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
(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贵州省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场,面对农业比重高、农民人数多、农民收入低的“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任重而道远。2021年贵州省政府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阶段成效,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Suchultz认为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资源禀赋、文化和人力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业现代化[1]。HietalaKoivu认为农业机械化和农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内容[2]。东秀萍、王停停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3]。张红宇等人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内涵包含技术、生产力、生产关系、农民收入和环境等要素[4]。
Turyareeba认为环境政策、高价值链政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有关联[5]。Deere认为公平的要素分配制度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6]。孙晓欣认为邻接地区的农业所处的现代化水平和现代化空间溢出效应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7]。
Sands podmre通过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构建了15个分项指标的ESL指标体系[8]。鲁春阳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多构建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度[9]。刘云菲等人探讨了中国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研究[10]。
亚当·斯密从比较效益理论探讨了工业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和问题。唐俊祥等人认为贵州农业现代化存在资源紧张、农业人口压力大等问题[11]。周丕东等人认为贵州农业现代化还存在农机装备不足、农机服务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等问题[12]。
白万平等人认为,贵州“村村信息员”等经验值得借鉴推广[13。彭世广探讨了大国小农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的国际经验[14]。朱丽辰基于要素分析探讨了发达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启示[15]。
杨秀林、张净忠、谢一等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6]。Naoki认为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路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大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17]。张满姣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壮大[18]。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界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初步勾勒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但就目前研究的已有文献和资料而言,宏观层面的研究比较多,细化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不多,省份、地区等农业现代化层面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关于贵州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比较少。基于文献的回顾,可知农业现代化是是一个动态过程概念,强调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一种动态过程。农业现代化主要包括物质条件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经营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现代化、农村农民现代化等。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事关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基于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准确把握,笔者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出发,研究贵州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助力贵州省农业现代化。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19]。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2021强农惠农政策,助力农业现代化。例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启动“奋战100天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等[20]。一系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为贵州省获取更多国家制度安排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在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政策环境下,贵州省政府也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推进了农业现代化。2015年11月,贵州省委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2021年3月,贵州省委出台了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现代化。2021年4月,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强调要狠抓农业现代化。2021年5月,贵州省召开了全省农业现代化推进大会,强调要着力构建贵州农业现代化体系[21]。2021年7月,贵州省发改委提出14项举措全力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例如积极争取并安排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10.38亿元支持了47万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设立45亿元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基金[22]。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系列顶层设计补足了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规划、政策、措施等缺失问题,强化了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保障机制,从整体层面上有助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
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氛围正在得以逐渐形成,有赖于贵州省政府对农业现代化政策的宣传和政策部署,也有赖于社会成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知不断加深、政策认同不断强化。这些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宣传、活动宣传、会议部署、官方新媒体的宣传、相关农业现代化教育等途径。这里举例说明。2021年5月贵州省召开全省农业现代化推进大会,通过推进大会达到政策部署的目的,凝聚贵州省各级政府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共识;通过大会形式强化政府成员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形成政府内部支持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氛围。2021年9月,中国农民丰收节贵州主会场系列活动开幕,现场一系列的群众联欢、农业品牌发布推介、金秋消费季展销、乡村振兴促进法宣传、观摩巡展等活动轮番上演,有利地宣传了农业现代化的新成绩,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23]。此外,贵州省还通过召开农业现代化工作专题会议、大数据宣传、贵州新媒体宣传、贵州生态日、农业现代化先进县评选、农业现代化典型案例宣传等来宣传农业现代化。这一系列活动的进行,有引导地宣传了农业现代化,达成了社会各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共识。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可以预判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渐形成,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新潮正在酝酿。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的重视,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农业内外部结构不断优化。随着贵州省加大对农业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大量经济作物得以广泛种植,粮经作物种植比由2018年35∶65调整为2019年33∶67[24],使贵州省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贵州省农业粮经作物产生的比较效益逐步改善。尤其是2018年贵州省以大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为切入点,推进种植业结构深刻调整,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辣椒、刺梨、薏仁米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长,收益翻了又翻。同时,贵州省的畜牧业也得以迅速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畜牧业不断发展,贵州省畜牧业增加值由1993年的35.79亿增加到245.7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27.55%[25]。此外,农业外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趋势明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9%,全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营业务收入达90亿元。
