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尚昕 王淑君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全球每年新发肺癌约220万例,而在我国新发肺癌病例数也超80 万,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作为癌症中的头号杀手,肺癌有哪些表现?如何能尽早识别肺癌的存在?预防肺癌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每年的11 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在第22 个“国际肺癌日”来临之际,本刊编辑部专访了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教授,请他就上述问题为大众答疑解惑,旨在提高大众早期肺癌筛查的意识,呼吁大众重视肺癌的预防。
【专家简介】
支修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兼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府特约监察员等。
从事胸外科和肺癌诊疗40 年,在肺癌筛查、肺小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癌规范化诊疗、早期肺癌手术和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以及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在控烟与肺癌防治科普教育和卫生经济学研究领域有独特见解。近20 年来,创建成立了我国胸外科、肺癌防治和健康教育领域多个专业学科协会,建立了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10 余家协作中心和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几十家肺结节诊疗会诊中心,在团结全国胸外科和肺癌领域学术带头人、搭建全国胸外科和肺癌领域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全国胸外科和肺癌防治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国内外项目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谈到肺癌的发病,支修益教授介绍道,当前,肺癌已经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老年病大摇大摆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而吸烟加“六化”是导致肺癌高发的罪魁祸首。我国有3.08 亿烟民,更有7.4 亿人遭受二手烟的毒害,加之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城市工业化、环境污染化、生活方式不良化、医学诊疗手段现代化,共同呈现出肺癌的高发现状,预计未来肺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还将持续上升,我国肺癌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推动和强化癌症的筛查和早期治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到2030 年要实现总体癌症5 年生存率提高15%。因此,肺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非常重要。
想要降低肺癌的发病,预防一马当先。哪些人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呢?
1.年龄超过50 岁的人:肺癌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近年来肺癌的发病已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年龄超过50 岁的重点人群,一定要重视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从未做过胸部CT 的中老年烟民朋友建议也去做一次胸部CT,给自己的双肺留张底版。
2.吸烟者:吸烟指数在400 以上的人群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吸烟指数是每天吸烟支数与烟龄年数的乘积。例如,每天平均吸烟20 支,烟龄20 年,那么吸烟指数就是400。吸烟史越长,抽烟量越大,肺癌风险就越高。
3.有肺癌家族史者:虽然肺癌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是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特征。如果一级亲属如父母、亲兄弟姐妹罹患有肺癌,下一代可能会遗传到癌症基因的易感性,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4.既往有肺部疾病史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肺结核病史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也有发展为肺癌的风险。
5.职业环境不良者:对于某些特定职业如石油、水泥、煤炭和化工等行业领域的工人,由于在职业活动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易引起肺组织病变,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此外,常年居住在空气污染地区,室内装修污染严重,习惯高温烹饪但厨房通风不佳,以及性格内向、爱生闷气等因素,也会使得肺癌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
支教授介绍,根据肿块所在的位置,临床上把肺癌分成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
中心型肺癌是指位于肺门附近,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如同眼里不容沙子那样,支气管内也容不得异物,因此中心型肺癌患者在早期常出现憋不住的刺激性咳嗽,这种咳嗽不受人为意念以及普通止咳药控制。由于这类患者常抽烟,平时就有慢性咳嗽,出现这种刺激性咳嗽时,常常不以为然。随着刺激性咳嗽的加重,患者还会出现血丝痰。如果患者没有注意观察痰液的性状,这个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因此,支教授在此提醒大众,如果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出现了不能控制的刺激性咳嗽和咳痰,一定要保持警惕,留心咳嗽的性质和痰液的性状是否发生了变化,有助于早期肺癌的早期发现。
周围型肺癌位于支气管远端的肺组织里,在早期一般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只有通过胸部CT 筛查才可以被发现。需要注意的是,女性中常见的肺腺癌就属于周围型肺癌,常与吸烟无明显相关。因此,想要早期发现周围型肺癌,我们强调一定要重视肺癌的早期筛查,别等发展到中晚期再追悔莫及。
