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平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南京 210097)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1: 537.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大变局意味着重大调整,也意味着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大变局中蕴含着大调整同时蕴含着大机遇与强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1: 7.中国崛起已是事实,经济实力崛起的大国迫切需要文化传播的实力护佑,我们对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表达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国力相应的实力。国外,尤其是西方世界的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企业品牌(产品质量)、国民形象通常是他们眼中的中国;在国家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之间存在认知偏差,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为应对西方舆论垄断挑战而作出的回应,传播的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传播预期与实际效果还有差距。
理想的文化传播是一种双向的流动状态,但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阻隔,例如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会带来传播和信息的屏障以及相异的解读;传播实力、策略、技术、资本的差距带来强传播的单向流动;不同文化语境的差异也造成了高语境与低语境之间的传播失真;社会结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行为差异带来的固化的传播思路和表达习惯等造成了理解偏差。这种情况更加凸显了语言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独特作用。“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为人们扫除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合作和交流更顺畅,让偏见和误解越来越少,让理解和共识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汉语国际教育。”(3)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4): 435-441.
语言和文化交流是达成和增进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沟通的必要形式。世界上有233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共存共生是世界的常态。“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1: 46.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考察,语言本身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研究早已提出语词带有文化负载的问题。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的“语言相关论”(linguistic relativism),首次讨论了语言与民族精神的联系,提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5)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50.的论断。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需要环境,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或与社会传承的传统和信仰分离。”(6)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2000: 221.帕尔默(L.R.Palmer)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中指出:“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7)Palmer L R.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M].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td.,1936: 143-144.邢福义教授在谈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曾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语音、语法、词汇三个部分中词汇与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词汇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着文化的变迁。语言学习里有一个文化理解的问题,文化的底蕴有助于母语为非汉语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许嘉璐先生认为文化的理解与语言的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理解越好对语言的理解就越准确,语言的理解越准确对文化的理解越透彻。(9)高立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南京社会科学,2002(2): 57-60.语言与文化关系如此密切,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文化表达意识和表现方式方面还需提升,文化表达的整体性策划不足;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梳理出最重要的、足以深刻表达中国优秀文化精髓的内容并非易事;目前对国际中文学习者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的、适合不同对象的教材和读本还不多。
国际中文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国家改革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驱。向世界推广中文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国际中文教育以深度的语言教育行动参与并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化在全球传播的历史进程,提高了中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10)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20-12-15(1).
从国家事业的角度来看,国际中文教育在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国际中文教育”是2020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建后采用的一个新概念,该中心“是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专业公益教育机构,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提供优质服务,为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世界多元文化互学互鉴搭建友好协作平台”。(11)赵婀娜.教育部设立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N].人民日报,2020-07-07(12).20世纪50年代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逐渐发展到后来的“对外汉语教学”,而到了21世纪初,作为学科专业概念的“汉语国际教育”应运而生,其教育对象从最初的面向国际学生,到目前既面向各层次国际中文学习者,同时也培养在中文教育体系下的中国和海外本土的学历教育和培训的中文教育人才。在宏观层面,缘于“对外汉语”的名称提法随着中文教育的发展在不断进行调整,作为一项事业,“国际中文教育”概念涵盖更加广泛,更加具有包容性。作为具有跨文化属性的兼具文化意向的语言教育,国际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具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特质,因而更具有独特性。
