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峰
(商丘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是”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用法最复杂的语言成分之一,石毓智将其主要功能分为判断、强调、焦点、对比四种,并认为后三种用法均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判断用法[1]289-317,本文主要研究“是”的强调标记功能的产生机制与来源问题。
石毓智认为强调标记“是”的功能是强化性质的程度或者事件的真实性[1]290-291,具体说“是”用在形容词性成分前表示程度高,用在动词性成分前强调事件发生的真实性。如下述两例[1]305:
例1 她是聪明。
例2 她昨天是没来。
例1强调“她聪明”的程度,即“她的确很聪明”之意,例2强调“她昨天没来”的真实性,即“她昨天的确没来”之意。
有研究未区分“是”的强调和焦点用法,或都归为强调标记,如张斌[2]602-604;或都归为论述标记,如周国正[3]。本文认同石毓智的分析,焦点必须是离散性成分(施事、受事等),这样才能被焦点化;强调对象则是连续量成分,通常是句子的整个谓语。
另外,石毓智还列出了一些更复杂的结构,但这些结构中的强调意义不仅来自“是”,还可能来自情态动词、程度词、成语/熟语等甚至句法结构。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是+AP/VP”这种简单结构中“是”的强调意义的产生机制及来源问题。
从形式上看,例1、例2均采用了判断句形式。从意义上看,也可理解为判断意义:例1可简单理解为对“她”的性质的判断,例2可简单理解为对“她”的行为的判断。但是,如果仅仅是对性质或行为的判断则产生不了强调意义,如(若无特别说明,本文现代汉语例句均是来自北语语料库):
例3 天黑了,她这是没来!她会不会看过纸条后,就把它直接丢进垃圾筒了?(夏彤《爱与愁》)
例4 阿荣一直期待着佐山注意自己。可是,佐山头也没回地出去了……阿荣知道,佐山是去法院了。(川端康成《生为女人》)
例5 他不屑一顾地耸耸肩膀,从走廊里溜了……弗雷德利克说道:“胆小鬼!”另一位说:“他是谨慎!”(福楼拜《情感教育》)
例3、例4均只是对某人行为(去向)的判断,没有强调真实性的意思,不能理解成“他的确没来”“佐山的确去法院了”。例5只是对某人性质(性格)的判断,也没有强调程度的意思,不能理解成“他的确很谨慎”。
其实,判断句不仅是对事物之间的等同或类属等关系作出判断,还可对事物的性质或行为作出判断。性质由形容词性成分表征,行为由动词性成分表征,因此“是”可用在形容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前来表达对性质或行为的判断关系;然后这种判断关系在某些特殊语用环境中又衍生出强调用法。
现代汉语中“是”的强调功能是来自“是”的判断功能,不是来自例3~例5这种对性质或行为的简单判断功能,而是来自如下语境中“是”的判断功能:
例6 迷迷糊糊间仿佛觉得耕阳曾握着他的手……但想想又觉得怎么可能,耕阳来过大哥哪会这般无事人似的?这般推测,耕阳是没来。(无名氏《秋残》)
例7 “萧先生,如你所知,我并没有忽视它。”赛蒙的葡萄酒已经喝完,耐心也已经消耗殆尽。“是啊,你是没忽略。”(彼得·梅尔《茴香酒店》)
例8 “对,我漂亮。”她凄楚地说。她是漂亮,可她的两只眼睛下方,几道重重的黑晕和她服饰的色彩一样深。(西蒙娜·德·波伏娃《名士风流》)
例9 罗白乃愈发急了:“我为什么不行?我聪明,用心就行。”三姑道:“你是聪明,悟性也高,要不,我也用不着跟你耗。(温瑞安《朝天一棍》)
例6中前文凤翔已有判断——耕阳没来,后面“耕阳是没来”是重申这个判断,因为是重申,故有了强调意义,具体说是强调真实性,即“耕阳的确没来”之意。例7中“你是没忽略”是对前文“我并没有忽视它”的重申,即“你的确没忽略”之意。例8中“她是漂亮”是对“我漂亮”的重申,故有了强调意义,具体说是强调程度,即“她的确很漂亮”之意。例9中“你是聪明”是对“我聪明”的重申,即“你的确很聪明”之意。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举了两个例子[4]1197:
