往往运动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效体育资源的免费或者低收费程度的开放可以解决人们运动需求,同时还能使高校体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通过调查发现上班族和青少年的锻炼时间大部分在节假日和晚上,这个时间点,高校的体育设施资源处于运行“低谷”时间段,如果对外开放,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

通过高校与社会共享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可使地方群众和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练习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4、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社会矛盾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家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对精神和其他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追求,通过调查所示,社区居民的锻炼频率呈现两端分化,不同人群的锻炼频次截然不同,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大和年龄小的人群能够基本保证锻炼频率,然而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年轻人存在锻炼不足的问题。

然而经相关研究,大部分社区居民已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意识,而且拥有科学的运动常识,并具备终身体育意识,在被访谈的对象中,全部人员认为运动应当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应该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大家都普遍认为每周应该至少运动2次以上,但每周坚持锻炼1-2次以上的青年人只有19%。46%的人认为不能参加锻炼的原因是自己居住的周边缺乏运动场所或体育设施,有的运动场所离自己家太远,运动一次费时、费力,比较麻烦。提到了家附近高校运动场所不对外开放的问题。73%的人认为现有的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更多的是一些简单的运动器械,根本满足不了运动需求,这就导致了社会供需矛盾的产生。

通过开放高校体育设施资源,能够极大改善社区体育资源不足的现状,通过体育资源共享,全民健身市场规模也能够不断扩大,高校体育资源应服务于多层次的体育市场需求,推动体育资源配置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学校体育氛围,是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责任和义务。高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既能够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体育服务,保障全社会的运动需求,从而实现资源价值,创造更多社会效益,为高校创造更多的收入。相较社区,高校专业体育指导人员数量多、素质高,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软硬件设施,必将走出一条具有公益性特征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郑东新区高校应主动迈出共享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近些年,社区体育场所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很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收费相对较高,运动成本太高限制了人民群众的运动热情。然而目前低收费或者是免费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大部分人民群众的锻炼需求,于是,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就是人民群众健身的迫切需求。高校体育资源的对外开放,其优势就在于场地平坦开阔,且不收费或价格低。不仅能够满足广大健身群众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高校体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利用。

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下,赢利性社会体育活动场所在低谷期对高校的有偿开放,增加了机构的收入。另外,赢利性体育场馆也可以利用高校的体育人才,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了工作岗位。因此,高校利用社会体育资源也将是必然的一步。

5、高校实现体育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

5.1、提倡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积极对外开放

高校体育设施资源与社区共享可以增加学校与社会的互联互动。目前郑东新区高校与社会体育资源互联互动不理想。当高校体育社会化后,不仅仅需要大量的场地等硬件设施,也需要群众性组织和专业指导人员。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和指导队伍是促进体育社会化的重要环节。

第一,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可以促进社区人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高校的体育设施主要包含场地、场馆、器材、图书资料等。郑东新区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主要包含田径场、足球场、体育馆、篮球场、综合体育馆、力量房等相关器材;第二,经过访谈调查发现,社区体育器材以政府修建为主,大部分社区没有修建专门的体育场所,极少部分社区配置了体育运动场所,但是缺乏运动氛围,很多成为了社区的停车场;第三,目前每个社区最为广泛的运动形式就是集体广场舞,其锻炼人群以40岁左右女性为主,这类人群有健身需要,且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但同时也发现这部分人群的健身场所也存在场地不足的情况,有些小区群众把运动场所选在了社区主干道、门口、道路或其他运动场地。从选择场地来看,集体舞音乐及健身人群的交流沟通最好不要影响别人休息,而由于运动场所的匮乏,居民们无奈的选择既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休息,也影响交通,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此外,社区中比较简易的健身方式是慢跑,但通过调查发现,居民中参与跑步的人员并不多,不仅仅是因为场地是非专业运动场,在跑步过程中不能够尽情的投入,在马路主干道跑,对自身安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另外,上班族恰恰是比老年人更需要锻炼的人群,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使用身体的某个部位会造成劳损。经常对着电脑工作,身体保持一个姿势,时间长了会导致颈椎、腰椎、眼病、腰肌劳损等一系列的身体不适感。社区中针对上班族比价好的运动项目有篮球和羽毛球两项运动,但这两类运动的开展有其特殊性,篮球属于群体项目,需要有更多的人员参与,羽毛球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室内开展。由此可见,社区活动的方式过于单一,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调查发现,郑东新区所有开放的正规的赢利性羽毛球馆,晨练的利用率很高。节假日经营性的运动场所需要预约才能健身,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非赢利场所更是人满为患,需要抢占场地。

