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聚焦“五个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11-28 12:30锋,罗
关键词: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

谭 厚 锋,罗 安 杰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人民,国家与民族繁荣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四个认同”基础上战略性地提出“五个认同”的重要论述,阐明了“五个认同”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个认同”;同年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强调“四个认同”对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2015年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西藏》2015年第5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五章第二十二条,关于民族工作上明确“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第14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是对“四个认同”的一脉相承和创新发展,是党的民族工作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论断和新要求,新增的“对中国共产党认同”旗帜鲜明地说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初心使命、路线方针、性质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执政为民。对中国共产党认同是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指导武器和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国情民生作了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上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3)《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从“四个认同”向“五个认同”的转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与推进,从国家、政党、民族、社会、个人等多个维度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与主线。“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4)王传发:《增强“五个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20年7月28日,第5版。进一步明晰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和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集中呈现。一个国家文化昌盛、文明富强、经济繁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人民安居,离不开国家政权作用的有效发挥,也离不开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认同和思想统一。因此,增强“五个认同”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在铸牢过程中亦要紧紧围绕“五个认同”进行,从根源上解决认同问题,使各族人民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上升为认同意识体系,构建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对伟大祖国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族为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共同缔造、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共和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纽带。对伟大祖国认同其内容包罗万象,包括对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山川河流、自然风光的热爱,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本身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认同,对自身属中国国籍的认同,履行中国公民义务,担当中国公民的责任,其本质是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从尧舜传说、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等不同历史时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从秦朝推行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明朝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卫所与土司制度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和朝觐制度;到清朝进一步完善土司制度,将土司纳入法治管理的范围,积极兴办学校,推广儒学教育,尤以土司地区的学校教育最为成功。兴办教育增强边疆民族的素质,也增进了他们的国家观念。由此可见,1949年以前,历代王朝的统治方略都以促进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是从国家和民族融合的高度集成的智慧结晶,注重传承优秀民族风俗习惯与民族文化,维护和保障各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利益,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共同体。聚焦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各族人民心系祖国、服务社会、关注民生的国家观,坚决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新时代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认同核心,把个人利益、民族命运同集体利益、祖国命运紧密关联,强化公民意识和国民意识,增强各民族团结互助、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尊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

(一)爱国主义是伟大祖国认同的集中呈现

一般来说,爱国主义是个人或民族对祖国持有的情怀,反映个人、民族与祖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身精神文化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的集中统一,一个民族呈现的爱国主义并非空喊口号,而是在实践中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时能动性地展现出来的,集经济、政治、文化、道德、艺术等各种因素为一体上升为上层建筑,影响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命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5)本书编写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页。在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始终根植于各民族心中,素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古名言,也有“岳飞精忠报国”“屈原投江”“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故事,“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伟大贡献,这些鲜活的事例无一不体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成为凝聚民族向心力的重要精神源泉。爱国“需要通过每一个公民的实践和行动,判断实践和行动的标准就是所做的一切是否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最高利益”。(6)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因此,在公民道德行为准则规范上,要将国家观作为个人行为的前提,一切社会活动在国家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范畴内,忠于祖国、忠于党和人民,行使祖国赋予公民的社会责任,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实践和行动,自觉做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忠实守护者。在心理情感认同上,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基础,在交往中相互尊重彼此、相互了解,在交流中调适认同、差异共生,在交融中尊重差异、形成共识,使各民族在民族自信、民族自尊、民族自豪、民族自强上生成共同体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62页。在家国情怀上,“家”与“国”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社会存在,家是形成国家的社会基础,国家的繁荣稳定是对“家”的客观映射,每个民族都要像爱家一样爱自己的祖国。14亿多中国人民,56个民族组成的无数个家共筑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散居在960万平方公里东方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疆域辽阔、统一多元的伟大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这正是中华各族儿女不断进行革命斗争,共同建设、巩固和发展起来的伟大祖国,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二)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核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伟大祖国形成的历史轨迹中,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有所不同。在封建帝制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守疆卫土、国泰民安;在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爱国主义的内涵表现为反帝反封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爱国主义的内涵是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8)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爱国主义内涵同时代与时俱进,同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需求高度统一,作为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的统一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占据精神核心地位。伟大祖国的建立共筑了集各民族精神情感为一体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同民族富强、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紧密相连,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强大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上,每个人或每个民族热爱祖国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核心。当下,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各族人民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欣欣向荣,正向文化交融、经济联动、发展协同转型,作为世界经济大国面临生态环境、经济贸易、维护和平等重大风险和挑战,中国正成为担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的大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风险与挑战并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引领。然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强大精神动力,发挥其能动性推动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世界与共成为时代趋势,也只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寻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民族最大公约数,增强抵御风险和克服困难的最大合力,坚定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共同思想和意志。因此,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理想信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共同奋斗目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践行爱党、爱国、爱民、爱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传承和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二、对中华民族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对历史上及现阶段居住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统称,各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中形成了相互依存、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在历史中积淀和演变而成的一个稳定的共同体。1929年,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一文中稍有改变地重申“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9)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3页2005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民族”作了新的概括,认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10)沈林编著:《中国的民族国情与理论政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第154页。就斯大林、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的定义而言,认为民族都具有共同性,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心理等方面持有共同的特征,各民族的共同特征又组成了稳定的中华民族,主要表现于共同居住在一个国度的疆域里,共同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共同形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共同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的语言文字。其中,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2000年颁布并于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章第五条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语文建设》2000年第12期。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国民族》2015年第1期。党和国家实施推广的语言文字政策成为新时代各族人民应共同遵守和履行的公民职责。实践证明,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8年,贵州省启动实施“双培”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通过对存在国家通用语言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少数民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来掌握实用技能,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突破民族地区不同语言的地域隔阂、民族隔阂,加强了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民族经济、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各民族共同的思想和情感基础。亦可以说,语言文字是构建各民族情感、政治、经济、文化更深层次认同感、共同感的基石,是各民族沟通交流的桥梁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同时,中华民族认同是基于各民族在历史交往交流中孕育的集体意识,每个民族都是组成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一)在历史中演绎而成的中华民族认同

