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君
山东省海阳市二十里店镇畜牧兽医站,山东海阳 265100
鹅出血性败血综合征是由正粘病毒中某些血清型毒株感染而引发的鹅的一种全身病毒性败血症。在一些管理水平低下、饲养管理不良的鹅群中经常会受到病原体的侵扰,再加上自身体质较差,致使鹅群感染病毒而发病。病鹅以头部肿大,眼睛经常流泪以及鼻腔出血为主要表现,影响鹅群的采食和饮水,精神状况极差,再加上属于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性药物来治疗,防治不及时就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给鹅群带来较大的危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报道,已知病原为正粘病毒中的某些血清型毒株,由于临床在对病鹅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时也能检测出其他病原混感,故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不只是单一毒株引发,而是多种病原共同作用使得病鹅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饲养管理水平低和养殖环境卫生差的养殖场本病高发,饲养密度过大时,一旦鹅群中发现本病,短时间内能很快扩散。感染鹅前期无任何症状,当表现出症状时发病很突然,病程也较短,死亡率为10%~50%。养殖过程中的常见应激因素对该病有促发作用,如暴力驱赶、长途运输、频繁更换饲料、高温高湿天气、转群等。
正常情况下,鹅正粘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在太阳光照射和干燥环境中会很快失去感染性,但在低温和潮湿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如将病鹅组织器官在0 ℃环境中保存,经过1年多还可以检测到本病毒存在,在土壤环境中可以存活1 个月。
病鹅往往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鹅群可以通过自身排泄物和分泌物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病毒,病毒对环境中的土壤、用具、空气、人员和饲喂器具等造成污染,然后携带病毒的饲料、饮水或舍内空气会被健康鹅群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摄入体内,最后引起本病发生。一旦有鹅只感染本病,可以在全群中逐渐扩散和传播,从而引起大面积的流行。病毒在鹅体内进行复制,在没有表现症状以及在鹅群康复后1~2 周之前,都可以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病毒,所以在对病鹅进行隔离治疗时,需要在病鹅症状消失2 周后才可以与大群混合饲养或者解除隔离,避免这些病鹅成为本病的传染源,致使鹅群反复发作本病。
本病不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水平传播,还可以经过发病种鹅的种蛋向后代雏鹅进行垂直传播,同时种蛋外部蛋壳也可以携带大量病毒,如果孵化场消毒不严格,也会传染给后代雏鹅。如果孵化场卫生环境条件较差,消毒不严,或者对被污染的种蛋、死胚或臭蛋等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都会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致使本病在鹅场时常暴发。
引起鹅群感染本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大多是由于卫生防疫不严引起。首先一些养殖场往往将几个批次的鹅群饲养在一个场区,甚至将鸡群和鹅群饲养在一起,这样鸡群感染传染性新城疫疾病后,就会给鹅群带来巨大威胁,因为鸡的副黏病毒与本病毒具有高致病性。另外大周龄的鹅群感染疾病后,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病毒,就会给小周龄的鹅群带来影响,时刻威胁着场区其它健康鹅群。其次是在引进雏鹅或后备种鹅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考察,随意向小型种鹅场甚至几个鹅场引进雏鹅或后备种鹅,这样就会存在携带病毒的风险,因为鹅自身抗体水平高度不一致,往往在引种后1~2周就开始发生本病。
病鹅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经常萎靡不振,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有些鹅甚至数日内不采食,只饮水,造成体重迅速下降,部分病鹅用嘴支撑地面,卧地不起。随着疾病不断发展,感染鹅眼结膜开始潮红,眼睛流泪,角膜浑浊,视力下降,头颈部位皮下水肿,导致头部看起来膨大。还有的病鹅肌肉震颤,全身抽搐,神经症状明显,走路不稳,经常无故拍打翅膀,意识混乱,表现严重的病程不超过5 d,临死前口腔、眼部、鼻孔等处流出暗红色的带血液的液体。
对病死鹅进行剖检,可见眼结膜出血,局部有溃疡灶,角膜为白色云雾状。头部、胸部的皮肤内侧有斑点状出血,皮下呈淡黄色胶冻样浸润,口腔和食管黏膜表面有出血点和溃疡灶,有的则为条纹状的伪膜,腺胃、肌胃、肠道黏膜广泛性出血,肠内容物为红褐色或血红色,严重时肠道内容物变成凝集块,泄殖腔的黏膜也表现出血、坏死和溃疡。鼻腔黏膜充血,鼻孔处时有带血的黏稠液体流出,剖检鼻腔中充满豆腐渣样物质,气管、喉头内外侧有斑点状的出血灶和水肿。多数病鹅体重不达标,机体消瘦,可视黏膜苍白缺血,有的器官出现衰竭。