从文化传播和接收的路径来看,中文学习者最具有接收中国文化的先决条件,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群体和适合的受众。青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文化传播受众的重要对象就是青年人。学习中文并逐步了解中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增强中文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使其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要义和价值追求,尤其是身在中国的来华留学生具有全面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实需求,通过语言的学习,他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际中文教育要增强国际沟通能力,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面临并关注共同的问题,不同文化中的人也具有基本相同的认知能力,但事实上,语言的不同成了沟通和理解的障碍或消解了沟通的意向。熟练掌握一种语言有助于理解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精细微妙的文化差别,以及对共同问题的价值追求和路径主张。当我们从国际中文教育的视角去审视现在和未来的时候,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需要人的交往流动和语言文化这一桥梁,语言和文化交流就是增进和达成沟通的双向奔赴,交流的核心要义是要讲好和听懂。讲好和听懂有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传播者或表达者要讲得好;二是接受者或听讲者有兴趣、想听;三是内容契合并引发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识。这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就会达成听懂并形成认同,文化传播的目的即有效达成。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1).2021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来自32个国家的45名北京大学留学生代表回信,指出他们“主动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这对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将来十分有益”,“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13)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的回信[EB/OL].(2021-06-2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6/22/c_1127586707.htm.这个阐述和诠释就是在讲好和听懂的逻辑上达成了关联和贯通,为当下和未来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许。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我国国际传播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起步早,发展快,在扩大中文的传播、提升中文国际影响力、讲述中国故事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国际中文教育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其具有中国文化再传播的能力。通过人才的培养,国际中文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和文化的一次传播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次传播培养的种子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再传播,从而延伸了语言和文化传播的时空链,创造了“附加值”。国际中文教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批接受过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人士成了汉语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并在推动其本国汉学研究、中文语言教学和文化研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批批接受过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人士成为了其本国的政界领袖、商界及各界的精英,在深度参与并推动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中文教育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另一个独特作用是其具有真实地把语言和文化汇于一体的文化体验,相对于其他传播方式和媒介的信息单向流动模式,国际中文教育具有文化体验印证的双向互动模式。通过人的面对面的接触,中文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建立起讲授、互动关系,借助加深语言和文化探讨的话语和主题,引发学习者对语言文化学习的延展和兴趣;国际中文教育的话语风格和语态不同于宣传报道的严肃语态和文娱节目的娱乐语态,独立于严肃语态的“硬”和娱乐语态的“柔”,是具有学术风格的平语态,有助于实现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持久影响力;国际中文教育创新推出的“中文+”模式为面向学习者需求,开辟更加广泛的文化传播领域和职业培训,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灵活的国际中文教育组合;国际中文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人与中国文化环境相融合的浸入式体验,可以使学习者在实践中浸入日常的中国、文化的中国,通过可以浸润其中的文化体验并印证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和隽永,感知鲜活生动的中国人的生活和习俗、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
数字化技术赋能为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开启了“云”时代、智慧时代,语音识别、文字识别、语音合成、手写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进入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开启了智慧教学和自适应学习的国际中文教育新的教育生态和格局,不仅有效地应对了全球新冠疫情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为国际中文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的解决方案,也为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启动了技术升级。
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要进一步强化使命,增强国际中文教育在语言和文化传播及交流中的作用,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内容主题通过语言教学延展,通过方法论聚焦,深度思考中国故事讲什么、中国故事如何讲、中国故事谁来讲,以及如何读懂中国的问题。中国道路、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文化是中国故事的核心内容,“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1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1).讲述中国故事,既要有价值坚守的阐述,也要有生动日常的叙事;既要注意态度形象,谦和自信,也要注意方式策略,张弛有度;既要深化理论研究,更要重视人才培养。只有这样,真实、立体的中国故事才能讲好、讲生动、讲持久;中国故事只有讲好,才能传递明确的信息,才能让听者入耳产生共情同频;只有听懂,才能使信息入心,使传播取得预期的效果,达成有效的传播;传播者或表达者要讲好,接受者或听讲者要能听懂,这就要传播者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策略技术上下功夫,彰显语言的价值在于展示中国的“世界观”“自然观”和“历史观”。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需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要求,充分融合语言和文化的独特作用。通过语言教育传达优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言说当代中国的人文风貌和精神品格,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迈向高水平、高层次的重大课题。在做好国际中文教育时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六点。
