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婷婷
(兰州文理学院 旅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1]。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组织和引导高等学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有效途径。研究以应用型旅游学科特色高校——兰州文理学院为例,探索构建高校服务乡村旅游产学研合作路径与机制,通过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高校与乡村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梳理相关研究,发现主要集中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与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两方面。陈艳丽(2021)在《国内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研究现状分析》中总结国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主要为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府引导型等,为国内高校协同育人提供模式借鉴[3]。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研究方面主要侧重于理论性、涉农高校知识溢出机理、农业相关学科产学研人才的培养模式等研究。通过知网主题文献检索,发现旅游主题研究成果匮乏。因此,希望通过本研究相关成果为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研究提供一定案例参考。
一是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合作创新的过程[4]。高校服务乡村旅游体现了协同的理念和思路,两者合作创建产学研乡村旅游基地,乡村成为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新阵地。二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其总体布局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重要途径是城乡融合发展,有效载体是美丽乡村建设[5]。高校服务于乡村旅游践行“两山理论”,着力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态保护,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最大化开发农业的衍生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6]。高校服务乡村有助于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资源均衡,人才的合理布局,精神文明的健康有序,让学生了解乡村、热爱乡村并服务乡村,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之间互相合作,资源共享,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模式[7]。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的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分别提供科研成果、教学成果、高校人力资源支持。乡村旅游企业为高校提供知识溢出和智力成果的转化平台。梳理高校与乡村旅游的产、学、研要素,是高校服务乡村旅游产学研合作的前提。
1.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的产业要素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服务乡村旅游要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要素。随着全域旅游、品质旅游以及体验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从第一代“乡村观光”、第二代“乡村休闲”正向着第三代“乡村度假”发展。乡村旅游在满足“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升级形成乡村旅游新的产业要素:“品、养、学、创、乐、采”。“品”是指对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民俗美食等全感官的感受和品味;“养”是以乡村生态和乡村民宿为依托的身心灵的全面滋养和保健;“学”是指乡村研学,组织中小学生在乡村中学习自然生态、农耕文化、乡土民俗、乡村历史等;“创”是创客利用乡村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创客成为新村民,创业活动成为乡村旅游新业态;“乐”是以乡村为场景、乡村文化为内容的各种体验和娱乐活动;“采”是在乡村旅游中通过采摘、制作、体验等活动,购买农产品、手工艺品、文创商品等过程参与性购买活动。
2.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的学与研要素
兰州文理学院作为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基地,教育部规建中心全国“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院校之一。学校立足服务甘肃省文化大省建设、旅游强省战略,以“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设计”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为导向,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36个本科专业,聚焦服务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新业态。高校服务乡村旅游发展体系中,兰州文理学院具备了“学”和“研”两个要素,“学”有“旅游+”学科专业群,“研”有甘肃旅游智库、省级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等多个科研平台。依托“学”和“研”两个要素支撑,兰州文理学院教师团队参与了省内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评估、乡村旅游干部和经营者培训、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咨询等大量工作,深度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完成了高校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的初级路径构建。在此基础上,将服务主体从科研团队扩展到教师与学生的群体,实现高校与乡村产业的协同育人与协同发展,是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校服务乡村旅游视域下的产学研合作具有特殊性,乡村旅游不同于城市具有成熟的旅游产业环境,乡村旅游企业不具有完备的发展和管理机制,两者的合作中,高校始终应该处于引导者、奉献者、协调者的角色,才能将合作推进下去。
我国产学研合作主要有技术转让模式、委托研究模式、联合攻关模式、共建科研基地模式、组建研发实体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等[8]。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主要基于高校“旅游+”专业群与乡村旅游要素的资源对接,综合“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模式”以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探索构建高校与乡村旅游产学研合作的特色模式。
高校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或者学校服务乡村旅游的前期合作基础,选定合作的乡村基地。基地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交通便利,距离高校的车程在2小时内,方便合作与沟通。二是乡村基层领导有充分的合作意愿与热情,保证工作能够推进。三是选择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示范村、重点村,有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和各方资金支持,保障基本的合作效果。例如兰州文理学院的乡村旅游实践基地——榆中县老家·浪街乡村旅游综合体,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是高校服务乡村旅游产学研合作的优质对象。
