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硕,李爱芹
(江苏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21世纪伊始,我国正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呈现出愈发深入发展的态势。同时,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核心化”,尤其是一些劳动人口输出较多的地区更呈现出家庭“空巢化”,社区村落“空心化”现象。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老年群体,另一方面是不断弱化的家庭养老能力,在“双重”重压的考验之下,尽管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发展已经相对完善,经济发达地区也开始尝试“虚拟养老院”等科技化智慧养老方式,但在短期内仍无消化如此庞大的养老需求。在此背景下,一种引进于国外且符合国内本土养老需求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逐渐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时间银行模式创制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石油危机期间,本质是通过服务时间之间的等价交换,提高社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当时美国所面临的失业问题。后来,在国外,时间银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互助养老模式。1998年,上海首次出现了时间银行社区养老实践,随后南京、北京、青岛等城市也相继引入了时间银行。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这表明政府对这种养老模式的肯定。但是,时间银行在本土化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通兑、存储方式尤其是“代际间”与“跨地区”通兑技术匮乏、国内社会信任不足和供需不匹配问题[1-3]。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可以借助前沿科技构建科技赋能下的新型时间银行养老模式。2019年国家领导人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区块链技术所具备的特点与优势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破除发展困境提供了较好的尝试性思路。因此,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中的应用前景及其潜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在讨论区块链+时间银行模式的应用前景之前,必须明确传统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内传统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种是基于“青老”服务与“老老”的形式,另一种是志愿组织与社会服务组织介入的志愿服务形式。无论哪种类型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都包含三个核心元素:时间账户、服务参与者(包含被服务人和服务提供者)与“时间银行”(处理日常服务、任务派送、货币通兑结算的机构),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时间账户。时间账户中存储的是服务者为他人服务所获得时间货币数量或时长,在目前来看这种存储一般是一种长期性的“期权模式”。对于老年之间“互惠互助”形式的时间银行模式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时间数据存储的有效性与服务兑换便利性问题,而对于志愿组织与社会服务组织介入的志愿服务形式来说,跨社区、跨地区的时间储蓄流通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时间银行账户的时间存储一般是到时间银行机构中进行人工记录,即使是时间银行模式发展较好的城市,也仅仅出现类似银行的模式,通过“银行卡”的方式进行时间存储与结算,仍然需要依靠大量人力对服务时长进行核对,数据处理的效率与数据的准确性较低。另外,由于时间银行在国内刚刚兴起不久,广普度不高,到2020年为止也仅有146家时间银行机构,除去上海市拥有政府支持下的覆盖较大范围的可通兑的机构外,其他30省市并未实现省内通兑[4]。跨地区通兑手段匮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组织与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阻碍时间银行模式发展。
当前国内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普遍存在参与主体间信任缺失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信任结构根深蒂固;二是信息的真实性不足与信息资源的不对等性。针对传统信任结构分析发现,时间银行在英、美等国可以快速普及的主要因素是其长久以来的“陌生人”信任结构。西方社会对陌生人的信任,决定了他们对时间银行的认可,认可年轻人为获得自身老年的安稳而选择在当下为他人服务的投资选择,因此,他们会比较注重投入服务的时间长度。而中国的时间养老模式是建立在中国长久以来的“差序社会”所造就的“熟人”信任结构。建立在熟人信任结构上的国内时间银行养老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亲缘性”与“地缘性”的互助特点,一旦离开了熟人圈子,缺少了“熟人信任”,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各参与主体之间就会产生信任不足的问题。此外,信息的真实性不足和信息资源的不对等也是造成参与主体间信任缺失的另一主要原因。在熟人互助模式中,互助双方相互了解,信息资源对等且难以造假。但到了志愿互助模式中,参与双方彼此陌生缺乏了解,由此就可能会产生信息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时间银行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等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传导过度依赖于信息链条中的“中介枢纽”,比如,时间银行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等,容易产生信息孤岛。因此,想要解决信任缺失问题,除了改善信任结构之外,需要构建一种公开性高、信息对等且真实有效的时间银行信息系统以助力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信任机制的建立。