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研究※

2022-11-27 05:21郑剑辉
西南金融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字化绿色金融

○郑剑辉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1370

2020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即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预示着经济社会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也有了新的指引。绿色金融是指为环保、节能、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提供的金融服务,是推进“双碳”目标的市场化手段。2021年4月,红杉中国发布的碳中和报告《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估算,2021—2060年我国绿色投资年均缺口约3.84万亿元,其中,2021—3030年平均缺口为2.7万亿元,而2030—2060年平均缺口高达4.1万亿元。可见,碳达峰以后资金缺口将明显扩大,未来绿色金融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商业银行深耕绿色金融市场,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又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然而,商业银行传统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发展积极性不高、风险管理不足、环境信息壁垒等问题,亟待挖掘新发展模式来摆脱困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加速应用,新技术力量引发金融行业“基因突变”,推动金融发展进入全新时代。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强调,未来几年要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规划》还对绿色金融领域作出重点部署,提出“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绿色定量定性分析,强化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智能识别能力,提升碳足迹计量、核算与披露水平”。对于银行业来说,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手段探索绿色金融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可带来成本、效率、安全等方面的改善,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效的突破口。因此,从价值维度、实践探索、实施路径、推进政策等方面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结合的创新潜能,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传统绿色金融面临的困境

(一)绿色金融产品结构单一

银行业绿色金融产品能够拓展绿色融资渠道,助推绿色产业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然而,目前的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创新、结构较为单一。首先,根据银行披露的绿色金融相关数据,目前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为主,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领域创新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绿色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其次,出于经营利益考虑,商业银行主要为企业客户融资项目提供绿色优惠,而缺乏针对个人客户的绿色金融业务。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0年末,从承贷主体来看,单位绿色贷款占比为99.6%,个人绿色贷款占比只有0.4%。最后,部分商业银行没有按照行业绿色风险程度,对绿色信贷实施差异化定价,导致信贷利率尚未体现资产质量。

(二)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性不高

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但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性不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赤道原则协会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占本外币贷款余额仅为8.01%。一方面,国内绿色产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力。以环保产业为例,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调查数据,2020年我国中小环保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这些企业往往资金实力弱、缺乏可靠担保、信贷风险高,导致商业银行推行绿色贷款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大多绿色项目存在融资成本高、期限长、收益低等问题,如污水、固废、铁路等建设项目,首次投资可高达上千万元,还款期为10—20年,且大多是低收益的公益项目。同时,有些项目还需第三方介入核实其绿色属性,由此带来额外的成本。绿色项目产生的正面环境效益往往未能带来相匹配的经济收益,在信贷贴息、费用补贴等激励政策尚未完善的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缺乏参与绿色金融的动机。

(三)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在管理机制方面,国内绿色金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商业银行尚未健全绿色金融管理机制,也没有建立专门的绿色金融部门,而是由传统信贷部门进行管理,加之环境风险评级标准与指引的缺失,往往将绿色信贷与普通信贷混为一谈,不利于绿色金融风险的识别。在专业人才方面,绿色金融发展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亟需更多熟悉金融与环保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国内高校绿色金融相关专业的发展尚未成熟。因此,许多商业银行缺乏绿色金融复合型人才,使得绿色项目筛选、审批与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在风险评估方面,由于国内环境信用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合格、专业的第三方环境信用评估机构,许多银行对项目环境风险以自我评估为主,在专业人才、系统设施与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四)存在企业环境信息壁垒

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过程中,若想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商业银行需收集、分析大量企业环境信息。但是,全面、准确获取企业环境信息并非易事,主要原因为:一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低。国内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多为指导性意见,对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标准等缺乏统一规定,且披露环境信息会提高企业成本,许多企业不愿主动公开环境信息。《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上市公司发布环境责任信息相关报告的仅占25.69%。二是信息共享程度低。部分企业排污、违规、水资源等数据属于公共环境信息,涉及水利、电力、环保等政府部门,信息比较分散。在现行信息保护机制下,部门之间责、权、利关系并未落实,已获取信息的部门担心权益受损,而不愿意主动共享信息,导致某些地方环保部门发布的环境信息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加大了商业银行获取企业环境信息的难度。

