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婧,黄月君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1]。这就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指导。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但是人工智能尚处于发展阶段,在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境,需要思政课教师以客观态度直面挑战,勇于应对,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以切实提高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改革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新特征。[2]这些技术优势可有效帮助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具有提高教师教学实效、增强学生主体地位和优化教学环境的价值。
人工智能促进高校思政课创新,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在教学各环节辅助思政课教师开展工作,提高他们的教学实效。首先,教师借助人工智能使备课更加充分。课前,思政课教师可通过电子档案获知学生基本信息和过往的学习记录,以便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方案,为接续教学引导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人工智能凭借深度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掌握高校思政课学科知识,还能学习其他跨学科知识,教师可借此丰富课堂教学元素,扩展学生知识面。此外,人工智能强于逻辑,可协助思政课教师对教学设计内容的用词、结构、逻辑方面进行优化、润色。其次,教师通过人工智能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在教学时,基于无感采集技术的使用,智能工具可以捕捉学生的表情与微动作,分析学生专注情况并加以提示,教师便能把握课堂节奏,与学生互动,适时调节气氛,约束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最后,教师凭借人工智能节约时间成本。现阶段光学字符识别(OCR)、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发展迅猛,已经能够协助教师高效率批改学生试卷,不仅能实现选择题答案的精准核对,还可以透过主观题答案分析出学生的知识点遗漏、不足以及答题时的情感态度[3],完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思政课教师免除了批改作业的重复、低价值工作,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与学生的情感交互、引导启发中,凸显教育者的价值引领作用。人工智能还为教师之间共享数据、交流经验、改进课堂提供便利。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凭借互联网构建线上教师社群,交流各自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阻碍或成功经验,还能分享讲座会议、集体备课等相关信息,促进课堂效率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当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络一代”,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力较强,也热衷于更加智能化的生活学习方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顺应了智能化学习的趋势,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人工智能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高校思政课针对性提供可能。借用大数据、智能媒体等技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思所学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和定性感知,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动向,剖析行为习惯和精神需求,从而形成个体知识图谱和数字画像,以便精准把握不同主体的教学重点难点,妥善筛选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教学手段。[4]同时,智媒技术还能提供丰富多元的评价方式,联结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为学生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不以统一标准强制要求。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从微观层面看,有助于满足学生受关注的心理需求;从宏观层面看,则有助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特征和学习规律的发现,便于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人工智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教学内容,其间穿插对部分学生的提问,大部分学生参与感较低。面对这一情况,依托人工智能开展的研创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研创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围绕教师设定好的主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展示成果,在此过程中,“智能教学助手”可以代替老师解答学生遇到的简单问题,或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5]研创性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从“老师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自己要学”,即由学生主导学习过程,并进行充分思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主体意识。
环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元素,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环境带来影响,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学环境带来改变,使高校思政课的导向性、渗透性影响更加全面深刻。首先,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的组合丰富了叙事方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音频、视频等媒体介质传递出的知识点比黑板板书更加立体化、具体化,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播放社会新闻选段,用极具生活色彩的案例诠释理论知识,既观照现实,又紧扣学习主题,体现了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也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此外,在运用更加高级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时,教师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示出原本只能存在于学生想象中的场景,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了学习体验。多样化的表达形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氛围也更加轻松愉悦。其次,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的组合打破了时空限制。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多数发生于课堂之内,教学时间、空间都受到局限,只能在实体空间进行。人工智能的运用开拓了虚拟教育场景,使高校思政课呈现泛在性,不拘于课堂讲授、实地参观等形式。即使教师与学生“不在场”,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段实现线上交流、全景直播、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形式,有效结合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构建智慧学习场域。
