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廉政思想及其新发展

2022-11-27 01:15何君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廉政作风总书记

□何君丽 张 丽

一、筑牢思想防线,加强反腐意识

毛泽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思想教育,这是党建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思想教育在毛泽东廉政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贯穿始终,也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毛泽东也紧紧抓住了思想建设这个环节,一直强化党员干部无产阶级思想。

在毛泽东廉政思想的萌芽时期就体现出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1926年8月4日公布的《中央扩大会议的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中指出,“在这革命潮流仍在高涨的时候,许多投机腐败的坏分子,均会跑到革命的队伍中来,一个革命的党若是容留这些分子在内,必定会使他的党陷于腐化。……这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且亦为普通社会道德所不容。”由此可见,反腐倡廉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思想道德的影响。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对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显现出来。毛泽东1928年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支部和区委的负责人多属新党员,不能有好的党内教育。”同样提出要“厉行洗党,对于党员成分加以严格限制。”[1]以保证党员的思想觉悟。在1929年《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毛泽东深刻的指出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其中“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1]毛泽东指出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思想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以及其他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随着毛泽东廉政思想逐渐走向成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体现出来。在延安时期,建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先后开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高等学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指出:“党校是学习搞党务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课程,还有一些军事课程,但是比较偏重讲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和作风。”[2]思想教育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这也为把党建设成一支纯洁的队伍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放战争时在和平解放北平之前,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中直机关专门开展了一次“不做李自成”的专题教育,以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力可以抵御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并且在党的八大上也重申思想教育不能放松,必须要通过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来克服队伍中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思想教育不仅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廉政的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相继出台,在继承了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反腐倡廉。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建设,依旧占据重要的地位。“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典故来强调理想信念作为“钙”的重要性,强调要点亮党员干部心中的明灯,筑牢其思想防线。而且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总开关”失灵,只有有了信念,才能不被利益诱惑。党的十九大之后,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应对“四大考验”“四大风险”,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坚守理想信念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且提出要教育引导全党积累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狠抓作风建设,拧紧纪律的螺丝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只有始终保持优良的作风才能够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保持优良的作风离不开严明的纪律。1920年蔡和森写信与毛泽东探讨建立中国共产党时提出:“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在毛泽东廉政思想中作风建设和严明的纪律很好地遏止了许多腐败现象。

1918年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其学会宗旨中提出的要砥砺磨炼自己的品行,就体现出对优良作风的追求。并为学会制定了五条纪律,“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在湖南农民运动时期,毛泽东关于作风问题也有体现。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在党的带领下农民禁止或限制了各种不良恶习,如牌、赌、鸦片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和红军把纪律作风建设摆在首位。在根据地人人传唱“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这些来自老百姓的称赞,“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功不可没。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制定和完善。比如因有人钻空子,毛泽东就将“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改成“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作为一个完整的纪律体系,形成了良好的作风,对于团结人民群众和瓦解敌人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以及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指出“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1]都是毛泽东对作风纪律重视的体现。

延安时期,开展了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实践活动“整风运动”。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2]并号召全党学习,提醒全党要谨慎使用权力,时刻记住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要吃了骄傲的亏。毛泽东也同样以身作则,不仅有轿车不坐让给别人,并且拒绝了要帮助他的年轻人,坚持自己的地要自己挖。同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毛岸英,要与群众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蔚然成风。

在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毛泽东意识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而在西柏坡会议上提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3]于是他非常明确的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奠定了新中国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放松对作风的要求,开展了“三反”、“五反”整风运动,预防党被腐蚀的极大危险。

不腾道、不封路、不扰民,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朴素而深刻的印象。习近平总书记以身示教为全党树立起作风建设的光辉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纠“四风”不能停止。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所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狠抓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并且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防微杜渐。

三、加强民主监督,正确使用权力

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无形的,使得贪污腐败无处遁形,因此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的力量,强调要发扬民主,并且说民主就是“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所以毛泽东始终鼓励人民参与监督党的一言一行,发挥民主的力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在江西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并且在1933年下半年开展了一场反腐败运动,这时毛泽东就已经意识到了反腐斗争中群众监督的重要性,号召苏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腐败做坚决的斗争,巩固工农民主专政。1934年,毛泽东在苏共二大的报告上指出:“每个革命的民众都有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的错误缺点之权。”为了更好地能让群众监督,还提出了要让大批工农积极分子通过选举到苏维埃来工作。这样的举措很好地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提高了反腐斗争的效率。