二、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未来,强化信息数字化技术赋能作用,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各领域的变革,从更高层次促进生产力发展,成为加速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所谓数字化转型,是指以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实现企业传统业务、管理、商业、服务等模式的重塑,从而推进生产、生活与治理方式发生根本性、长期性变革,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基于此,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即是顺应我国绿色金融改革的新趋势。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数字化思维与认知,融合创新数字技术,积极构建特色数字化应用场景,以撬动绿色金融产品种类、业务运营、风控管理、数据获取等方面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不断提升银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奋力开创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

(二)数字化转型与绿色金融的契合性分析

1.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金融低碳发展。低碳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项目倾斜,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此外,金融数字化转型本身也具有天然的绿色属性,金融机构将5G、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融合到绿色金融服务中,推进各个流程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使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更加低碳节能。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测算,到2030年,各行业因信息通信技术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将达121亿吨,是信息通信技术行业自身排放量的10倍。随着5G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设备、移动设备将逐步取代传统人工服务与物理网点,降低金融机构运维成本、人力成本,也让传统绿色金融服务快速线上化、智能化、无纸化,有效减少现金使用、简化交易手续,使绿色金融服务更为环保高效。此外,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大量数据的分析,金融机构能更准确地掌握绿色金融产品的运营情况与市场需求,有效识别并清退无效产品,防止金融产品库存积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金融更为普惠。目前,绿色金融业务主要聚焦于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环保设施等大中型企业项目,而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客户的参与非常有限。据银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3家政策性银行和4家国有大型银行绿色信贷共计接近10.5万亿元,市场份额超过70%,而以普惠客户为主的城商行、农商行等小型银行的绿色水平较低。然而,这些普惠客户的绿色低碳发展正是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力量。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小微型环保企业数量占比约73%,2021年农村常住人口接近5亿,小微企业与“三农”拥有庞大的市场体量,为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提供了巨大空间。金融数字化转型可推动5G技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突破金融机构网点和客户经理的数量限制,并推动构建支付体系、信用体系等数字化基础设施,解决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使绿色金融业务延伸至小微企业、农户、低收入群体等,成为绿色金融普惠发展的重要手段。

3.数字化转型优化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绿色金融具备调动社会资源的普遍功能,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领域,优化资源在绿色投融资市场的配置,满足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需求。2022年7月,银保监会按照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测算,现在的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9亿吨。在此过程中,克服环境检测与评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金融机构获取准确的环境评估结果,才能作出正确的融资选择,并打开融资应用场景、盘活碳资产,提高金融资源的流动性。因此,金融机构可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规模化的企业环境评估产品,降低绿色资金流入企业的信息阻碍。数字技术不仅为生产过程赋能产业低碳和能耗管理,也为融资过程赋予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绿色模式。另外,金融大数据实现个人和企业碳账户的统一管理,打通碳账户记账、碳排放统计核算、环境影响评价、绿色融资减排效益评估等环节,有助于金融机构掌握客户的碳资产,发挥绿色金融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关键作用。

(三)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

1.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结构创新。金融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商业银行以数字技术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产品,能够更好地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首先,开发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依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平台,收集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产品使用数据,利用算法模型挖掘不同客户的潜在需求,开发与时俱进的绿色金融产品。其次,探索数字绿色金融产品。以碳账户产品为例,借助大数据自动化分析测算功能,量化与记录客户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的碳排放量,以换取信用评价、融资授信、进入碳交易市场等方式,丰富绿色金融的供给方式。最后,实施差异化绿色信贷定价。运用数字技术支持的定制算法,将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纳入定价模型中进行量化分析,把环境效益带来的外部成本与收益转化为信贷的内部成本与利润,并根据客户主体资质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对贷款利率水平进行调整,实现绿色信贷定价的精准化、动态化和差异化。