近些年,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的耦合愈发深入,但教师对智能技术掌握有限、教学客体创新能力消解、教育过程人文关怀缺失等原因,使得“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模式普及度和效果有限。
就目前教学改革形势而言,毋庸置疑,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智能工具无疑是一项难题。在商业市场的助推下,各类教育App和智能设备应运而生,数量激增。思政课教师短时间内难以经过实验验证这些工具的使用成效,一旦使用不当便可能造成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究其原因,首先,部分教师尚未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长期处于一种文化传统中,人们会遵循惯性,从固有的框架来认识新事物。这种观察方式虽然可以方便人们理解新事物,但可能会曲解新事物的本质。比如,人工智能中的大数据技术协助教师挖掘学生数据,分析其思想行为背后的逻辑,进而匹配教学内容和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对大数据技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相较于人们一贯坚持的“因果关系”,大数据更倾向于信息之间相关关系的运用,尽可能地挖掘出信息之间的关联,推导出背后蕴含的规律。思政课教师在运用大数据时若不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依旧坚持原来的思维与方法,可能会被“冗余数据”“失真数据”等干扰思路,无法有效地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其次,少数教师机械地运用智能工具,过分追求形式。这些教师对智能工具的运用并不够深入,仅停留在“结合”阶段,层次较浅,甚至有时会画蛇添足,过犹不及。由此,课堂讲授和学生评价等环节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应用而革新,教师和学生都没能从人工智能中获益。
人工智能相比于人类有着更加强劲的感知力、判断力、进化力[6],在学习力方面远超人类。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如果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就会弱化学生在职场上面对人工智能时的竞争力。因而,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创造力、沟通力等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能力的培养。在如今人人几乎被电子设备包围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与智能机器的接触时间较长,但由于不同学生对智能设备的使用各有差异,因此存在着智能工具消解学生创新思维的现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浏览网页时会留下痕迹,网站管理者和程序运营方便可以通过系统日志收集使用者数据,分析用户偏好,运用算法精准推送相似内容,这就使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自身处于“过滤气泡”中。如果学生的思想长期处于被这些推送内容“塑造”的状态中,那么学生的主观意识会逐渐被弱化,自主选择的机会也有所减少,学生主观意识中的自主与独立的空间越发狭窄,眼界也被约束,精神世界的构建速度减慢,创新创造可能被弱化。除了被算法包围造成视野窄化,过度的场景化呈现也挤压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相比于文字,图片、视频能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刺激,但是这也使人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过于具象化,缺乏留白,使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较少,深层思考能力没能得到锻炼。上述呈现方式虽然尽善尽美,但让学生无法再“想象现实”。这些不仅消解了创新创意思维,还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
从本质说,人工智能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在高校,智能工具的使用也只是优化当前思政课教学模式的途径之一。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技术观,新兴技术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潜藏着风险挑战。实际上,社会技术的进步与技术伦理的规范往往是不同步的:社会技术率先从社会实践中诞生,随着技术与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潜藏其中的伦理矛盾逐渐暴露,伦理建设总是滞后于技术进步。思政课教师在使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难以预见使用后果,因此教学实践存在偏离教育初衷的可能。在“光环效应”和“首因效应”的遮蔽下,少数教师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期望技术的进步可以解决新时代育人需求和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之间的矛盾。于是,由技术理性主导的教学模式出现。诚然,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教学内容电子化、教育成果数据化、教育评价全程化、教育对象可预测等,这些促使思政课更加精准化、科学化;但技术逻辑主导会掩盖教育的本质,即关注人、发展人。比如,人工智能在依循“分解—还原”机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时,学生信息会被数据化,将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二维化,转化成数字,并预先设置成长目标。这种方法看似科学精确,实际上会带来技术至上的倾向,导致行为主义学习机制作用的凸显,使思政课教师更多地关注数字而不是学生,学生也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更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而非思维训练和思想成长。
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无论教学方式和教学场景如何变换,高校思政课都要始终将育人质量放在评价教育效果的第一位。面对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尚未深度融合和需要大力推进的情况,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应对,从提升教师智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人文关怀等方面着力,以满足智能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和育人使命。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7]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结合新技术,学会正确运用人工智能,提升技术素养,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第一,教师要主动迎接人工智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8]思政课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是改进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为此,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跨领域的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了解大数据、云空间、深度学习等基本知识,以及它们作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运行机制,以便选取适用于自身教学习惯和教学环境的智能工具。同时,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师为应对新问题也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推进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