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但当前国内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服务项目较为集中,主要包括:洗衣做饭、室内卫生清洁和一些简单的陪护等,缺乏专业化的医疗养护项目和精神慰藉项目。因此,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亟需专业性的志愿者与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康养协助等服务项目来弥补“老老互助”方式的局限与不足。根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大学生对于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强烈,其中医学、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对其更表现出了更为积极的态度[5]。由此发现,导致传统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缺乏志愿组织的原因并非参与意愿不足,而是缺乏高效的供需信息整合与匹配机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在日常运行中供需信息的汇总与匹配主要依靠社区的时间银行机构,机构覆盖范围大多仅限社区,对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动员力有限。此外,时间银行机构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日常运营架构中扮演着信息传导枢纽式的中介性角色,同时还具有监督与管理职能,多重职能的叠加致使机构工作任务繁重,供求信息的匹配效率势必会大打折扣,导致服务供需不匹配。另一方面,信息化平台的缺乏增加了多元主体间信息沟通的难度,致使时间银行机构之间、时间银行与专业化的志愿组织之间沟通不畅,服务的需求资源与供给资源无法有效整合与分配,导致供需失衡。
区块链技术是指包含了密码学技术、分布一致性协议、点对点协议和智能合约等综合性技术,这些综合性技术又分别由包括了数据区块技术、数字签名、时间戳、P2P网络、共识算法、UTXO交易模式、哈希函数和Merkle树等多种基础技术组合而成。自2008年区块链技术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块链的研究分别经历了区块链1.0、区块链2.0、区块链3.0这三个阶段,区块链适用的领域也从比特币等电子货币、金融业不断扩展到政府治理、物流管理、图书情报等领域,这表明区块链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与多元适配性。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性、不可篡改、透明化等特征,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未来发展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工作时长的存储、通兑问题,当前已有部分社区采取类商业银行的模式,通过给每一个志愿者发放“时间银行卡”的形式,进行劳动时间存储[6]。这种记录与流通机制的创新给未来时间银行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但是由于时间银行机构内部短期内很难出现类似政府授权的核心机构对各地进行统一管理,由此也就产生了跨地区、社区的通兑问题。而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点对点的协议网络,利用哈希函数、Merkle树、时间戳、共识算法将每个时间银行的参与者信息生成一个数据区块,通过UTXO交易模式简化交易流程则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区块链本身就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这也正好契合了时间银行的“痛点”。区块链技术将每一笔交易账单进行记录,并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分布式存储,利用公钥与私钥对参与各方进行权限界定,每个区块都保存着完整的交易信息,使得信息的记录、交易的过程完全不需要一个中心机构进行背书和授权,这样便可以实现时间银行模式的跨地区通兑。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机制所采用哈希函数、Merkle树、时间戳、共识算法等生成的交易数据区块可有效解决记录问题和风险监管问题。数据区块由区块头和区块体两部分组成,区块头中主要包含前一区块信息、本区块信息、时间戳、哈希值和Merkle树值;而区块体主要包括本区块内的交易数值与交易详情。通过利用哈希函数、Merkle树和时间戳对交易信息进行处理,可以确保每一笔交易是不可篡改且具有唯一性,可以保证所有节点中都保存着链上的数据,因此任何一个区块的故障与数据的遗失并不能危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有效解决个人数据遗失、管理机构数据库异常等单点或局部运行故障所引发的系统性危机。
当前国内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信任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信息资源的不对等,另一方面是信息的真实性不足。在熟人互助模式中,互助双方相互了解,信息资源对等且难以造假。但到了志愿互助模式中,参与双方彼此陌生缺乏了解,由此就带来了信息的低对等性以及虚假信息的问题,因此解决信任问题的根本是解决信息不对等问题与信息真实性问题。
针对信息真实性问题,区块链可以提供安全、诚实系统的核心技术保障,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数据记录的安全、明确、可追溯且不可逆。时间银行共识机制的构建选用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PBFT)算法作为技术基础。在此共识机制下任何一个记录的生成都必须经过5个阶段的确认,通过采用2次“两两交互”的验证模式在服务器达成一致后才可以验证通过,执行客户端的请求,由此可以保证每一条记录的真实性,解决信息真实性问题[7]。此外,区块链技术能够对智能合约和交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数据以不可撤销、不可篡改的方式保存,大大提升“时间银行”模式的透明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针对信息不对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对信息的公开与资源的整合的作用得到了学界的肯定[8],将其应用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中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等问题。首先,区块链技术支持点对点链接,这就保证了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其次,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记账技术,信息的记录不再是某一主体的特权而是全链每个区块都可以全流程的参与,这可以有效确保信息的公开性。最后,区块链的去组织中心化特点可以去除中介机构,提升整个联盟链的信息透明度。因此,在区块链技术的赋能下,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信息真实性问题和信息不对等问题都可以被有效解决,从而有效缓解当前由于信息问题所导致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信任不足困境。