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3)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7页。从历史的维度追溯形成中华民族的脉络是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前提条件。远古部落、部落联盟之间为争夺疆域相互征战促进了各部族之间的交往,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在中原大地上建立夏朝,夏朝同周边的部落的相互联系频繁且区域较为固定,经历夏、商、周的发展,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了以华夏居中,东夷、南囗、西戎、北狄围绕的五方格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第一次促进了中国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大交流大融合,连年征战迫使各民族在迁徙中相互认同、相互融合,为各民族之间早期认同意识的萌芽创造了条件。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通过推行“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等举措进一步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促使各民族的共同意识和民族观念生成。汉朝完成大一统的情况下积极寻求稳定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武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儒学思想客观上形成了封建王朝统一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成为各民族入仕为官、伦理道德的遵从准则,促进了思想统一,强化了文化认同。秦汉以来中央王朝推行的“大一统”思想,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还是从王侯将相到文人墨客或是天下百姓,“大一统”思想理念深入人心,反映统治阶级“华夷一体”思想。魏晋南北朝的“永嘉之乱”,“五胡”入主中原,中原汉族南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规模迁移,再次促使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交往、融合与认同,推动儒学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碰撞交融、兼容发展,增强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认同,奠定了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石。隋唐结束动荡分裂的局面,迎来民族大统一、大融合的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等事例再次整合中原与边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发展到新阶段,“天下一家”等观念在各民族中根植。宋辽金时期,大一统的民族由统一再次走向分裂,民族矛盾虽然尖锐,但大批的人口南移再次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政治虽对峙,但加强了西夏、金、辽等地的文化交流与认同,使各民族在碰撞中接受“中华一体”观念,再次强化和发展中华民族整体观。自元朝至清朝的大一统使中华民族认同得到空前的发展并走向成熟,“元王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开创统一的帝国和中华民族认同的里程碑”。(14)郎维伟、陈玉屏、王允武等著:《民族理论与政策要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年,第74页。明朝在与北方蒙古族等民族对峙和交流中促进民族交往,在对抗“倭寇”中增强了中华民族认同。清朝在巩固封建王朝大一统和反帝国侵略运动中推动了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其中,抵御外来侵略者、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民族整体利益是这一时期各民族将中华民族认同推向成熟发展的推动力,在各民族根植了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思想基础。经过元、明、清国内和国外形式的大变化,大一统思想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族认同成为凝聚和整合各族人民力量的重要之源。可以说,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基于各民族在两千多年封建儒学思想的发展认同中不断强化,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动了孕育于各民族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意识从“自在”向“自觉”转变,在推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基础上,持续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运动。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继而形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宏伟目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形成、壮大、发展、成熟的漫长过程,中华民族整体观不断根植于各民族的心底,形成稳定的、共同的民族实体。

