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2-11-27 02:38罗敖登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飞镖铁环数学知识

罗敖登

(甘肃省临夏市新华小学 甘肃临夏 731200)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创造力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而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于美好而有趣的事物,有着观察和体验的积极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到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充分的创新,以此让课堂教学充分契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如何将游戏引入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在课前导入中引入游戏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知识在难度上有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不能够集中注意力,难以很快投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抵触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放置三颗半苹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家庭聚会时,总共有5个人,怎样将这些苹果分给每个人,保证每个人得到的苹果一样多呢?学生能够发现分苹果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在具体操作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从而能够产生出通过学习本课知识解决这一困难的意识。又比如,教师可以进行有趣的课前导入:“小明每天都和爸爸一起摘草莓。第一天,小明用了三个小时摘了七筐半草莓,第二天用了两个半小时摘了六筐草莓,第三天用了三个半小时摘了十筐半草莓,小明哪天摘草莓的效率最高呢?”学生能够通过题目中的情景联想到摘草莓的生动画面,不仅能够很快地认识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法为草莓的总筐数除以摘草莓的总时间,也能够发现所列算式中含有小数,不能够直接计算,从而能够产生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意识。同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联想有趣的游戏情景,感受小数除法学习的重要作用。比如,一名学生可以联想到如下情景:“我在三个半小时内读完了35页书,平均每小时我读了多少页书呢?”而一名学生可以联想到如下情景:“我在两个半小时之内总共走了1800米的路程,平均每个小时走多少米的路程呢?”学生可以对这些问题自问自答或者相互讨论,让课程导入的氛围更加热烈。教师通过在课前导入中引入游戏,让学生对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产生出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强烈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1]。

二、在自主学习中引入游戏

自学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普遍会存在学习方向不够明确、学习专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与具体的课堂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利用游戏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三”时,本课主要学习图形的旋转角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以旋转为游戏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大家知道在不同的时间,钟表上的指针会旋转多少度吗?我们可以来具体观察吗?”由此,学生首先可以使用较大的纸张画出一个圆形,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出1至12这些数字,接着,可以使用较长的木条和较短的木条充当分针和时针,模拟不同的时间。由此,学生能够借助钟表模型展开直观的观察,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从游戏中得到的知识。又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风车,探究风车的旋转方式。学生可以用彩纸和小木条进行折叠和粘贴,制作成一个风车,然后,从任意方向旋转风车,并使用量角器测量出旋转的角度,从而对风车的运动方式进行描述。同样,教师还可以指定旋转方向,让学生使用风车进行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风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30度,学生可以使用量角器测量出角度,然后将风车旋转到相应的位置。而一些学生的个性比较活泼,因此,可以通过一些肢体动作模拟旋转现象。比如,可以播放《天鹅湖》这首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张开双臂,自由旋转身体。其他观看表演的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描述该同学旋转的方式和过程。受到这种游戏场景的感召,其他的学生也可以加入到游戏中,自主设定旋转的方式,自主感受旋转的角度,体会到丰富的学习乐趣。由此,学生一方面能够对课堂知识获得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借助游戏放松身心状态,增强体质健康。完成这些游戏后,学生能够对学习的过程产生全新的认识,从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对课堂知识进行自主理解,获得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2]。

三、在合作探究中引入游戏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生在独自学习时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引入游戏,让学生通过共同了解游戏规则,思考游戏方法,完成游戏任务,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展开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来说,长方体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立体几何图形,在观察时不能够有层次地进行认识。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相应的材料共同制作模型进行观察。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大家想不想尝试开公交车的感觉呢?我们可以怎样制作出一个公交车呢?”由此,学生可以使用一些长方形的纸片粘贴成一个长方体,模拟汽车前进的情景,从而对长方体的顶点、棱、面等要素的特点进行具体观察,对于长方体有关的基础知识获得全面理解。又如,在认识正方体的个性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如下游戏:“小白兔想要修建一间房屋,这间房屋的每个墙壁以及顶部和地面的面积都要相等,我们可以帮他建造这样一座房屋吗?”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制作方案,进行不同方法的尝试。一些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六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纸片进行制作,能够发现制作成的模型上底面和下底面相等,但和侧面的面积不相等。其他学生通过思考之后,能够认识到需要让模型的每条棱长都相等,从而能够将制作的部件改换为六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纸片。通过再次制作,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房屋每个墙壁的面积,发现房屋模型各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接着,学生可以对照教材阅读与正方体有关的知识,对正方体的顶点、棱长、每个面面积的大小关系进行充分认识。在这样的教学地过程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利用游戏对课堂知识进行集体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深度[3]。

