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相关问题探讨

2022-11-27 11:31雷光辉
畜禽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畜禽

雷光辉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5408)

0 引言

在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结合”的经济体系下,基层畜禽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证基层畜牧检疫防疫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为我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大量的肉制品、蛋、奶等,提供了连续不断的物资供应。我国的动物生产肉制品规模庞大,动物检疫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检疫防疫的工作效率,我国在多个地区设立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站点,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对疾病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随着我国推出的一系列优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畜牧兽医检疫工作的落实,完善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现代化防疫体系。

近年来,从我国家畜家禽饲养的数据来看,畜禽存栏量和交易量都大幅度增多,畜产品的数量更是保持世界第一的水平,但从食品卫生安全的角度来说,畜禽产品质量还有待提升。这是由于我国的散养户数量较多,且国内的屠宰市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私屠滥宰现象,而且定点屠宰场、定点屠宰点的建设和设备没有统一的标准,屠宰设备过于老旧,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这些都会对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造成不良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客观条件,只有积极地做好动物检疫执法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控制动物及其产品的食品卫生安全,达到畜产品安全源头监管的目的。

1 基层畜牧兽医检疫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直接关系到动物产品的安全及老百姓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区域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不仅能降低畜牧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风险,还能保证市场上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1.1 保证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肉、蛋、奶等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虽然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呈现多元化、集约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但是部分畜禽养殖场在畜牧养殖种类和养殖数量扩大的同时,由于相关防疫工作不到位,往往导致畜禽疫病(猪、牛、羊口蹄疫病;猪瘟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的大范围暴发,甚至部分畜牧养殖集中地区出现畜禽大规模死亡的情况,严重影响畜产品的有效供应。比如前几年,由于非洲猪瘟在国内的暴发,导致猪肉紧缺,纵然国家投放存储肉,价格仍一度飙升至60元/kg。采取合理的措施,建立以现代化、科技化、体系化为支撑的适宜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基层防疫体系,可以有效降低畜牧疫病的发生概率和传播范围,从而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稳定相关农产品的价格,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

1.2 增加农民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与种植业相比较,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可以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带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当前阶段,我国大部分基层的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大多是由家庭散养转型而来,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较低,对于畜牧疫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能力较弱,一旦猪瘟、鸡瘟等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强的疫病大范围暴发,将对整个地区的畜禽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打击。加强基层畜牧疫病预防与治疗,可以将疫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促进畜牧产业的稳定发展,显著增加本地区农民的收益,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脱贫攻坚战略奠定基础。

1.3 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做好基层畜牧兽医防疫检疫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疫情,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人类被动物传染疾病的可能,为人类的健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我国的公共卫生水平。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将动物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保障畜牧养殖者的利益。做好基层畜牧兽医防疫检疫工作,可以从根本上对重大疾病的发生起到预防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和食品质量的安全水平,促进畜牧业高效、有序发展,为人民的健康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4 促进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村畜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畜牧业作为我国建设的基础投资项目,对农村整体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基层畜牧兽医防疫检疫工作是保护我国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屏障。所以加强基层畜牧检疫防疫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经济以良好的态势进行优化升级。

2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与检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畜禽养殖场规划不合理

畜禽养殖场规划不合理是导致畜禽疫病发生、增加防疫难度的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部分畜禽养殖场未对畜禽引入区、饲养区、废弃物处理区以及饲料管理区进行详细的划分,且存在畜牧粪便、体毛随意堆放现象,这不仅容易导致病原菌的传播,而且容易对周围的大气、水源以及土壤造成污染,甚至引发人畜中毒现象。②畜禽养殖场饲养技术员未对各日龄的畜牧动物进行划分,其喂养过程中采用配方相同的饲料,容易导致畜牧动物出现营养不良、体质较弱的现象,从而增大了罹患各类疾病的概率。③喂养畜牧动物的饲料并未进行按时的消毒处理,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畜牧疫病的传播。④部分基层养殖场并未设置专门的隔离场所,一旦发生猪瘟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口蹄等疫病,不能有效切断传染源,导致该病的大暴发。⑤基层畜牧养殖人员过度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养殖密度过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通风、换气设备,容易导致养殖场内各类病毒、细菌的孳生。

