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王琎
2020 年12 月15 日,“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开幕。受疫情影响,此次展览以图片展为主,这样一来,只能通过图片来还原文物原件。虽然这是一个遗憾,但也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尝试,对于整个展厅的展示效果,文物图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想介绍一下此次展览中可移动文物拍摄的一些技术问题。
提到考古摄影中可移动文物的拍摄,大家会有一些疑问,这不就是文物摄影吗?为什么还要细分为考古摄影中的可移动文物拍摄?
著名文物摄影家王璐提出的文物摄影定义是:“以文物为对象的摄影,就是要通过摄影家的审美理想与科学态度,运用相机和感光器材的功能,发挥摄影艺术纪实的独特优势,再现历史文物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摄影”可分为可移动文物的拍摄和不可移动文物的拍摄。
“考古摄影,简单地说,就是把现代摄影技术运用于考古、文博工作之中,揭示其科学、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从而形成特定技巧、方法的一种特殊的摄影形式。”这是徐中煜先生做的考古摄影的定义。这个定义其实很宽泛,考古摄影包含了田野发掘的拍摄和出土文物的拍摄。对这次“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展示文物进行的拍摄工作,就是考古摄影中出土文物的拍摄,定义为考古摄影中可移动文物的拍摄更为准确。
展厅内部
展品远照
自2009 年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追寻古代月氏人的踪迹。2017 年,故宫博物院也加入了中乌联合考古队。
中乌联合考古队主要工作目标是调查、发掘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天山两麓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至今已经在撒马尔罕、卡什卡达里亚、苏尔汉河等地开展多次考古调查工作,并发掘了以撒扎干(Sazagan)、拉巴特(Rabat)、谢尔哈拉卡特(Serkharakat)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遗址。2015 年9 月—2016 年7 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在撒马尔罕市西南约20 公里处的萨扎干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小型墓葬5 座、大型墓葬1 座。
撒扎干遗址的墓葬应属公元前后古代游牧人的墓葬。与泽拉夫善河流域考克特佩遗址、奥拉特遗址的游牧人墓葬,锡尔河流域阿克塔姆墓地和库里特佩墓地等,应属同一考古学文化。从年代、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来看,它们可能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康居有关。
2017 年5—6月和2018 年4—7 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在拜松市西南约2 公里处的拉巴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小型墓葬94 座。
此次拍摄的即是这些考古项目发掘出土的部分文物,主要包括饰品、陶器、人骨等。
此次对展览展品进行的拍摄定位为高精度的数字化采集,采集的数据将用于展览展示、展品图录的出版以及文物的研究和影像存档。这就决定了拍摄需要在室内灯光条件下进行,灯光为摄影闪光光源。因此,也就有一些不同于自然光源下拍摄的特殊要求。
首先,场地需要宽敞,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拍摄需要的摄影器材,包括台式摄影台和翻拍摄影台,还有配合拍摄用的闪光灯。
展品近照
展品侧面
其次,为了避免自然光和其他照明对拍摄的影响,需要拍摄环境无自然光和照明灯光直射,尽量达到无光的环境。
第三,要对拍摄环境内的电线线路及负载能力进行检测,确保电力线路可以满足摄影闪光灯的负荷,因为室内拍摄的摄影闪光灯一般为大功率的输出闪光灯,单支摄影闪光灯的功率一般在1000—2000 瓦不等,拍摄时一般会用到4—5 盏闪光灯,对电力的负荷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同时要注意拍摄环境的通风,尽量选择在有温控设备的环境中进行拍摄,因为闪光灯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要注意闪光设备的散热和通风,时刻关注设备使用当中的温度变化,以保证文物安全。
拍摄工作在文物整理和存放地——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场地为20 世纪60 年代修建的老楼,电力线路老化,经过和乌兹别克斯坦方面反复核对,确认了工作场所可以承受的闪光灯功率。最后我们的工作场地选在了食堂,虽有大玻璃窗,但可以用黑色塑料布遮挡。基本满足无光或者暗光的拍摄环境,没有空调降温,只能选择电风扇为拍摄灯具降温。
