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性腹腔连体婴儿1例护理

2022-11-28 03:44沈家黎吕天婵李丽玲
上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胎入院患儿

沈家黎,吕天婵,李丽玲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 201102)

连体双胎是一类复杂而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由单受精卵分裂而又分离不完全形成的[1]。未完全分裂的受精卵继续发育,从而形成连体婴儿。其发生几率大约是5万分之一到20万分之一,且60%的连体双胎可通过产前诊断终止妊娠[2-3]。正常娩出的连体双胎婴儿顺利健康成长的概率仅为千万分之一。其中,连体女婴的成活概率稍高,约为连体男婴的3倍。胸腹连体婴儿是最常见的连体婴儿类型,约占连体婴儿的74%[1],其存活率也最高[4]。胸腹联体婴儿是较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为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精准的术前评估、分离策略以及精细的围术期护理对于连体婴儿的顺利存活至关重要[5]。我院于2020年2月收治了1例对称性腹腔连体双胎,经手术治疗及护理,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连体双胎母亲33岁,G6P4,孕37周,因“母亲疤痕子宫、连体双胎”收治于我院,并于2020年2月17日于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出连体双胎1例。双胎出生体质量6 170 g,均为女婴,脐带共用,羊水清,胎盘无殊;出生后即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院体格检查:两患儿自乳头下2 cm水平处开始彼此相连至脐带处,连接处周长23.5 cm,双胎公用一脐带,腹壁静脉无显露。X线摄片报告显示:连体儿,中上腹部相通。诊断为对称性腹腔连体畸形。为方便描述,本文以A婴和B婴描述2例连体婴儿。①A婴一般资料:入院体温36.5℃,脉搏143次/min,呼吸56次/min。腹部超声显示:右肾肾盂轻度增宽,左肾未见局灶性占位;双婴共用肝脏,内未见明显局灶性占位。心脏超声显示: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高压。术前诊断为连体双胎及糖尿病母亲引起的婴儿综合征。于3月24日实施连体分离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 d转入普通外科病房,于15 d后顺利出院。②B婴一般资料:入院体温36.5℃,脉搏127次/min,呼吸56次/min,心前区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腹部超声提示:左肾肾盂轻度增宽,右肾未见局灶性占位。心脏超声显示:右室双出口畸形,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下),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侧支循环形成。术前诊断为连体双胎、新生儿湿肺、糖尿病母亲引起的婴儿综合征及先天性心脏畸形。于3月24日实施连体分离术。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于4月2日实施“体动脉至肺动脉分流术(左侧B-T分流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于4月22日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营养支持及出入量管理有报道显示,连体婴儿紧急分离术的死亡率高达30%~50%,因此认为不宜在新生儿期仓促进行连体儿分离手术[6]。后续随着体质量的增长,婴儿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进而能够更好地耐受手术[7-8]。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是连体婴儿分离手术能否进行的基础。而肠内营养是新生儿营养的首选途径[9]。两婴儿均于出生后第3天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并选择母乳进行喂养。由于两患儿胎龄大于34周、出生体质量均大于3 kg,具有完善的吸吮及吞咽能力,故选择经口人工奶瓶喂养。由于患儿胸腹相连,喂养时,双人协作抬高患儿上半身,大约与水平成30°~40°角左右。在喂养过程中发现B婴吸吮能力不足,故改用专用奶瓶、奶嘴进行喂养。专用奶嘴因孔径更小,可以模拟早产儿吸吮模式。连体患儿自入院置入辐射台后,3 d内体质量由3 080 g下降至2 750 g,下降程度达10%。其原因主要考虑与皮肤水分蒸发及尿液排出等有关。遂将患儿移至高级暖箱,箱温设置在31~32℃,湿度为60%;室温控制在22~26℃,室内湿度为50%左右。入院后第6天起,患儿体质量稳步增长。入院第1天,两患儿的液体入量均为80 mL/kg,B婴的出量和入量大致平衡,而A婴出量仅为36 mL,出量严重少于入量。提示A婴呈急性肾损伤状态,故予追加液体量。但A婴每日出量仍明显低于B婴。出生后12 d,两患儿均达到全肠内营养,当日B婴出入量均为360 mL,而A婴入量450 mL,出量仅为110 mL。经外科、新生儿科、心脏科专家会诊认为,本有心脏问题的B婴并未出现缺氧或低氧状态等异常情况,说明A婴主要承担了心脏的功能,不断地将含氧量高的血液输送给有先心病的B婴,以维持其高血氧饱和度状态;而B婴则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血容量,承担了更多的肾脏排尿工作。两人通过此种调节维持了整个机体的平衡。但这种所谓的平衡却是有害的,不但加重了A婴的心脏负担,也损害了其肾脏功能。故专家认为必须马上行手术干预。考虑到家属的陪伴与照护有助于患儿体质量增长,允许家属进入病房进行陪护,经过2周左右的喂养及观察,患儿体质量增长至3.4 kg。遂于2020年3月24日于全身麻醉下行“连体双胎不等份分离术”。