第一个关注点是宏观管理对目标任务的定位与中观微观实践层面认知的重合度问题。从宏观的角度,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核心的承担师资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任务定位是清晰的,即“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1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2007-03-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0703/t20070330_82703.htm.但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层面,其目标任务基本聚焦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视域中,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整体设计不多(虽然语言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这里指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国际中文教育还处在蓬勃的起步阶段,境外学习者更多的是初级中文学习者,所以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汉语教学;二是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结构仍是以汉语言为主的培养模式,学科交叉的视野和实践尚未真正全面打开。
第二个关注点是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发展的问题。国际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及对其内涵化、分层化、区域化的前瞻性研究相对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尚处在同步或后置的状态。处于顶层的战略性研究应先于实践,以引领实践,指导实践,以达成预期的目标任务,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实际情况是实践先行或同行。从战略科学的视角来考察,国际中文教育需要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研究以确定发展规划。国际中文教育内涵化,即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形成一定态势和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要关注新的挑战并进行内涵探求;分层化是指面向不同学习者构建设计整体语言教育层级方案,在语言教育内容中以文化为线索并逐层递增文化内容的比重;区域化是指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学习者采用有区域特色的方案。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更高层面、更高层次、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规划和发展策略,实践中更需要扎实的前瞻性理论建构。
第三个关注点是汉语国际教育跨学科专业性质的定位问题。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体系中培养师资的正规学历教育,因其独特的目标和任务,涉及国家、国际、群体和个人的多层面教育教学行动,注定具有跨学科的属性。在新文科发展的视域下,进一步思考厘清其专业性质定位,有助于该学科知识理论的建构和发展,有助于研究理路和领域的拓展,有助于语言和文化的融合设计,有助于师资学科交叉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目标和愿景的有效达成。赵杨教授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既是学科,也是事业。从学科角度看,它主要包括基于汉语语言学和教育学的汉语语言要素和技能教学理论与方法、师资培养、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研究,本质上属于语言教育。”(16)赵杨.汉语国际教育的“变”与“不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7-14.
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天然的紧密联系,语言与文化的交互弥漫和贯通性表达,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之本质的语言教育无法脱离中国文化的视域和内容,随着中文语言学习程度的加深和提高,文化内容的比重也应随之增加。所以汉语国际教育的跨学科专业的定位是语言、文化、教育三个学科属性,根据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和需求,汉语国际教育更加丰富的跨学科探索和设计会有新的创新进展和实践尝试,进入综合的知识疆域。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中文旗舰项目主任兼语言旗舰项目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玛德琳·斯普林在分析考察了中文教学后认为:“教授中文不能没有文化教学,不聚焦文化知识构成的中文教学是不充分的。”(17)Shei C, Zikpi M L, Chao D L.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M]. New York, 2020: 336-357.她认为美国中小学的中文课程结构中文化内容没有深度的原因之一是一部分中文教师认为中国文化的深度分析需要更高的中文能力和更高层次的认知发展,应该等到学生中文水平达到预科或大学水平时再进行。她认为中国文化(教学)应在学生与中文互动的一开始就启动。(18)Shei C, Zikpi M L, Chao D L.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M]. New York, 2020: 336-357.
第四个关注点是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的宏观规划和研究问题。国际中文教育的教材是中文和文化表达的蓝本和路线图,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课程专家艾普耳认为课程结构“是意识形态的建构”,国际中文教育教材也同样有其核心价值主线,通过词汇、语义、阅读材料传递出来,表达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展现当代中国生动的国情现状。中文语言教材更要聚焦和关注优秀的文化内容。如何在教材中体现中国文化智慧,还需要更多的学者沉心静气地思考,智慧地规划和深入研究。
周小兵等学者在对国际汉语教材四十年发展的研究中指出,教材纲要是“贯穿教材的线索和纲目,它决定教材的结构、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内容之间的关联、具体单元的设置等”。(19)周小兵,张哲,孙荣,等.国际汉语教材四十年发展概述[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4): 76-91.四十多年来,国际汉语教材纲要实现了从语法纲要到多元化纲要的转变,呈现了语法为纲、交际功能为纲、交际场景为纲、话题为纲、文化为纲等多类教材。“很多教材并非单独以某一内容为纲,而是综合考虑。结构—功能型教材以语言结构为基础,同时考虑结构所表达的交际功能;功能—结构型教材则与之相反。有的教材以话题或场景为主线,以语言结构或交际功能为副线。也有提出‘结构、功能、文化’兼顾的。”(20)周小兵,张哲,孙荣,等.国际汉语教材四十年发展概述[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4): 76-91.