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的初级阶段,主要是高校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高校提供乡村旅游发展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人才,帮助乡村服务基地以乡村旅游要素为模块进行产业的规划和布局,实现产学研三要素资源对接和资源共享。在高校设立产学研合作中心,负责服务乡村旅游项目的申报、团队的组建、下属机构的管理等工作。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甘肃省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作为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的核心负责部门,进行各方资源的对接和合作协调。“旅游+”专业群建设以及旅游智库和非遗智库等提供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的资源支撑。协同创新中心按照高校与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要素模块划分,组建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的教学实践团队、社会实践团队、创新创业团队等,根据项目性质和内容分配到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乡村旅游研究中心、文创乡创学院、兰州市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等学术平台进行协同管理。
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要依据乡村旅游新要素发展需求,对师生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和岗位的匹配。例如,乡村旅游之“品”要素中需要乡村环境设计、乡村景观美化、乡村美学传达、乡村文化传播、乡村美食推广、乡村影视制作等岗位,高校中与之对应的是环境设计、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乡村旅游之“养”要素中需要运动指导、艺术指导、健康管理等岗位,高校中与之对应的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酒店管理、绘画、舞蹈等相关专业;乡村旅游之“学”要素中需要研学导师、研学课程设计、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等岗位,高校中与之对应的是学前教育、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乡村旅游之“创”要素中需要创新创业项目的策划、运营与管理等岗位,高校中与之对应的是投资学、财务管理、文化产业运营等专业;乡村旅游之“乐”要素中需要主题乐园、俱乐部、演艺、节庆等项目的运营管理岗位,高校中与之对应的是旅游管理、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播音主持等专业;乡村旅游之“采”要素中需要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广、旅游商品的设计与营销等岗位,高校中与之对应的是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营销类专业。高校师生团队通过对乡村旅游产业要素细分任务的调研,设计成为项目课题,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开展,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以产业发展指数衡量团队的成果,达到高校与乡村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目的。
引导和制约高校服务乡村旅游发展中各参与主体的决策,决定人力资源、时间资源、物资资源的分配和流动相对应的制度,需要建立一套协调、灵活、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保证资源、利益、成果的顺利转化[9]。高校服务乡村旅游涉及政府与高校、政府与乡村、高校与教师、高校与学生、乡村与旅游企业等多个主体参与,政府宏观机制和高校微观机制的协同才能联合推进这项事业。
2018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以立德树人、创新引领、服务导向、开放协同、国际视野为原则全方位引领和保障计划顺利实施。以甘肃为例,教育厅每年资助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项目、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等,数量和资金极其有限,立项基本平均分配各个学科领域,项目成果效益全面但没有突出领域。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的融合产业,是政府重点投资和建设的行业,应该同步设立高校服务乡村旅游的机制配套和资金支持,统筹教育行业和旅游行业的资源分配,为高校、乡村、旅游企业搭建合作发展平台,协调各方利益及分歧,对接产学研合作的供需信息,促进合作成功。其次,政府可以多元化引导高校服务乡村旅游产学研路径,突破“科研—成果—实践”的研究转化路径,尝试“教学—实践—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路径,制定以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成果和高校的育人成果为标准的资源分配和评价机制,使高等教育切实融入地方经济发展[10]。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系统性、协同性、实践性,是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耦合性。然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存在耦合困境,在文化培育、资源供给、目标达成、就业导向等方面协调度有所失衡[11]。突破传统创新创业的“创业”“项目”“资金”等局限,产学研一体化、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成为新的必然趋势。研究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分别从从创新教学机制、创新实践机制、创新就业机制三方面探讨。
1.创新教学机制
一是突出实践性课程设置,例如“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研学旅游”等,“旅游+”相关专业也可以设置类似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二是体现实践性课程学分。学分是课程重要性的重要指标,加大实践课程学分设置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重视度。三是教学成果评价多元化。以乡村为教学服务基地,乡村旅游发展成果为教学成果,给予教师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并纳入教师职称评价体系、评奖评优体系。四是课程实行“双导师制度”。弥补单一学科背景教师的薄弱项,建立校内专业教师流动合作制度,“双导师”或“多导师”以主教—辅教等模式合作。五是教学任务项目化。以乡村旅游要素划分任务模块,模块对应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对应项目实施,教师是项目带头人,学生组建项目团队。
2.创新实践机制
高校大学生实践主要通过课程实践、实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社会兼职实践等形式开展,因为缺乏长效机制,往往具有分散、短暂、成果不明显的问题。高校服务乡村旅游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路径提供了解决方案。以“导师负责制”课程实践为起始进行乡村旅游任务模块的认领,暑期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践作为长效实践机制,延续课程实践的工作任务,优化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展,实践成果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内容,推进新一轮的教学实践,完成“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教学—实践”的产学研闭环实践模式。
3.创新就业机制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就业环境、就业观念、自身专业和综合素质等。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旅游专业学生就业主要受到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认为旅游行业等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代表知识含量低、社会地位低等,往往出现旅游企业招聘无人应聘的尴尬局面,改变传统观念的关键途径是就业前的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乡村是大学生“出逃”的地方,但现在的乡村也是充满机会的地方,前期的课程实践、实习实践、论文实践为就业、创业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有了就业或创业的先天优势。一是可以在乡村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二是在乡村旅游相关产业就业。三是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孵化创业项目,作为学校下属产业。基于学校和乡村的服务合作关系,学校可以为在乡村旅游系统就业的学生提供导师指导、返校进修、进村培训等可持续的服务政策,高校和乡村协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输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