2.2 畜牧疫病防治技术相对滞后

当前阶段,我国的畜禽养殖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对于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部分地区的畜牧部门畜牧兽医人员配备相对较少、基础设施落后,在畜牧疫病的检测和防治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以“人工调查+土方法防治”为主的措施,而没有及时将日新月异的生物医药技术、疫苗技术以及现代化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到畜牧疫病防治工作中,这种现象在畜牧养殖量较大而各项技术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表现尤为明显。这也就导致了在畜牧疫病发生初期,无法及时采取诊断、隔离、治疗措施,导致部分传染性畜牧疫病迅速蔓延,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

2.3 专业畜牧防疫、检疫人员匮乏

现阶段,伴随着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我国的畜牧检疫防疫人员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再加上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具有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差、晋升空间有限等原因,导致该专业的高质量人才对其就业选择欲望较低,人才流失较大,使畜牧检疫防疫人员呈现出专业性较差的现象。畜牧检疫防疫人员的缺失,不利于畜牧养殖防疫体系的建立,再加上基层畜牧养殖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低、老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更是给基层的畜牧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畜牧防疫检疫人员多为地方政府分配人员。这些人员非动物检疫专业的毕业生,对动物检疫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较少。即使有此方面的毕业生,因未进行实际操作培训,也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

2.4 未形成完善的疫苗防控体系

当前阶段,大部分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不重视疫苗防控体系的建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在畜禽养殖场建立初期,由于养殖人员对该类畜禽各生命周期常发疾病缺乏了解,不能及时接种疫苗进行预防。②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对疫苗的接种部位、接种剂量、接种日龄等相关技术掌握不到位,导致疫苗无法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③部分畜牧养殖人员,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并未对所接种疫苗的种类、生产厂家、储存条件、生产日期、储存有效期等信息建立详细的档案,容易发生疫苗接种不完善、不同种类疫苗发生冲突等状况,不仅不利于激发畜禽体内的抗体,甚至会对畜禽的健壮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2.5 检疫工作重视度不够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检疫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对动物进行免费检疫时,对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视程度下降。管理部门一般为了方便,直接派检疫人员到现场检验。因没有对检疫人员给予外出补贴,接受任务分配的检疫人员执行力度减弱。此外,检疫任务繁重,检疫人员少,疫病类型多,检疫工作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许多检疫工作人员操之过急。

2.6 养殖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养殖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饲养场的管理人员对养殖程序缺乏良好的管理,这是导致本地区畜牧疫病扩散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畜牧养殖人员流动性较大,饲料销售员、畜牧收购人员等可以随意出入养殖场,容易导致病毒以人、运输工具为载体在各养殖场之间相互传播。②畜禽养殖场并未建立相对完善的饲养场所和饲养人员的消毒制度,容易导致相关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③缺乏专门处理畜禽动物粪便、尿液等排泄物场所,导致部分病原微生物(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污染水源以及周围环境后,引发畜牧动物类疾病。④养殖场所长期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导致部分病原微生物得以快速扩散、传播。

2.7 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我国畜产品检疫工作的主体不统一。畜产品检疫工作由农业农村局负责管理,但在实际检疫过程中,多部门会涉足其管理领域,导致协调难度大,使得基层畜牧业、兽医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更难以形成健全的基层畜牧业管理制度,具体体现为:①由于基层的畜禽养殖场具有分布相对分散、规模不大等特点,导致其监管难度较大。②部分地区的畜牧部门并未建立完善的畜牧疫病监管和预防体系,当相关疫病发生的时候,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染源、遏制其扩散,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③各部门监管的责任心不强,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不够全面。④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现象,出现违法行为后,执法不能落到实处,对于案件的处理不彻底。

