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砚博
(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辽宁 抚顺 113123)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食品加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相对较强,要求深刻理解各种分析方法、有关原理并融会贯通,中职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动画、录像的插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电子白板、无线网络和自主创作的视频课件,则从根本性改变“教师、学生、教材”的教学形式,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再停留于课堂。根据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的教学难点,总结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方法和效果,为提高中职校院的教学效果提供实践经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的目的是保证原料质量、掌握生产过程情况和控制产品质量,操作人员训练有素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中职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自主学习和总结问题能力有限,且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对多”的现实情况,教师很难“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也无法逐个考察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和操作方法的规范性。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知识点杂、技能训练内容繁多。多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介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直观认识,然后教师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和启发性的方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
以牛乳酸度的测定为例,探讨信息化教学在食品分析与检验课堂中的应用。
牛乳酸度测定是酸碱滴定法在食品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反应原理、试剂与仪器、操作、注意事项等多个部分,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重新整合各部分的知识内容,师生共同探讨测定原理、注意事项和快速测定方法。
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课前用云班课推送微课视频并布置任务后,学生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收集资料,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方法预习。
教师登陆云班课查阅任务完成情况,指正错误之处,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从实际生产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注意力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测定牛乳的酸度前,用PPT列出指示剂、标准碱液、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滴定终点等关键词,引导学生联想酸碱滴定法,再结合操作仪器讲授测定方法。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自主学习测定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滴定终点的判断是教学难点。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授、演示,然后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既浪费时间,又难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受实验场地和课时限制,学生无法对滴定终点有深刻体会,对终点颜色的变化也不敏感,势必会导致结果不准确。使用多媒体播放操作过程的动画,能直观、生动地演示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学生在实际操作前、中、后均可反复观看和体会,使操作更加规范,终点判断更加准确。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巩固练习课后理论知识,可保证教学完整性。使用考试软件进行理论知识在线考核,只有达到一定的正确率才能完成课程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可反复答题,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考试软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保证教学获得理想效果。
2.3.1 眼动播放滴定仪器、试剂的教学视频、动画,可引发学生的操作欲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组间竞赛,让学生在眼睛动起来的同时脑子也快速转动,挑选出测定所需的试剂与仪器。
2.3.2 手动教师示范、讲解操作过程并在学习群中下发任务单。学生用手机查看任务内容后,开展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在线填写测定结果并反馈给教师。此后,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展示各小组的测定结果。
2.3.3 口动引导学生根据各小组的测定结果开展讨论,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口头抢答的形式归纳总结操作注意事项,并将结论上传至班级学习群(QQ群)。此过程使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2.3.4 心动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库、云班课、QQ交流群、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以抢答、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掌握知识。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体会滴定过程,以及判断滴定终点,提高测定准确性。
构建考核评价平台,使教学的每个环节有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客观题直接评分,主观题综合评价。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教学和课后互动,以学生的参与性、操作性为基础,结合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8张,回收有效问卷66张,有效率为97.1%,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和强化专业技能,对其劳动意识、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信息化教学具有形式新颖、使用便捷、富有表现力、易于接受的特点,辅助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教学,借助信息化工具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教师应把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补效应,树立“做中教、做中学”的新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