2.2 皮肤及伤口护理新生儿由于抵抗力偏低,任何皮肤、黏膜受损都可能导致严重感染的发生[10]。①脐部护理。本例连体婴儿术前共用一脐带,术后脐带处出现陈旧性渗血。为防止脐部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遂予双氧水及安尔碘消毒脐部并保持干燥[11]。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②皮疹及水泡护理。因连体患儿术前出现全身散在红色皮疹,遂加用百多邦外涂,环境温度保持在22~26℃之间,湿度在60%左右,以防止患儿体温过高引起皮疹恶化,7 d后皮疹消退。B婴右侧枕后出现一0.5 cm×0.5 cm水泡,予安尔碘消毒后外涂百多邦,并暴露右侧枕部皮肤,保持干燥,必要时加用水胶体敷料覆盖吸收水泡内脓液,6 d后水泡脱痂。有效的皮肤护理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③术后伤口护理。分离术后,两患儿腹部伤口创面呈对称状态,创面较大,呈倒“V”字。术后24 h内予纱布覆盖伤口,并用腹带加压包扎,防止患儿因疼痛哭闹导致伤口裂开。同时,遵医嘱加用芬太尼或吗啡进行镇静镇痛治疗,每6 h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评估患儿疼痛情况。镇痛治疗期间,A婴疼痛评分3~5分,于3月27日停用芬太尼;B婴疼痛评分4~6分,于3月29日停用吗啡。术后第2天,两患儿局部伤口皆有轻微发红现象,予安尔碘消毒后加用百多邦外涂,并予医用敷料覆盖,每班护士交接班时打开敷料观察伤口情况。连续处理3 d后伤口发红明显好转,伤口周围肤色红润,局部循环良好,未出现皮肤红肿、坏死等情况。④引流管出口处护理。术后两患儿皆留置有腹腔引流管接负压球以引流腹腔内积液。予妥善固定引流管,标记内置刻度,以预防管路脱出,并在固定处下方皮肤加用水胶体敷料,防止局部受管路压迫发生压力性损伤。每班护士放出引流袋内组织液。2例患儿术后引流液皆呈淡血性,色清,性状良好,且引流量均在术后3 d内逐渐减少,于3月27日拔除负压球。

2.3 呼吸支持护理术前2例患儿呼吸情况良好,未采用任何形式的辅助通气。但由于胸腹联合分离术后患儿胸腹腔容积减小,加之刚满37周,肺部发育不完全,为防止呼吸衰竭,术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确保管路通畅,使SpO2维持在85%~100%,并针对性给予有效湿化吸痰以稳定SpO2。定时通过采集末梢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联合经皮二氧化碳分压追踪了解患儿血气情况。同时,根据血气值调节呼吸机参数,以达到最佳通气效果。其间,护士需及时评估患儿的自主呼吸情况。A婴于3月26日成功撤机且未予吸氧,患儿保持良好自主呼吸,未出现呼吸困难,于次日转至外科病房。B婴于3月28日撤机后复查血气提示乳酸增高、SpO2波动。SpO2降至60%时,重新置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4月10日成功撤机后给予鼻导管吸氧,其间维持SpO2稳定,并于4月11日停鼻导管吸氧,自主呼吸通畅。

