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晟,梁东辉,袁见辉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中山 528421)
颅内室管膜下瘤在临床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程发展缓慢,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判定为I 级肿瘤,占颅内肿瘤发病的0.2%~0.7%左右[1]。此类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不但病程进展时间较长,而且在临床中已经被判定为非侵袭性的一种低级别肿瘤病变,患者通常并无明显的临床特征,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断[2]。本文就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期间中于山市古镇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结果证实为颅内室管膜下瘤的患者16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同意接受MR 影像学分析,取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相关的影响学资料,并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观察颅内室管膜下瘤的临床特征,最后对颅内室管膜下瘤的MR 影像学诊断展开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回顾性分析2020年1 月—2021年6月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经病理追踪证实为颅内室管膜下瘤患者1 6例。其中男性1 0例,年龄2 5~5 9岁,平均年 龄(39.38±2.94)岁,病程1~41个月,平均(20.13±2.54)个月;女性6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38.97±2.53)岁,病程1~40 个月,平均(19.87±2.69)个月。本次所选16 例患者中其中一例为外伤后偶然病发,患者在入院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头晕、四肢乏力、头晕、记忆力下降、行走不便以及癫痫等症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MR 成像本次研究采用美国GE 公司生产制造的超导型MR 扫描仪,机型为Signa1.5T HDe,采用头线圈、自旋回波(SE)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1.5T 频率的临床检测中仪器参数调整为500 ms/24 ms,3.0T 频率的临床检测中仪器参数调整为2 600 ms/85 ms,1.5T 频率的临床检测中仪器参数调整为2 400 ms/19 ms,T1WI 频率的临床检测中仪器参数调整为5 000 ms/123 ms,T2WI 频率的临床检测中仪器参数调整为325 ms/154 ms,TR/TE 频率的临床检测中仪器参数调整为4 800 ms/100 ms,视患者临床展开决定是否采取增强扫描,并分别对横断面、矢状位和冠状位等不同位面展开详细的观察对比,层厚参数调整为5.0 mm,对比剂选择扎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调整给药剂量(0.2 mmol/kg)。
根据肿瘤形态、部位以及瘤体大小占比和体内成分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MR 平扫及增强影像结果展开进一步探析。
根据肿瘤形态、部位以及瘤体大小占比和体内成分进行观察,根据肿瘤形态划分之下,病灶结构呈椭圆形患者8 例,轻微分叶患者3 例,瘤体内伴随有小结节患者2 例,小结节状3 例。根据肿瘤部位划分之下,其中右侧脑室患者3 例,左侧脑室3 例,第四脑室5 例,透明隔位置4 例,孟氏孔区1 例。根据瘤体大小划分之下,最小病灶位瘤体结构为0.5 cm×0.3 cm×0.3 cm,最大病灶位瘤体结构为3.8 cm×2.3 cm×1.8 cm,平均最小瘤体直径测量结果为1.1 cm,平均最大瘤体直径测量结果为2.3 cm。根据瘤体内成分可见,瘤内硬化血管患者1 例,同时还有1 例患者观察发现小囊状改变现象。
MR 平扫影像结果表示,MR 平扫结果最终MR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T1WI 稍长T1信号影患者9 例(56.25%),其信号强度略高于脑脊液,T2WI 呈长T2高信号,余下7 例MR 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信号回声均匀。当中MR 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瘤体内可见小囊状长T1更低信号影1 例;MR 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T1WI 稍长T1低信号影,T2WI 混杂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患者2 例;MR 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瘤体内可见小结节状与脑组织呈等T1等T2信号影患者1 例;MR 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T1WI 与脑组织呈等T1信号影,T2WI 与脑组织呈等T2信号影,信号均匀2 例;MR 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T1WI 与脑组织呈等T1信号影,T2WI 呈长T2高信号1 例。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共16 例,所有患者接受增强扫描后肿瘤未见强化,观察发现13 例患者MR 影像学结果显示肿瘤未见强化,其中可见强化血管蒂突入侧脑室瘤体内患者1 例,肿瘤内可见小片状轻微强化2 例。而且在MR 影像学结果中发现脑室扩张12 例,其中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3 例,单侧脑室扩张9 例,均为肿瘤侧脑室扩张。同时在MR 影像学结果中发现患者出现中线移位现象8 例,为中线向肿瘤对侧移位。
室管膜下瘤的病灶位置可发生于脑室系统通道之中的任何位置,据不完全统计发现[3],最多的位于第四脑室,占比约60%,然后就是侧脑室,约39%,最少的是脊髓和脑内组织,只有极少数患者的病灶位发生在这个位置。对于室管膜下瘤的组织学起源尚不明确,初步判断和室管膜下层的胶质细胞有关[4]。室管膜下瘤的生长周期较为缓慢,在临床中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占据脑组织肿瘤近0.32%,但是在脑室肿瘤当中约占27%[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MR 检查增多,发现室管膜下瘤也增多,年龄范围变广,18~77 岁均有文献报道,且相比之下男性占比更大[3]。