在区块链应用的时间银行模式下,通过建立一种具有公开性、可编程性、去中心化和信息不可篡改的信息化平台,可以有效实现养老服务供需平衡。首先,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数据的方式可实现时间银行模式的去中心化,供求信息不再需要传统的服务机构进行汇总和发布,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使用者可直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信息搜寻,而分布式的数据记录方式也可以大大提升检索效率。同时,公开性、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点能够显著提高服务匹配的精准度,实现服务供给的精准化。其次,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可以有效减少时间成本,提高供给效率。智能合约主要包含了约定者和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是一套以数字代码形式签署的合约,具有客观性、成本低与高效率的特征。在时间银行养老信息化平台中,服务需求者按照既定合约格式输入服务内容、服务的具体时长,一旦算法寻找到有符合条件的服务人员模块则自动触发合约,服务者上门完成服务后获得相应的时长报酬。使用智能合约技术,可以极大减少供需双方之间匹配的时间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供需平衡。最后,区块链技术自身的可编程性使得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社区与志愿者组织之间形成“互联链”成为可能。互联链是由多种区块链组成的一个更大生态性区块链区,未来的“时间银行互联链”可包括各个社区间联盟链、社会组织公有链和志愿者组织公有链+…,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性只需要对“链、链”之间的脚本规则进行合理修改,就可以触发多条区块链间的节点交互,这些链之间相互协调、通讯将会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与资源整合,提高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的层次水平和供给平衡。
在国家的倡导下,未来社会领域的内部将出现更多与区块链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给传统的时间银行模式带来新的创新思路。但是,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分享科技创新带来的高质量生活时,也不可忽视其背后所可能潜藏的风险因素。
1.区块链技术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间的整合成本较大
一方面,由于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尚属于探索时期,若想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符合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系统,既需要保证其既符合传统模式运营的内在逻辑,又要符合法律及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这需要耗费一定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另一方面,区块链算法对于网络规模和算力的要求较高,其中的共识机制需要50%以上的算力共识,伴随着区块链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块链的会变的无穷长,因而看似50%并不大的规模在未来对于算力的要求也会非常之高。例如,一个生物基因数据区块链,整个数据量接近1PB(大约1015个字节),如果要维持难以篡改的特性,就意味着区块链上的所有节点都存储整个数据,假设链上有1万个节点,这意味着需要存储1万份1PB的数据。因此,区块链技术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间的整合成本较大,需要政策法规与地方政府进行强有力的支持。
2.区块链技术的刚性与养老服务柔性之间的平衡问题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是建立在人与人友好互助基础上的,是一种柔性的、情感性的信任模式,而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信任基础是建立在数据算法规则上的,是一种完全脱离人性情感的刚性信任模式。这种刚性的数据算法虽然可以高效的解决信息孤岛、信息安全性与交易公平性问题,但由于其忽略了情感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与冲突。例如,区块链技术中的“公私钥对”的安全技术致使其一旦丢失就完全无法使用自身的时间账户,这种技术并不能像传统银行卡密码遗失一样可以找回或重置密码。时间银行模式中相当一部分的用户主体是老年群体,记忆力减退在所难免,丢失密钥问题必将不是偶发事件。因此,区块链技术应用下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应当注意“刚柔并济”的管理思路,尽力维持区块链技术的刚性与养老服务柔性之间的平衡。
3.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存在安全性问题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共识机制保证其数据在分布式记录过程中难以篡改,但是数据源头的真实性问题并不能得到确认,也就是说如果数据从源头上就是虚假的,但造假者为了使其可以被记录,将其人为制作成符合共识算法规则的数据,这样就无法避免数据源头的失真问题。另外,区块链技术数据的公开性、透明性特征也致使隐私数据存在泄露风险。由于区块链的交易过程与记录都会公开在区块账本上,虽然便利了监管部门的审查,但个人交易信息,尤其是隐私信息的泄露风险仍然存在。
区块链作为一项前沿科技,其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必须采取前瞻性的措施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其可能带来的风险,才能更好地实现区块链技术与时间养老模式的融合发展,推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
