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赟杰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城镇居民如何处理自己的财产分配成为困扰他们的新问题,由此形成了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对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的背景进行论述,其次通过数据调查,以河南省为例分析城镇居民金融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研究背景
(一)普通家庭的基本金融现状
我国大部分城镇居民存在的金融问题,一般都存在于如何进行合理的金融方式,如何进行投资管理。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城镇家庭的金融管理方法一般都是储蓄居多。储蓄最为普遍存在于年龄较大的居民群体。对于年轻的群体来说,城镇居民有较为灵活的生活方式。随着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金融意识逐步偏重于投资一类。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目前的金融方式的选择现状,一种是储蓄,一种是投资。而产生这两种金融现状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城镇居民偏重储蓄主要是为了能够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通过采用储蓄的方式保存家庭的整体实力。而另一方面,趋近于投资的家庭主要是因为自身掌握的金融理论和金融经验较为熟练,可以实现钱生钱的目的。
(二)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其他的分配方式
虽然城镇居民家庭金融分配一般都会选取储蓄方式。但根据调查问卷所得,我们可以看出储蓄虽然占比最大,但是还有其他的金融资产分配。其他深得城镇居民青睐的金融处置方式占比最多的为保险和活期存款,以及期权和基金股票等。而一些例如外汇债券,贵金属以及信托产品的占比较小。所以整体来看,城镇家庭所选择的还是比较倾向于有稳定收入的金融资产。而风险较高,收益较大的产品一般不属于城镇居民的首选,甚至不在城镇居民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也间接体现出了城镇居民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保守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居民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收入以及根据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选择。虽然金融资产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促进金融资产的分配多样化,使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分配日趋合理化。
二、城镇居民家庭金融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
当前我国部分城镇居民家庭金融分配严重不合理,形式趋于单一化。而这种格局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城镇居民选择的金融方式有所不同。其次城镇居民思想比较保守,更加倾向于选择储蓄等安全性高的金融方式。再次就是部分城镇居民对金融问题的认识研究程度不够,所受的教育水平较低。最后就是市场上存在的金融资产处理方式,可供城镇居民选择的品种较少。只有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才能使城镇居民家庭的金融管理健康发展。所以十分有必要对这些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
目前造成城镇居民金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据相关统计可以知道,我国的居民收入可以从五个部分来进行划分。分别为高收入、偏高收入、平稳收入、偏低收入以及较低收入五类。再结合我国2020年所收集的城镇居民收入数据分析,城镇居民年收入由低到高大致数额为7869元,16443元,26249元,41172元和80294元,如果不进行划分,那么总体的平均收入水平为32189元,尽管这个数据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但仍然需要加以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城镇居民的金融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发现河南省的城镇居民对自己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进行如下的分配:金融资产分配大致分为14个方面,除了我们所知道的定期与活期存款之外,选择最多的金融处置方式是保险,占比47.31%;其次,股票基金以及期权和定期投资的占比大概20%左右;而一些信托产品以及贵金属和外汇等选择较少。除此之外,再结合调查过程中所填报的家庭基本信息可知一般城镇居民出现的金融问题大致是金融产品选择出现差异,以及金融方式的选择不同。根据这种状况可以看出,收入比较优越的居民家庭可能会选择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配置结构更加适合其社会发展。这也有利于减少金融问题的出现。但一些收入不稳定的家庭,投资所选择的方式比较单一化,而且相对缺乏一定的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还有就是基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所带来的心理状况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选择。收入水平高的城镇居民更愿意把资产合理化,选择多样的金融理财方式,从而实现资产继续增长。而不稳定的收入可能会导致城镇居民缺乏相应对投资理财的安全性,选择更加稳定风险性低的金融方式。因此,可以看出城镇居民金融问题的主要来源于收入水平的差异性,以及由于收入给城镇居民带来的情感影响从而带动对金融问题处置时的选择引导。所以应着重注意收入水平差距的整体对金融问题的影响。
(二)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态度的总体分析
尽管城镇居民家庭的金融问题是对整个金融结构选择方面出现的不均衡性。但在此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也占一部分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忽视另一个决定金融方面的选择因素,那就是城镇居民在解决金融管理方案时会根据主观判断。据相关调查数据统计,大多数城镇居民对家庭金融问题的总体态度都是偏向于保守,尽量避免选择高投资、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高投资的金融产品形成了厌恶情绪,而且这些厌恶情绪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随意改变。因此,这对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除了整体上城镇居民金融问题态度的表现以外,细化调查可发现还存在性别上的保守程度不一,进而影响了对金融资产的處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针对于金融资产的结构选择时,更多的女性要比男性更趋于保守。城镇居民更愿意选择一些平稳发展的金融产品来形成自己的金融组织结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因为性别而产生对金融问题保守态度有所差异的状况逐步改善。当然年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使数据具有说明性,我们调查了有关河南省城镇居民根据年龄而选择投资方式的情况。其中30岁以下的人群,所用于投资理财的金融资产较少,这主要由于这部分城镇居民生活方式比较灵活多变,并没有存储到更多的资金,所以更愿意把少量的资金放入平稳发展的储蓄选择之中。而中青年人群相对比较特殊,具有相对可观的收入水平同样也有更重的生活负担。因此,尽管面对许多样化的选择,仍然会坚守保持稳健发展,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意外状况。而中老年人群拥有相应的资金来源以及相应的投资经验,可能会更多选择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因此,也可以看出年龄也是对态度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处理金融问题时要注意城镇居民对金融问题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三)知识水平影响城镇居民金融问题