2.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将数字技术融合到业务运营管理中,能够强化绿色金融业务盈利能力,化解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矛盾,激发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可搭建数字化绿色金融营销管理系统,让获客更精准、客户更满意,从而提高整体收益。该系统应具备业务指标展示、客户信息汇总、客户产品匹配、营销效果评估等功能,实现基于数据分析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营销,通过大数据、数据集市、客户信息标签等方式,针对特色客群制定营销策略,推动精准营销的业务应用场景落地。根据麦肯锡的实践经验,成功的数字化营销能让银行销售生产率提高20%、客户流失率下降25%、年收入增长35%。此外,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线上渠道建立“零接触”绿色金融业务办理场景,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同时,以碳排放量数据为切入点,建立银行机构、银行员工碳账户,探索低碳运营服务体系,推进场景研发、客户服务与业务流程相互配合,以绩效、奖金等形式鼓励员工减少碳排放,进一步降低内部资源消耗。

3.提高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水平。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银行业更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可推进数字技术深度应用,实现绿色识别、环境监测,以及信用评级精准化、自动化,持续防范与化解绿色金融风险。在绿色识别与环境监测方面,聚焦生态环境、公众环境、企业授信、企业环保等多维度数据,结合监管部门的绿色金融认定标准与节能减排量等测算指引,采用诸如逻辑回归、决策树等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算法进行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搭建绿色业务识别模型和企业环境表现模型,实现绿色业务自动判别、环境效益自动测算,有效防范“洗绿”“漂绿”等风险。在信用评级方面,按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标准,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采集、信用等级、信用评分等模块,以企业污染防治、自巡查管理、建设项目环评、行政处罚等数据为基础,实现自动化绿色信用评级或评分,并把环境评价结果应用到授信审批等贷款流程中,发挥信用风险预警、价格发现的功能。

4.增强环境数据的获取能力。企业环境信息是商业银行进行绿色项目认定和环境效益测算的重要基础,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制约着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一方面,随着国内数字新基建不断夯实,政府部门正积极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逐步破除公共信息壁垒。所以,商业银行可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与水利、电力、环保等政府部门数据库实现对接,搭建绿色企业投融资信息平台,开发企业环境影响测算工具,获取并分析企业违规、水资源、气候等公共环境信息,保障环境信息的全面性、时效性、规范性。另一方面,基于与政府公共环境数据库的交互,商业银行可打造企业环境信息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算法建立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动态监测评估企业环境风险,并借助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实现可视化、可量化管理。同时,推动评估结果在信贷支持、评级、利率倾斜等工作中的应用,鼓励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化解信息分布碎片化、来源有限等问题,进而引导企业修复环境信用,进一步提升环境信息质量。

三、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

(一)数字化产品:以日照银行“碳普惠平台”为例

2022年1月,山东省日照银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与手机银行、生活金融服务平台联动的“碳普惠平台”(以下简称“碳平台”),是山东省首个“金融+”场景综合化的个人碳账户平台,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碳普惠机制。

1.主要功能。“碳平台”与客户绿色低碳行为紧密结合,打造绿色生活、绿色支付、绿色信贷、绿色政务等场景专区。绿色生活专区包含线上水电缴费、取暖缴费、智慧社区注册、智慧校园开通电子账户等功能,既实现缴费业务线上办理,又将缴费、增值、融资等便捷的金融服务引入社区或校园,鼓励线上无纸化便民服务;绿色支付专区包含手机号码支付、ETC支付、线上支付签约等功能,升级数字化支付的基础性功能,培养居民消费向低碳化、绿色化转型;绿色信贷专区包含线上光伏贷、小微贷款、线上签约等功能,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优势,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促进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政务包含社保缴费、“爱山东·日照通”APP动账交易、线上排队预约等功能,提供线上绿色政务服务,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2.应用成效。“碳平台”使日照银行绿色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范围从企业客户向零售客户延伸,其应用成效表现为:一是推出个人绿色积分权益。个人客户可通过电子渠道办理转账、贷款、签约、水电暖缴费、线上预约等业务获取碳积分。同时,碳平台通过丰富的积分权益,如兑换LED灯等绿色节能产品、农优土特等乡村振兴类商品,以及享受减费让利政策等绿色金融服务权益,倡导全民共同参与,以实际行动探索节能减排。截至2022年2月底,发放个人碳积分已超过1亿分,预计至2022年末将开通个人碳账户30万户。二是打造政银企合作样板案例。日照银行与上海聚均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展减碳量核算方法研究、碳权应用,并探索与国家电网、水务集团等平台对接,实现绿色节能精准测算,不断强化“碳平台”服务能力。同时,丰富绿色出行、绿色公益、绿色金融等场景,完善个人碳积分和碳权益体系,推出积分任务、权益兑换等一系列低碳主题趣味活动,以“个人碳账户”体系为核心倡导低碳理念,打造政银企合作样板案例,助推绿色金融跨越式发展。

