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健,杨虎飞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意蕴。人们的整个生活世界实际上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有机统一。日常生活是个体的生活世界,主要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一系列满足个体娱乐、消费等需求的具体活动。非日常生活是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因社会分工而逐渐从日常生活中分离而形成的独立生活领域。日常生活保证了人们基本生存与发展,是非日常生活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而非日常生活为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提供了宏观、总体的社会保证,是对日常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出生活意旨的价值转向、生活逻辑的价值导引和生活理想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但在现实中如何促进人的发展,一直以来理论上的探讨往往过于注重宏大叙事、抽象论证,对实践的现实指导往往缺乏具体性、直观性与操作性的价值标准。实际上,人的发展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日常生活上的需求满足和非日常生活上的利益(物质与精神利益)增进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发展的旨向、发展的成效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利益获取上,具有鲜明的现实意蕴和生活意旨。
过去一段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迫使我们对经济规模的增长、对社会发展的速度尤为关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以快速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更加重视人民生活需求满足,逐渐实现从社会客体到社会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价值转向。这里的客体主要指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进方面;而主体与客体相结合指的是不仅考察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进,还要考察人民利益是否得到公正维护,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以增强。
之所以要实现从客体到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转向,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生活的手段,生活是发展的目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判断标准不能仅局限于外在的社会客体方面,而更主要的是人民群众主体自身的需求满足方面,是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增强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将难以满足人民的全面生活需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无益于人民的实际生活。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因此,社会发展成效的判断标准必须从主客体相结合的视域予以综合检视。从客体层面,注重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内在规律;从主体层面,注重人民的发展要求和生活需求变化。这样,以需求为中介的主客体相结合能够较好地规约发展方式,做到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就现实而言,从人民群众生活视角衡量改革发展的得失,把人民认可、群众满意作为党和政府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和价值取向,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具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生活意旨,将我国改革发展更好地引导到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上、服务于人民群众非日常生活的利益增进上,着力提升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从客体到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价值转向。
经济社会发展以一定的效率为前提,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必须坚持高效率,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不是为少数人的发展,而是为绝大多数人民利益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还很不均衡,体现在区域、人群、城乡等多个方面。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更加强调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意味着着力实现从效率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转向。这里的效率主要强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要以高质量生产、发展为前提;而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主要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的公平,注重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公平民生。
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国内外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片面注重效率或片面注重公平都会带来社会发展的种种问题。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发展极容易导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是导致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内在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就效率与公平关系而言,发展效率是实现公平的基础,没有效率为前提,缺乏物质基础的社会公平是难以实现的;社会公平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是实现发展效率的重要条件。同时,公平的社会分配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公平不能自然地促进效率提升,效率也不能直接达致社会公平,必须与相应的现实条件结合[1]。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活意旨,引导我们在坚持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不断完善共享机制,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保障基本民生、推进公平民生,以合理化的利益机制实现公平分配,形成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全民共享生活样态,凸显出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转向。
人民群众需求是在物质生活基础上不断递升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将相对减少,会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享受方面的价值提升。应该指出,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是仅指单方面的文化生活,而是与政治、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紧密关联在一起的。不仅如此,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也越来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全面需求,高质量的产品、服务、环境等相对欠缺,尤其是精神文化需求供给不足,制约了人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新时代,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力求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物质、文化、生态产品,着力实现从物质到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价值转向。这里的物质主要强调物质生产活动和人民的物质需求;物质与精神相融合主要指保障人民的全面共享,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构筑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促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达到协调平衡的最优结果。
坚持物质与精神相融合,是由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只能造就“单方面”的人、“异化”的人,难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弗洛姆说:“现代人具有贪婪地占有和使用新物品的欲望,并理智地认为,这种贪婪欲乃是自己所向往的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体现。”[2]单一的物质生活不可能达到美好的生活境界。美好生活一定是全面而协调的生活,是物质与精神相渗透、相融合的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实质是要求不论是改革与开放还是创新与发展,都必须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为中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目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活意旨,引导我们以人的生活质量状态、幸福程度来衡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使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全面发展权益,彰显了从物质到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价值转向。
运用生活逻辑对社会发展、社会生活进行价值导引,就是在依循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注重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纠偏、对资本运行的价值引导、对生活消费的价值调适,不断生成生活、发展生活与完善生活。
所谓虚假发展,是指发展过程某些环节背离社会发展规律和价值旨向,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尤其是不能提升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水平,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不利于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实现的一种发展样态。在现实中,虚假发展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注重表面的、形式的虚假繁荣,却故意隐藏诸多矛盾和问题,呈现为畸形“虚胖”表象的一种发展样态;另一种是只有量而没有质的发展,其突出表现为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忽视经济的效益、质量以及以牺牲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代价的片面发展。虚假发展也不能为社会成员带来真正福祉,在根本上难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容易导致社会与人的“单向度”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鲜明的生活逻辑。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服务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生活方式的改善,离开了对于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的探究与关注,社会发展终将会失去方向和应有价值。基于生活逻辑的考量,社会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应该是服务于人们对当下生活的改善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真实发展,拒斥任何虚假发展。所谓真实发展,是立足解决真实问题,反映社会客体矛盾,抓住事物矛盾症结,化解关键问题,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多方面、多领域的改善过程。“经济增长是一种动力,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除经济增长之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发展还与和平、人权、民主管理、环境以及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3]真实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发展,是能持续改善社会、科学改造自然并给人们带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发展。“真实发展应该促进人的价值全面实现,既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也包括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的实现。”[4]因此,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确立生活逻辑的主导地位,适时对社会发展进行价值纠偏,抛弃单纯依数字增长和游离生活需求来理解发展的错误认识,以真实发展拒斥任何虚假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激发了人类征服自然、发展自身的内在潜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丰富了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恩格斯指出:“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5]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带来的社会负面作用也予以深刻批判:“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6]580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带着“原罪”来到人类生活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7]871全球性的资本扩张,资本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使人、社会与自然都片面化和畸形化了,为人的发展戴上了新的枷锁,给人类美好生活蒙上了阴影。马克思指出:“正像人在宗教中受他自己头脑的产物的支配一样,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受他自己双手的产物的支配。”[7]717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是以牺牲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发展为代价的。在资本不竭的利益驱动下,人本身逐渐被资本、被物所异化。因此,扬弃资本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逻辑的内在要求。
