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对策

2022-11-27 12:14赵华信天津联胜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管控评估管理

文/赵华信(天津联胜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部风险管控对企业来讲一直是热门话题,它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管理,也可以提升企业管理透明度,为内部控制提供好的实施环境。中外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推动力,也带来了较高的风险。从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的角度看,国内研究将重点放在风险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上,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差异。为了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与资料真实性,必须将内控风险管控纳入企业财务管理重点内容,在不断地管理实践中探寻适合于自身的发展路径与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并通过不断渗入文化理念,规范企业每个角色的操作行为与标准,实现公司政策的顺利执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经过企业经营管理的长期演变过程而形成的概念,一般是指对公司内部运作的控制管理,通过管理人员实施,影响全体人员。从定义来看,内部控制是通过不同管理手段的相互之间、职责分工实现对经济组织或者单位的控制管理,其目的是对企业经营现状的分析与改善,提高生产效率。在较早期的内部控制活动中,企业着重强调财产的安全管理以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与复核、手续审批等方面。随着经济市场的完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也逐渐复杂,现代的内控系统逐步形成。

现阶段,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是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所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通过内部控制发挥企业各机构的岗位职能,为实现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对企业各种资源调配进行优化,充分利用各部门各阶层的关联与制约关系,采取标准化、系统化的控制手段。企业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企业应该在不同阶段持续创新控制方式,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发展[1]。

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要想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内部控制培育竞争优势,增加核心竞争力。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对企业经营中不同环节、不同岗位进行价值控制,发现并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增强财政执行力。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强化内部约束,增进财务管理质量,完善信息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脱节问题,优化信息服务,保证企业生产中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有助于企业增强内部管理能力

内部控制是实现生产、营销、财务、等部门通力合作,各部门互相监督与牵制,以达到企业对每个环节控制,实现企业资源整合与业务控制的双重目的。在保证企业各种资源整合利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管控工作保障信息数据的真实性,杜绝会计信息失真,提升信息质量,实现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优化,从而确保企业内部管理活动达到标准。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发展过程的有效监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需要在实现内部控制的前提下进行制订。内部控制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公信力,还能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效率,能使企业在制度管控的范围内实施管理,降低企业风险。高效的内部控制能确保财务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推进企业持续发展[2]。

三、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风险防范现状

(一)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风险的认识

内部控制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意义重大,可以引导企业发展过程,集中优势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也可以及时修正企业战略的发展方向。当前,多数公司已经有内部控制的初步计划,但是公司各层面对内部控制风险认知较浅,没有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传递到各基层员工,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开展实施。

只有从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财务内部控制风险,才能在其实施过程中真正把握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现阶段,多数企业对内部控制风险预见性较少,在开展工作时,管理层对内控风险未深入研究,未构建相关的风险管理模式,对风险管理的认知较为片面,导致内部控制缺少前瞻性作用与长远规划。管理层对内控风险的认识也影响了基层部门对其重要性的判断,导致风险管理难以融入各项工作环节,从而影响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3]。

(二)企业缺乏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体系

企业内控是一个完整的、持续的财务管理过程,如果缺少完善的工作体系,就会有风险管理漏洞。内部控制可能面临的风险被企业忽视,只注重表面建设,没有预估到企业运营中各环节对内控的影响,影响到企业全面发展。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主要有以下问题,第一,部分企业内控风险管控目标不清晰,并未将风险管控贯穿于工作中,无法对风险点细致分析,致使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危机,严重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第二,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力差,缺少完善的预警机制,无法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企业往往认为,内控风险的防范仅需要专人管理就可以,忽略了风险的防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原因是对内控内容掌握不到位,将风险防范局限于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对风险要素掌握不够全面,无法完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的管控需要完善的管控体系保障,但是,现阶段部分企业对内控风险的管控没有明确目标或者目标脱离企业战略定位,导致风险管控无法有效实施。

(三)企业缺乏独立内部控制监督部门

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内控风险防范无法落实。为了行使企业监督职能,我国已经有了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两种监督体系,但这类监督对企业的监督效果不佳。目前多数企业监督职能是通过内部审计完成,因为内部控制属于经济业务,其结果会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成效,所以企业会将审计部门设立于财务部门之下,或者由财务部门兼职分管。审计工作主要是结合内外部数据,实现内控的全程监督。但是由于审计程序与方式的亟待更新,内审工作无法实现数据的充分运用,不能对内控管理进行深度挖掘,导致内控风险增加,内控管理工作实行效果无法预见。监管机制不完善、独立性较差、监管流程不规范等问题都在影响着监管的执行效力,也从侧面加重了内控的风险。

(四)企业缺乏优质专业风险管控人员

现如今企业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人才队伍的建设。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与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随着规模扩大与市场经营政策的变化,专业的风险管控人员较为稀缺,有的企业风险管控人员存在兼任的情况,无法满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有的企业对内控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较少,不重视员工的技能创新,工作中受经验主义影响,不愿进行创新性培训。这些情况的存在难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力度,导致企业内控风险管理无法达到企业发展要求。