例10 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是没去。
例11 这本书是好,你可以看看。
“是”后也是跟形容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其语境也应该是前面已有对“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的判断,“是”强调用法的生成机制也是一样的。
由上可见,现代汉语“是”的强调用法来自系词“是”的判断用法,具体说是重申判断用法。而重申判断之所以产生强调意义,则是由强调的本质、判断句的意义特征及“是+VP/AP”所在语境的篇章手段决定的。
强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其形式是异于常规,其功能是凸显与强化[5]23-30。据此,语言强调功能的本质就是话语主体通过某种非常规语言手段,让受众特别注意某种语义信息,以此来强化这种信息。非常规语言手段包括小句内手段(如重音、句式等)和超句手段(如重复/反复、排比等)[5]27-28,后者也称为篇章手段[6]。
判断句表达的是可以判定真假的命题意义,“是+VP/AP”判断句表达的是说话人判定“VP/AP”为真的命题意义,自然适合被强调真实性。这种强调是通过反复这种非常规的超句或篇章手段来实现的。因为重申判断句语境包括前后两个“是+VP/AP”(有的语境如例6前面的“是”字判断句没显现,但其意义已蕴含在前面语境中),在篇章手段上可看作是同类句式的反复;而反复因为符合数量相似性原则[7],便具有意义强调功能[8]。所以,“是+VP/AP”判断句是通过反复这种非常规手段,强调其所表命题意义的真实性。但从历时角度看,“是”的强调用法并不是系词“是”产生后才出现的,而是来自指代词“是”的回指用法,强调标记“是”最终来源于指代词“是”。下面就在分析强调标记“是”来源的几种观点基础上,探讨指代词“是”的强调标记化。
目前,关于强调标记“是”来源的观点可概括为如下4种:
王力认为系词“是”出现后又产生了表“承认”“否认”“追究原因”等活用法[9],但所举例句大都是对原因、目的等的判断或解释,仅个别表强调。如:
例12 昨夜晚,是有这般一个人挑着个红羊皮匣子过去了。(《水浒传·第五十五回》)
这个例句的完整语境是:
例13 (汤隆)问道:“主人家,借问一问,曾有个鲜眼黑瘦汉子挑个红羊皮匣子过去么?”店主人道:“昨夜晚是有这般一个人挑着个红羊皮匣子过去了。”(《水浒传·第五十五回》)
前文中,汤隆在来时路上见过贼人,故已有店家见过贼人的判断,此时想获得店家的肯定回答,故用“曾有个……么”问话,而店家的回答相当于重申了汤隆的判断,“是”是“的确是”之意,强调真实性。这同下面现代汉语例子类似。
例14 “怎么样,没有消失吧?”她问。“是没消失。”我声音有些迟疑。(村上春树《舞!舞!舞!》)
例13、例14不同的是前者期望获得肯定回答,后者期望获得否定回答,但无论哪种均是重申了问话人已有的判断,故有了强调意义。
因为系词“是”产生于战国晚期或公元前1世纪左右[10-11],普遍化使用不晚于汉末[12]。由上文可见,例12的强调用法虽是来自系词“是”的判断用法,但其实强调用法最终来源是指代词“是”。“是”的强调与系词用法均是来自“话题,是+说明”中回指话题的指代词“是”,说明是动词性成分时,“是”可能演变为强调标记,有的演变为连词构成语素或系词,说明是名词性成分时,“是”演变为系词。
郭锡良认为形容词“是”虚化就变成表确认、肯定语气的副词[13]。但是焦点和强调所表语气意义很难区分,如徐杰认为焦点是讲话人要强调的成分[14],袁毓林认为焦点是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格外注意的部分[15],实际上都是认为焦点表达强调意义;而张斌甚至将“是”的焦点用法归入强调用法[2]602-604,这也说明焦点和强调所表语气意义很难区分。而且焦点标记“是”和强调标记“是”的词性归类也很模糊,如张谊生[16]、黄伯荣等[17]11、兰宾汉等[18]将强调标记“是”归为副词,而张斌[2]602-604、《现代汉语词典》[4]1197则归为动词;焦点标记的词性归类则未见有明确说明的,又因郭锡良未列例句,无法完全确定他所说的表确认、肯定语气的副词就是强调标记,但至少应该包括强调标记。
