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娥 王春宁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是提高学生文学素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高职语文教育模式下,还存在一定的功利思想,在开展语文教育活动时,通常只是对教材中体现的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很少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这就导致学生文学素养方面的成长受到限制。在不断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时,教师需要采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引导,无论是职场中的真实案例,还是关于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素材。在立体且丰富的教学材料影响下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高职语文教育才能实现其预期效果。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在高校扩招政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职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是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多由专业课教师负责,但是专业课教师通常只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很少对职业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和评估,这就导致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语文本身是一门比较丰富的课程,借助语文丰富的人文特点,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强化,让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此外语文教育本身在强化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就业中占据一定优势。
(一)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师同样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不断推动高职语文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因材施教应当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在开展职业能力相关教育活动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选择具有职业教育价值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在教育内容中凸显敬业精神、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等内容。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互动与交流,通过高效率的师生互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渐意识到职业能力发展对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
(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这时应当将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在高职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在各个年级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确保学生能够逐渐适应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对刚刚步入高职学习生涯的大一学生而言,语文知识相对简单,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并且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对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生而言,教师则应适当采用突击训练的形式,对职业能力进行专门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容地应对就业,并且适应职场。
(三)理实结合原则。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组织高职语文教育活动时,教师同样需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发展的相关实践。为此,这是应当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不仅要对理论进行分析,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表现,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等。教师还应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重,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确保理论能够被实践验证,实践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一)结合职业能力设置语文教学目标。科学教育目标是高职语文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设置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将教育目标与高职语文教学的整体流程,相对应做好长远规划以及目标分解两项任务。长远的规划是指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生涯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渗透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目标分解则是根据长期规划将职业能力发展的目标分解至每一堂课,结合不同语文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此外,目标设置还应坚持动态化的原则,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结合学生的成长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确保教学目标能够保持先进性,对高职语文教学活动起到指引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相匹配。丰富的教育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在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级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确保教育内容与学生专业特点相匹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规划能力,一方面要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职业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应尝试主动开发教材,根据学校的办学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教师应当积极推动校本教材的开发,将高职语文教育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个部分,基础模块是指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部分,专业模块则是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酒店管理专业中渗透酒文化的相关内容,在理工类专业语文教学中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此外,教师自身应当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培养意识,根据自身所承担的专业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三)创新语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师还应当推动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高职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结合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优化和创新,确保语文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以情境教学法为例,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专业相关的工作场景还原到课堂,以图片和新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内容,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通过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能够对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并且提前适应工作节奏,在独具专业特色的场景中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四)基于职业能力发展布置专项训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开展专门的训练活动,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行指导。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通过播放广播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掌握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口语训练方面,教师同样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布置相应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不断强化表达能力。从阅读训练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收集不同专业就业中的岗位说明书等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获取信息,明确自身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写作训练方面,教师应当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将常见的书信和邮件格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书写规范。
(五)基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高职语文本身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在推动高职语文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时也应关注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教师应当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职业道德进行引导,通过优秀的职业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在讲解成语庖丁解牛时,教师应当对庖丁娴熟的工作技能进行渲染,让学生意识到熟能生巧的道理,通过成语讲解,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此外,教师还应尝试以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出师表》等经典的古诗文,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为蜀国的发展和扩张,从现代公司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具有极高企业忠诚度的表现。在教师不断渗透职业能力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是提高高职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高职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工作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通过充满趣味的语文教育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