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资本,资本虽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抬高到中心位置和主体位置。“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的能力。”[8]生活是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只有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真正消除异化劳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还无法完全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但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引导资本、驾驭资本为社会主义服务,极大防范劳动本身的异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弃和消灭资本,而是通过强大的政治力量、完善的法律框架、系统的文化结构来驾驭、利用和引导资本,注重扬弃以资本增殖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资本运行对生活的侵蚀,尽可能防范人的片面化、物化发展,让资本充分展示其“文明面”。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进行价值引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分配结构上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9]。实现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促进公平分配。另一方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建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生活的相互渗透与紧密融合。在全面的社会建设中,为人民提供多方面的发展与享用成果,让人民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全面地、完整地回归人的本真性。
就个体而言,美好生活体现在最终的消费上。美好生活需要物质作为基础,但不能归结为单一的物质生活;美好生活具有个体的特质,但又具有社会属性,不能完全任由个体随心所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自觉对生活消费本身进行价值调适:以理性消费防止过度消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为世界所公认,但“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0]。中国人民在发展中深深感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美丽中国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是人民获得美好生活环境的切实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对生活消费本身进行价值调适。实践中注重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消费观、审美观,培育人们绿色的思维方式、环保的消费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引导人们向往高尚的精神生活,消解人们对物欲的单一追求,在全社会营造绿色生活、低碳生活、文明生活的良好氛围。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仅科学地回答了现实中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还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现实体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幸福。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集合性存在的人民的共同生活理想,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目标。
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和现实体现。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时代价值取向。随着时代变化,尽管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其执政理念的精髓即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愿望却从未改变。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任何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性区别。
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党的使命,是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脉相承。马克思指出,为了改善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从制度上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苦问题。不断增进人民幸福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实践中的必然选择,舍此,“以人民为中心”就极易失去实践根基而成为空洞的口号。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也重视生产关系的完善,不断健全完善实现美好生活的必备制度。“生产力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却发生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逐步演变为决定社会主要矛盾存在之本质依据的主要方面。”[11]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基于制度完善视域对实现人民幸福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展示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从现实走向未来持续性的样态过程。
走向共同富裕是人民的生活向往,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规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共同富裕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共同富裕蕴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资本主义国家能够走向富裕社会,但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最为根本的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限定。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导致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1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可能性,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内涵也有其不断变化发展的方面,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人们物质财富占有上事实上的平等,而且还包含着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友好与和谐生活的美好憧憬。实践中,正是在共同富裕这一理想价值目标的指引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趋提升,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历史进程是基本一致的。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6]603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的人性论,“要将人民看作现实的人,需要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立场上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切记不能陷入西方自由主义抽象人性论的圈套。”[9]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不断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末端调节只能治标,要从根本上破解共同富裕难题,需要从生产源头上开拓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治本之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在经济生产的供给端抓住矛盾问题的主要方面。具体包括:加强公共产品生产,不断扩展公共产品的受益面;深度干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从速度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注重变革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造血式扶贫脱贫;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本在整个资本结构中的比重;推行职工持股,推进企业内部资本结构改革[13]。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任意拔高要求,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激发人民力量,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按照规律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全面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社会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固然也致力于发展经济,但绝不把发展经济视为终极目的,而是当作促进人得以更好地发展的手段和条件。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人的现代化既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标,又标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标的根本路径和根本办法。因此,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想价值目标最终是构建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培养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要从根本上建立起以人的现代化发展为价值关怀的社会生活方式,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极力克服“物化的关系”,让人民充分享有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生活。
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推进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即推进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现代转型。在当代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形成与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改革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文明意识、共享意识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人民群众素质能力方面的现代化。围绕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素质能力而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落到实处。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我国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不断缩小;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在劳动实践中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全面依法治国,健全完善民主法治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良性互动;通过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精神指引;通过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共享机制,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生态福祉,在美好环境中逐步提高人民群众身心素养。总之,以整体性的现代化视角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这必将带来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革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