虽然形容词“是”在《诗经》中便已存在[19],但强调标记“是”并非来自形容词“是”。从语义上看,形容词“是”表对、正确[4]1197,强调标记“是”表的确、确实[17]11,两者似乎具有语法化的语义适宜性;但从句法上看,形容词“是”缺少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句法环境;因为形容词“是”的句法位置有3种,即主语、宾语、谓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带名词性宾语,或单独做谓语)[20];但无论哪种都不是“是”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句法位置,因为强调标记“是”是出现在作谓语的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前。所以,强调标记“是”不可能来自形容词“是”。
石毓智基于国外学者观点提出“指示代词→判断词→焦点标记→强调标记→对比标记”这种语法化路径[1]292;但他又认为“是”的焦点、强调和对比用法都是其原来的判断用法在特定的句法环境里发展出来的,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待进一步考察[1]317。他还认为,一个语法标记往往不止有一种来源,比如强调标记可能有其他来源[1]292。可见,石毓智并不是十分肯定“是”的强调标记就一定是来自焦点标记。
Diessel也认为上述路径并非是没有例外的必然路径,如焦点标记其实可以直接来自指代词[21]。虽然汉语的焦点标记的确如上述路径所示是来自判断系词,但强调标记并非是来自焦点标记,而是最终来自指代词,这也是这条路径的例外情况。
席嘉认为强调标记“是”来自指代词“是”,在“是+VP/小句”中,“是”在其后的VP/小句与前面的内容不具有同一或类属关系时,演化为表示强调的成分[22]58-62。本文认同强调标记源于指代词的观点,但认为有如下几个问题并未阐释清楚:
(1)“是”演变为强调标记时,其后项“VP/小句”同前项的具体语义关系。席嘉认为当“是”的后项为VP/小句且同前项不具有同一或类属关系,而是表示原因推断或现象解释(这个“现象解释”含义模糊,从其所举之例来看只包括对行为原因的判断)时,“是”就会演化为强调标记[22]58-62。实际上“是”的前后项之间是重申判断关系时才能最终演变为强调标记(中间还要经过系词阶段),这时前后项之间仍是等同或类属判断关系,不过却是行为之间的等同或类属判断关系。而前后项之间是结果、原因、目的等关系(席嘉只论及原因,其实还有目的、结果等关系)的“是”只会向其他方向演变,如表结果的可能会演变为连词“于是”“是以”“是故”等的构成语素,原因和目的因本质也是判断关系,此类“是”有些也会转变为系词。石毓智和张斌都将“是”表目的、原因的用法归为判断用法,所用术语是诠释关系的判断句或表示解释的语义关系,所举之例包括对名词性概念内涵的解释和对动词性成分所表行为的目的、原因的解释;这说明表目的、原因的指代词“是”最后有些也演变为系词。但这种“是”并不会在“是+VP/小句”中直接演变为系词,而是在“NP+是+NP”这种语境中直接演变为系词[23]88。
(2)“是”演变为强调标记时的具体句法结构。如前所述,席嘉认为“是”演化为强调标记的结构是“是+VP/小句”, 且“是”的前后项不具有同一或类属关系; 他没有论及前项的形式特征。实际上“是”向强调标记的演变始于其前后项均为VP/小句的结构, 可表示为“VP/小句, 是+VP/小句”。也就是说指代词“是”向强调标记的演变始于表达两个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用法; 当然后项还须是对前项意义的重申判断, 否则只能向其他方向演变。而“是”向强调标记的演变始于“VP/小句,是+VP/小句”则是由指代词“是”的指代功能决定的。
(3)其他指代词未演变为强调标记的原因。这个问题未见有相关论述。原因在于指代词“是”向强调标记的演变,始于其在话题句中回指话题陈述的用法;而从频率和功能上看,先秦汉语中只有“此”能与“是”竞争强调标记,因为“此”的使用频率也较高,指代陈述的频率也不低;但因“是”的主要功能不仅是指代陈述,更独特的功能是指代那种表征有定的、不含距离意义的话题信息的陈述[24]115-122,“此”和其他指代词基本没有这种功能,故最终是“是”演变成了强调标记。