由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类型单一,且数量有限,社会有偿供应能力有限,人民的消费能力受到制约等因素。社区的体育设施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同时,高校场地使用一般集中在上午三四节课和下午七八节课,主要作用是用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和校队训练。而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在早晨、傍晚和节假日相对空闲,利用率低。这个时间段恰好是社区人民群众锻炼的高峰期,因此,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在时间上是没有冲突的,完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既给社会提供了方便、也满足了居民健身需求;其次,高校能够培养专业素质高的体育人才,可以对居民健身进行相应的指导,指导居民科学健身。很多居民在健身时缺乏指导,在错误地进行健身。例如,锻炼前不做准备活动,锻炼后不做放松练习等,大大增加了自己运动受伤风险;最后,高校体育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区体育的发展。高校具备广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在高校里有很多与体育相关的社团,例如,轮滑社、足球协会、篮球俱乐部等,在学生当中要求其对参与人员进行体育知识宣传。高校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将大大弥补社区体育资源信息不足的缺点,使社区健身人群各取所需,且能得到全面的健身指导。

在调查的过程中还没有发现高校体育合作共享的案例。高校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健身爱好者没有交集,各行其道,资源没有实现共享。因此,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还有大量的可挖掘空间。

5.2、高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应该实现共享

高校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其硬件向社区输出且集中时间开放,特别是学生节假期期间,应该对社会全面开放。在软件上,高校培养的体育人才资源,可以依托硬件资源,开设相应课程及培训班,与社会形成互通,各取所需。同时引进社会体育人才,对高校匮乏体育资源进行补充,形成共赢局面。

6、高校体育资源实现共享的主要障碍

6.1、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毕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当学校向社会开放时,就会给校园安全和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社会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素质有高有低,高校开放后,校园内的安全稳定问题得不到保障。社会人员与学校学生在一起运动,而缺乏同样的管理尺度,校规校纪对社会人员不起作用,如果在健身过程中发生冲突事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因管理秩序混乱造成运动冲突存在责任难以认定等系列问题。

6.2、增加场地器材的损耗

运动场地的损耗跟运动人员数量和运动时间是成正相关的。同时也存在使用方法问题,社会人员混杂,对场地使用过程中缺乏爱护,必然会导致器材寿命缩短,导致器材损耗速度加快。场地开放后,场地器材的损耗会大大增加,提高管理消耗,增加高校负担。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永远无法实现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另外,高校和社区对于体育监管和管理部门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点。

6.3、增加了老师及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不仅仅指的是硬件设施的开放,还包含人力、书籍、网络等软件设施的开放。为使锻炼者科学、合理地使用场地器材进行锻炼,就需要配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这就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占用了管理人员休息、学习的时间,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7、实现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解决途径

7.1、实现高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体育俱乐部建立一座共享的桥梁

高校体育资源可以先寻求合作,实行半开放向全开放模式的转变。高校俱乐部可以有效社会化,同时可以与社会的俱乐部健身场所开展合作,小规模示范,建立相关运营机制,再逐渐进行推广。

7.2、构建共享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如果实现共享,高校与社会的管理机制要规范化,且搞清楚管理部门,实行一套管理办法。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建立严谨的开放机制。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保证学校及社会能够安全有效地有机融合。

7.3、确定适合资源开放的原则

高校体育资源开放要坚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国家和社会在关心民生发展的同时,更多的要把关注点转到人民的健康和休闲娱乐上来,让体育消费成为人们新的追求。高校体育资源的开放也不能一味地免费无偿开放,有些场地和项目可以提供有偿服务,价格可以稍低于社会其他运动场所。

7.4、建立资源共享制度及场馆设施开放管理办法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与体育主管部门的练习,在校共建体育活动基地高校体育资源共享属于一个新的课题和尝试,缺乏相关经验,高校应与当地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开展合作,改善高校体育活动条件,使其向有利于人民群众体育活动的方面发展,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基础上,建立青少年俱乐部。争取社会投资建一些小型、多样的大众体育活动场所,对社会开放的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既增加了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内容,又能美化校园;其次,高校与居民委员会合作,开展健身活动项目。建立与社区的合作,社区体育组织应由居委会承担,由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促成居委会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发展各种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等。通过各种协会、俱乐部开展活动,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最后,要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向社会开放时间起步可以相对固定,只有在相应的时间点对其开放,并告知规章制度,做好信息登记。利用学校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健身人群的健身方式更加趋向科学化。

总之,加强政府部门,特别是体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相关部门的互通与合作,体现公益特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部分设施适当采取低有偿使用,才能使高校资源与社会共享走向正轨并持续下去。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社区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比亚迪集团扶贫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通识教育与专业学院资源共享路径探讨
——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为例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人力资源共享服务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