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普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农业农村局,西藏 拉萨 850000)
牛巴氏杆菌病发病迅速,患上该病后牛犊往往会出现高热症状,而且还会伴随有多脏器出血,因此该病也被称作牛出血性败血病,此外该病还会出现急性肺炎和胃肠道症状。该病传染性非常明显,主要在牛犊之间传染,其他动物患病的概率非常小。
牛犊患上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原因感染了属于格兰阴性菌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这种病菌呈卵圆形,两端钝圆,中间部位向外凸起,具有散在特点,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没有鞭毛,也不能自主运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可以发现其会出现两级染色,该病菌对于外部环境有着强烈的抵抗性,在干燥环境中可以存活2.5 h左右,其可以在分泌物中生存,也可以在排泄物中生存,同时可以在血液中生产,尤其是在腐败尸体中能够生产长达数月时间,但其惧怕强光,在强光照射下几分钟内就会失去活力,消毒剂可以让其失去活力。该病菌可以通过呼吸道在带菌牛之间传播,也可以通过各种分泌物在病牛之间传播,而且还可以污染水源,牛犊用具也会沾染上该病菌,其传播渠道比较多,如皮肤、蚊虫叮咬等都是传播途径。牛巴氏杆菌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发病时间并不固定,但相对来说,在换季时更容易发病,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对牛巴氏杆菌病发病地点进行研究发现,其也不是固定的,并没有什么特定规律。但牛养殖比较集中地区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如西藏高寒缺氧地区是耗牛养殖集中地区,所以该地区基本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牛巴氏杆菌病。该病一般只会在牛群中传播,其他动物的患病概率非常小,然而要是存在创面血液接触很可能患病,如果在牛群中发现牛巴氏杆菌病需要立刻隔离。
为了更好地防范牛巴氏杆菌病,西藏地区相关人员不仅要了解该病病原和流行病学,还要对患上该病后病牛表现出的症状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制定防治策略,有效地降低危害和经济损失。
这种类型牛巴氏杆菌病会通过血液对牛犊体内组织造成损害,患病初期病牛会出现高达41℃的体温,之后症状会越发严重,反刍功能严重下降,粪便变成粥状,之后会慢慢变为混杂着肠黏膜的恶臭纯液体,还伴有血液。大部分病牛还会出现腹痛症状、鼻孔甚至会流出血液,在其尿液中也会含有血液。病牛1~2 d就会死亡,死亡前体温快速下降,偶尔还会出现神经症状。
肺炎型牛巴氏杆菌病是因为病菌进入了牛犊肺部器官,因此病牛会出现干咳、疼痛、鼻涕带血、分泌物透明等症状。检查病牛肺部可以发现其支气管部位出现异常,有明显的啰音,有一些病牛还会出现摩擦音。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出现呼吸急促、颈部僵硬的情况,最后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情况,即使张口也不能缓解呼吸障碍,对其口腔进行检查可以发现黏膜变色,如果未及时治疗,病牛很快会死亡。对病牛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胸腔积液的存在。
水肿型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特征是患病牛犊身上出现大范围水肿。患病初期,水肿范围比较小,往往局限在胸部和头部位置,如果没有进行治疗,随着病情发展,水肿范围会越来越大。随着病情加重,病牛舌部位置出现肿胀,呼吸困难,口腔黏膜变色,一般为紫色,粪便中会带有血液。水肿范围的扩大会让病牛呼吸受阻,慢慢出现呼吸不畅,甚至引发窒息,从而导致病牛死亡。对病牛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水肿部位存在黄色液体,而且血液已经出现了变质。
查看病牛分泌物,从典型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例如牛巴氏杆菌病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多器官出血,其中浮肿型牛巴氏杆菌还会出现水肿,肺炎型牛巴氏杆菌则会出现肺炎症状。但是诊断并不能作为最终结果,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3.2.1 涂片镜检
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要制作为推片并进行染色,对于脏器样本则需要制作为涂片并染色。如果在镜检中发现存在大量染色短小杆菌或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就可以初步确诊。
3.2.2 细菌培养
在无菌环境中采集病料并在相应设备中进行培养,如血液琼脂平板,培养环境应保持在37℃,等待24 h观察结果。
对于牛巴氏杆菌病发病率比较高的地区一定要定期给牛犊打疫苗,这也是防范该病、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方法。养殖户需要按批次给牛犊接种相应疫苗,牛巴氏杆菌灭火疫苗可以采用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2种注射方式。注射量和牛犊体重相关,体重在100 kg以下的牛犊注射4 mL即可,体重超过100 kg的牛犊需要注射6 mL。养殖户应按照牛群免疫制度给每头牛接种疫苗,不要出现遗漏。
