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化能力结构探究

2022-11-27 01:15熊建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专业化院校

□熊建国

随着高职教育在规模上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高职教育是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专业化能力发展必须得到可靠的保障。2018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助推高职教师专业化能力发展,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因此,大力提升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质量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一、高职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身份尴尬,在“高”和“职”边缘徘徊,教师和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高学历”和“高技能”的博弈。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缺乏。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而缺乏明确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在高职教育中缺少教师专业标准,高职教师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化能力结构发展方向,各院校的人才引进、考核机制、培养标准不统一,高职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将受到巨大的阻碍。

(二)高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不适用。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现行教师资格认定通常是采用普通高校教师的资格制度来认定,没有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科学地反映高职教师的特征,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和可持续化发展。

(三)职业教育理论素养不足。我国职业院校教师来源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企业引进的能工巧匠,缺乏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缺乏行业领域对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和把握,缺乏职业岗位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无法引导学生的职业困惑。

(四)缺乏项目实践经验。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技能水平。但当前高职院校师资几乎全部来自研究型高校,虽然他们的学习能力强,理论功底深,但是缺乏实际项目锻炼,动手能力不足,只能黑板上开机器、PPT上讲工艺。

二、高职教师应具备的专业化能力结构

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化能力结构的界定条件是以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准则,从而对高职教师提出满足高职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特定能力。因此,将我国高职教师的专业化能力结构划分为高职教师基础能力、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和高职教师拓展能力三个方面。

(一)高职教师基础能力。高职教师作为教师从业者,基础能力是作为教师职业最起码的根本性能力。一是道德素养,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社会服务、为人师表;二是心理素养,应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人格特征,良好的性格特征;三是教学表达能力,讲课做到语言准确严谨,简明清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富有启发性;四是职业素养,具备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素质、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热衷于教育事业;五是专业教学能力,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活页式教材,巧妙设计教案和板书的能力;六是教研科研能力,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技术和教育现象为对象,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研究;七是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将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的知识整合能力。

(二)高职教师职业能力。高职教师具备的专业化能力和普通高校教师具备的专业能力是不相同的,但我国所有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应该是共通的。一是高职教育理念的理解力,从事高职教育的师资团队,应该对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人才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有正确的理解能力;二是专业实际操作能力,高职教师应该具有在对应专业的企业进行实际项目开发、生产的实际操作经验,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能够独立完成实际操作项目的能力;三是职业道德教育能力,高职教师应具备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的能力,采用系统式或渗透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纪律、职业理想、职业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四是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能力,教师能够依据学生所对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对学生进行生产、运维等方面的指导,策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

(三)高职教师拓展能力。为了使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有良好的发展通道,高职教师还应具有拓展能力。一是“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开发能力,根据新工种、新岗位的岗位能力需要,开发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二是专业群教学任务迁移能力,现在都在打造专业群的建设,为适应专业群的发展,高职教师应将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学习,拓展授课门数,及时向邻近学科迁移;三是具有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随着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呈现,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进企业挂职锻炼。

三、高职教师专业化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教师所具有的能力结构不是刚从学校毕业就具有的,也不是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所完全具有的,而是在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一)铸就高职教师“高品德”。培育“红色师魂”,打造“四有”教师队伍。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强化政治引领。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最美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评选,设立“红烛先锋岗”“红烛奉献岗”“红烛导师岗”,铸就崇高的师德师魂。

(二)加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建设。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制度,加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应从政府、院校两个层面共同推进。政府层面颁布明确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学校层面推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聘,破除“五唯”,改革教师综合评价标准。根据教师岗位性质和要求,开展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发展评价的管理制度改革。将师德要求放在首位,针对不同岗位,按能力、实绩、贡献度评价教师。

(三)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以“教师成长、质量提升”为目标,校企合作建设集教师能力培养、教改研究、生产技术研发、教师生涯规划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师发展中心。基于教师生涯成长路径分类构建教师任职标准、素养标准、发展标准,探索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校内外线上线下一体的师资培训网络,开发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清单和培训资源包,实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访学。

(四)建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模式。一是积极与区域内高等学校深度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统化的培训;二是采用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培养机制,建立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技能大师选拔、培养、使用及考核标准,培养、培育技能大师和接班人;三是通过国内交流学习、企业锻炼、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熟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政治强、业务精、德技双能的市级教学名师,建设名师工作室。

因此,高职教师应具专业化能力结构是高职教育发展所需,也是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从而使高职教师职业更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专业化院校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