2.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贵州省紧紧围绕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着力改善农产品质量,通过发展优质稻米、专用小麦、“双低”油菜、优质食用大豆等,使贵州省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品质不断优化。目前贵州省已有146个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请成功,其中包含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35个,并且形成了以辣椒、火龙果、茶叶等为代表的“5+12”优质农产品的产业。
3.农业基地示范性较强。目前,贵州省茶叶、辣椒、刺梨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二。据不完全统计,到2018年贵州省已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0多个,各类农产品加工基地3000多家,全省460多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数达到3个[26]。这一系列的农业基地、农业产业带、农业产业园对贵州省农业发展有着强烈的示范性。
4.农业人口结构不断优化。虽然随着贵州省非农产业人口转移,但是近年来参与到贵州农业的人口开始明显增加。据有关数据反映,2016年贵州省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农林牧渔类学科毕业生13,003名学生;通过培育经营主体,培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认定总数将近6万户;通过农民教育、再培训等形式培养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超过27万人等[27]。这些人口投入到农业中去,就能够优化农业的人口结构。
近年来,贵州省农业发展绿色引领凸显,农业资源利用强度和农业突出环境恶劣程度都逐渐好转,农业和生态共赢局面逐渐形成。贵州省农业发展绿色化,既体现在贵州省对耕地、水、林地、渔业等农业资源的生态保护上,使用这些资源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彻底降低农业资源过高的使用强度;也体现为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降低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在生态可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谋求农业的绿色发展。例如2018年贵州省把握养殖转型,决定全面推进“零网箱·生态鱼”渔业发展,全面取缔了全省网箱养殖,既根据湖库水域承载能力、养殖容量合理确定鱼苗的数量和品种,“护好了水”;又根据品质和质量着力发展草食性鱼类、土著鱼类,“养出了鱼的品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绿色发展的模式,给贵州省渔业带来了“以鱼净水”“生态养殖”的综合效益,也解决了传统养殖的生态问题和市场问题[28]。可见,这种富有绿色发展意蕴的农业模式是未来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持,也是贵州省近年来努力中走出的一条绿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起,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贵州打造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在贵州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三品一标”农业产地认证面积达35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2909个、绿色食品123个、有机产品119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65个。其中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数量位列全国第2位,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15个,列全国第一[29]。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贵州省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1.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推动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得益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可以通过农民就业率、农民收入、增收渠道等来分析。具体来看,在农民就业率问题上,贵州省的农村劳动就业率从2006到2011年平均保持在72%[30]。2020年,贵州省通过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新增开发岗位数13.5万个,促进就业人数16万人,通过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功带动270万贫困户人口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31]。在农民收入问题上,贵州省自1978年到2017年,贵州省农民收入由109.3元增加到8869元,增加了8759.7元,增长80.1倍。贵州省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农民的收入从收入长期停滞到收入持续增长[32]。在农民增收渠道问题上,贵州省通过产业革命和农村“三变”改革增加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例如2020年贵州省榕江县尊榕百香果高标准示范园,通过扩大种植面积,从百亩发展到万亩,成功实现全县百香果产业百倍增长。这种发展给贵州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增收渠道。农民既可以参与企业示范种植,通过固定分红、农户务工、参与土地流转获得收入,也可以通过合作社带动种植,通过合作社固定分红、农户务工、参与土地流转获得收入,也可以通过鼓励农户自主建园,由散户按照分片企业技术指导,种植百香果获得收入。截至目前,榕江县完成苗木栽植10,185亩,累计覆盖带动贫困户2546户9929人,其中,未脱贫户950户3764人;群众累计参与产业务工21,648人次,其中贫困户务工8862人次[33]。
2.农民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推动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贵州省重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强化乡村治理和农业现代化成效。通过不断的努力,贵州省扎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共新建、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97.7万户,占任务数114.3%;新建、改建村级公共卫生厕所15,105座,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在全国开展整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60个整县推进县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34]。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和政策,贵州省的农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贵州省农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消费逐渐趋于大众化,农村旅游消费呈井喷式高速发展。这种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推动了农村消费结构及消费发生深刻变化。
1.农产品品牌效应初显。贵州省主动适应农村消费结构的深刻变革,着力于农业消费转型升级,通过农产品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提高满足民众对绿色、有机等安全食品的需求。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消费逐渐趋于大众化。2017年,贵州省质监局联合省商务厅组织制定了《绿色贵州·农产品生产》《绿色贵州·农产品加工》两个地方标准,在国内首次明确了绿色农产品的定义和内涵,为贵州省农产品生产提供基础;在全国率先建设全省集中展示绿色农产品的推介管理平台——贵州绿色农产品网,向外推介578种农产品,为民众消费和生产奠定基础[35]。2020年,贵州省紧扣12个特色优势产业,提炼贵州农产品领绿色健康高地,以此树立贵州农产品品牌形象,打造贵州12产业品牌舰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例如贵州遵义实施的辣椒“换种工程”推广面积37.8万亩,示范带动辣椒标准化种植100万亩。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平均亩产鲜椒提高200公斤,亩产值增加600元,椒农增收6亿元[36]。
