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7 03:24陈春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剪纸美术

陈春阳

(哈尔滨市群力兆麟小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7)

美术是一门具有文化传承性的学科,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领略美术艺术的魅力,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术艺术熏陶时,了解美术作品承载的传统文化,使其在美术学习、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将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下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从小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善于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元素,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美术的美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实效。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让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文化熏陶、参与文化交流、增强文化传承意识,这都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意味着教师需将传统文化教育视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注重以自身课堂教学为阵地,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只是在当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有的教师更倾向于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递美术学科的知识,虽然对学生开展了一些传统文化教育,但教育力度不大,教育实效得不到保障。这种教学现象反映了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不足的问题,其教学重点依旧是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学,导致美术课堂氛围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与乏味性,没能点燃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学生普遍还停留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层面上。

另一方面,教师对美术教材的文化教育功能缺乏深刻的认知,虽然在课堂中引入了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征的教学资源,但是教师不注重站在文化教育的角度启发学生的思考,这也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美术课堂中落实不到位的问题[1]。然而,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美术学习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教师将美术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当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

二、将传统文化融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1.拓展学生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理性判断能力

教师若只是让小学生单纯学习教材中的美术知识,则难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从其它角度来解读美术知识,促进个人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之余,走进新的世界,领略更多文化的风采和魅力。

这无疑能够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其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增强自己的理性认知能力与科学判断能力。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的这一文化素养会促使其自觉地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自觉地弘扬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

2.促进学生文化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教师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既能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美术知识,又能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情境下增强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领悟美术知识或美术作品中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随着教师不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小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较强的认同感,进而逐渐树立一定的文化自信心[2]。

这种文化自信可促使学生振奋自己的民族精神,学会凝聚精神力量,积极参与到各种文化传承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来,使其成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让传统文化闪烁着熠熠光芒。

3.充分凸显德育功能,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立德树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任务,它始终要求教师将其贯彻落实到每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而传统文化教育是教师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融合,可以充分凸显美术教学的德育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便于教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塑造学生优良的文化品格。

三、将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实践策略

如今“传统文化+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教师的颇多关注,小学美术教师应准确解读美术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并探寻科学的教学策略,推进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开展。

1.利用微课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

微课是教师呈现精简化重要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一般可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之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微课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其获得直接的文化知识信息,有利于增强传统文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3]。

比如,教师在围绕“儿童剪纸”这部分内容展开美术教学时,可在微课的教学视频中向学生演示不同的剪纸图片,让学生站在美术的角度充分体会这些剪纸的美学魅力。基于此,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地描述一下剪纸的起源、剪纸的艺术特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营造良好的剪纸文化教育氛围,增强学生对剪纸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关于剪纸的传统文化,教师可鼓励学生扮演一下“剪纸工艺人”的角色,对某种剪纸进行不同的设计,使其变成趣味或者独具特色的剪纸。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剪纸的设计理念及其制作技巧,教师可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具体制作过程,让学生对这一制作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剪纸作品进行自主欣赏,并讲述自己对这一剪纸的审美感受。例如,教师在微课中向学生展示了“福”字的剪纸制作过程之后,可利用微视频针对性地来向学生展示“字体剪纸的制作方法”这一知识点,然后展示“福”这个字的不同剪纸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你看了几种不同字体剪纸的制作方法之后,发现了字体剪纸的哪些美术艺术魅力?能否自主创作一种个性化的字体剪纸方法呢?”

在这一课堂中,教师利用传统剪纸文化来展开美术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剪纸文化的特有魅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下增强自己的美术感知与理解能力。教师应充分重视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并肯定传统文化教育的运用价值,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与美术教学的有机融合。

2.依托生活素材向学生展示文化魅力

生活中有许多现成的美术作品,它们都承载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它们可成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被教师运用到美术课堂中,让学生体会这些美术作品的传统文化魅力。对此,教师应积极搜集合适的教学资源,将其制作成一个图片素材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蕴含某种传统文化的美术作品图片,旨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对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内涵的领悟与理解。