第五个关注点是目前国际中文教育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内容选取问题。目前一些通识性的中国文化课程在内容选取上较多是从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入手的,或是以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的,或是介绍中国自然地理,或是在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和形象展示,但是呈现最值得也最应该表达的深层的文化内核即中国优秀文化中价值观的内容却相对薄弱。
根据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洋葱模型(The Onion Model of Culture),文化由从外到内的四个层次组成: 符号、英雄、礼仪、价值。最外面一层是“符号”(Symbols),如字词、姿势、图片、物品等,其承载的特定含义只有当其他人分享这种文化的时候才能被认知;第二层是“英雄”(Heroes),在世的或去世的,真实的或虚构的,具有被本文化高度赞扬的品格并被作为行为楷模;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是文化中具有社会规范的重要活动;第四层也是核心层为“价值”(Values),即对事态所持的普遍立场倾向,如善恶、是否道德等。这四种文化内容都需要通过实践习得,符号、礼仪、英雄对“外部观察者是可见的,然而,其含义是不可见的,有赖于通过实践由该文化内的人诠释而获得”。(21)Shei C, Zikpi M L, Chao D L.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M]. New York, 2020: 336-357.
周小兵等学者考察了以文化为纲目的教材出版情况,发现它们“通常把中国文化知识分成若干个文化点(如历史、地理、器物、制度、礼仪、观念、风俗、饮食、传统节日等)来组织教材。如国家汉办(2007)组织编写的《中国文化常识》,介绍中国的传统思想、传统美德、古代文学、古代科技、传统艺术等。再如美国李端端等(2003)的《大学语文》,第一册主要介绍中国人的姓名、家庭,中国地理、神话、成语故事,以及长城、中草药、中国菜等”。(22)周小兵,张哲,孙荣,等.国际汉语教材四十年发展概述[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4): 76-91.
第六个关注点是国际中文教育从教者的文化素养问题。每一个从教者都是一个文化表达者、传播者、影响者,其对中国文化、中国国情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真实生动的当代中国形象。一个称职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师要有把中文和中国文化融合表达的意识、素养、能力、责任感和担当,能客观、理性、真诚、智慧地表达中国文化。国际中文教育教师既要有中文语言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也要重视日益筑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功底,具有中国情怀,对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热情。国际中文教育教师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准确领悟、对文化习俗的全面了解对于诠释中国优秀文化、介绍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风土人情至关重要,要特别防止通过仅仅基于个人视角的理解和有限生活经验的简单片面的叙述来为学习者勾画出不准确的中国文化图景,给中文学习者带来误导,这类现象在国际中文教育的从教者中并不是个例。
汉语国际教育从学科概念的视角来看时间不长。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里“汉语国际教育”属于文学门类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501)下的二级学科(050103),整合了原1998版的050103*对外汉语、050106W中国语言文化和050108S中国学三个专业为一个代码和名称,即05010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明确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门类问题。(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EB/OL].(2012-09-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3882/201209/t20120918_143152.html.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培训,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已逾半个世纪,其间,国际环境、语言教学的理论、教育学理论、学习者的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的中文学习者、本土教师和研究者,理论探索和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外部环境、国家需求、学科积累共同呼唤着跨专业、跨文化的新的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要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思考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路向。宁琦教授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需要更全面系统,也更细致和具体地理解世界,深入思考自身对人类共同命运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新文科建设源自解决人类社会和世界发展共同问题的现实需求”,“源自服务国家战略的客观需求”,“源自人文教育的必然需求”,“源自学科发展自身求变的内在需求”。(24)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2): 13-17.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国际中文教育也要应时而起,应变而行,努力做好四个“加”。