四、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风险防范策略

(一)加强企业对内部控制风险的认识

新时期经济市场环境下,提升企业对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可以为风险防范奠定思想基础,也能加强内部控制合理性,保障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要强化企业对内部可控制风险防范理念,将防范意识融入全体员工,就要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宣传引导。第一,管理者要起到标杆作用,改变传统的意识理念,革新工作模式,认清内部控制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从思想认识上提高风险防范觉悟,深入基层部门沟通交流,打破思想界限,使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深入基层;第二,要鼓励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到风险防范管理中,将管控风险的理念渗入工作日常,鼓励大家进行经验交流,铭记风险防范重要性;第三,要充分利用文化宣传渠道,比如楼道展览、企业公众号、内部网络等平台,宣传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尝试,营造风险管控的工作氛围;第四,可以组织专题培训,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面向公司各层级管理人员、基层职工等进行讲解,重点针对岗位职责与防范方式,进一步增强风险管控意识,提升内部控制的运行水平,降低风险概率。

(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体系

首先要建立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的外部与内部风险较多,有经济环境、市场波动、行业政策、组织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及时发现风险是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前提条件。风险预警系统是发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重要手段,可以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分类、测量,为化解风险提供目标,是风险应对的重要参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时常关注内部调整与行业政策信息的变化,并对动态变化认真研究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与潜在风险,积极调整措施,主动应对变化,完善预警管理,建立预警系统,形成预警与预控两个方面的管控。时时监控各环节的改变,并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及时修正内部活动,完善公司制度,调整发展战略,确保公司合规经营。同时也要持续对系统进行深化与创新,坚持独立自主,杜绝技术风险。

其次,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的风险点进行评估。内部控制小组要由公司高层担任组长,联合各职能部门与业务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细化各部门职责。

结合岗位职责,负责各自业务范围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实施提供组织结构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小组要根据不同业务部门的工作规划,建立周度、月度、季度通报工作机制,将风险防范落实到内部控制的各阶段、各环节。可以通过召开基层分析座谈会的形式,强化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联合评估,实现对内控风险的管控。

再次,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对风险评估实施方案进行改进。对于已发现的风险隐患要落实改进处理,并通过评估样本总量、评估样本选取等编制的改变,开展具有联合性、反复性的后期评估,达成风险防范目标的顺利实现。

最后,可以引入新型的风险评估链条。内控风险评估分为程序评估与执行评估,前者关注企业业务流程中自上而下的关联是否符合领导小组下发的内控实施计划,注重内控设置的效果。后者关注内控计划的执行者的工作成绩,即内控的执行情况。所以,在内控风险评估中,可以将两者结合,创新评估方法。从纵向扩大内控评估范围,横向做到分析对比。新的内控风险评估链条可以从多角度对企业的内控效果进行评估,减少风险发生概率。

(三)完善独立内部控制监督工作

首先,要完善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第一,企业要依照独立性原则加强审计部门的考核监督机制,提升对内部审核的认识,发挥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将审计人员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对企业董事会等最高层管理负责,真正发挥内审的作用,督促企业的良性发展;第二,要明确审计工作内容,内审机构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单位生产活动全过程,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从单位的实际出发,突出内控系统审计、经济职责审计、决策审计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第三,要实时审计认定。审计管理部门应针对审计工作的后续事项建立后续审计制度,对较为重要的资产活动与结构调整实施跟踪审计的方式,通过后续审计对审计过程进行认定,确认审计过程是否合法合规,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持续性;第四,要改进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效率。随着经济市场不断完善,国内企业经营逐渐多元化,企业管理也逐渐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也要不断引进现代管理的思想理论,充分运用新的管理方法,积极加快信息化审计进程,提升审计效率,提高审计水平[4]。

其次,要合理利用外部监管职能。目前,有部分大型企业是通过社会机构行使监督职能。第三方事务所的监督具有中介性质,采取公平性原则,也可以被法律认可,注册会计师规模的迅速扩大就是由此而起。社会机构的介入对维护公共利益与企业投资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可以聘请专业机构的注册会计师,通过问询、观察等方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核与评价,提出审核意见。外部监督的实行,可以对内控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对内控系统完整性与周密性提出建议,有利于完善企业内控机制,指出内控管理中的风险点,促进企业内部系统不断完善,减少内控系统风险发生。

(四)建设优质专业风险管控人才团队

在提升内部控制风险意识思想建设的基础上,企业要注重对既有丰富的内部控制经验又了解行业法规政策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建立内部风险评估人才库。要派专人负责风险管理的学习与培训,完善相关人员的理论基础,改变现有的工作状态,引导他们进行管理创新,提升内控风险管理的创新力。专家库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各项运营业务重点风险,将风险分类,为风险分类防范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将结果转化为概率值,明确风险的影响后果,协助企业制定应对措施,达到防范目的。通过对内控专家的培养,提升公司内部评估的质量,尽可能降低或者规避内部控制风险,进而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持续发展[5]。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已经认识到内控实施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保证内控对企业发展的正向影响,就要充分认识内控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企业需要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适用于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同时,要通过自查、监管等不同方式发现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积极完善内控监督、风险管控等相关体系的建设,确保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性,同时需要疏通信息化沟通管理渠道,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管控评估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施工现场的信息技术与成本管控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广电总局出台“最严”整顿电视盒子管控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