延安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民主监督的作用。先后建立了“普选制”“三三制”民主选举制度。虽然“三三制”是为了加强抗日民主政权,但是正是有了它的铺垫为民主监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保证了政权的民主性和廉洁性。毛泽东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认为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因而强调:“它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而绝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志”。[2]也正是对人民的作用有了更加充分全面的认识之后,毛泽东才能十分从容地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负责起来,才不会人亡政息。”[6]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非常前瞻性的提出党执政以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没有群众监督和揭露,他们可能会贪污、盗窃、做投机生意”。于是,毛泽东认真思考了要充分的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首先就要保证人人都能够毫无障碍地使用自己的监督权,并且对每一位国家公职人员都有监督的权力,无论官职大小;同时,要认真谨慎的处理群众的每一封来信。这也为日后的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指出要利用舆论监督的作用,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批评,并且提出在报纸上批评要实行“开、好、管”方针。毛泽东对于民主监督的思想,保证了党能够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以及保证党的纯洁本色。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人民的重要性对于执政者来说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领导干部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使用权力,……,当然要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7]因而,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工作,都要让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监督并批判。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发扬民主监督就是不断拓宽监督的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了许多探索,有巡视监督将党内和民主结合的监督方式。还有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建立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更好的接受群众信访,大大提高了群众监督的质量和效率。公开是最好的监督方式,所以要坚持权责透明,该公开的要公开,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永葆党的活力。

四、健全法治建设,扎牢制度的笼子

无论是思想教育、作风建设以及民主监督对防腐拒变都不具有强制性、威慑性,所以毛泽东认为要建立监督制度,从而对腐败行为标本兼治,使得反腐倡廉有法可依。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开始慢慢形成了要依法反腐的思想,最初的体现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在新中国成立前演变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随后制定了《井冈山反腐败训令》并严格执行,依据法律惩处了买猪不给钱的司务长,以及湘赣边界阴阳贪污案、土豪女眷案,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在中央苏区,1933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党成立以来第一部完整的以反贪污腐败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文献。

延安时期,是党的建设的关键时期,同样对于反贪腐法律也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延安时期的斩贪“黄克功案”,黄克功虽然在事发后被开除了党籍,至于到底要不要对其处以极刑,在党内和军内产生了争议,包括黄克功本人同样表示希望可以战死抗日的战场上。但是毛泽东拒绝了包括林伯渠在内许多人的说情,毛泽东说,共产党必须功过分明,赏罚严明,功不抵过,罪不否功。于1937年在陕北公学召开了公审大会,判处了黄克功死刑。也正是因为“黄克功案”更加坚定了毛泽东依法治腐的想法和决心。于是在毛泽东的主持下,1938年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政治贪污暂行条例》,继而在1939年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草案》,为全党反腐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且在党内形成了良好的震慑效果。

法律的制定随着实践的积累和时间的发展是逐步完善的。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反贪治腐的法律文件更进一步发展。全国解放两年之后,就出现了张子善、刘青山的巨大贪腐案,令人震惊。毛泽东对于此案件的出现痛心疾首,毅然决然的处置了二人,教育了全党,也提高了全党防腐拒变的自觉性。随后,毛泽东又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实际情况与实践经验,领导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关于追缴贪污分子赃款赃物的规定》《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条文。正是因为毛泽东反腐败的决心和毅力,以及这些法律条文的制定,使得党内往后几十年风清气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继承了党重视制度建设的优良传统,坚持完善和加强制度建设,扎牢制度的笼子,以厉行法治为基础,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监督权力、制约权力,并取得了卓越成果。在2013年1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止腐败,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2015年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树立了党风廉政建设新的里程碑。同样制度的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形成风清气正的环境,永葆党的本色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

五、结语

毛泽东廉政思想是在中国曲折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得来的,饱含智慧结晶,不仅凝结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智慧,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反腐倡廉的道路上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挑战,想要成功的解决这些挑战依旧离不开毛泽东廉政思想的指导。虽然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形成与我们所处的年代不一样,但是始终是我们从严治党需要坚持和贯彻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也探索出了许多防腐拒变的新的思想和方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仍要驰而不息的为反腐倡廉努力。

猜你喜欢
廉政作风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廉政之歌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