2.8 资金支持不到位

畜牧疫病的防治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由于部分地区对于畜牧养殖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未设置畜牧疫病防治专用资金,防疫设备更新速度较慢,甚至部分设备由于缺乏维护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导致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的相关工作推进缓慢。在基层,由于经济发展不发达,政策执行不到位,基层畜牧业基础设施难以全面覆盖。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基层畜牧基础设施难以保障,因此没有足够的资源用于兽医工作。

2.9 缺乏正确的思想认知

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山区,一些养殖户为了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将家畜家禽进行混养,导致了携带不同病原体的动物互相感染,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在病毒传播过程中,因药物的驱使可能会使病毒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威胁家畜家禽的生命安全,更为严重的是人类食用感染疾病的家畜家禽,人体的机制性能、免疫能力也会随之下降,给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应加强对贫困地区养殖户的防疫知识普及。

2.10 监督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

由于地方行政部门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地方监督和执法人员老龄化严重。在测试技术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基层监督执法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不能较为熟练地使用新设备,也导致了先进技术设备闲置的问题。监督执法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检疫执法的相关规定不了解,按照旧观念,使用“一刀切”的方法,不能切实发挥监督执法作用。执法人员在收到投诉后,没有及时对不合格的食物和非法经营人员进行处理,未追究其刑事责任,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无法对非法经营人员起到震慑的作用。

3 做好基层畜牧兽医防疫、检疫工作的具体策略

随着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产品安全问题、生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关注。我国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让广大基层防疫人员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相关要求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健全防疫制度、完善工作体制、严格考核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加强疫苗接种、加强技能培训、开展防疫试验、加强防疫宣传等措施,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动物检疫执法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动物检疫执法管理对象相对分散,检疫工作量大,较为复杂,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动物检疫执法工作出现失误。为了加强检疫工作,必须规范动物检疫执法队伍,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动物食品安全。动物检疫执法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动物防疫法能否贯彻执行。动物检疫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各项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的准确性,也是影响执法形象的重要因素。动物检疫执法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这一工作不仅需要畜牧兽医相关的执法人员认真履职,也需要其他部门的极力配合,形成联合协作机制,在执法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对违法犯罪行为人进行合理的处罚,这样不仅增强了执法的威慑力,同时也提升了执法效率,减少执法盲点。

为了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健康的动物制品,我们必须要同时落实防疫与检疫措施,将检疫与防疫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拟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基层畜牧检疫与防疫工作的落实。

3.1 检疫、防疫工作乡镇化

由于现代畜禽养殖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程度提高,动物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容易,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地带,由于交通不发达,动物发病后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导致了大量畜禽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在乡镇建立试验动物场(点)基地,使畜禽动物疫病检测逐渐乡镇化,便于对动物进行流行病的检查和预防。

3.2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和防疫方案

健全防疫制度是规范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保证。各地区应协助国家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疫病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防疫流程。各相关部门还应加强信息共享,提高防疫监管效率和水平。建立健全基层防疫制度,对基层防疫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也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可促进提升基层防疫工作效率。主要措施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畜牧养殖现状和防疫免疫历史数据,建立健全适宜本地的动物防疫制度。

除了建立健全防疫制度,还要建立科学的防疫方案。科学的畜牧兽医防疫方案是保证基层畜牧疫病防治过程中,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推动畜牧防疫工作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基层畜牧兽医疫病防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适宜性原则,该防疫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当地的畜牧动物养殖现状为基础,适宜在本地区养殖场推广与应用。②科学性原则,该防疫体系的构建应借助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具备科学、有效的基本特征。③易于推广性原则,由于基层畜牧养殖的综合管理水平较低,因此畜牧疫病的防治方法应具有简单、易推广的特点。

3.3 提高检测水平

基层防疫站资金不足,防疫人员数量不够,防疫检疫设备落后是阻碍我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基层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中,应采用先进的疫病检测技术和先进的技术检测设备,用高新技术对疫病进行检测能够提高对疫病的监测效率。畜牧部门应依据当地畜牧防疫工作的实际需求,向财政部门申请畜牧防疫工作的专项资金,进行防疫基础设备的购置以及定期更新,以保证畜牧疫病的监测工作和防治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基层畜牧防疫站应安排专门人员对基础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以提高设备的准确率以及使用年限,有效预防疫情的发生。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和支持年轻技术人员投身到基层防疫工作中,提高其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壮大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加强防疫网络建设,对动物的检疫情况进行电子记录,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方便群众报检和专业兽医上门检验。严格按程序进行检疫,保证检疫工作的效率,提高养殖者申请检疫的积极性。加强县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实验室建设,改善老旧实验室技术人员不足的状况。