(二)以民族史观为情感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对中华民族认同就是对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碰撞、交融和发展形成的共同历史的认同,中华民族作为新时代的命运共同体,是当前和今后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发展的民族实体。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天下观和民族观念贯穿中国历史,成就了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分布格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态势,奠定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16)杨昌儒、董强:《构建中国民族学的话语体系》,《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皆相互取其精华,兼容并蓄地发展壮大自身及影响身边的兄弟民族,培养了各民族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厚情感,维系了各民族相互之间牢固的情感纽带,形成了中华民族集体共同利益,演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并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近代从“自在”转向“自觉”,它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的必然结果。总体而言,“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文化碰撞交融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史,……中华民族观念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传统民族观的文化土壤之中”。(17)李克建:《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思想基础与认同目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12 期。中华民族史上“大一统”“华夷一体”“天下一家”“中华一体”等思想观念皆为构成中华民族认同的共同心理情感。民族情感作为凝聚民族的向心力、认同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各民族相互之间大团结、交往交流交融的催化剂与精神纽带。因此,立足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与认同史,以史为鉴,培养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在中华民族史观培养与情感纽带维系中,情感是塑造民族史观的心理基础,民族史观呈现的个体或集体价值观反映某一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追求,通过民族内部与社会环境张力的整合生成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形成各民族共同的情感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牢不可破的民族情感、民族情谊和民族关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加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培育各族人民正确的、和睦的、交融的、共生的民族史观,共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培育民族史观、培养民族集体情感的重要抓手,通过在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军队等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培育各族人民“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思想观念,形成休戚与共、命运相连、血肉情深的民族关系,打牢各民族之间相互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情感基础。

三、对中华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人类文明演进中,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各族人民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57页。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9)《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将培养和增强文化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论述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相互之间的主干枝叶关系,为新时代聚焦中华文化认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奋进方向。“文化认同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民族共同体对自己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的集体意识。”(20)李锐、姜占新:《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4期。对中华文化认同就是56个民族各自对自身身份属性的认同和民族情感的归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推动国家繁荣昌盛、建设共同精神文化家园的根本保障。

(一)各民族文化共同集成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1)泰勒:《原始文化》,蔡江浓编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页。中国56个民族在基于自己的历史渊源、生境空间、艺术风采、风俗习惯等方面创造了丰富多彩、深厚独特的区域性民族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势,并在传承发展中形成稳定的优秀文化体,成为民族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的主要标准。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56个民族自身所持的优秀文化共同汇聚了灿烂辉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华民族文化的显著标识。换言之,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文化作为民族身份标识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产生文化共性,在碰撞中形成兼容并蓄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至明清,以及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从早期图腾、对上天尊崇到西周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盛景,奠定了中华文化形成的基础;秦汉至明清,中国社会性质属于统一的封建主义社会,历代封建王朝为强化中央统治集权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书同文”“独尊儒术”“唐诗宋词”“宋明理学”等举措或文化现象呈现了中华文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过程;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转型发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等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文化向近代化的发展。在近代思想启蒙和文化觉醒运动思潮影响下,一批有识青年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批判传统文化思想,提倡新文化思想,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引入中国,探索符合中国国情民情的中华文化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怀下编撰民族地方志文化史料,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千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诗、词、曲、戏等伟大作品,修筑了长城、故宫等传奇工程,留下了神话般的民间故事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共同积淀而成。中华文化之所以能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包容性,各民族文化在兼容并蓄中交相辉映,共同集成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并在世代中华儿女中传承与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的根源。

(二)以优秀文化为思想源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2)王传发:《增强“五个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20年7月28日,第5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正确民族文化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中华文化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能焕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源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优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先进文化的肯定,从中华文化的优秀成分中汲取对文化认同的思想智慧。一是要正确处理好56个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性与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各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因地域环境、生计方式、生活习惯等不同,各自创造差异明显的特色文化。近几年来,伴随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各类各行产业相继进入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深入持续挖掘力度增加,特别是在倡导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的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地区文旅开发呈现过度强调本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与其他少数地区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这不利于聚焦中华文化认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境下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理应积极寻求各民族文化集成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在遵从共同性认同的基础上发展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在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二是要处理好民族优秀文化与当代主流文化的关系。集成中华文化的各民族优秀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经传承发展至今成为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时期,民族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各民族自身文化也在适应时代需求中不断创新发展。同时,当代主流文化成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挑战,部分群体过度追求时尚的主流文化而撇弃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使自身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面临断层、无继承者等困境,这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共同集成。如何调适各民族在追求主流文化中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理应思考的话题,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使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才能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永葆活力、传承延续;在追求主流文化中创造性转化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能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需求中焕发生机,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提供延绵不绝的动力。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要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形成博大精深、气势磅礴的文化洪流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可见,各民族文化集成中华文化是以民族优秀文化蕴含的精髓为核心内容,集成的路径是在交流中相互吸纳各民族文化的优点,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尊重差异,寻求共性,借鉴通融,共生共荣地发展中华文化,形成各民族在思想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对中国共产党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3)王传发:《增强“五个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20年7月28日,第5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在“四个认同”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实际需求相结合,创新性地丰富和完善“五个认同”的科学内涵,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阐明了党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终身决心和远大理想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为今后党在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中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遵循原则。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2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7-8版。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与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领导者、实践者、贡献者和捍卫者。党的宗旨、性质、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决定了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是历史、实践和人民的选择。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行了许多伟大斗争,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国际影响力得到历史性提升,这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客观上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肯定,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石。