首先,养殖人员一定要重视科学管理,以牛犊饲养为例,根据牛群的生活习性配置饲料,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配比进行适当调整,确保营养充足,这对牛群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其次,注意牛群饲养密度,避免疾病传染整个牛群。再次,为牛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及时打扫牛舍卫生,保持良好通风。多雨季节注意防潮,冬季注意保暖,换季时,要提前做好牛巴氏杆菌病的防范,如果发现患病牛立刻隔离,以免疾病大范围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定期进行消毒是降低牛群患病率的有效手段,对于防范牛巴氏杆菌病同样有效。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督促养殖户给牛群打疫苗,还要指导他们对牛舍进行严格消毒。可以在牛舍出入口设置放有锯末、火碱或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池,其深度应保持在15~20 cm,池内物质应定期添加。牛舍内部还需要及时清理粪便,间隔15 d需要消毒1次,在地面上可以放置一些生石灰,也可以喷洒消毒水。另外,牛舍墙壁也需要使用草木灰水进行定期消毒。饲养槽、水槽需要间隔12 h消毒1次。除养殖场外,屠宰场和牲畜交易场所也需要定期全面消毒。
养殖人员一定要多与当地畜牧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以便更全面、科学地认识牛巴氏杆菌病。一旦发现有牛犊出现类似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将病牛和其他牛犊分开养殖,尽快确诊疾病,以免疾病在牛群中大面积传播。同时需要将情况报至当地检疫单位和管理部门。
5.2.1 西药治疗牛巴氏杆菌病
西药治疗牛巴氏杆菌病多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注射盐酸土霉素、庆大霉素等,预防性治疗可以将这些药物拌入饲料或饮水中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牛巴氏杆菌病对于一些药物不敏感,如罗红霉素,因此治疗时不能使用这些药物。另外,使用抗生素治病一定要控制好药量和用药时间,以免病菌产生耐药性。根据牛犊病情严重程度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药物用量进行治疗。
1)轻症病牛: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前者为400万IU,后者为500万IU,早中晚各注射1次,将500 mL 5%葡萄糖和20%磺胺注射液混合后进行静脉注射,注射2次/d。
2)重症病牛:需要使用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混合液组成方式有2种:①由5%葡萄糖、青霉素铵盐、0.5%氢化可的松、40%乌洛托品组成,混合液中各药品用量分别为500 mL、800万IU、500 mg、80 mL,滴注2次/d。②由40%乌洛托品、生理盐水、10%VC、10%磺胺嘧啶钠组成,各药品用量分别为80 mL、500 mL、40 mL、200 mL。若病牛还伴随有呼吸障碍症状,可以采用上述方法的同时添加由氨茶碱、5%葡萄糖注射液和“914”组成的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药品用量分别为20 mL、500 mL和3 g,滴注1次/d。若病牛存在肠炎症状,则需要在上述治疗药方中添加氯霉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药物用量为300万IU,早中晚各注射1次,还可以在上述治疗药方中添加盐酸黄连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药品用量为20 mL,注射3次/d。
5.2.2 中药治疗牛巴氏杆菌病
中成药和中药组方都可以治疗牛巴氏杆菌病,前者有双黄连注射液,后者有很多种类,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中药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兽医指导,一定不能私自配药。采用中药组方进行治疗需要按照医嘱抓药,之后还要进行煎煮,留下煎煮药汁晾凉后给病牛灌服。常用中药组方有以下2种。
1)甘草20 g、连翘30 g、桔梗30 g、麦冬30 g、金银花30 g、山豆根30 g、海金沙30 g,加适量水煎煮,晾凉后给病牛灌服,1次/d。
2)桔梗15 g、栀子15 g、甘草15 g、连翘18 g、黄连18 g、金银花18 g、防风15 g、黄芩15 g、玄参18 g、射干18 g、大黄30 g、荆芥18 g、芒硝30 g,加适量水煎煮晾凉后灌服,1次/d。
无论是中药治疗,还是西药治疗牛巴氏杆菌病都需要根据病牛症状用药,如若病牛出现体温升高症状,可以用安乃近,或金银花颗粒降温;如果病牛出现腹泻也需要选用对症药物,如痢菌净。而且进行牛巴氏杆菌病治疗时一定要征求专业兽医的意见,不能私自用药,特别是进行中西药混合治疗时更是需要专业指导,以免因为药物之间发生冲突而导致疗效下降。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病情确定后,在兽医的指导下给牛犊服用,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另外,治疗牛巴氏杆菌病时一定要防范其他病原感染。
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能够对牛群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传染性疾病,养殖户一定要做好防范该病发生的各项措施,不仅要定期给牛犊打疫苗、对牛舍消毒,还要对牛群进行科学管理,及时处理病死牛。如果发现牛群中出现了患有牛巴氏杆菌病的病牛,应立刻隔离并邀请专业兽医确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