3.4 组建高水平防疫人员队伍

首先,在开展基层畜牧业和兽医招聘工作时,有必要对招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的调查,除此之外也要确保招聘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应聘的工作人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进入基层兽医畜牧业的兽医都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在基层畜牧业和兽医工作中,还应定期进行培训,开展专家、家庭讲座,讲解动物防疫、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定期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不断提高基层畜牧业兽医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其次,要做好基层工作,建立工作日志,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对基层畜牧业人员进行询问,了解基层情况,了解畜牧业的发展,并在工作日志中详细记录每次询问的结果,以保证基层畜牧业和兽医工作正常进行。

为加速基层畜牧疾病防疫体系的构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建现代化防疫队伍:①通过采取设置专业岗位、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吸引高质量人才加入基层畜牧防疫团队,完善防疫队伍的组织架构。②对防疫技术人员应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与考核,从而提升其对于畜牧疫病的综合预防水平以及对于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的使命感。③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特聘专家的方式,定期对该地区的畜牧防疫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以推动相关防疫技术定期优化升级。建立一支适宜本地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基层畜牧防疫团队是保护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3.5 加强动物产地防疫检疫工作宣传培训力度

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宣传力度,在宣传时,可以通过举办防疫工作宣传会或使用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使广大养殖场户认识到动物防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普及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使养殖场户了解疫病的危害,改变现有的养殖观念,在防疫时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共同预防疫情的发生,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动物检疫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所以有必要加大检疫知识的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向从业人员宣传动物检疫的重要性,通过粘贴宣传单、建立微信工作互助小组等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创建微信公众号,让广大从业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纠正一些养殖者的思想偏差,使其自觉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科学育种。

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提升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降低畜牧动物疾病发生概率的重要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养殖人员的培训工作:①定期组织当地的养殖人员进行猪牛羊口蹄疫病、猪瘟病等传播性较强疫病的诊断、预防、隔离、治疗的专项培训,在该病发生的时候,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其进一步传播。②在该地区畜牧动物疾病常发季节,可以借助斗鱼、虎牙、快手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畜牧动物疾病预防“小妙招”的宣传推广,提升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③加强基层养殖人员的思想建设,基层畜牧兽医是确保基层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加强对基层畜牧产业工作的重视。

3.6 落实检疫申报制度

动物(动物产品)离开繁殖地(生产地)或者屠宰前,应当按照动物检疫管理法的规定,从进口地携带身份证复印件等文件,提前到检疫申报点申请检疫,填写检疫申报表、动物信息表和检疫申报信息确认表,确认被检动物(动物产品)的种类、来源、数量和健康状况,鉴定繁殖档案,建立档案,填写免疫、药品使用、消毒防疫等生产情况,并由申报人作出相应承诺。

3.7 产地检疫程序化

①遵循《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制定检疫的正确程序:接受申报—官方兽医实施现场检疫—查阅数据—临床检验(检测生猪肉、牛肉)—实验室检验(必要时)—电子认证—检疫记录—备案。②进行信息资料的查询。按照规模饲料场(养殖区)、放牧户、省外养殖转移、畜禽品种不同要求的数据,进行分类检查,核对必要的实验室检验报告。③按照《动物产地检疫规则》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集体检验、个别检验。④做好检疫结果处理、电子认证、检疫记录、运输车辆消毒等工作。

3.8 规范检疫工作记录管理

为了使动物检疫工作更加科学,必须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建立监测平台,实行网络化管理,以便及时掌握养殖场畜禽生产、围栏修补、检疫防疫、畜禽繁殖等情况,为动物的检疫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应加强对动物检疫跟踪管理技术的指导和培训,认真填写动物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信息,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监管过程中的档案和数据填写。同时,防疫人员应当根据养殖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消毒工作,破坏病毒和细菌的生长环境,为畜禽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3.9 完善养殖场所管理制度