本文认为“是”向强调标记的演变始于先秦汉语话题句中指代词“是”回指话题的用法。在先秦汉语中,指代词“是”的核心功能是指代陈述, 特别是指代那种表征有定的、不含距离意义的话题信息的陈述[24]115-122, 则是其独特功能, 故“是”经常出现在话题为陈述的结构中帮助表达话题和说明之间的语义关系。“是”最早出现在话题为复杂结构(陈述)、说明是NP/VP的结构中, 因为在这种结构中, 指代词“是”可回指前面复杂结构所表征的复杂信息, 以便话题和说明之间语义关系简单明了, 可表示为“T复杂结构, 是+CNP/VP”[23]80; 后来“是”又过渡到话题和说明均以简单名词性成分为主的结构中, 可表示为“TNP, 是+CNP”[23]81-82。这两种结构所表意义均可理解为判断意义, 而判断表达的是可以判定真假的命题意义, 故可被强调真实性, 所以这两种结构都含有程度不等的强调意义。
下面分析这两种结构中强调意义的表征方式,以及指代词“是”的强调标记化。
(1)“TNP,是+CNP”结构中的强调意义及其表征方式。为便于分析,先讨论这种结构。当“是”的前后项均为NP时,话题和说明之间是判断关系,整个句子就是判断句;最初“是”是指代词,后演变为系词。判断句表达的是可以判定真假的命题意义,故可被强调真实性。强调意义比较强烈时,可用“维/惟”“乃”“亦”等形式来显化,其作用是加强(肯定)语气[25-26],相当于“便(是)”“就(是)”[25]666,其实就是强调作用。如:
例15 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例16 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荀子·王霸》)
例17 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孟子·滕文公上》)
例18 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左传·宣公四年》)
“维/惟”“乃”“亦”等虽用在NP前,但这些NP是作谓语的,故“维/惟”“乃”“亦”等可认为是用在谓语前的强调标记。因“者”“也”等也具有加强判断意义的作用[26]36-37(实际上“矣”也有加强判断意义的作用),若再叠加“维/惟”“乃”“亦”等,其强调意义更明显。但因有“者”“也”“矣”“维/惟”“乃”“亦”等表达强调意义,同时又因“是”的前后项均为NP,“是”的功能是帮助表达前后项NP之间的等同或类属关系,故这种语境中的“是”只能演变为系词而不会演变为强调标记。
(2)“T复杂结构,是+CNP/VP”结构中的强调意义及其表征方式。这种结构中,话题一般由多个小句或VP构成,说明可以是NP或VP,说明是NP时“是”只能演变为系词,故此处只看说明是VP的结构。此结构中话题和说明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是原因、结果、目的等。如:
例19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荀子·修身》)
例20 东以弱齐、燕,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是一举而三晋亡,从者败也。(《韩非子·初见秦》)
例21 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左传·定公四年》)
这些“是”的功能是回指话题来帮助表达话题和说明之间的原因、结果、目的等语义关系,可分别译为“这(是因为)”“这样(就)”“这(是为了)”。这些例句也可理解成判断句,表达对行为之间的原因、结果、目的等关系的判断。如上所述,这些“是”只会演变为连词构成语素或判断系词。强调标记“是”是由以下语境中的“是”演变来的:
例22 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弊邑背盟誓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例23 鲍国之位下,其国小,而使鞅从其牢礼,是卑敝邑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例24 若曰无罪而惠免之,诸侯不闻,是逃命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例25 今夫子卑其大夫而贱其宗,是贱其身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例26 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左传·成公二年》)