1.政府引导、多方支持
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尚属于探索时期,将区块链技术适配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仍需要一个新旧交替的衔接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模式的整合需要消耗较多的人、财、物成本,实现区块链技术与传统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之间的交叉融合,需要的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支撑,更需要的是一次由上至下的理念的转变。
一方面,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时间银行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和财力支持。政策法规是规范确定性和控制不确定性的规则,以制度形式规制潜在技术风险,是推进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0]。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对个体行为进行引导和保护,通过出台与“区块链+”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相关规定,详细规定各方权责、提高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合法性、加大风险管控和政府职责,从而保证“区块链+”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健康持续运行。
另一方面,政府应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区块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资源整合提供技术支持。当前,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是攻克技术难关的全新思路,本质内涵就是信息和知识的交换。总体表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全新创新发展理念。“产”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资源,以高校的人才和高校科研成果作为发展动力;“学”是指高校转变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对口的人才,夯实人才基础;“研”是指借助企业良好的发展平台和高校高素质的人才,在完成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方向进行规划,同时将成果惠及企业和高校。在将区块链技术赋能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发挥政府的资源整合功能,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企业和养老服务组织之间的耦合关系,创新适配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区块链系统,加速新模式的落地。
2.采取“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
区块链技术中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与加密算法能有效解决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所面临的信息不匹配与信任危机问题,有效简化日常管理流程。但是,此种得益于先进技术的刚性管理方式也带来了人与技术之间的博弈风险。一方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一种基于中国传统“守望相助”传统思想的养老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应当更多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思维,而并非刻板化的约束。另一方面,数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老年人边缘化的趋势的双重作用下,老年人“数字鸿沟”已逐渐成为当前科技赋能养老服务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导致“数字鸿沟”问题出现的原因不仅是科技应用适老化改革不到位等客观环境因素,同时也包含了老年人自身能力、理念和动力不足等主观因素。
因此,区块链应用下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在日常管理中应当注重以技术、规定为基础的刚性管理和以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情感为基础的柔性管理之间的权衡,针对于服务的提供者与管理人员,应当注重服务、管理的规范合法,要更多的体现刚性管理方式,而在针对对于先进科技较为陌生的老年群体,应以柔性管理为主,多采取引导、沟通方式。
3.注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解决源头数据造假所导致的数据失真问题时,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造假惩戒机制,在区块链共识算法的基础上辅以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第三方对数据真伪进行甄别,一旦发现违规造假者立刻进行惩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因此在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时,需要参与其中的各个分布式账本中的节点积极承担起数据监管的责任,利用共识算法核验、辨别链上其他数据的真实性。另外,还可利用第三方组织的专业优势定期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数据账本的录入信息和账本情况进行核实,由此提高制造虚假信息的成本,减少数据失真问题的产生[10],防范并化解潜在技术风险。
在针对数据泄露问题时,应当加快隐私保护技术的研发。通过加强公有链的数据平台建设,打造一套科学的公有链的技术标准体系,明确规范数据的性质、公开的级别和获取的途径,并通过合理规范监管人员、服务参与者与服务提供者等各方的准入权限,避免盗取他人信息等问题的产生。同时,在日常服务匹配时可采取联盟链的形式进行,通过联盟链各个节点可设置差异化的权限的特性,将服务人员和被服务的人员的权限降低,并尽量采取匿名或半匿名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保护服务参与各方的数据隐私,避免隐私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