第二,教师要辩证看待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尚处于发展阶段,在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如算法黑箱、隐私泄露、数据暴力等。这就要求教师能合理、适度地使用人工智能,教学设计要谨慎思考知识点的讲解和理论阐释是否需要使用人工智能,需要用到什么程度。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数据的保密工作,谨防数据被不法分子“二次使用”,侵害学生利益。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时要始终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三,教师要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教育软件的开发。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吸引了许多企业研发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智能软件。然而,智能程序员的学科背景与高校思政课相去甚远,容易产生供给与需求无法准确对接的困境。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学会使用智能类教育工具,还要加入产品的研发过程,将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学生诉求融入其中,促使智能工具更加精准地契合思政课改革创新需求,为师生提供优良服务。
创新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对以往知识的有机整合,要求主体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还要全面认识问题、深度剖析,进而脱离常规、摆脱束缚,产生新思路和新观点。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第一,加强算法的价值观引导。算法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生产生活诸多环节。正因为算法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更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治理,为高校思政课营造优质的网络环境。比如,用高校思政课价值观影响算法就是聚焦算法的回报函数。回报函数负责引导神经网络挖掘状态信息中的决策相关因素,并经过提炼后用于动作的计算生成。在商业软件中,算法被用来增加用户黏性,所以它会一味迎合用户喜好。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智能软件,应当格外注意算法外化行为的教育意义。如今,许多软件推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智能技术科研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对算法的规定,在开启该模式后由软件降低低质量信息的推送频率,减少包含功利化、物化价值观的内容,推送更具启发性、挑战性的信息,扩展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从而助推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养成。
第二,设计以劣构为基础的教学案例。“劣构问题”是指定义不明确、目标模糊或限制条件较少,且具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该问题在情境认知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9]面对劣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互联网等智能工具广泛收集信息,突破思维定式,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为了加深学生体验沉浸式教学,教师可以依托虚拟场景,将学生放置在更加具象化、动态化的案例场景中。学生依据课堂所学和收集来的知识,灵活调动场景中的元素,找寻不同的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完成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迁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提高思想境界的能力。
人工智能使教育方式发生转变,但教育核心不变,高校思政课应当带领学生理解生命,认识自我,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政课中的核心关切。高校思政课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以学生为本”,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只有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政课,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一,教师要关注学生作为“现实人”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业的疑问,而且要关注学生随着年龄增加而产生的关于生活、社会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教师要认识到智能时代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体性格,尊重、理解学生,并与之平等对话,而不是以数据进行简单粗暴的评判。思政课教师除了在课上要用学生喜爱的智能工具传递知识,还要在课下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数据采集和富媒体设备了解学生,与学生深度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潜能,同时教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人工智能。教师自身不仅要学会使用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还要教会学生合理使用这一新兴技术,促进学生发展更为高阶的思想智能、情感智能、信念智能、行为智能[11],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智能社会。当前,学界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分为三个流派:数字乌托邦主义者、技术怀疑主义者和人工智能有益运动支持者。[12]教师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破除人工智能的迷思,分辨人工智能在不同场景下的利弊,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的能力,不排斥、不盲从;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智能浪潮的发展大势,顺应潮流,培养个人的人工智能商数(AIQ)能力,与人工智能实现竞合,善用智能工具,超越对技术的依赖和被动接受,成为适应智能环境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行业,未来将是一片蓝海,还会有更加多元复杂的技术诞生。但是,无论智能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如何拓展,高校思政课始终因为对人本身的高度关注而离不开教师的重要角色。当下,学术界对智能技术融入学校课程的讨论较为热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达到“六要”标准,发挥关键作用,需要加深对智能时代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思考,努力为学生提供交互性、针对性、体验感、吸引力更强的优质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