(二)数字化运营:以兴业银行“点绿成金”绿色金融服务系统为例

2017年7月,兴业银行自主开发的“点绿成金”绿色金融服务系统(以下简称“点绿系统”)正式运营。“点绿系统”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绿色金融信贷审批、业务识别、交易处理等环节,促进其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化发展,进而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1.主要功能。一是客户管理,通过企业客户绿色标识、环境风险企业名单汇总等方式,对绿色金融客户分级管理与服务营销。二是业务管理,提供绿色项目判定、绿色融资对接、环境效益测算、绿色金融资产管理等服务,畅通绿色金融从资金到资产的全业务流程管理。三是风险控制,根据“赤道原则”的环境社会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绿色金融前期适用性评估、存量客户尽职调查、环境与社会风险控制等审核程序,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流程。四是数据管理,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利用现有数据进行绿色金融产品营销预测,并从经营业务、财务状况、信用风险等报表信息中提取有效数据,为绿色金融业务管理提供依据。五是信息管理,构建环境与社会风险数据库,突破信息壁垒,搭建产业分析、个案汇编、品牌推广等信息发布平台,为市场提供信息查询渠道。六是综合管理,加入绿色金融业务绩效统计指标、分配方案、考核评估等功能模块,实现绿色金融相关运营、财务、人力等资源的综合化管理。

2.应用成效。第一,实现项目审批智能化与流程化。兴业银行将“点绿系统”引入信息化的审批工作流引擎,根据已有的丰富案例和数据,运用数据分析与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提升授信项目审批工作的效率,并通过与影像资源平台链接,完成申请资料的影像处理与全线上的电子化审核。第二,构建绿色金融同业合作模式。自2017年起,兴业银行逐步与湖州银行、安吉农商行等近20个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签署了绿色金融同业合作协议,通过“点绿系统”建立银银合作平台,在绿色产品开发、绿色团队建设、业务流程构建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业务创新。第三,提升绿色信贷投放精准性。兴业银行为“点绿系统”建立涵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的13套环境效益测算模型,提供测量模型自主选择、内部数据转换、结果区间偏离提示等功能,并与绿色信贷审核和风控过程高度融合,保存模块测算历史数据、审核痕迹,有助于银行员工快速应用,并推进绿色信贷精准投放。截至2020年6月末,兴业银行通过“点绿系统”已累计为超过2.3万家企业投入绿色贷款约1.1万亿元。

(三)数字化风控:以湖州银行绿色信贷管理系统为例

为了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建设,2019年3月,湖州银行借助数字科技手段,创建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绿色信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绿贷系统”),实现信贷客户绿色分类、环境风险分类的自动识别和环境效益的自动测算,并引入全国首创的ESG信贷违约率模型,加强该行绿色项目贷款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

1.主要功能。在绿色贷款识别方面,根据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制定的绿色金融认定标准,湖州银行针对授信企业经营领域、贷款用途、生产技术等维度,构建了覆盖友好(绿)、合格(蓝)、关注(黄)与退出(红)四大类别的绿色信贷识别评价体系,并由“绿贷系统”自动判别与贴标,帮助银行实施额度、利息、期限等差别化授信。在环境效益测算方面,湖州银行根据各类绿色产业建立专门的环境效益测算模型,将项目环境效益参数嵌入“绿贷系统”后台,由系统自行测算绿色项目环境影响程度,并按照测算结果调整信贷政策,为低碳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在ESG风控模型方面,强调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ESG评价,是目前国际评估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标准。“绿贷系统”按照现有客户信息,前置信贷客户ESG风险管理,以环境信用级别、碳排放量、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等60多项指标建立ESG评价体系,且将ESG评价结果与企业财务指标加入违约概率模型,自动测算企业绿色信贷质量。

