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在整体感知中的设计与应用

2022-11-28 11:30邹振锋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41期
关键词:层次结构图式事例

邹振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同时,新课标还指出:“‘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内容。”整体感知,方能探究细微。鉴赏一部作品,解读一篇文章,必须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对于学生的“学”,整体感知都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图式”,可以更好地落实整体感知目标,提高整体感知实效,提升整体感知的能力。

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认为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在把图式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赋予“图式”更广泛的含义。“图式”既指形象化可视化的图形、表格、线条、符号、式子等,又指抽象意义上的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通过图形、表格等促进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过程,就是以形象“图式”促进抽象“图式”形成的过程。

一、运用“图式”整体感知层次结构

优秀的文章或著作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反映。整体感知文章的层次结构,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概括主要观点。本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这篇开幕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情感充沛。本课“学习提示”指出:学习时,注意分析作者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论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这正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整体感知本课的层次结构。倘若借助以下“图式”梳理文章脉络,理清结构层次,能够让本节课整体感知的效果事半功倍。第一部分(1-2段)宣布□□,介绍□□□□:与会者特征是□□性,□□性;会议性质是。第二部分(3-4段):会议基础是;会议由来是。第三部分(5-8段)会议的□□、□□、□□;会议意义是;革命的保障是和。第四部分(9-11段)展望□□,描绘□□□□:□□上,将;□□上,将;□□上,将。第五部分(12-16段)悼念□□,庆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上述内容将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在黑板或者屏幕上,方格和横线之处均由学生在自主学习研讨过程中填写。

通过以上“图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将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明确本文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中心,阐述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回顾过去,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性;二是立足当下,阐述“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三是展望未来,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的美好前景。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因,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果;第二部分又是第三部分的基础和前提。

二、运用“图式”整体感知形象特征

人物形象,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阅读与鉴赏的主要关注点。整体感知形象特征,是进一步把握人物精神品格、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体会作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关键。本单元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通讯,记述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图式”让学生更好地整体感知焦裕禄的其人其事其精神。(1)小标题;典型事例;形象特征□□□□,□□□□。(2)“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典型事例①,②;形象特征□□□□,□□□□。(3)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典型事例①,②;形象特征□□□□,□□□□。(4)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典型事例①,②,③;形象特征□□□□,□□□□。(5)“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典型事例①,②;形象特征□□□□,□□□□。(6)他没有死,他还活着;典型事例①,②;形象特征□□□□,□□□□。

上述内容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黑板或者屏幕上,学生经过思考探究后填写,并作以下要求:文章的第一部分没有小标题,请为第一部分拟写一个不超过二十个字的小标题;概括每一部分的典型事例,每点不超过二十个字;用两个四字一组词语概括本部分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特征(精神品格)。

三、运用“图式”整体感知文体风格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体式特征和风格特点。本单元四课共有六篇选文,文体多达五种,涵盖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回忆录(《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事件通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本单元课文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承担着弘扬与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功能。本单元导语指出:“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欣赏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因此,在完成本单元四课的教学之后,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对本单元所有课文的主要革命文化内涵、体裁、文体特征、语言风格、主要手法作整体梳理和总结,让学生整体感知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从而使不同体式作品的审美鉴赏与革命文化内涵的理解相得益彰。

在根據课文填写表格的过程中,学生将对本单元作品“既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又表现出理性的思考”的艺术特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所谓理性的思考,就是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刻的普遍的道理。而理性思考的表达方式,正与不同体式作品的语体风格、语言特点、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相关。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单元专题研习活动——“优秀革命文化作品中的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对本单元的作品作进一步研讨。

[本文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图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研究”(BQW2021JGW00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蒋开天.图式特质论——基于康德、皮亚杰图式学说的历史考察[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02):44-50.

猜你喜欢
层次结构图式事例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基于级联网络和语义层次结构的图像自动标注方法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论立法修辞功能的层次结构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基于计算机防火墙防护技术探究分析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