2.乡村旅游带动农业发展的辐射效应初显。贵州省主动融合第一二三产业,着力于满足民众对乡村旅游的需要,通过打包民族农耕文化、开发田园风光、提供优质旅游特产、提供丰富的农家体验等培育各种各样的避暑休闲、度假疗养、采摘体验、农家乐、休闲农业、农业旅游、农业主题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园、民族风情旅游、休闲农场、农业特色小镇、特色民宿、自驾车房车营地等旅游业态,推动了乡村旅游业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17年为止,贵州省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0家、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家、国家级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农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家、中国美丽田园15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4家,农家乐近万家等[37]。一家家和农业密切结合的乡村旅游业态不断发展起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农村旅游消费井喷式高速发展。这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拓宽了农业功能,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了农业的价值,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贵州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得到稳步提升,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近1.1亿,乡村旅游收入120.4亿元,从业人员25.5万人,带动22.5万户农民受益[38]。
由于受市场、环境、交通、地理位置的限制,贵州省农业产业主要形式依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从事农业产业的各方缺乏有效联动,还没有彻底建立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合作组织、农户与企业之间密切的联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小农分散经营依旧是主体。这导致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难以短期形成规模。从目前农业产业发展来看,贵州省各地的农业产业普遍存在分工重复、没有特色的细化分工、产业化建设繁多、产业布局多为分散、各种类型尝试较多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导致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加之,针对农民设立的合作组织还比较少,农业合作社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效益还远不能吸引农户或实现全面带动农户发展,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产业水平的提高。据有关数据显示,贵州省全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到30%,还不及发达省区的一半,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家大型的(年交易额上100亿元)农产品综合市场[39]。另外,贵州省还缺乏够格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之间的关系、配合发挥中重要作用,影响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但从目前贵州省的龙头企业来看,贵州省龙头企业存在实力不强、水平不高、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特色不明显、商标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品牌还未打造、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组织不完善、带动不强等问题。同时,贵州省的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经营效益远低于东部省区水平的状况。据有关报道显示,2014年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但是药品加工企业还不到14家,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但是薯片、淀粉等加工企业仅不到10家[40]。此外,贵州省农业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产业链延伸不够,也影响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贵州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多采用企业和农户、合作组织和农户的形式进行,产业链多集中在农产品供求上,农产品销售、运输、深加工方面的发展链条还不太多,围绕农业产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等配套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方面还不能完全跟上,上下游的产业存在着不配套等问题。
一直以来,各种资金的支农助农对贵州省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特别是财政资金,但在如何发挥财政资金效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当前,贵州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贵州省持续加大了农业资金的投入,财政支农支出逐年有所增加。但是这些投入到农村的财政资金管理单位多、名目多、使用范围有规定,资金的安排和实施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这导致财政资金发挥资金带动、支持作用比较少,未能从根本上引导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加之,贵州省支农的财政资金是自上而下逐级分配的,在具体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支农财政资金投入分散、支农财政资金重复投资、支农财政资金供需不匹配、支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情况。贵州省支农财政资金在农村的运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财政资金到村的分配和使用方面存在账目不清、支农用途不合理、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挪用支农财政资金、贪污腐败等问题[41];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深层运用、没有充分用活财政资金,导致财政支农的效果不明显,资金的回报率普遍较低[42]。加上贵州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可供使用的财政资金有限,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入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城市,财政支农的效应不太明显或没有形成帕累托效应。这都会导致农业发展资金存在短缺、低效的问题。另外,在贵州省一些落后的农村,存在着农民无钱买种子、化肥、小型机械设备的问题,存在着农民收入不高、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农业生产、仅仅维持自给自足等情况;存在着金融机构由于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备、农村产权制度不健全、农民缺乏合法抵押物等原因,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农民。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存在着手续复杂、程序繁琐、限制条件多、门槛高等制约其获得融资、贷款的种种条件,存在着筹资难、贷款难、融资难、经营困难,竞争环境激烈,投资能力有限,生产经营风险多,发展环境脆弱等情况;集体经济存在着经济较弱、收入单一、收入缓慢、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形,等等。
受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影响,贵州省的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教育不发达,农村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农村教育内容和形式滞后,均与城市教育存在较大差距。加之贵州省农村各方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农民传统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现代化理念接触较少,农民主动接受、运用新技术、新知识、新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这都表明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贵州省截止到2007年底,农村农民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3.35%,农村农民接受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到8.93%,农村农民接受初中教育程度人口占到 30.91%, 农村农民受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占到38.78%,农村农民粗文盲率的人口占到9.48%[43]。另外,受人多地少的矛盾,贵州省农业现代化还面临人力资源方面的矛盾。一方面,贵州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存在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人地矛盾愈发尖锐。另一方面,贵州省农村还面临着大量的非农产业人口的转移。非农产业人口的转移导致贵州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明显。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有的农业生产活动交给了留守农村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农业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会加剧农村人力支撑力度不够。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贵州省2005年,农村出省务工劳动力为 47.48 万人,农村在省内务工的劳动力为27.23万人[44]。2020年贵州省出省务工劳动力达到160万人。
