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在最美的秋季”主题活动设计

2022-11-27 11:55杨帆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秋景圆桌秋思

杨帆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收录了杜甫的《登高》、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一诗、一词、一文跨越千年,都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诗圣杜甫描绘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图景,青年革命家毛泽东奏响了“敢为天下先”的时代最强音,颓废文人郁达夫感怀了故都之秋独一无二的美。他们都在乱世唱响了属于他们的生命之歌。但是,由于三位作者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身份地位等,其作品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由此,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以“遇见,在最美的秋季”为主题的学习活动,通过组织“掠影走廊——绘秋景”“读者圆桌——解秋思”“雏凤清音——辨秋意”三个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充分欣赏《登高》《沁园春·长沙》《故都的秋》。具体如下:

活动导语:

秋天是草木凋零的季节,最容易让人感时伤怀。自宋玉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历代文人纷纷描写了自己眼中的秋……

在安史之乱后,多年漂泊无依、辗转于各地的杜甫走入了他人生的秋季。重阳佳节,登高望远,无国、无家、无亲、无朋、无居、无酒的杜甫发出了生命的哀叹,发出了世事艰难、国破家亡的怅惘叹息。他的《登高》是一首苍凉悲壮的生命之歌。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他热爱秋天,多次在自己的诗词中赞美秋天:“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出自《采桑子·重陽》)“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出自《清平乐·六盘山》)在《沁园春·长沙》中,他游故地观秋景,忆同窗思往事,起斗志抒豪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个世纪伟人的临秋情怀”。他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生命之歌。

在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中,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无疑是一篇十分精美的散文。因为他写秋“不只重在描状秋景秋物,而是刻意传染秋色秋味,摹写秋的深邃意境,尤其是笔墨里融进了太多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故都的秋,与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不如说是专属于郁达夫,只是郁达夫的秋”。他的《故都的秋》是一首低徊婉转的生命之歌。

活动情境:

某杂志将开设一个以“遇见,在最美的秋季”为主题的专栏。假设你是该栏目的编辑,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掠影走廊——绘秋景

摄影记者将根据《登高》《沁园春·长沙》《故都的秋》中描绘的典型画面对若干场景进行拍摄,请你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挑选合适的照片,以三行情书的形式对这些照片进行描述,并为这些照片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

掠影走廊——绘秋景

设计说明: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了解关于“三行情诗”的知识(亦可由学生自行了解),同时鼓励他们通过阅读、欣赏、表达与比较,充分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明晰三位作者品赏秋景的独特视角,感受三位作者的文辞之美,体悟其通过写景状物透露出的对秋景的情感差异和审美差异。

活动二:读者圆桌——解秋思

杜甫、毛泽东、郁达夫分别在自己的作品中构建了什么样的心灵世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遇见,在最美的秋季”专栏中的“读者圆桌——解秋思”子栏目将围绕这三位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引导读者与作者对话,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情感。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作者,以读者的身份围绕上述问题拟写一份访谈录,并尝试借助相关资料以这位作者的身份进行回答。

读者圆桌访谈录

设计说明:教师开展此活动,意在通过组织学生拟写访谈录,加深他们对三位创作者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各自的人生经历等的了解,与他(们)对话,从而更好地解读作品,真正做到“知人论世”。

活动三:雏凤清音——辨秋意

比较《登高》《沁园春·长沙》《故都的秋》在描写、抒情方面的异同,撰写一篇鉴赏性的小论文。

设计说明:教师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探究文本内容与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以上是笔者针对《登高》《沁园春·长沙》《故都的秋》设计的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活动能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帮助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希望能给各位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本文系江苏省第十四期教学研究重点自筹课题“新测评背景下高中语文‘梯度读写'生态优化的校本研究”(课题编号:2021JY14-ZB23)阶段性成果之一,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阶思维发展下落实语文学科素养的阅读课例研究”(课题编号:2021/Q/02/123/0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猜你喜欢
秋景圆桌秋思
摄影·美好安徽
秋思
秋思
秋景
石道圆桌(一)
本期推荐主题 秋思
画秋天,写秋景
圆桌讨论纪要
圆桌讨论纪要
圆桌讨论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