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他18岁外语师范毕业,怀揣对教育的信仰与敬畏之心,扎根三尺讲台40余载,用仁心大爱诠释师者情怀。从沂蒙山区的偏远中学,到黄海之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他诲人不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底色”的优秀外语人才。他高瞻远瞩,带领学院历经8年“抗战”,成功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全国外语学科由弱变强的典范。他敢为人先,带领学校文科重点团队不断探寻二语习得的奥妙,让中国人学外语、外国人学汉语变得更加符合科学规律。他秉承“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育人观,爱生如子,师德高尚,是令人敬仰的“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他就是中国海洋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
40余年来,杨连瑞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誓言,为党育人守初心,为国育才担使命,成为学生心中最美的风景。
扎根讲台四十载 不忘初心育桃李
“当老师,就要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真心热爱学生。只有热爱,才能板凳坐得十年冷,做出真学问,教出好学生。” 杨连瑞对教育事业始终怀抱一颗炽热之心。
1981年,18岁的杨连瑞从外语师范毕业,被分配至沂蒙革命老区费县的一所偏远中学。他坐着毛驴车,载着满满两箱书和少量行李,来到了大青山脚下的乡村中学,从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在那个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的年代,许多家境贫寒的学生甚至要去山上砍柴,背到集市上换成钱,用来交学费和生活费,更有甚者只能辍学。杨连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从每月27元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设立“英语拔尖奖”,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
艰苦的岁月里,教学条件虽然简陋,杨连瑞依然认真施教,一丝不苟,他边教学边自学,边教学边思考。他订阅了几乎所有的外语教学研究的报刊,渐渐,这些报刊也开始出现他的名字。他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发表在报刊杂志,在高考标准化考试刚刚起步的阶段,他编著的《英语标准化考试理论与实践》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成为中学外语教育界师生案头书。在这样潜心教学和研究下,他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在全市一直遥遥领先,受到教育部门的多次嘉奖。
杨连瑞曾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名校做访问学者和高级研究学者,在美国岗泽格大学获得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后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杨连瑞调任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他利用国外所学知识,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地开设了《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等新的研究生课程,构筑了应用语言学系列课程体系,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艺术,讲课风趣幽默、见解独到,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吸引了大批“粉丝”,甚至学院的青年教师也来蹭课,即使站着旁听,大家也乐在其中。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学永远大于教”“我们不培养会语言的机器,而是塑造有思想的灵魂。”40余年来,杨连瑞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有初中生、高中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一路走来,虽教学阶段各异,但教育本质相同,因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丰富的履历,深刻的思考,也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外语教育观”。
探寻二语习得规律 勇攀理论创新高峰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在掌握了母语之后,再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已经是一种常态,这一现象称为“二语习得”。
杨连瑞认为,在二语习得中,由于缺乏语言环境,文化各异,两种语言的认知、心理表征不同等,始终存在学习效率低、不能学以致用等全球性费时低效难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成千上万的语言学者围绕此难题开展“二语习得研究”,成为了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杨连瑞是我国较早开展二语习得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作为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的会长,他积极谋划学科,团结全国学者,引领本学科学术研究与国际学术研究并行,解决中国外语教育的独特问题,服务国家对外改革开放战略。近年来,他指导的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立足国际学术前沿,解决中国当下现实问题,研究方法科学、获得了很多重要发现,众多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他带领中国海洋大学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团队不断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科学层面去探索和揭示中国学生两种语言、多种语言的习得、加工、表征与规律。他首次提出构建中介语语言学的构想,开创性地构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语言特征体系,提出“中介语话题—主语转移”等假设,让中国人学外语、外国人学汉语变得更加符合科学规律。
高瞻远瞩谋发展 学科建设进一流
2010年,杨连瑞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不断给师生鼓劲打气,让大家坚定外语学科的本质属性。并开始对学科进行战略谋划,思考如何让外语学科迎头赶上,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杨连瑞带领全院师生开启了8年艰苦奋斗之路。作为学院院长,他不仅善于学科战略规划,更敢于推动和落实下去,带头示范,带领学院不断向前。学院近年获得60余项国家、省部级基金资助和奖励,目前已经在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国家翻译实践、日本文学、韩国学研究等领域进入国内外学术前沿,创造了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他充分利用外语学科的优势,推行深度国际化,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拉动学生培养质量。即在一般外教聘任的基础上,聘请8位国际上本学科一流学者加盟,与本院教师合作招收博士研究生,形成学术团队,追踪国际学术前沿。
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正式获批,成为当年山东省文史哲众多学科门类中唯一获批的博士授权点,也是学校唯一从硕士一级学科直接评审增列为博士一级学科的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硕士和博士生培养的某些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全国外语学科发展由弱变强的典型范例。
为人师表树楷模 厚德博爱铸师魂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杨连瑞40余年来矢志不移的育人观,也是他严慈相济,为人师表的写照。
“在海大求学的五年中,我的导师以他非凡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让我不断检讨自己,以他为榜样,成为更好的自己。导师的教诲如春风化雨,当我遇到困难时,无论他多忙,都会耐心地开导我,毫不吝啬他的肯定和鼓励。他的话像一股暖流,慢慢温暖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重获斗志,重拾希望。”2018級博士研究生张涛同学发自内心地说。
“以身作则,一颗公心。”是共事9年的老搭档陈士法教授对他的评价,他做院长多年,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准,敢于在坚持原则上“碰硬”。从学院长远发展考虑,为确保师资结构多元化,避免“近亲繁殖”,杨连瑞不鼓励自己培养的博士留校,即使特别优秀者也要经过严格筛选,首先从科研博士后做起,并接受进一步的考核。
2008年,杨连瑞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9年获评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临沂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临沂市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中国海洋大学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荣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青春立功”二等功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扎根讲台40余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很幸福,乐在其中。”杨连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