室管膜下瘤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周边血运不丰富,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紧密所导致。临床中对于室管膜下瘤主要是采取切除术进行治疗,不但临床操作便捷,而且患者也不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现象,所以临床中对于无症状偶然发现的肿瘤,在安排治疗过程中尤为关键,可见术前明确诊断对患者疾病控制的重要性。由于室管膜下瘤在疾病进展期阶段生长速度较慢,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部分患者甚至是在平时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和特殊反应,只有在肿瘤不断增长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的时候,才会表现出细微的临床症状[6]。经临床总结发现[7],室管膜下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最多的应该就是头痛,还有就是呕吐及头晕等症状的频率也相对较高,这些都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所导致。极少情况当中室管膜下瘤也会表现出局限性神经障碍及肿瘤内出血等急症现象,但是发生这种概率的患者在临床中更是少见。分析室管膜下瘤的病理学组织发现,室管膜下瘤具有室管膜与星形细胞分化的混合表现,瘤细胞单个或聚集成巢状散落的分布于胶质纤维网格当中,对于微细的钙化灶及囊内病变现象,临床中瘤细胞和细胞核异型性的症状表现较轻,核分裂现象更是少见。电镜观察结果下可见肿瘤细胞之间会产生链接现象,而且在部分时候还会形成菊形团,周边伴随有微细囊内结构,当临床中观察样本存在上述明显特征的时候这就表示肿瘤细胞兼有室管膜细胞双重的临床特性[8]。室管膜下瘤预后良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完全切除后复发的报道。完全切除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第四脑室底肿瘤。然而,考虑到这些肿瘤生长缓慢,残余肿瘤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表现为症状性肿块,单独去瘤通常会产生良好的预后[9]。然而临床中对于室管膜下瘤的组织来源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中认为主要和室管膜下细胞板层的室管膜神经胶质前体细胞有关,但是具体的特征表现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MR 影像学具有多位面和多参数的成像优势,相比传统的CT诊断模式能够对病灶位展开360°无死角观察,对于微细病灶位能够进一步展开分析讨论,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10]。经临床总结发现[11],室管膜下瘤当中病灶位发生频率追到的当属第四脑室当中,病发率搞到70%,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右侧脑室患者3 例,左侧脑室3 例,第四脑室5 例,透明隔位置4 例,孟氏孔区1 例,观念与本试验结果相符。一般情况下微细肿瘤结构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反应,然而孟氏孔周边的病灶位相比其他位置更加容易导致脑脊液循环梗阻现象的发生,导致患者出现体位性头痛或癫痫发作症状,尤其是对于病灶位直径超过4 cm 的时候室管膜下瘤的症状表现更是会随时发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肿瘤边界的光滑程度也是室管膜下瘤患者MR 诊断中的明显特征之一,本实验所选取的16 例患者影像学结果均显示肿瘤边界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与室管膜下瘤的影像学特征相符。由于肿瘤内所含成分各不相同,最终的MR 影像学结果显示方面也会出现相应的差异,当遇到肿瘤内伴随有局灶性囊变、钙化或者含铁血黄素成绩以及硬化的肿瘤血管后,MR 影像学诊断结果可见明显的信号强度不一,会明显异于正常水平[12]。检查中可见肿瘤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实性结节,大部分情况下患者的肿瘤直径不超过1~2 cm,且脑室内和脊髓室管膜下瘤通常界限清楚[13]。手术病理结果表示,肿瘤内小囊状低信号改变并不是肿瘤组织发生坏死或液化现象,也有可能是富含黏液囊状结构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主要是由于MR 诊断中肿瘤同样是呈实体性质,所以在临床诊断当中需要进行详细分辨[14]。由于MR 影像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临床优势,在检测中能够明确对透明隔及孟氏孔区等进行判断,从而增高了室管膜下瘤的诊断符合率,能够详细判断肿瘤边界官话程度,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本实验数据发现,根据肿瘤形态、部位以及瘤体大小占比和体内成分进行观察,病灶结构呈椭圆形、轻微分叶、瘤体内伴随有小结节以及小结节状几种形态,病灶结构之中当属椭圆形结构最为多见;而且第四脑室的肿瘤位最为常见,最平均最小瘤体直径测量结果为1.1 cm,平均最大瘤体直径测量结果为2.3 cm。MR 平扫影像结果提示实性部分呈等或低密度,MR 平扫T1WI 呈低、稍低或等信号,T2WI 以高信号为主,而瘤内小囊变区呈更低密度及长T1长T2信号,同时行CT、MR 增强扫描,观察病灶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室管膜下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结节性肿块,通常无强化,钙化和出血灶可能很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髓内病例通常位于偏心位置,而不是像椎管内室管膜瘤那样位于中心位置。病变在T1和T2加权MRI 上均为低信号至高信号,并伴有轻微至中度强化[15]。然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小,而且没有对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跟踪,在后续的研究分析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合并其他疾病,展开深入的分析。
室管膜下瘤的病程发展时间较长,而且和周边的脑组织之间分界现象相当清晰,并不具备浸润性发展方向,而且相对缺乏血管,所以在临床中大多都会选择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尤其是对于明显症状表现的患者来说更是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否则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可见精确诊断结果对患者临床救治的重要性。然而室管膜下瘤在MR 影像学分析中其实是有相应临床特征及其表现的,只需要通过对疾病MR 状态下的影像学表现展开进一步分析就能够做出判断,对于患者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估都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