2.应用成效。一是贷前审核自动化,精准识别绿色项目。在项目贷款前,“绿贷系统”与湖州银行资金、支付、信息、总账等核心业务系统连接,并配置绿色金融业务人员,通过系统智能识别与专员人工纠偏相结合,实现绿色项目快速、准确识别与认定。截至2021年底,“绿贷系统”已累计对超过4.2万笔业务进行了绿色识别与贴标,绿色识别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二是贷中监控全面化,及时掌握环境情况。在环保、经信、税务等17个政府部门数源系统支持下,“绿贷系统”实时获取企业污染物产生、环境处罚、碳排放情况等信息,破解银企间环境信息不对称难题,协助商业银行对企业客户开展环境效益测算、ESG风险管理。截至2021年底,“绿贷系统”对约700笔项目贷款进行环境效益测算,累计抓取环境处罚、安全事故等信息超过60条,并实现对全行约60%企业客户完成ESG评价。三是贷后管理规范化,高效对接监管部门。根据监管部门要求,“绿贷系统”参照绿色贷款统计口径,将每笔绿色信贷信息以“T+1”(第二个工作日)方式报送至人民银行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此外,“绿贷系统”还提供融资企业性质、规模、地域、环境等可追溯性信息,促进绿色信贷监管客观公正。

(四)数字化基建:以衢州市绿色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为例

2019年11月,由衢州市营商办牵头,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等共同开发的绿色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以下简称“衢融通”)正式启动,推动国内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衢融通”基于大数据归集的政府部门、省(市)公共信用评价等多维绿色数据指标,实现了信用征集、信贷超市、信用增进等的数据应用,解决了绿色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

1.主要功能。一是数据归集。“衢融通”与税务、电力、水利、金融监管等30多个部门达成直接数据协同应用共享,通过直属部门上报、协同系统数据库与公开网络采集企业综合信用、生产经营、电子证照与绿色金融四大类、十二项二级指标数据,覆盖全市企业和个人的各类绿色信息。二是信息交互。在数据归集的基础上,“衢融通”接入了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评价、衢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互联网+监管”等应用平台,以后台数据交互的方式实现平台绿色信息互通。同时,“衢融通”支持移动互联网端、微信公众号、“浙里办”APP、“浙政钉”等多种接入方式,方便企业、个人、金融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查询。三是信用应用。在政银企交互过程中,结合司法涉诉、可疑账户、污染排放、环境违法记录等企业绿色信用信息,“衢融通”构建企业绿色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企业绿色信用风险状况,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审核风控提供重要依据。此外,“衢融通”还通过提供综合绿色信用报告、不动产线上登记、个人金融业务的电子证照应用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绿色融资增信与保障服务。

2.应用成效。在业务程序上,“衢融通”可帮助商业银行减少线下上门调查取数、用户递交证件的繁琐程序,降低资金和时间投入,提高绿色贷款审批效率。截至2021年底,“衢融通”共为银行提供企业信用查询超过6500余次,电子证照查询超过130万次。在贷款对接上,随着“衢融通”数据归集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同时,让守信的优秀绿色企业快速地获得更优惠贷款,形成良性资本循环,持续优化绿色信用环境。2020年,衢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只有0.72%。在绿色评价上,“衢融通”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开展企业绿色评级,引导企业向浅绿或深绿发展。截至2021年7月底,全市共有93家企业、18个项目纳入第一批绿色企业(项目)库。在风险防范上,“衢融通”建立不良账户联合监管机制,收集政府部门的逾期企业、逃废债企业、失信信息等负面数据,与银行端账户数据进行监测、比对,有效甄别异常账户,实现对账户的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管理。截至2021年7月底,“衢融通”为全市银行机构堵截异常开户700余起。

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一)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挖掘数据内在价值