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贵州省农村还面临人才不够、新型农民不多等问题,加剧了农村人力支撑力度不够的状况。一方面,农村缺少人才的支持。大量的人才流向了城市或发达地区,导致农村缺少技术人才、知识人才、农业人才等。另一方面,受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贵州省农民开放意识不强,求变、求新的意识不强,很少有机会学习新技术及进行职业教育。这导致农民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等比较淡薄,使农民很难转化为新型农民或现代化职业素养的农民。农民的职业素养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要,暴露出农民的培训和再培训不够的内在原因。从贵州省农民培训来看,农民能够接受的教育培训比较少,教育培训形式单一,教育培训的技能性培训和思想素质培训存在不均衡,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化,导致农民对现代农业或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够,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不高。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或培训,与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有很大的差距。
加速农业产业发展,是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加速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延展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培育农业新业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产业的生产和经营走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需要贵州省各级政府加强农业产业扶持和农业产业支持,通过增加科技含量、生态含量、经济含量等不断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助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下大力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通过一定的企业带动、孵化、经营等培育出一批具有贵州省特色的、高效的、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贵州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带、农业产业链。需要努力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从传统的只注重农产品数量转向到注重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需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批富有品牌特色的农业产业,提升品牌价值,保障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品牌和竞争力。需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和网点建设,壮大和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开展贵州绿色食品网络促销、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积极培育和发展适合贵州省的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科技含量高的方向发展,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积极培育和发展国、省、市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形成一批批贵州省特色农业电商镇、电商村、电商县,打造一批批具有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企业集群。
2.创新和培育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要结合贵州省农业的资源优势,选准富有贵州地方特色的项目工程,加快建设一批贵州省富有竞争力和品牌的高质量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他们对农业产业、农村农民的带动作用。建立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协同发展机制,通过农民的入股、农民被雇佣、农民参与经营等形式结成“农民+龙头企业”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双方的合作和经营,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同时,贵州省政府也可以通过对企业负责人、企业经营者的适当培训,资金、技术的专项扶持、重点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其企业农业产业链前后向延伸,形成产业化的示范效应和帕累托效应;可以继续深入推进“3321”工程、“3万”工程,引导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发展朝市场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十带百园”载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蔬菜、生态畜牧业、精品果业、特色烟叶、马铃薯、油菜等“基地+加工”“基地+销售”的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此外,还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贵州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贵州农村专业经纪人队伍,全面提升贵州农民组织化程度。
3.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农业产业的经营水平,就需要采取集群经济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不断探索和发展贵州县联县、贵州乡镇联乡镇、贵州村联村、贵州户联户的商品化生产基地、产供销基地的“集群”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的土地集聚,进行土地的连片开发,打造适合贵州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区、农业特色作物产业带、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园区、示范园区,推行规模化、集约化、专门化、精细化的经营方式,破除长期以来的贵州小农分散生产经营的情形,形成贵州省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等为一体的农业现代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经营水平。“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大力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家庭经营的优越性,又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致力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45]另一方面,需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建立适合贵州的农业立体化、复合式全产业链,打造贵州规模化经营的典范。通过积极推进贵州第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农业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经营,壮大和发展龙头企业、村企、种养大户,通过其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对贵州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的整合、集聚、延伸,推动市场经营由产品经营上升到产业链经营,不断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经营水平。
完善农业投入机制,需要深化贵州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完善的贵州财政支持与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农业发展资金需要。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贵州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业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金融支持、民间补充的农业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适当地向那些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困难的地区倾斜,从政策措施、制度安排上着手扶持农业发展。通过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强化财政资金支农力度,确保农业生产能够获得财政资金的支持;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财政资金支农体系,将财政资金的预算、资金分配、项目立项、资金使用、资金助农结果、资金的监管等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绩效考核挂钩。需要建立专项资金,做到农业资金专款专用,通过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农民和企业经营者,确保财政支农效果发挥作用。另外,还需要贵州省各级政府发挥好宏观调控的功能,运用财政、货币、金融、税收等手段强化支农的力度。通过加大农业补贴、进行税收减免、鼓励农民引进新品种和技术、进行技术帮扶、进行保险保障、引导金融信贷投放、农业风险救助等,帮助农民、企业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