预防本病需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原则,防止病毒经种蛋传染雏鹅,严禁从疫区引进雏鹅,避免将病毒携带入场。饲养过程注重环境卫生改良,保持舍内干燥,坑塘养殖的鹅群要防止病原经水体传播,尽量在流动的活水中养殖[1]。鹅群经常出入的地方可在地面撒生石灰或喷洒1%火碱溶液,从而对地面进行消毒。外来人员和车辆必须严格消毒后再允许进入,饲料、兽药、疫苗、设备等厂家的业务人员经常来往于不同养殖场,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播,建议有业务需求的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进行接待。临床上有通过制备自家苗来预防本病的,但由于该病的病原并不是单一型,导致临床免疫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也不建议免疫自家苗,因为自家苗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工艺也不完善,如果灭活不当还容易导致散毒,安全性不稳定,故还是通过提升养殖场管理水平来解决。由于本病毒对高温和干燥环境比较敏感,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 个月,鹅群出栏后需要对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最好放置时间延长到1 个月以上,并且保持圈舍处于干燥状态,可以将环境中存活的病原菌彻底杀灭,避免上批次鹅群将病原体传播给健康鹅群。
已经发现病鹅的养殖场首先要把表现出症状的鹅单独隔离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治疗,之后对全场进行带动物消毒,消毒剂可选择刺激性小、杀菌力强、安全性高的稀碘溶液或0.2%过硫酸氢钾溶液。注重饲养密度的降低,将鹅群分隔成多个小群,对预防本病的扩散有较好的效果。喂料采用“少喂勤添”的原则,霉变、过期和变质的饲料禁止饲喂,因其中的霉菌毒素可能会超标,减弱机体免疫力,造成病毒易感染[2]。糖皮质激素类、解热镇痛消炎类兽药要少用或不用,万不可滥用,这些药物虽然有较好的抗炎效果,但也很容易引发机体出现抵抗力下降,使得肠道中的条件致病性病原乘机发作,临床上很多病例都是药物使用越多,鹅群发病率越高。
在本病流行的地区,可以采集发病鹅群的病料在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然后研制成适合当地毒株的油乳剂灭活苗,雏鹅生长到1 周末时肌肉注射本灭活疫苗,可以提高雏鹅自身抗体水平,产生有效的保护能力,增强抵抗外界野毒的能力,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可以达到半年以上。
根据当地鹅败血症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选择优质疫苗,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来对鹅群进行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接种效果,可以和实验室结合起来在免疫前后对鹅群进行抗体监测,只有抗体水平达标后才可以说明免疫效果理想,否则需要紧急接种免疫,有效提高鹅群的抗体水平。建议免疫程序如下:在1~2 周进行首次免疫,皮下注射0.5 mL/只;5~6 周时进行第2 次免疫,肌肉注射1 mL/只;开产前2 周进行第3 次免疫接种,肌肉注射1.5 mL/只。对于成年鹅群每年接种2 次疫苗,可以获取理想的保护力,增强对外界野毒的抵抗力,降低鹅群发生败血症的几率。
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大肠杆菌和禽霍乱等细菌性基本的防控工作,对预防家禽感染本病非常有利。另外,必须重视引种工作,因为本病可以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在引种前需要充分考察种源地区的疫情,不要从疫情发生或流行的地区引种,尽量从正规种鹅场引种,避免雏鹅携带病毒而引起鹅群发病。
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临床有鹅场通过分离康复鹅的血清,将其无菌处理后再注射到病鹅体内,通过其中的抗体来中和病毒,能起到一定效果。当出现大群病鹅发病时,血清的使用量较大,往往无法满足需求,此时可通过对症治疗的方案来降低病死率。因本病前期可造成体温升高而使得采食量下降,故在饮水中加入柴胡口服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溶液退烧,一般药物使用后4~6 h 采食量就可逐渐提升。同时,饲料中加入清瘟败毒散和黄芪多糖粉,以起到提升机体免疫的作用。粪便长时间不成型,且有便血出现的鹅需在饮水中加入白头翁口服液集中饮用,连续使用5~7 d,从而起到敛肠止泻的功效[3]。对症治疗能显著降低病死率,但需要提醒的是本病用药一定要尽早,待疾病发展至中晚期时,不但效果不好造成药物浪费,有幸存活下来的鹅后期生产性能仍表现不佳,饲养困难,同样会带来养殖损失。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感染鹅群机体后,可以在体内进行复制和繁殖,在病鹅没有表现临床症状之前,机体就可以向外界排放病毒,并且病鹅康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 周后,鹅群才不向外界排放病毒,个别鹅群在康复2 周后才停止排放病毒,这种情况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必须对发病鹅群进行隔离,等到不向外界排放病毒后才解除隔离或封锁,避免这些康复后的鹅群成为今后的主要传染源。
鹅群感染本病后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本病属于病毒性疾病,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需要采取自繁自养方式,并保持圈舍干净、干燥和卫生良好。不要从疫区引种,做好圈舍内外的清理和消毒,减少鹅群接触病原体的风险,降低鹅群感染本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