这是指代词“是”在先秦汉语中的主要用法之一,都是“T,是+C”结构,“是”的功能是回指话题,帮助表达话题和说明之间的语义关系。强调标记“是”最终来源于这种“是”,原因不仅在于这种“是”用在作谓语的VP前,更在于这种例句中话题和说明之间的语义关系,即说明是对话题所表行为的判断,具体说是重申判断,“是”就是“这(相当于是)”“这(就是)”之意。
如例22是韩宣子强买郑国商人的玉环后,商人让其告知子产,子产对韩宣子说的话。“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子产描述的韩宣子所做之事;“是教弊邑背盟誓也”,是子产从是否违背两国盟誓(“我无强贾”“毋或丐夺”)的角度对韩宣子所做之事的定性判断——你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是教导人们背叛盟誓,或者说是将韩宣子所做之事等同于教导郑国违背盟誓的行为。再如例23,这是晋国士鞅因鲁国季孙故意用卑礼招待他而发怒时说的话。“鲍国之位下……而使鞅从其牢礼”,是士鞅描述的季孙所做之事;“是卑敝邑也”,是士鞅对季孙所做之事的定性判断——你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是轻视晋国,或者说是将季孙所做之事归属于轻视晋国的行为。其他例句也说明均是对话题所表行为的定性判断,或者说整句话表达的是对行为之间等同或类属关系的判断。
但如上所述, 仅是判断还产生不了强调, 重申判断才能产生强调意义。实际上这些例句和例6~例9是相似的, 均是重申判断句, 表达的具体意义是强调意义。原因在于例22~例26是比较特殊的话题句, 特殊在其话题和说明其实都是描述同一个行为对象, 且话题在描述时带有明示说明意义的倾向, 或者说话题意义已蕴含着说明意义; 这些话题就相当于例6~例9中强调句前面的判断或铺垫, 而说明则是被用来“点题”的, 即直接揭示话题的蕴含意义; 故从意义上看, 说明可看作是对话题的重申, 重申则带来强调意义。
另外,因例22~例26既是判断句也是话题句,而话题的功能是提供话语的起点,并预示着它必须有后续成分,即述题部分……这些内容才是表达的重点[27]。也就是说在例22~例26中,“是”后的说明才是表达的重点,是被强调的部分。
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例22~例26便可看作是重申判断句,表达的基本意义虽是判断,但在这种特殊话题句或重申判断句中表达的具体意义则是强调。又因判断句表达的是可以判定真假的命题意义,可被强调真实性;故例22~例26强调的仍然是真实性。
(1)指代词“是”的强调标记化途径。在例22~例26中“是”虽是帮助表达重申判断或强调意义的,且具备了向强调标记演变的语用、语义、句法等条件,但并不会直接演变为强调标记,而是要先演变为系词才能最终演变为强调标记,其途径为“指代词-系词-强调标记”。
如上所述,“是”的强调功能本质是重申判断,就是说强调仍然是一种判断,或者说“是”的强调意义就是某些特殊语境中的判断意义,也可认为“是”的强调意义是被语境赋予判断意义的。就是说在例22~例26中,“是”首先是帮助表达判断的,只是这些例句都是特殊话题句,说明是对话题重申判断的,整句话才有了强调意义。因此,例22~例26中“是”的演变方向首先只能是系词,然后才是强调标记。其演变过程可用如下例句简单展示:
例27 若大盗礼焉以君之姑姊与其大邑,其次皁牧舆马,其小者衣裳剑带,是赏盗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例28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例29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例30 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滑稽列传》)
例31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
例32 晋文公反国,李离为大理,过杀不辜,自系曰:“臣之罪当死。”……“积怨于百姓,恶扬于天下,权轻于诸侯,如臣之罪,是当重死。”(《新序·节士》)