在“儿童剪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生活中各种儿童剪纸的图片资源整合到一起,并将其插入到PPT中,让学生浏览这些图片,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儿童剪纸作品,并把握好这些儿童剪纸作品的美学特征。比如,教师可向学生放映动物剪纸、折叠剪纸、剪纸团花、染色剪纸等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剪纸的美学特色,使其了解这种剪纸文化在生活中散发的独特魅力。教师应让学生主动了解不同剪纸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历史,并基于此了解相关剪纸作品的制作思路和制作步骤,带领学生参与到制作各类剪纸作品的美术活动之中,让学生根据剪纸的历史、人文和艺术等元素来展开探索,并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剪纸作品。

此外,为了拓展小学生对剪纸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可针对小学生不甚了解的剪纸文化来展开深入的教学。比如,教师可围绕“阴刻剪纸”来展开进一步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可搜集生活中关于“阴刻剪纸”的图片,然后以图片展示的方式传递阴刻剪纸文化,让学生领略阴刻剪纸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可让学生在浏览各种阴刻剪纸图片时,自主思考一些问题,如:“你在生活中是否见过阴刻剪纸?是否还有阳刻剪纸呢?它们的造型结构和艺术特征具有哪些不同?你是否了解阴刻剪纸和阳刻剪纸的制作方法呢?”

这些问题能够引领学生主动去了解更多关于阴刻剪纸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剪纸文化”的熏陶下领会到“剪纸”美术创作的文化精髓,学会在创作“剪纸”的美术作品时,融入一定的传统文化色彩,让以“剪纸”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凸显出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对此,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准备所需的制作材料,亲自参与到制作“中国剪纸”的美术创作活动中来,让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美术创作之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美术创作能力。

3.利用对比教学法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对比教学法是指教师将两种具有一定相似特征、又具有明显区别的事物放到一起,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的教学方法。一般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某些事物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把握好两种事物的不同特征,学会自主辨别、自主欣赏不同事物的个性特色[4]。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也可利用对比教学法来展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对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清晰的认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它们的个性化特色。

例如,在儿童沥粉画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负责欣赏沥粉画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特色,另一个小组则负责欣赏写实画的文化特色及其艺术特色。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沥粉画、写实画的图片与相关详细的资料,对沥粉画、写实画的传统文化进行针对性的理解与掌握。两个小组可分别概括沥粉画、写实画的历史发展、空间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元素,并引入一些实例,对沥粉画和写实画进行具体分析。

比如,学生可将沥粉装饰壁画《生命之光》作为典型的代表,深入分析这一沥粉画制作艺术与装饰性艺术风格。而在写实画方面,学生可将冷军的《肖像之相——小姜》作为代表,学生可搜集冷军及其作品相关的资料,了解其写实作品的艺术特征与艺术风格。教师可让学生在对比讨论的过程中,对沥粉画、写实画的画面组织、整体布局、运用技法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更深层地领会沥粉画文化与写实画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能够更好地渲染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掌握美术知识点。

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美术的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学习作用,使其主动从美术作品中挖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一边欣赏美术作品,一边接受美术作品的传统文化熏陶[5]。

在儿童沥粉画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敦煌壁画、明代壁画、蟠龙金柱、现代装饰沥粉画的各种图片。一方面,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鉴赏古今以来的沥粉画作品,增强其美术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让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的沥粉画文化与西方的油画文化之间展开探究学习,使其对中国传统沥粉画文化进行更深刻的审美鉴赏,从中寻找到文化自信的源泉。

教师可在这一合作探究活动中设计一些有效的课堂问题,引领学生的自主探索,如:“你们是否了解了古代的沥粉装饰文化?古代的沥粉工艺有哪些特点?你们能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古代的沥粉装饰艺术吗?现代的沥粉装饰画又有哪些特点?传承了哪些沥粉装饰文化?在哪些方面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西方的油画相比,你们认为沥粉装饰画哪些方面更吸引你?”这些问题可以引领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地搜集各种相关的资料,然后共同讨论古今中外的沥粉画装饰艺术文化,并且有针对性地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沥粉装饰艺术文化,使其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美术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具体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可让学生制作自己喜欢的沥粉装饰工艺品,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融入哪些传统文化元素,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与创新运用能力,同时还能塑造学生优良的文化品格,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可知,传统文化教育是教师开展有效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落实德育与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师应积极寻找传统文化教育与美术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抓住合适的时机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或者深入挖掘美术教材中的文化教育资源,从不同方面入手,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在美术课堂中的深化发展,让学生从多维角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自身的美术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剪纸美术
剪纸
美术篇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