支教授强调,“早期,不仅是指早期发现肺癌,更强调是早期发现‘早期肺癌’。”他继而解释道:“如果我们发现‘肺癌敌人’是一个班或一个排的兵力,以现有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全歼‘敌人’。但如果发现‘敌人’已有一个师或一个军的兵力,即使使用各种治疗方式‘联合作战’,最终也可能是两败俱伤。”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战胜肺癌的关键。目前,早期肺癌的筛查手段较传统方式已有很大改变。
1.胸部CT 检查代替传统的胸片、胸透。在肺癌高发地区,锁定肺癌高危人群,应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 进行肺癌筛查已形成业内广泛共识。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的低剂量螺旋CT,可用最小的扫描范围、最低的放射剂量(正常CT 放射剂量的1/6~1/8),对检查部位做出诊断。人到40 岁以上,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到80 岁会达到高峰,因此建议40~80 岁的朋友们都应定期进行胸部CT 检查。
2.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随着怀疑新冠肺炎而开展的肺部影像机会性筛查以及胸部低剂量螺旋CT 的临床推广,更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实际上,并非肺部小结节就一定是癌结节,初次胸部CT 检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病变。然而,面对数以万计的肺部影像,只凭放射科医生肉眼观察,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可能。如今,通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初筛后的可疑影像再做人工复诊,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早期肺癌的诊断能力。
3.液体活检技术升级。临床上会根据发现的肺小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常规应用液体活检技术来鉴别结节的性质,再进而选择处理方式。过去只是检测血液中的癌胚抗原,目前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肺癌7 种自身抗体、痰端粒酶等来发现癌细胞的痕迹,辅助医生筛查出早期肺癌患者。
4.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目前,多家医院建立了由胸外科、肿瘤内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肺癌的诊疗过程,使得肺癌的诊断更加精确,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此外,支教授谈到,对于早期发现的早期肺癌,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首选。以往的手术治疗通常要在患者胸壁上切开一个30~40 厘米的大切口才能施行肺叶切除术,但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手术以及肺癌药物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的突破,肺癌的治疗已经迈入“精准治疗”时代。
若想有效预防肺癌,支教授将预防措施概括为八个字——关注“三霾”,远离“五气”。“三霾”,即室外的雾霾、室内的烟霾和心中的阴霾;“五气”则为室外大气污染、室内烟草气、厨房油烟气、房屋装修空气污染以及心中闷气。
1.关注“三霾”。①关心室外雾霾的伤害。雾霾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记得戴上防雾霾口罩;回家后记得全身冲个澡,衣物也应挂在阳台通风。②重视室内烟霾的伤害。拒绝一手烟(包括电子烟)、警惕二手烟、关注三手烟的危害,远离烟草。③积极疏导心中的阴霾。平时遇到烦心事时,不抽烟、少喝酒、多交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不生闷气,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创造良好心态。
2.远离“五气”。除了远离上述提到的室外雾霾、室内烟霾及心中阴霾的伤害外,还要注意另外“两气”的伤害:①创建健康的厨房环境,降低厨房油烟气的肺伤害。厨房油烟是我国肺癌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保持厨房通风,并根据平时家庭烹调量和烹调习惯安装恰当功率的抽油烟机,同时注意抽油烟机底部与炉具上方的距离不宜过远。第二,保证在烹调过程中始终开着抽油烟机,尤其做完煎炸爆炒后,更要多开一会儿。第三,定期清理抽油烟机,以保证排油烟效果。第四,厨房可养点绿植或安装空气净化器,起到二次吸附油烟的作用。②重视家庭绿色环境,远离室内可挥发性气体的毒害。首先,家庭装修要选择环保认可的装修材料,轻装修重装饰,避免氡、苯、甲醛等室内可挥发性气体的超标污染。第二,搬新家之前,注意勤开窗通风放味,重视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可以自购检测仪或请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自然通风半小时或换气扇强制排风10 分钟,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就能有效降低。但由于家具、木板、织物等污染源会持续释放空气污染物,因此每天都应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此外,最好不在家中安装打印机、复印机,以防它们工作时带来的粉尘污染。
3.坚持定期健康体检。重视每年健康体检中的胸部CT 项目,同时也鼓励做儿女的朋友们过年送父母一个全面的体检套餐,关爱父母健康。如果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一定要参加当地政府机构组织的肺癌筛查项目,或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4.重视肺癌的康复和健康教育。支教授提到,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离不开“防、筛、诊、治、康”的健康理念。接受合理的康复治疗和科学的健康教育在疾病治疗中同样重要,希望不幸罹患肺癌的朋友们能够重视肺癌的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积极加入医院或正规机构组织的癌症康复俱乐部,接受并积极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为自己和新病友们点亮生命之光。
最后,支教授呼吁大家能够重视早期肺癌的早筛早治,不过度恐惧肺部结节,不过度恐惧肺癌,不把肺癌当成不治之症。只要掌握了肺癌的科学防治手段,肺癌是可防可治的,肺癌患者亦可“带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