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资源,数据是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021年至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均已筹建数据交易中心或出台数据要素相关规划政策。各级数据要素政策的频繁发布,体现了国家对数据发展的高度重视。数字化时代,银行金融产品进入到生态场景,在营销、运营、授信、风控等环节中均有深入应用数据的需求,数据管理将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在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围绕企业基本信息、环境信息、财务信息、绿色金融产品等推动绿色金融相关数据的管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数据内在价值,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重大课题。第一,明确数据资产管理策略。商业银行要积极转变思维、优化体系,明确数据资产管理策略,强化数据资产化流程,促进银行将海量数据高效提炼为知识,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提升数据资产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贡献。第二,拓展数据资产来源。商业银行与个人客户、企业客户、政府部门之间将会产生更多的绿色金融场景和生态,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展数据资产的获取渠道,通过数据治理和数据价值挖掘,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和倍增效应。第三,推进数据资产交易。只靠自身数据无法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许多银行业金融机构选择采购外部数据。据采购网发布的数据,2021年银行业是金融行业数据库采购主力,对应中标量占比约80%。面对绿色金融相关数据缺失的短板,数据资产交易、数据资产抵质押等将成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服务的新关注点。

(二)利用核心技术优势,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718.7亿元,同比增长16.0%;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同比增长15%;云计算市场规模为1781亿元,同比增长33%;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7万亿元。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使银行业加速迈向数字化转型时代,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与此同时,数字核心技术也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更多的降本增效方案。5G具有低延时、海量终端连接等技术特性,可通过智能手机、轻量化金融终端等渠道,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绿色金融服务,又为银行带来客户消费、生产等海量绿色行为数据;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采集、存储、管理等功能,可整合企业周边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等生态数据,并量化评估企业环境风险,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领域,有助于构建绿色智能识别模型进行自动化判别,并对客户信息自动挖掘与处理,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基于具备去中心化、开放透明等特征的区块链技术,建立安全可信数据融合链,在推进环境数据开放共享的同时,加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利用区块链登记与溯源,减少重复工作;面向数据密集型应用的云计算技术,提升数据的处理速度与披露质量,在平台整合、产品管理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物联网技术将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解决绿色项目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类别标识与认证等问题,降低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造成本。

(三)探索数据中台建设,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

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商业银行来说,数据中台是动力装置。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规划》中,明确提出“数据中台”理念,数据中台是金融机构不同客户联动、多业务条线数据整合、产品创新中复用技术平台的内在需要,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实时管理和风险监控,为商业银行架起“敏态”前台与“稳态”后台之间的数字桥梁,推动数据与技术有机融合。智能、开放、共享是数据中台的主要特征,它并不是一种简单产品的集合,而是辅助金融机构基础设施走向平台化的重要基础。

为了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可借鉴兴业银行、湖州银行等实践经验,加强数据整合、数据治理、客户营销、场景应用等方面的平台建设工作,打造数据中台驱动的绿色金融数字化运营框架。在数据整合平台上,从银行内部、绿色金融专题报告、政府部门等渠道获取数据,满足下游系统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发挥大数据存储和高性能计算的优势,支持数据复杂模型的计算处理。在数据治理平台上,结合行内数据治理规划与监管要求,智能监控、识别数据质量问题,实现全行数据质量的全流程监控管理;通过元数据统一管控,实现数据血缘影响可视化,加强数据资产安全管理。在客户营销平台上,基于整合平台的数据共享,构建绿色金融产品营销数据集市,全面分析客户相关数据和交易行为,并定位客户群体、细分客户偏好,从而提供定向精准服务。在场景应用平台上,打通从数据获取到应用的全链路,满足银行获取企业环境信息、量化评估与管控气候风险、助力产业链绿色转化等各种绿色金融场景的需求。