(一)在岁月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认同

20世纪初,在中国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复杂尖锐,迫切需要解决社会问题的历史背景下,一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入中国,试图通过将马克思先进理论知识改造成为救国图存的思想武器。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将工人阶级推上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记。此后,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各族人民投身于“北伐战争”“工农运动”等大革命斗争的洪流之中,奠定了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群众基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取得红军反“围剿”斗争和长征的伟大胜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党在中国革命斗争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三大法宝,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建立起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时期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创办经济特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新形势下坚持和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一国两制”的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史是一部奋斗史、成长史,党经历峥嵘岁月的考验逐渐成长为经得住各种风险挑战与考验,始终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先进政党,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大事记”,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工农革命斗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的革命方法。中国共产党在近代百年来中国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就是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实践证明,是对党的历史成就、组织形式、路线方针、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全面认同。从党的百年奋斗史审视各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由党的组织成员数量上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为现今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国长期执政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飞跃式发展,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少数民族党员比重持续上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愈加明显,充分彰显了各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从党的革命斗争上看,党在任何时期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斗争,始终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和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使各族人民组成的人民军队愈战愈勇,战斗力愈战愈强,充分体现了各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认同。从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转变为执政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蕴含在党领导新社会新国家的建设中”。(27)郎维伟、黎雪、黄钰:《中国共产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始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政治、文化、制度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促进民族地区持续稳步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理论运用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以先进的执政理念和卓越的执政能力赢得了各民族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初心和使命赋予了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担当,使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

(二)以建党精神为政治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从一个政治组织发展壮大为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这是历史和由各族人民组成的中华民族的选择,党在实践中践行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主心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对中国共产党认同要始终坚持以建党精神为政治引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使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更是各族人民一心向党的精神谱系,使其精神内化和根植于各族人民的心底,外化于各族人民增强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实践行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彼此融通、民族性与时代性的高度契合,也正是如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具有磅礴伟力。”(29)黄莉、郑澄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理路、内涵布展与价值意蕴》,《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这种磅礴伟力必定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核心推动力。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培育党的精神谱系,方能更好地传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赓续和滋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血脉,共同建构各族人民在思想上、行动上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要求为根本遵循的集体意识。聚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切实加强党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培育中华民族全体人民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使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围绕在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伟大建党精神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确保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认同,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证。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创造出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伟大旗帜与正确道路,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具有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优越性。1982年,党的第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方面。(30)徐光春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17年,第1043—104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在历届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不断丰富完善,是党和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时代发展实际需求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适应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发展的新要求,有利于为凝聚和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在实践中指导中国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泉。

(一)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3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1—22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全体人民通过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等举措开始探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提上国之发展的日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新性地发展符合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之路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和发展需求,提出“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作了新的概括,进一步加深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怎样发展的认识,提高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体人民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医疗、教育、饮水等方面有保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能力的显现,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共同为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最大共识,必然成为各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任务。

(二)以民族团结为目标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33)《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民族团结是保障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新时代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之源。加强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就是要引导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体系、历史文化、民族身份的认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产生归属感、依赖感,把忠诚和奉献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蓝图的奋斗之中,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和谐共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新时代各族人民为之共同团结奋斗的伟大事业。因此,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必然要在实践中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整合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向心力。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文化、理论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核心内容,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确保各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和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凝聚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力。

六、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五个认同”作为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是新时代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法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新时代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集中呈现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在国家、民族和个人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中,实现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在加强民族团结中践行爱党、爱国、爱民、爱家精神。中华民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经历形成、壮大、发展、成熟的漫长过程,形成了稳定的、共同的民族实体,以民族史观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培育各族人民正确的、和睦的、交融的、共生的民族史观,共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形成休戚与共、命运相连、血肉情深的民族关系。在人类文明演进中各民族文化共同集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以优秀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泉,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尊重差异,重视一致,借鉴通融,形成各民族在思想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非凡奋斗中取得重大成就和宝贵历史经验,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引领,切实加强党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地位,确保各族人民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伟大创造,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民族团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动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凝聚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力,形成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增强各民族的“五个认同”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