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平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师德师风教育。2014 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勉励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大多数学者和研究团队主要还是关注师德的课程开发和培养体系,不过教育部近年已在全国遴选出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及曲阜师范大学在内共10 家单位合作建设师德师风基地。[1]其中曲阜师范大学建造了第一座中国教师博物馆,该馆以“民族文化记忆、教育历史遗产、教师精神家园”为目标定位[2],着力弘扬师道传统,讲好教师故事,探索特色师德教育模式,打造国际教师交流窗口,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外教师杏坛会讲”,揭牌成立首家“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3]。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师生,对孔子家乡曲阜师范大学建设的中国教师博物馆给予高度评价。在此新形势下,福建教育学院作为以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为己任的省级教育学院,深刻意识到师德培训要充分反映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4]2020 年,福建教育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办学宗旨,以器载道,建设了师德博物馆,将历代师德教诲,蕴藉于教育场所和各种教材、教具之中,面向福建,开展师德培训,引领、带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如何开发好师德博物馆中的课程资源是当下亟需研究的问题。
收藏和研究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但教育一直也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5]师德博物馆,本文特指福建教育学院建设的师德博物馆,这是国内首座以师德为主题的博物馆,该博物馆有三大功能:展览、研究和体验。整个展馆分为5 个方面的基本陈列,旨在传承师道、涵养师德、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四有”好老师。当前针对师德师风建设,多是通过各级教师培训学院、培训校的培训班宣讲的方式,少有通过实地考察或者博物馆参观体验的方式。福建教育学院建设的国内首个师德博物馆不仅从师德缘起、内涵和典范入手,还从师德的承载,如教材、教具、科研、教案、进修和教育成效等多个维度去全面、立体地展现师德的显性形象。在此基础上,师德博物馆开展师德教育有三个优势:一是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探索新的师德课程资源开发途径。传统师德课程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典型师德案例,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有普通人的,也有历史上名家的;一种是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既有理论、体系,也有案例说明;最后一种是活动式,如师德演讲等。而师德博物馆是一种新型的五官参与体验式的师德课程新形式,这种新形式需要课程化。二是探索基于师德博物馆等基地形式进行师德教育的模式。受到传统的师德资源影响,师德教育也相对单调乏味,而以师德博物馆为基础的师德教育更显灵活,若配合VR动画解读,师德教育将更活灵活现。最终达到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师德建设,开创新时代师德教育的新趋势。当前博物馆开展师德教育还面临缺乏专业的师德教育从业人员的困境。然而,福建教育学院的师德博物馆,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师德讲师团和辅助团;组建了师德教研团队,申报了相关课题。这确保整个师德课程的开发、实施有人员保障。当然,这些管理体制、机制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符合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规律。
师德博物馆不是天然的师德课程,还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开发,这就包含了开发原则和开发路径。博物馆课程化,需要解决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基本问题。在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上,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路径。
师德课程是实现师德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对师德培训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是师德培训成功的重要保证。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依据《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选择开发师德课程资源,主要还是“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注重培训实践取向,针对问题解决,突出专业能力提升,服务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理念。[6]从这个角度看已有的师德师风建设侧重培训和按学科专业分类培训。然而,教育部已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的内容框架,主要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为一级指标,以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参考,共包含12 个二级指标。从这些二级指标中又分别或交叉细化出28 个研修主题。[7]教师培训机构可以围绕各研修主题设计相应的课程专题,这为本项目师德课程资源开发提供目标指引和权威方向。
