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方向探讨

2022-11-27 01:15姜明金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网络平台校园文化

□姜明金

现代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对大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现代学生思政教育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在新时代视域下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方向展开深度探究势在必行。

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家庭环境。中华民族十分注重家庭教育,而家庭也是学生出生后步入的第一所“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摇篮。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环境具备其他环境缺少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渗透性作用。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进步,家庭特有的社会功能与文明作用均是无法代替的,唯有注重家庭环境的合理化建设,才能够让数以万计的家庭成为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主要基础。然而,当前家庭环境往往呈现出家长过于注重智育,忽视德育的情况,培育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优质人才对家庭教育来讲只是空话。广大家长过于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内心想法与个性,缺少互动沟通,极易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此种状况难以调动家庭环境具有的积极因素,难以提升现代大学生思维品质和道德水平,也无法掌握大学生实际心理特点与价值需求,进而使学生树立起“以分数论成败”的理念,而忽略了自身道德品质与思想价值。

(二)社会环境。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趋势,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逐渐进入到新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将我国与世界进行密切联系,加大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沟通互动。另外,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推动的发展背景下,随着生产要素在世界领域内自由流动,全球各个国家文化思想也在相互碰撞交流,使各种先进文化、落后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对新时期现代大学生社会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在西方各类思想文化以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很多学生会对社会主义存有质疑,其认为我国共产主义就是不贴合实际的一种“宏伟目标”,致使现代大学生缺少正确理想信念,会心存迷茫和困惑,从而发生信仰危机。又因西方文化的直接影响,一些学生会出现崇洋媚外的情况,盲目接纳各种西方文化与产品,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心理,甚至否定我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而这些消极影响会妨碍现代大学生发展,影响学生成长成才,也对大学生参与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不利影响。

(三)校园环境。从特定角度而言,高校整体环境是积极健康的,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思政教育环境。然而,高校并非只是一个“教育环境”,其是现代社会的“缩影”,亦是现代社会的“反应”。在新时期背景下,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依旧存有诸多问题。校园环境建设属于一个系统性工程,但是很多学校均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多数教师与学校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过于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培育其专业素养,重视科技知识对学生的作用,重视成绩与分数,只能看到大学生所获取的成绩与成果,未能对大学生三观展开正确教育与引导,忽视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有效培育,致使思政教育在部分高校中处于边缘化位置。由此可见,这些高等院校未能真正意识到校园文化具有的育人功能,也未能将校园文化建设加入到学校整体教育发展中,致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表面化与形式化,无法构成合力。与此同时,针对这些高等院校来讲,忽略校园文化建设亦是再所难免。究其根本,这些学校未能正确了解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底蕴,难以处理高尚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关系,无法有效调动校园文化的各类积极因素,也难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特有的育人功能,致使校园文化建设无法和文化育人进行有机整合,无法担任起文化育人的重要责任。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方向

(一)创新思政教育授课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课堂教育并非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亦不应该是“一言堂,更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和几个学分那么简单。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应积极创新教育手段与教育形式,以此提高思政理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及亲和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转变传统单向灌输式授课方式。在大学思政课程教育进程中,运用师生“双向互动”教育取得的最好结果即是“教学相长”,任课教师需要合理应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探讨,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让学生在恰当范围内有选择知识和发表言论的权利。思政教师还应当及时和学生展开交流,真正做到心灵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课堂思政教学整个过程,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还能掌握更多思政知识。二是应用开放式教育手段。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手段要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打破以往的枷锁和牢笼,摆脱落后、陈旧的认同和体系,应当坚持与弘扬优秀正确的传统方法与经验。在大学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开放式教学方法代替以往封闭落后的教育手段,应用网络视频、PPT与录像等多种现代教育方式,利用直观形象的历史影像与声音资料,使大学生身处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不断吸取知识和养分,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并在此过程中协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健全人格与道德思想,培育学生人文关怀精神,从而提高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与可接受性。

(二)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氛围。高等院校育人环境视域下的“以人为本”,即是将学生作为根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将服务学生、关爱学生作为中心,使学生摆脱被迫接受知识的“角色”。另外,还要注重以文化人,即指在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实际建设进程中,给予大学生应有的理解与尊重,让学生能够在和谐友爱的教学环境中体会到人文关怀,明确主人翁角色,从传统被迫接受知识的牢笼中挣脱出来,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真正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认知,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由于层次、认知水平与天赋不同,大学生相互间存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新型渗透式教学进程中,也应当尊重大学生个体存在的不同,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校园内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怀,并在这一前提下,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利用饱学之师与浩然之气让大学生领悟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引导大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在良好校园文化的感染下明确理想信念。除此之外,在新生开学典礼与入学教育中还可增添校史校情介绍板块,推动学生快速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和环境中,提高学生对大学的认同感、自豪感与归属感。亦可根据设置校史选修课,创建完善健全的文化标识体制,提高大学生对校园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爱校之情。利用校园文化,增强对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以及责任意识的培育,协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在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认知,并培育服务国家、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进行有机融合,进而为国家更好发展贡献出属于自身的一份力量。

(三)完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快速发展对现代大学生思维想法产生巨大影响,而高等院校也需要做到“因时而进”,应用网络平台探究思政教育的新渠道,完善思政教育平台是提升现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的最佳路径。一是学校应加大各项投入,保障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活力。高校创建思政网络平台不可只停滞在表层意向上,应当付诸实际行动。在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中,先进的硬件设施是必备条件,因此要求高等院校增强对此平台各项设施的建设,深度发掘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其一,学校可创建专职组织,配备专项资金为思政网络平台研发和运行服务,对学校思政施教人员提供所需技术装备,使其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更好地展开思政教育。其二,对高等院校思政任职工作人员展开系统培训,由于网络的兴起对现代思政教育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然而也出现一定挑战与困难。一些思政教学任职人员因年龄与专业的限制,无法熟练掌握并应用网络平台,因此必须对这些工作人员展开专业化培训,使网络平台能够成为思政施教工作人员的“强大帮手”。二是丰富平台内容,提高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影响力与吸引力。针对网络平台来讲,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平台,用户关注率与点击率均是平台成功的主要评判标准,很多学校虽然创建了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然而整体浏览程度和关注度确实差强人意。追根溯源,主要由于平台内容相对单一,只包含与思政有关的知识内容和理论,缺少创新性。因此,如果想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和功效,则必须对平台内容进行创新,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平台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大学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不仅需要具备各式各样的社会热点新闻,而且还需要提供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信息,从学校通知、考试放假到求职应聘等信息面面俱到,使大学生感受到便捷与贴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才能发挥平台的思政价值和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对现代学生三观的形成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相关部门与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深入分析思政教育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并探究最佳解决路径,使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适应新时代发展提出的需求,进而推动现代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三观。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网络平台校园文化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