第一,学会“不变”+“变”。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学习环境及学习者在变,国际中文教育的目标任务未变。国际中文教育有两个发展路向,一是理论研究的路向;二是实践应用的路向。两个路向都要在对时代、未来的关切中更清楚地审视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的需求和学习者的需求,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相互关切和支撑护佑。要立足国际中文教育的目标任务,国际中文教育的从教者就要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等业已成熟的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知识素养,这是国际中文教育“不变”的基础。要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顶层规划,深化国际中文教育对语言与文化、传统与当代、差异与共性的深刻思考,延展和扩充其内涵,使国际中文教育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面向更具有宽度和厚度,更具有柔韧性。要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从教者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使其面对变化的环境和学习群体,创新教学方法,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路径转变。任何交流都是通过人来达成,技术、平台都是助力的手段,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交流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方法、新工具,借助技术赋能进行语言教学课堂变革和创新,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生态,克服语言教学与技术的疏离,这是国际中文教育“变”的要义。
第二,坚持语言+文化。始于语言、立足语言、超越语言,是国际中文教育的目的。语言和文化应该成为当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坐标。文化表达有两个内在的维度,一是有意识表达,二是有能力表达。文化积累不足则在两个维度上都不能形成有效的成果,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自然在语言教学中延展出文化内涵。
崔希亮教授认为“语言教育文化传播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25)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4): 435-441.这是对国际中文教育通过语言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定位和状态描述。语言教学内嵌的文化体现在哪里?在教材编排里,在课程设计中,在教学内容和过程里,在课堂教学中。国际中文教育教师要注意学习积淀中国文化知识、道德伦理和哲学旨趣,深度了解国情社情,努力做到对文化拥有“自知之明”,克服语言与文化的疏离。
第三,拓展跨文化+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拥有跨学科属性的专业,是由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整合而成,理应体现出专业的复合性。要加强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让知识更加丰厚,让视野更加宽广,秉持知识复合性构成、跨专业学科理论和方法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们总是基于自身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来对周围世界进行解析和评判,交流的意向和兴趣最初大多是建立在我们对人的自然本性、人的情感、人的道德观念的认知认同之上的。面向不同文化,要主动加强跨文化学习和研究,充分了解和结合各国学习者的文化生活、文化心理,在话语方式、教学手段和技巧等方面采用不同的表现内容和方法,拉近情感和心灵距离,实现精准传播;用学习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在语言学习中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第四,致力于教材+国别区域研究。文化意识和文化主线是语言教材内容选择和编排中应贯穿的主线,透过语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和思想蕴含应是清晰准确的。教材编排上要特别防止文化内涵“不在场”或“碎片化”;要考虑到同一文化题材在中国有不同的地域表现且存在多样的文化现象,防止以偏概全和文化蕴涵简单化;文化表达要注意历史和当代性,要防止忽视典型性和时代性表达;要准确理解中外文化异同,在教材编排上实现文化有效表达。这些都是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编写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26)高立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南京社会科学,2002(2): 57-60.
要注意透过教学来透视不同国度在文化及语言上的差异,发现有意义的研究选题,注意分析不同国度、不同程度学生的情况,针对语言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某一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语言习得及认知的研究等,逐步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
国际中文教育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就国际中文教育从教者而言,要正视文化差异,养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扩大国际视野,并在创新教学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开启思路,提升能力。
第一,要正视并了解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往中,个体对其他文化具有强烈的差异敏感,能最直接地感受到文化差异,并会极大地增强对母文化的忠诚和依赖,进而无意识地抵制异文化。国际中文教育的对象是不同文化当中的人,这些人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思想,最能敏感地感受到中文及文化习俗与其自身的差异,所以国际中文教育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所在国家的文化具有基本了解和认知,掌握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正视差异,承认差异,了解差异,跨越差异。
文化差异的背后有思维方式的原因,刘建军教授认为“中国哲学是从本质性关系和方法论运作中揭示宇宙本质性的内涵,而西方哲学是从本体概念中推导出了自己的方法论并以此说明宇宙的真谛。思维起点上的不同带来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27)刘建军.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文化的不同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4): 117-128.这巨大的差异表现在“就西方思维模式而言,它的概念本质论和抽象逻辑论导致了两个鲜明的文化特点出现: 一是其文化体系的排他性;二是其脱离实际性”,而“中国哲学从‘关系本质’和‘方法论’出发来解释世界万事万物现象的思维模式,决定着其所建立起来的文化体系,是一个深处隐含着强大的吸纳性和开放性的文化构成”。了解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助于双方深刻理解文化表现的不同,并逐步认识到“两种思维模式或两种文化的融合,可能是解决未来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28)刘建军.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文化的不同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4): 117-128.