对学校管理者、老教师和新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其内容、形式和要求应该有不同之处,因为受教育者的师德问题不同。从内容上看,管理者应重在如何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理解主要精神,变成管理者的策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老教师应该重在提升理想信念,找准自己的问题,进行转变和提升,落实好扎实学识;[8]新教师应重在如何提高个人的师德修养,掌握要点,明白要遵守的底线,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上。这为本项目师德课程资源开发要针对对象差异进行开发,提供了基本遵循。
师德课程开发的实施可以非常灵活,有讲座类、参观类、体验类、互动游戏类等。值得注意的是,师德课程不论什么形式,都要围绕“四有”好老师这个主旨和中心进行,落实师德教育的目标。缺少这样的中心和主旨,博物馆的师德教育就可能庸俗化、娱乐化和浅表化,甚至为了师德教育而师德教育,来参观的教师无法得到精准的师德体验,从而无法对自身师德发展和成长进行转变。讲座类应该突出师德内涵和师德缘起,讲清楚师德的传承和发展,结合师德典型案例阐明师德与职业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时代赋予教师师德的新要求,最终启示教师提升师德对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参观类应该平衡展板和实物,可以把师德馆本身作为一个现场教学的场域,展板是“PPT”、实物是“案例”,在实际参观讲解中,与学员亲密接触,互动性更强,应该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互动游戏类可以设置导读游戏、挑战答题等互动环节,提高参观听讲教师的参与度,等等。
常规的师德课程开发缺乏史料和文物的深度性,故而无法深入。在师德博物馆显性的展品面前,师德深度性就难以显现。从课程评价的维度看,师德课程开发要有一定深度性,不宜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参观,需要对相关的文物进行故事化、体系化和逻辑化处理,需要根据师德教育的主题进行聚焦和丰富;甚至可以开发出分板块的师德教学评价表,以促进课程实施成效的深度性。
师德博物馆的师德课程开发,需要在开发实践中很好地贯彻开发原则,才能在相应的路径中最大化实现开发成效。根据实际,福建教育学院师德博物馆可以开发的师德资源包含博物馆展板、书籍、器物、电子屏四类。
师德博物馆展板包含六个部分:领袖论师德、师德缘起、师德内涵、师德承载、师德典范、师德名言。课程化需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以此作为权威目标。一要围绕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师德教育的历史传承和新时代的布局进行阐述,包含领袖论师德、师德缘起两个板块。二要阐述师德内涵的演变过程,和“四有”好老师新时代的师德内涵的重要传承和发展,主要是师德内涵板块。三是以古今师德典范和闽师流光,反映“四有”好老师的历史典范和当今实践。四是师德名言也要聚焦到“四有”好老师,比如,第一组是教师自身专业学习的师德: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些师德名言警句反映了教师要有“扎实学识”。整个师德馆的课程开发,应该始终围绕“四有”好老师,才能主线清晰,让学习和体验者明了师德博物馆的主旨和中心是什么。为此建设者在师德博物馆入口大厅,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讲话点明主旨。
福建教育学院师德博物馆中藏品丰富,其中一类展品是出版类藏品。出版类藏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师德典范和师德师风相关的专著等出版物;二是福建籍教师著作等出版物;三是我国各个时期的教材等出版物。这三类出版类展品作为师德师风的师训资源,各有千秋,各有不同的研究价值。第一类是最直接的师德师风教育资源,具有重要典范价值。其研究价值是通过梳理这类资源的主要内容,展示我国师德典范和师德师风的发展演变历程,可以指定教研专家进行课程研发。第二类是福建籍教师著作等出版物,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其研究价值是福建教育学院作为福建中小学师训重要基地,要挖掘这类出版物的资源,展示福建籍教师扎实学识、教育教学智慧,也可以指定教研专家进行课程研发。第三类资源作为以器载道的“器”。历代师德教诲不离教育场所和各种教材,其研究价值是通过对国内各个时期的教材梳理和挖掘,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之前教材的演变和具体教材内容的隐性师德课程资源进行梳理和挖掘,从这些教材中开发相关的师德课程资源,可以丰富师德研究的资料来源,同时能够给师德博物馆增加吸引力。以第三类为例,师德馆收藏了一本苏区早期开发的一本红色教材,虽纸质较差,却能体现当时革命者和教师的仁爱之心。可见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革命者们不忘教育,一代教育人为了理想信念,投身革命,并开发传承革命的教材。
师德博物馆还有各种教具、试卷、证书等器物展品,反映了不同时代教育的器物面貌,容易唤醒参观者的回忆,感受教育的变迁,体会教师形象和师德内涵的变迁。比如,以教师的各类证书为例,早期的民国时期证书的盖章级别往往较高,体现了教育是国家大事;自古科举从学校出,教育对培养国家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然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可以开发出“时代变迁的师德记忆”等微课,通过师德承载,如教具、科研、教案、进修和教育成果等多种教育器具全面立体地展现“四有”好老师的显性形象,尤其以历史中的书院和现代的教育器具,展示从儒家的“为天地立心”的理想信念,到革命时代和现代教师革命理想信念的传承和发展,甚至可以出版相关的展品课程书籍。上述这些路径,随着师德博物馆线上和VR 资源的丰富,可以依靠电子屏开发的师德资源将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