例27、例28是指代词“是”出现的早期语境,“是”指代前面的复杂话题,其后的说明可以是VP或NP;之后“是”便从例27、例28这种结构扩展到例29、例30这种话题和说明均是NP的结构中。扩展的原因是,如上所述这两种结构均是表达判断意义,在前种类型中“是”的功能是回指前面复杂话题所表征的复杂信息,以便话题和说明之间的语义关系简单明了;而后种类型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借助“是”能更清晰表达判断关系,故“是”还是扩展至这种类型中。在例29、例30中,因“是”的前后项均为简单NP,所表判断语义关系相对清晰,“是”的指代功能便不是必要的,“是”就具备了重新分析为系词的可能,下一步就自然演变为系词,在例31中“是”便已是典型系词。系词“是”产生后,原先由指代词“是”表达的强调功能自然就由系词“是”来承担,之后系词“是”又转化为强调标记。当然,因“是”的系词用法产生后要与其代词用法共存很长时间,在很多早期用例中“是”仍带有些许代词性质。例31便是系词“是”产生后的早期强调用例,从句法上看,“是”或许可看作代词,指代前面陈述;但从语义上看,例31其实和例6~例9已没有区别:上文言者已三次申明“臣之罪当死”,“积怨于百姓……权轻于诸侯”是言者再次自述其罪过,“如臣之罪”是总括语,相当于回指前面陈述的指代词,故后面的“是”就无法再分析为指代词,“是当重死”很显然是重申上文出现三次的“臣之罪当死”,“是”已演变为表重申判断关系的强调标记,“是”即“的确是”之意,强调的是“当重死”这个命题意义的真实性。
(2)指代词“是”的强调标记化的认知动因。在例22~例26中,“是”作为指代词可借助重申判断来表达强调意义,它最终演变为强调标记的根源,未见有学者解释。这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句法结构象似性和“是”所表强调关系的本质。
据句法象似性原则,语义和句法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映射关系[1]37,而语义结构源于概念结构[28],就是说语法结构是模拟概念结构的结果。如上所述,“是”所表强调关系本质上是一种重申判断关系,在抽象层次上是一种关系。据“事件域认知模型”[29],对重申判断关系认知形成的概念结构为“B1(事体1)-A(关系)-B2(事体2)”。“事体”即对认知对象(事件域中的事物、行为、性质等)的认知所形成的概念,具体到强调关系事件域,“事体”就是从话题和说明所显示的两个不同角度,认知同一个行为对象而形成的两个概念;“关系”即重申判断关系。
因为对重申判断关系的认知所形成的概念结构中有“关系”这个成分,就决定了模拟概念结构的句法结构中,要有专门的句法形式来表达它。而在例22~例26中,指代词“是”虽也是帮助表达话题和说明之间的重申判断或强调关系的,但“是”作为指代词,其基本功能还是回指复杂话题,整合其所表达的复杂信息,以便话题和说明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晰明了;就是说指代词“是”是辅助表达重申判断或强调关系的,而并非是专门表达这种关系的,故“是”最终还是要演变为专门表达重申判断或强调关系的标记。
在现代汉语“是+AP/VP”结构中,“是”的强调功能本质是重申判断功能,其强调意义来自语境中的重申判断意义,就是说“是”的强调用法来自系词“是”的重申判断用法;但最终强调标记“是”来自先秦汉语中特殊话题句中回指话题的指代词“是”。在先秦汉语中,因指代词“是”的核心指代功能是指代陈述特别是话题陈述,故常用于话题为陈述的话题结构中回指话题,以帮助表达话题和说明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特殊话题句中,话题和说明均是描述同一个行为,且话题意义蕴含说明意义,说明意义则是重申话题意义,于是便有了重申判断或强调意义;“是”的基本功能是回指话题来帮助表达话题和说明之间的重申判断或强调意义;因对强调关系认知形成的概念结构中有“关系”成分,就决定了指代词“是”最终要演变为专门表达强调的标记。又因“是”的强调功能是通过判断功能表达出来的,故指代词“是”还是要先演变为系词才能最终成为强调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