城镇居民正常分析自己存在的金融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作为知识主要来源的教育水平高低更是主要原因。根据河南省的具体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文化的重视越来越深。但从基本的现实状况来看仍然有一部分城镇居民受教育的水平较低,而且在教育过程中男女比例不均衡。这样的调查结果反映到了城镇居民金融问题处理上。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城镇居民对金融投资处理的选择。而通过深入探究,可以发现正是因为知识水平的差距,导致城镇居民所选择的金融资产比例结构出现差异。久而久之,城镇居民由于缺少知识,对金融市场的产品选择就越来越保守,不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去选择投资,而是选择最安全的储蓄方法。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大都选择最保守方式把自己的投资应用于储蓄,而初中、高中以及中专和技校等学历毕业的城镇居民,只把其中的30%用于储蓄活动,其资金运用具有一定灵活性。而大学专科或本科以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城镇居民,金融处置分配比例最合理均衡。由此可见,受高学历培养的人可以更好地分析家庭金融问题和解决家庭金融问题,选择适合的产品以达到与自己收支相匹配的格局。而且高学历城镇居民面对金融风险时,也更容易进行规划和分析,可以合理地保护自己的金融财产。然而,从反方向来看可以看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选择投资金融方式就几乎只有储蓄这一项。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知识教育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对金融的认识程度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金融问题,形成多样的金融结构。
(四)城镇居民家庭金融方式选择单一
尽管伴随着金融产品选择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选择仍然趋于局限性。其中40%城镇居民都是选择一些安全性高、风险性低的银行金融产品。除了选择储蓄外,城镇居民最多选择的就是保险项目。而城镇居民投资于保险项目主要是来源于城镇居民对自身利益保护的意识加强以及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加之保险业在整个销售市场中能够运用不同的宣传手段,对保险产品进行包装,使保险项目环绕在城镇居民周围,间接性加大了城镇居民对保险的认识度,从而加大城镇居民对保险类产品认知以及投入。除此之外,对河南省城镇居民金融问题调查和研究时发现,虽然城镇居民的投资意识不是很强,但是对于本地企业的期货也会有所支持。另外,债券也开始映入眼帘,吸引城镇居民进行更多的金融选择。尽管城镇居民目前选择的并不是很多。但是也要认识到要使城镇居民对金融问题选择的方向多样化发展,能够更好地引领城镇居民进行金融结构配比。
三、促进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解决有效策略
(一)提高居民收入
根据之前的研究可以发现,城镇居民金融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首先是收入问题。所以为了能够合理地解决城镇居民的金融问题,首先提出的策略就是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拓宽城镇居民获得收入的渠道,进而改善城镇居民投资金融选择。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可以实施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双重驱动。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政府政策实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除此之外,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进行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城镇居民就业的能力和从业资格。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加大监察监管力度,使城镇居民的就业机制更加完善,使城镇居民公平公正投入工作之中,促进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此解决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让城镇居民对家庭金融分配能够进行多样化的选择。
(二)摆脱原有理念束缚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除了收入是影响因素之外,城鎮居民的金融意识也是产生金融问题的另一原因。城镇居民大多数的选择都趋于保守,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意识,可以加大对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处置的方式的宣传。让城镇居民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相应的金融资产,不盲目追求稳定性。也需要政府加强合理的引导,转变城镇居民对家庭金融问题的思维理念,找到最佳家庭金融处理方式。
(三)提高城镇居民自我审视金融问题的能力
由于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关乎每个人的自身利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主观性,不会随他人意志转移。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处理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需要城镇居民本身去接受相关知识教育,根据家庭金融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并且强化自己区分风险的能力。而城镇居民自我审视金融问题能力的提升,可以靠自己主动性加强有关金融方面的知识学习,掌握面对风险和区分风险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宣传渠道,增加城镇居民对家庭金融的认识。但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将家庭金融理论转化为实际。当然城镇居民在金融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金融安全和相应投资过程的风险。这样才能使城镇居民的金融问题有效解决,因此城镇居民提高自我审视金融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结 语
以河南省为例所进行的实际调查来看,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问题主要存在金融资产的处置方面缺少多样性,没有良好的金融资产结构等方面。而解决这些金融问题主要可以从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知识教育水平,形成多样化的资产配备方式,从而改变城镇居民家庭的金融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改善,未来将会形成更加良好的城镇居民家庭金融发展,也会带动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因此,城镇居民在未来要时刻与自身基本情况相结合,与时俱进促进家庭金融资产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南方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