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垂直摄影台
器物立体摄影台
此次拍摄使用的相机为尼康D3x型,选用24mm—70mm 镜头和105mm 微距镜头。灯光使用瑞士布朗专业摄影闪光灯系统,台式摄影环境使用布朗Scoro S系列电源箱,可控制3 个灯头独立输出并保持精确的色温一致,共使用两只电源箱来控制4—5 支布朗闪光灯。翻拍台灯光使用布朗轻便闪光灯,直接连接220v 电源,控制单元、输出调节开关都集成在灯光后部,操作简便。摄影台使用中灰色纸作为背景。背景纸悬挂采用曼富图背景套装,由2 个迷你灯架、1 根三节式撑杆组成。
根据文物类型判断和以往拍摄文物的经验,此次文物摄影台共布置4 支灯,分别为顶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其中顶光配以覆盖面大、光比较柔的柔光棚,用于整个拍摄的环境光照明,利用顶灯光照范围和背景纸下垂悬挂坡度的配合使背景呈现出由暗到亮的渐变效果。使用纯色背景纸利用灯光打出渐变效果比渐变背景纸的效果更加自然。而且在拍摄过程中,背景纸摆放文物的位置污损之后只需裁掉污损部位,向下拉背景纸卷轴即可完成背景纸的更换。
主光安装蜂巢加柔光纸。主光用于被摄文物的主要造型照明,而且兼顾了被摄文物质感的展现,所以加蜂巢让光源指向性更强。柔光纸用于柔化光线,但不弱化光线指向性,光线的柔化程度可以通过柔光纸距离光源远近来调节。
辅助光配以小柔光棚,用柔和均匀的光来补充照亮被摄文物的背光面,既做到了补充光线又不产生新的阴影,使背光面的暗部细节能够得到很好的呈现。
侧逆光放在拍摄台的后面右侧。被摄文物的右上方处在背光面,和背景的暗部重叠较多,使用右侧侧逆光勾勒出文物的轮廓,使得文物和背景暗部脱离开来,使整个影像看起来更加立体。
摄影布光示意图
在此次展览中,之所以图片展牌比较接近立体效果,就是因为在拍摄中精心布光,让文物的受光面和暗部达到一个合适的光比,使文物看起来更加立体。例如,展览中有一些陶罐,为了让陶罐的肚看起来是鼓的而不是平的。我们要让器物看起来位于日光下,有高光,产生受光面,也有背光面,形成影子,这样画面会看起来非常立体,不至于“平”。
这里要引入一个摄影的概念——光比。“光比”是摄影上重要的参数之一,指照明环境下被摄物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例。光比对照片的反差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如画面照明平均,主光和辅助光的照明一样,则光比为1:1;如亮面受光是暗面的一倍,光比为1:2,以此类推。光是满足摄影曝光的基本条件,和素描静物一样,被摄主体在光源的照明下会分布出五大调子和三大面。五大调子指:高光、亮部、明暗分界线、阴影、反光;三大面指亮面、灰面、暗面。不同角度、不同数量的光源照明,调子分布比例会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照片亮暗面反差会变化明显。
陶罐摄影棚拍摄效果
陶罐图片展厅效果
此次拍摄整理工作持续了将近一周,由于出土文物多为饰物,我们在成组拍摄时的摆放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拍摄中我们希望能够展示文物最原始的状态,比如饰品文物成串的状态,这样的拍摄方式给观众带来更直观的感受,一眼就能看出文物用途和佩戴方法。一些特殊文物的造型,让我们绞尽脑汁,经常需要因地制宜。如为了将这件饰品摆成小巧的圆形,我们将金饰围拢在镜头盖周围以达到圆形的效果。
陶罐摄影棚拍摄效果
闪光灯输出控制单元
陶罐图片展厅效果
饰品摆放现场与效果
人骨
人骨局部
金饰吊起拍摄
还有一件立体的金饰品与曾经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中的黄金头饰类似,出土位置距阿富汗也仅有150公里。为了拍摄出佩戴时的效果,我们把文物悬空吊起。但是文物本身体积很小,又薄如蝉翼,透明的尼龙线太粗,金饰的重量达不到使透明尼龙线拉直自然下垂的效果。我们想来想去,最后采用头发掉起饰品拍摄,后期用PS 修抹掉头发的影像,来达到金饰品被吊起的完美效果。
人骨的材质其实和陶罐类似,属于不反光的文物类型,但在拍摄中研究人员特意强调要展示出骨质增生的细节,这就需要调整以及加强侧光的使用,达到更好展示材质的要求。
这件头骨在形状上和陶罐类似,布光方法也基本和罐类器物是一致的。由于头顶是主光的受光面,所以在主光布光的时候,既要保证整体环境光源合适,还要保证头骨上方曝光准确,采取稍微降低主光输出的办法。这样一来整体环境光偏暗调,以黑色调为主,既保证了头骨的曝光,也能使白色头骨在暗色环境中更加突出。
在人骨局部骨质增生的拍摄当中,为了体现出骨质增生的质感,我们采取了减弱辅助光加强主光的布光法。主光以侧光的形式出现,与辅助光的光比要大,骨质增生的材质感和细节在较强的主光侧光下被展现出来。
这次拍摄的文物只是考古摄影中的部分类别,在实际的考古摄影工作中,有众多文物种类需要拍摄,包括整理完毕的文物和刚刚出土的文物的拍摄。考古摄影中可移动文物的拍摄,怎么样能做到采集及时、全面,将摄影工作对文物的影响最小化,也是我们长期以来需要面对和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