(四)建立企业级组织架构,强化数字化转型支柱

企业级组织架构规划对数字化转型具有关键驱动作用。《规划》关于激活金融机构数字化经营新功能的措施中,提到“建立跨职能、跨部门、跨条线的任务型团队,科学设置技业融合的岗位与部门,提升组织架构灵活性”。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涉及不同层级、业务、技术等综合问题,也是价值链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重构,需要银行在各价值创造环节中形成战略能力。商业银行可通过企业级组织架构,将战略能力落实到业务运营中,推进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银行业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已超出技术范畴,延伸至组织的每个角落。从兴业银行的实践来看,“点绿成金”系统不仅仅是绿色金融业务办理平台,还涉及与绿色金融相关的经营、财务、人才等综合化管理,这离不开企业级组织架构的驱动。因此,国内银行业可借鉴兴业银行,根据绿色金融业务数字化需求建立企业级组织架构,优化行内资源的配置效率。首先,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门,并在该部门专门设置数字绿色金融处,实现一体化统筹与敏捷响应,加强对绿色金融数字化能力的建设。其次,成立中台型数字化创新组织,平衡中台共性能力与前台个性需求,集中培育智能风控、数据建模等绿色金融共性数字化能力,提升数字化共享水平与赋能效用。然后,创设跨部门沟通机制,推进跨领域、跨职能数字化管理协作,共同制定运营模式、业务与数据的标准化架构,提升市场响应与产品开发能力。最后,重构数字化专业绿色金融人才队伍,注重数据治理、模型算法、数字技术、绿色金融等领域人才的引进,并建立“业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五)推进开放银行布局,打造数字化转型生态

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生态化成为第二发展曲线的重要动力,而开放银行是连接生态的重要手段。2022年7月,平安银行联合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开放银行白皮书2022》指出,开放银行将是未来银行发展的新战略高地,也代表着银行专业化的金融业务创新能力进入了新阶段。开放银行本质是数据开放与共享,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打破银行固有的边界,为居民、企业、同业等商业生态系统主体提供金融服务,使商业银行创造出新的价值。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调研报告,在2019年我国有65%商业银行已建立开放银行平台,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基础。为了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银行业应持续加大数字技术应用,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的多元联动生态模式,通过开放银行为绿色金融注入更强科技动能。在居民客户端,利用个人网银、微信银行、小程序等渠道,让更多客户随时随地享受到绿色金融服务;借助智能技术布局个人碳账户,既有效打造个人绿色名片,也能沉淀零散资金,活跃存量用户,以数字化创新增强个人客户的黏性。在企业客户端,上线对公绿色金融数字化营销或管理平台的同时,通过企业网银、企业微信等线上服务实现业务自动化申报、审批;运用技术手段建模量化评估企业环境风险,个性化定制绿色金融服务方案,并追踪绿色金融产品落地使用情况,实现授信后的高质量保障。在同业客群端,建立银银平台绿色金融同业合作模式,新增线上沙龙直播、同业问答等场景功能,加强业务创新、风险控制、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技术输出共同推动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

五、推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性建议

(一)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在绿色金融相关数据的采集、汇聚、共享、开放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支撑着银行业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我国现有的绿色金融业务标准众多,包括《绿色信贷指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等。然而,目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等认定标准尚未同步,制约了绿色项目筛选、评估及决策过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缺乏细化规定、强制性标准,导致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标准没有统一执行,各地信用评价方法差异较大。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应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构建科学、规范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提升数据要素在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在产品认定中,以国内较为全面的绿色产业目录为基准,打通不同绿色金融产品之间的界定范围,逐步推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认定标准的统一,助力商业银行收集、整理绿色金融数据。在信息披露中,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建立覆盖融资企业的环境信息强制披露规则体系,并从披露责任、披露行为、披露格式、信息边界等角度,进一步细化信息披露内容,提升企业环境数据的可得性和规范性。在信用评价中,从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等级等维度,制定全国性统一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推动跨区域银行绿色信用服务系统的构建;从准入门槛、业务承接、运行管理等方面,规范发展第三方环境信用评价机构,培育绿色金融第三方评估新业态,更好地协助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用评价。

(二)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制

从数据内在价值挖掘的角度看,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做模型训练、检验模型的运用效果,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此后,国家出台的相关发展规划中,也先后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等要求。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20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545亿元,从2016年到202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由大数据形成的绿色金融相关数据来自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而当前数据要素市场仍存在权属不明确、交易不流畅、共享程度低、安全保障难等问题,阻塞了数据要素的流通渠道,不利于银行业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