2.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需要推进金融支持主体建设,明确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农村保险等职能,让其各司其职,强化合作,充分认知农业现代化,努力将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引导政策性银行加大支农的资金力度,强化政策性银行各项金融支农措施,提升农发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需要不断地完善合作金融功能,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合作金融作用,通过壮大和发展合作金融,强化合作金融的核心作用;需要加大各类商业银行的发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吸引各类商业银行投资农村,支持农村发展,真正地用好商业金融;需要不断地规范民间资本或民间金融,规范化运作和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能够通过市场自由地流入到乡村;需要不断地发展保险、信用,完善保险的类型和种类,强化信用建设,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健全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发挥此类主体的金融作用。需要探索金融服务农业的新模式、新业态,创新金融支农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政府引导作用强化金融对贵州农业开发、农业扶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需要加强县市金融网点设施建设,合理规划金融网点设施的布局,不断延伸网点、增加网点数量,积极地拓展农业生产方面的业务范围,发挥金融支农的作用。需要围绕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建立适合贵州省的农业金融体系,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农业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地培育新型农业金融组织,大力发展贵州村镇银行、贵州小额贷款公司、贵州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全面改善贵州农村金融服务。
3.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要满足农民、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没钱缺钱的问题,就需要解决其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为此,就需要开发债券市场融资工具,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通过发行涉农金融债券、金融基金或实施金融项目工程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让农民和中小企业融资有更多的选择性;需要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品范围,鼓励借贷机构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通过抵押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信贷业务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需要完善农业保险,推进政策性保险的试点和展开,提供各种各样的适合乡村的农村保险,降低中小企业和农民的风险;引导经济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参与其中,提高信用担保能力,通过信用担保和信贷监控来保障金融风险问题;要大力发展贵州农村集体经济,创新贵州村集体筹资方式,增强村集体集资的效能,通过设立贵州村集体经济建设活动基金帮助农民、企业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问题;要创新贵州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加快制订贵州省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吸引社会资本流入农村,通过政府特许经营、政府购买等方式参与农业现代化,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要积极鼓励农户自主筹资筹劳开展农业生产经营,通过务工务劳来自我筹资,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问题。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劳动力。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表明:高素质高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保证。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贵州省就需要着力解决农业现代化和人力资本的矛盾。为此,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贵州农村教育。要强化贵州省农村的基础教育,稳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工薪,不断充实农村教育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质量,可以适当地向农村教育倾斜,减少农村和城市教育的差距,逐渐实现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的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需要贵州省政府继续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最大努力减少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和受教育的程度。
2.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努力培养农村实用型科技人才,要加大贵州省乡村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培育力度,补充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农学院、农科研所、农业专家、农校等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通过推广实用技术、印发技术手册、播放电视教育片、农技人员技术演示、驻点联系等强化贵州省农民实用技能和实用经验,鼓励村领导人、妇女、大学生、知识分子、外乡人、乡贤等发挥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实用技能和经验。
3.加强农民工培训和再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发挥多元主体对农民的培训功能。各农校要积极开展农民工、农村劳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知识、农业和现代社会经营管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培训,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职业培训,科技人员、科技专家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农业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协会、合作组织和科研院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其他农业方面的培训。可以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制定符合农民需要的培训内容来提升农民参与职业培训意愿,通过适当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再培训次数,给农民更多的接受培训或者教育的机会;通过差异化、分层化地考虑农业知识与农业技术的适用性,给不同特征的农民开展培训,培养专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借助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村田地等多层级平台不断推进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创新,通过开展课堂教学、专业讲座、专家指导、田间指导吸引农民参与培训。既要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获得科学文化素养、思想素养的提高,又要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获得实用的技能、技术和经验,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同时,也要加快转变人的发展理念,增强农民的开放意识和现代意识,激发他们求变、求新的潜力,通过培训和再培训尽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合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贵州省政府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合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既要流出多余的劳动力减轻人多地少的矛盾,通过土地流转助力农业现代化,又要流入、回流农村劳动力,解决农业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的问题,激励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功立业。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制定相关激励性政策留住青年、留住农民,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吸引农民在乡立业、在乡就业。同时,也要切实地加强农村劳务市场的管理,防范农村出现“缺人”“荒田”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