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文化教学要从学习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开始,中国文化课程则要从中外文化核心价值内容的差异比较开始,这样会让学生在接受心理上有亲近感、被肯定感、差异感,从而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好奇心、兴趣以及一探究竟的愿望。倘若一开场就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宏大叙事的自我言说,则会让别人不愿听,听不懂。正视文化差异的目标是在差异中找到文化契合点,即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情绪表达,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对美善的理解和欣赏,以抵达情感认同和共鸣、审美认同、核心价值认同,增进中文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使其提高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形成对中国发展道路和行动方案的清晰了解。
第二,养成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文化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指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29)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 在“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J].民俗研究,2000(3): 5-14.养成文化自觉是国际中文教育教师的必修课也是选修课,这不是通过几次课堂学习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的养成过程。说其是必修课是指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国情,说其是选修课是指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一个领域深入地学习研究。
养成对中国文化、中国道路的“自知之明”,就要自觉加强学习,了解当代中国,增强对中国国情、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知;自觉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内核,了解包容、中庸、平衡、非攻、和谐等“和”的思想意蕴,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政的“德行”和“德治”思想精神。注意对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了解,在日常生活之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思想,是鲜活的有温度的,其约定俗成的背后都有着厚重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和饮食文化是中国哲学辩证思想的充分体现和运用,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顺应天时、感恩思报、以人为本、孝亲敬祖、佑护儿童、恩爱和睦、珍爱生命等思想在生活中的展现。这些思想和情感在不同文化中是共通的,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内容相同或相近但却有不同名称和形式的节日,这都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人与自身三重关系中形成的,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缩影。
第三,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对文化的自知之明。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1: 343.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来源于坚定文化自信,其中,彰显价值理念的文化无疑是灵魂,道路、理论、制度则是文化的表达和价值的外化。
增强文化自信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文化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向世界;二是中国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世界不同的文明。基于此,我们在对待中外文化以及我们的文化表达上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要特别防止文化表达的形式主义,防止重“形”而轻“神”,重轰轰烈烈少深度言说,重表现形式少核心价值。其二,要特别防止文化表达的绝对主义,应持开放的态度对待文化交流,保持尊重,而非简单绝对化地评判文化优劣。其三,要特别防止文化表达的虚无主义,不可重“外”而轻“中”。防止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知之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表达不准确。(31)高立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来华留学教育研究[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5(4): 3-11.其四,要特别防止文化表达的“见”异“略”同,只强调文化差异,忽视文化共性。有差异必会有共性,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发现差异,但也易忽视共性。发现差异、找到共性都需要智慧,发现共性以共性传达是文化交流更需关注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
第四,坚守立场和边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有中国立场、国家意识、爱国精神。国际中文教育从教者要担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沟通传达人类美好的共同价值理念,架起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增强不同文化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包容和理解。要特别注意把握有形边界和无形边界,维护国家主权,如国家版图、地图、法律法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种族问题、性别话题等都是有清晰边界、明确立场和准确表述的,在这些问题或话题上既不能沉默、失语、回避,更不能随意,需要的是对中国国情的准确认知和对文化的理解和积累。
第五,发挥自媒体人在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中的作用。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应成为理性的、负责任的文化传播者。要鼓励负责任的自媒体人展示国际中文教育生动的形态,扩大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和接受同一文化传统中的人对另一国家或文化的描述和表达,要鼓励负责任的国外自媒体人积极传播当代日常中国,让各国中文学习者和将来的中文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