完善基层畜牧业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是对基层畜牧业和兽医工作的管理。①明确基层动物兽医工作的内容,并将其写入工作规程,对基层畜牧兽医行为进行规范。②建立评价监督机制。建立考核机制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对基层畜牧兽医进行监测考核,考核基层动物兽医的业务能力,采取激励机制,不断鞭策他们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此外,还要实行监督制度,配备监督管理人员,统计基层畜牧业和兽医工作相关信息,定期汇总报告。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畜牧疫病管理制度的优化升级:①要对畜禽养殖场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依据风向和地理位置,将哺乳期畜牧动物养殖场地、低龄畜牧动物养殖场地、中龄畜牧动物养殖场地、待出栏畜牧动物养殖场地、患病畜牧动物隔离场地以及畜禽排泄物处理场地等各类场所进行合理布局,并针对不同场所采取科学的管理,降低畜牧患病的概率以及疫病的传播速率。②针对不同日龄的畜禽,要合理配置饲料,以保证畜禽所摄取营养物质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畜禽的健壮成长,提升其抵抗病原菌传播的能力。③要对畜牧养殖场进行定期的消毒、通风处理,从而有效降低病原菌繁殖、传播的速度。④要加强畜禽养殖场所的人员管理,外来人员严禁入内,畜牧养殖员非必要不能外出,同时进入养殖舍前,要进行全面的消毒,以避免外来病原菌的入侵。⑤设置专业设备,对于畜禽的粪便、体毛等污染物进行合规化处理,以避免病原菌的滋生与传播。⑥要选择安静且相对卫生的地方设置专门的隔离场所,一旦发生传播性较强的畜牧疾病,及时隔离,切断传染源。⑦在畜禽引入之前,对饲养场所进行彻底打扫,并对养殖场所、饮食、饮水器具采用生石灰溶液进行消毒。⑧要从未发生过疫病的畜禽养殖场所引入健康度良好的低龄畜禽动物,以避免疫情的外来传播。⑨可以依据畜禽种类以及养殖场的规模,将畜禽养殖场所进行统一规划,从而便于畜禽疫病的监管。⑩基层畜牧站的技术人员,要定期到畜禽养殖场进行畜牧疫病的技术指导以及畜牧疫病的诊断,一旦发现有患病迹象的畜禽,要指导畜禽养殖场采取早隔离、早治疗措施,避免疫病的扩散。对于已经发生畜禽疫病的养殖场,要采取彻底的封闭措施,用科学的仪器、药剂对环境进行消杀,将畜牧疫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3.10 构建疫苗防疫体系

当前阶段,进行疫苗注射是预防部分传播性强、危害性大的畜牧疫病发生和传播最科学有效的措施。因此,畜牧兽医人员,应依据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合理选择厂家正规、效果良好的疫苗进行推广与应用,推动畜牧疫病防治疫苗体系的合理构建。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要依据本地区各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和畜牧养殖种类,在畜牧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推荐其科学、合理地注射疫苗,从而形成良好的疫苗保护屏障。②畜牧养殖人员要对所购置的疫苗种类、生产时间以及储存条件及时进行登记,建立完善的疫苗登记制度。③为保证疫苗注射后的有效性,要定期对畜牧养殖人员进行各类疫苗注射位置、注射剂量、注射后合理饮食等相关事项的培训。

4 结语

畜禽疫病是制约基层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区的畜牧部门应充分认识畜牧产业对于保障民生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防疫检疫工作的支持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实施科学高效管理,加强预防,使我国基层畜牧兽医防疫检疫工作水平得到提升,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对检疫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加强对检疫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执法水平,可以保障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切实保证公共卫生食品安全。本文分析了基层畜牧防疫检疫的现状,总结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常见问题,并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这些对策,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顺利推进扫除障碍,助力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畜禽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我是兽医志愿者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兽医
兽医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