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涤,张文宏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总干事谭德塞在2022年新年寄语中表示,他对人类在2022年战胜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持乐观态度,认为人类有望在这一年结束疫情。经过2年时间,目前全球COVID-19病例总数达到了2.87亿,近550万名患者丧生。在步入2022年之际,遏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的传播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谭德塞总干事认为只要各国联手就可以抑制病毒蔓延。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仍旧是传染病防控的“黄金”原则。其中疫苗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在抗击COVID-19疫情中,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和重组疫苗等已广泛用于人群接种。人们期望COVID-19疫苗是一个可以改变疫情防控“游戏规则”的工具。然而,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有待时间考验。目前,COVID-19疫苗在预防疾病重症率和死亡率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为了控制疾病蔓延,即使接种了疫苗,我们也必须继续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确保室内通风良好。
SARS-CoV-2自出现以来不断发生变异。迄今为止,WHO已确认了5个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即阿尔法变异株、贝塔变异株、伽玛变异株、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的物种不断演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但预计SARS-CoV-2将继续进化,而且该变异株不太可能是最后一个VOC。病毒在演变的过程中,一般会向低毒性(致病性弱)和强传染性方向发展,感染更多的宿主,从而有利于病毒提高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概率。然而,目前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的判断仍有待于大数据的分析检验。变异株的不断出现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是否会出现免疫逃逸变异株。2022年1月11日,WHO任命的技术咨询专家组表示,日前的COVID-19疫苗可能需要改进,以确保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和未来其他变异株的持续有效性。专家组正在制定一个框架,分析新出现的需要关注的变异株的证据,以考量是否应结出改变COVID-19疫苗成分的建议等,并提出仍应关注对预防感染和传播具有重大影响的COVID-19疫苗的研发。疫苗应在有效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的同时,更充分地发挥阻断病毒传播的作用。
SARS-CoV-2变异株生物学特性出现变化,其在人群中流行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故很难用计算机统计模型“完美地”模拟出疫情流行趋势。因此COVID-19疫情防控中尚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探索。就当前全球大流行的SARS-CoV-2进化趋势而言,VOC在传播能力、致病性以及疫苗对其效力等方面并无“根本性”的变化。病毒变异具有偶然性,因此应加强对病毒基因组的监测,以预测病毒变异对现有疫苗保护性作用的影响。目前媒体上广泛流传的某些倾向性言论,论据并不充分,最终结论还有待对相关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
中国在举行冬季奥运会的过程中凸显了我国防控策略的优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深入研究并总结出实际可行且更为有效的防控策略。因此,加强SARS-CoV-2感染的病原学及病毒变异、流行病学及宿主动物的易感性及传播力、发病机制和稳定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抗病毒药物及药物的研发和评价体系、快速且可靠的病毒检测方法建立和评估系统、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的监测及针对防控方面的临床实践等相关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将为防控SARS-CoV-2感染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已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无论是对科研单位、医院还是民众,均应重视“生物安全法”的宣贯 。要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以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