发改委、工信部、网信办等政府部门应统筹发挥管理职责,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制,完善数据权属、交易流通、收益分配、治理监管等规则机制,提升数据资源的配置能力。一是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进公共与私人数据分类分级授权使用,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加强数据要素的确权。二是建立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从技术保障、检测认证、信息披露等方面完善数据交易全流程合规与监管规则体系,规范数据要素交易。三是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探索市场主体相关数据的“共票”利益分享机制,即在不断分享中将增值回报给初始贡献者,鼓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四是把安全贯穿数据治理全过程,完善数据要素流通中的私隐保护、风险评估、算法审查等机制,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治理模式,压实数据安全责任。

(三)加强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建设

绿色金融业务是银行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的重点领域,商业银行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政府机构已制定涵盖再贷款、担保机制、贷款贴息、增量奖励等一系列绿色金融激励措施,为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增添新动力。2021年6月,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通过量化考核结果,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激励机制。然而,这些激励机制在优惠力度与覆盖范围上仍不足,缺乏对低碳、零碳项目的融资激励,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始终会受到掣肘。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建设,引导银行业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推动构建绿色金融数字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大风险补偿、贴息、奖励等金融政策的优惠力度,降低绿色发展成本,并运用税收减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方式给予绿色投资更多的低利率资金支持,将利益实质性让渡给商业银行。二是提高对商业银行监管考核中的绿色因素占比,如把较低风险的绿色资产作为人民银行再贷款的合格抵押品、适当降低银行业绿色资产的风险权重,从而鼓励商业银行提升运用绿色金融产品投融资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市场化激励机制,优化绿色项目投资结构,如支持创新发行绿色ABS等金融产品,募集更多的低利率绿色发展资金。同时,利用绿色担保、绿色保险等外部增信手段提升绿色资产投资价值,减少绿色金融产品违约损失,分担高碳向低碳、零碳转型领域的发展成本及风险。

(四)强化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是通过聚合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企业、政府机构等各方资源,借助5G、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不断降低市场参与方在技术创新、数据获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壁垒,构建高度互信、业务联动的基础性平台设施。近年来,浙江、江西、重庆等地纷纷布局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出绿色项目库、绿色信用评价、环境信息共享、碳核算与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实践中,这些服务平台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地方建设缺乏规划,服务主体需重复对接不同平台;难以获得持续资金支持,数字化迭代升级挑战大;数据安全保障技术不足,运行监督体系亟待加强。

各地政府需多管齐下、稳妥施策,强化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建设步伐。根据地方绿色金融发展需求,打造分布式和集中式并存的平台技术架构,支撑创新的敏态业务与传统的稳态业务,逐步推进服务平台管理集中化、流程标准化、开发标准化。二是发动多元主体共参共建。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前期建设的保障性作用,鼓励与培育产业基金、担保基金、信托基金、社会资本合作等资金投入方式,激励市场发挥投资主体功能。三是统筹效率与安全。集中区块链、通证化、隐私计算、分布式数字身份等技术能力的建设,在最大化数据价值的同时,应对与解决好相应的数据安全问题,并从制度、程序与标准上探索新型的运行监督评价体系。

(五)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在银行业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不言而喻。科技成果转化是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市场化产品和服务,以此来支持行业创新发展。面对数字化浪潮,需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数字技术应用研发。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将取得积极进展。在实践中,部分商业银行已积累了丰富的绿色金融数字化应用成果,但这些成果缺乏系统性推广,加之地方政策之间的差异,导致多数银行在关键领域仍面临技术难题,需靠自主研发来克服,从而加大了科技创新难度。

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导高校、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围绕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制定与发布科技计划指南,对取得预期技术效果的予以补助支持,以聚集各方资源共同攻关。二是开展科技成果标准化试点,促进更多绿色金融数字化应用成果转化为科技标准,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强成果、报告、标准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三是鼓励金融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科技研发机构,承接绿色金融数字化应用项目,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共性标准研制等工作,并支持高校加大数字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设置,培养更多具备环保、金融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引入创新“监管沙盒”机制,聚焦绿色金融数字化场景的应用与研发,为其测试提供宽松监管环境,测试通过的创新产品或服务才能上市推广,以实现创新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数字化绿色金融
绿色低碳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