四、在疑难解答中引入游戏

很多数学问题对于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而学生需要对各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联系,才能够正确解答。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授这些知识时引入游戏,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游戏情景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答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题目,难以快速解答。教师就可以从游戏的视角出发,让学生尝试寻找思路。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要给一座粮仓的表面覆盖薄膜,应当使用多少塑料纸呢?”学生仅通过阅读文字内容难以整理出思路。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我们可以展开制作粮仓的游戏吗?”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粮仓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仿照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粮仓的下半部分为一个圆柱体,上半部分为一个圆锥体,从而能够将这一问题首先转化为计算圆柱体与圆锥体表面积问题。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用粮仓在装粮食吗?”学生可以将粮仓放置在地面上,能够发现圆柱体的底面与地面接触,不用覆盖薄膜。同时,圆锥体的底面是悬空的,也不会覆盖薄膜。而其他部分会覆盖薄膜。由此,学生能够表达出如下的认识:“只需要将薄膜覆盖在圆柱体的侧面和圆锥体的侧面,这些部分被覆盖后,粮仓就能够不受风雨的影响。”由此,学生能够对相应部分的面积展开计算,从而求出正确的结果。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翻阅书籍,寻找博士帽的图片,然后和学生展开游戏:“大家可以为同学制作一顶合适的博士帽吗?”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博士帽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柱体组成。因此,可以制作相应的组合图形,形成博士帽。在佩戴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需要让博士帽的底面直径与同学额头的宽度相契合。因此,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再次改造博士帽。由此,学生通过游戏既能够体会到利用几何体知识进行手工制作的丰富乐趣,又能够对相关的数学问题产生深刻的理解,提高疑难问题解答的正确性[4]。

五、在课堂训练中引入游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训练的训练方向越来越具有全面性。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类型的游戏,对学生的综合数学品质进行塑造,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游戏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寻找与百分数相关的游戏。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投掷飞镖的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能够自主制作飞镖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能够让飞镖投中每个区域时,投中的难度都一样呢?”学生能够将圆周平均划分为几个部分,对不同的部分涂抹不同的颜色,从而保持投掷概率的一致性。在制作好飞镖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观察,寻找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同学对飞镖盘中每个部分的划分不够一致,每个部分的面积大小各不相同;一些学生也能够发现同学制作的飞镖盘不是一个标准的圆形。其他的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改进。之后,在具体投掷飞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投中每个区域的概率真的都是一样的吗?怎样来验证呢?”学生通过思考之后,能够增加投掷的次数,通过反复投掷标注出飞镖投中的相应区域,使用分数表示每个区域投中的概率,进而通过比较各个分数的大小验证飞镖盘制作的合理性。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转盘抽奖游戏。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能够让抽到最贵重的物品概率最小?最便宜的物品概率最大呢?”通过思考之后,学生可以使用量角器将贵重物品所在区域的圆心角设定为较小的角度,将便宜物品所在区域的圆心角设定为较大的角度,从而提高游戏的合理性。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转盘展开游戏,并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设置的转盘中贵重物品占据的面积过小,造成抽取到贵重物品的概率过小,使得游戏的难度过大。因此,学生可以重新制作转盘,增加相应区域的面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在课堂训练中引入游戏,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感受到课堂训练的丰富乐趣,强化知识运用的动力[5]。

六、在课后作业中引入游戏

双减政策要求,要创新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多种素养,发展创造能力,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感受作业的丰富乐趣。

例如,在学习“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展开课后作业。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作业的方式验证圆的滚动性。对此,学生可以使用铁丝制作成一个铁环,在室外展开滚铁环游戏。为了进一步验证铁环的滚动性,学生可以在平滑和粗糙的场地上推动铁环,能够发现铁环的滚动速度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从而对圆的特性进行充分认识。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圆的周长计算知识。比如,可以让学生展开滚铁环竞赛,并评选出滚铁环能力最强的选手。学生可以测量出铁环的直径,求出铁环的周长。然后,在滚铁环的过程中数出铁环滚动的圈数,根据周长×滚动圈数=总距离的公式,求出一定时间内每个同学滚动铁环的距离,进而对每个同学的铁环滚动能力进行评估。由此,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圆的周长知识进行充分的巩固与运用。又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业对圆的其他特性进行理解。对此,一些学生可以学习剪纸艺术,裁剪出多种圆形的艺术品,利用这些艺术品装饰家庭的墙壁,制作其他的工艺品,从而体会到圆形具有美观和谐的特点。学生还可以将各自制作的圆形工艺品相互赠送,表达对各自的祝福,以此增进人际关系。同样,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展开与圆有关的课后作业。比如,一些学生对于摩天轮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在周末时间参与摩天轮游戏,根据摩天轮的形状分析游戏原理。一些学生对于太空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观看科幻纪录片,欣赏不同天体的运行轨道,寻找出运行轨道为圆形的天体,培养科学素养。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将不再局限于学习课堂中的数学知识,而是能够充分做到劳逸结合,认识到生活中的多种场景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多种问题能够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通过完成多种类型的游戏任务,学生能够培养乐于创造、对于探索的品质,更能够有效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将数学学习看做一种促进自身综合成长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参与数学游戏的热情。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展开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不再认为数学课堂是枯燥的,而是从中体验乐趣,提高学习热情,对数学知识获得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培养深厚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飞镖铁环数学知识
奔跑的铁环
滚铁环 等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第一次玩飞镖
飞镖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会转弯的飞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