2.4 生命体征监测①A婴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予A婴有创动脉持续血压监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维持在78/55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第1天检测显示:乳酸上升、血糖下降、体温升高、C反应蛋白(CRP)指标上升,遵医嘱予扩容、提高静脉营养中的糖速、物理降温,并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血压、尿量、血糖和动态血气。②B婴生命体征监测。B婴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分离术后又接受了左侧B-T分流术。B-T分流术是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充分游离主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使用人造血管将左肺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相互衔接。术中长时间的肺动脉阻断可能使患儿发生低心排综合征,故术后血压及心排出量的监测尤为关键[12-13]。B婴术后心率161次/min,较术前增快,考虑心功能不全导致,遵医嘱加用托拉塞米利尿以降低心脏后负荷,并使用西地兰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次日,患儿心率下降至142次/min左右,血压为81/51 mmHg,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显示CVP为10 mmHg,pH为7.506,遵医嘱予碳酸氢钠纠酸、肾上腺素维持。术后第4天,血压115/49 mmHg,脉压差偏大,遵医嘱加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3 d后血压恢复至86/37 mmHg。术后持续心导联波形监测显示:心律齐,心音尚有力,S-T段正常,无心肌缺血征。2例患儿术后皆转入监护室,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及SpO2,并记录24 h出入量,判断患儿是否发生电解质失衡。

2.5 新生儿黄疸护理自入院第5天起,连体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18 mg/dL,遵医嘱给予蓝光治疗,并加用光疗手套及眼罩且加强固定。治疗期间,患儿未发生皮肤刮蹭破损、眼罩脱落等现象。根据相关推荐,采用间断式光疗,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最佳干预效果[14]。即每8 h实施1次双面光疗,中间休息2 h。光疗期间,每4 h监测体温,并通过调整暖箱温度,将患儿体温维持在37℃左右。光疗期间,两患儿出现哭闹、尿量增多等现象,并出现失水症状体征。为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遵医嘱按生理需求量的115%~120%补充液量。入院第13天,连体患儿黄疸征逐渐消退,胆红素达正常值。

2.6 感染预防为防止院内感染,除医护人员外严格控制新生儿病房的参观及示教人员,且督促医护人员在进出病房、触碰患儿床单位时严格做好手卫生,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患儿皮肤清洁,定期擦澡,并使用鞣酸软膏保护臀部皮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消毒脐部,每4 h使用生理盐水进行1次口腔护理等。住院期间,2例患儿均未出现医源性感染。

2.7 患儿家属心理护理连体婴儿分离手术复杂且耗费巨大,无疑会对患儿父母产生巨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指定专门的主治医师为患儿父母提供疾病诊疗等全方位信息,并以患儿口吻记录观察日记供其查阅,缓解其焦虑不安感;并在患儿病情平稳后安排家属照护,指导其掌握喂奶、换尿布、抚触等技能,增进与患儿的亲密感。此外,协助患儿家属通过“水滴筹”获得社会捐助基金,以缓解经济压力。

3 小结

连体畸形较为罕见,分离手术过程复杂,预后期长,且诊疗护理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相关并发症至导致死亡。本病例属胸腹连体畸形,在各类连体婴中存活率最高,但其治疗对各临床科室仍是很大的挑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精细化的围术期护理、有效的多学科协作及精准评估,均是提高连体婴儿存活率的关键。

猜你喜欢
双胎入院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双胎妊娠的孕期胎儿监护
双胞胎在妈妈肚子里怎么“住”
双胎妊娠,有何特别?
说说双胎妊娠的危害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