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莲
(夏河县阿木去乎九年寄宿制学校 甘肃夏河 747100)
在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作作为重要的育人思想,在小学阶段受到广泛推崇,同时这也是促进语文学科实现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语文教师需转变以往以自身为核心的育人思想,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活动范围,促使学生在家长的引领和支持下,逐渐产生对语文课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索的热情,进一步延伸教育指导的空间范围,通过家校之间的协同共育促进整个语文学科实现高效改革[1]。
家园共育就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的组成。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一直占据了主体地位,集教学、辅导、考核、验收、管理等为一体,教师的精力被分散到各个环节,教师唯一能把控的就只有课堂教学的内容。然,教学质量的好坏,并不是教师能够直接影响的,这和学生的个人能力差异也有关联。因此,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为完善教育体系的构成,就必须要从教师单一主体的教育地位,发展到多方面保证教学开展,以多方面的参与来有效管控教学质量的稳定[2]。
家庭是学生除校内以外所处时间最多的一个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是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价值观、德育品质等。而小学生正是成长、吸收、模仿阶段,所处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本着传达成长道理、人生哲理、教育启发、科普了解等主旨,家庭在实际参与指导学习和实践课文思想上并没有难度。相反,家长做好教育的预习、复习、作业验收等教育内容,反而能促进学生校内学习的不足,弥补学生的个人差异[3]。
因此,家园共育就是家庭结合学校,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验收等环节,协同帮助学生完成更好地学习效果。
家园共育模式的核心优势有如下几个方面:
(1)缓解教师的压力,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上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双减政策”,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实施,推动着教学课堂的回归,使得教师的重心放在怎么解决课堂教学实效性之上。而这一趋势也必将是未来教师教育的重心。就目前阶段,教师的精力被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面临的是教学、辅导、验收、实践、指导、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教师的工作内容一旦变多,备课精力、课堂节奏、教学规划等方面所投入的精力也会相应减少,这就必将影响教学质量的稳定。而家园共育模式的开展,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把教学重点推向知识掌握理解、知识转化为技能、拓展思维等方面(家长可以进行预习、巩固等方面的教育监督和指导,教师的的精力被分担)。除此之外,教师也不必在作业安排、作业完成效率、实践应用监督等方面下功夫,家长完全可以完成这项教育任务,教师便有了更多时间进行备课、课堂重点疑难点突破教学等。通过家园共育模式,把部分家长能完成的教育工作进行分担,教师的压力减少,拥有更多时间去完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多方面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稳定,帮助预习、复习、实践
教师的单一讲解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够学得好、听的懂。单方面的教学输出始终不能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稳定,并且教师也不一定完全没有教学疏忽。因此,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效,更要从多方面的考虑。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教师仅是利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是不够的。学生拥有自主想法,也有不同的思想认知。而要改变学生的思想,除了学校的学习氛围营造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善,还需要家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兴趣。通过学生所涉及的三个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家庭环境)来多方面的帮助学生朝着良好的学习方向前进。作为小学学科来说,知识点难度并不高,现阶段的小学家长基本都是接受过一定教育的,在指导预习、复习、监督实践等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家园共育是从一个多方面的视角下去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收获更多的知识。保证学习质量的稳定[4]。
(3)实时把控学生校内外学习差异,针对性改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清晰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差异,学习个性,学习态度,学习实践效果等。仅是通过应试成绩的检测或者课后作业的大批量训练,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不一定能提升,相反还容易造成学习压力。家园共育模式中,搭建家庭和学校的直接联系平台,教师也可以实时掌握到学生在校内和家庭之中的学习差异,分析兴趣点,掌握学生个性化差异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4)全方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在以往的教育评价上,多是以应试成绩为主。在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必须趋于多元化,也即是以应试成绩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生活反思能力、生活实践应用能力、综合学科素质等。在未实行家园共育模式前,教师能做到全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吗?并不能,最多只能关注到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变化。而家园共育模式的应用,教师可家长可以直接建立联系,中和家长的评价和在家日常行为的情况收集,并能真正做到多个维度的学习成效评价。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评价情况,教师便可以分析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哪些环节需要提升,哪些环节需要加重培养力度,从而科学的提升教学质量。
良好的沟通平台是支撑语文学科与家校共育活动深度融合的前提。因此,教师需明确家校共育的关键与核心,并借助一定的载体合理构建沟通平台。在构建沟通平台的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功能,明确家长委员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以便能保证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具有时效性。同时,在沟通过程中,教师需秉持着民主、平等的原则,尊重家长的主观意愿,接受家长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与规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还需充分发挥互联网所具有的沟通助力功能,借助多种先进的技术软件,搭建线上互动中心和沟通平台。这样才能方便家长和教师之间进行线上沟通,并保持良好的联系,直观反映学生在家以及学校中的语文学习情况和具体的行为表现,以便双方能根据学情信息进行合理的沟通、互动,有效制定接下来的教育与指导方案。不仅如此,教师还需有效设置家长监督反馈表,以便家长有效监督反馈,让家校共育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5]。
例如,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为家校沟通提供高效便捷的途径,现今比较普遍的家校合作平台还是诸多网络社交媒体,比如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包括但不限于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在家校合作平台为学生在家中的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源,将语文课程中学生较难掌握的重难点内容提供给家长等等。比如在学习拼音时,教师可以收集互联网上拼音学习的视频并将其放在家校合作平台上供家长和学生在家学习。让家长明确语文课程所学的重难点,也便于家长在家中辅导孩子时能做到有针对性。考虑到可能有部分家长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可能无法使用线上的家校合作平台。因此除了线上的家校合作平台,教师还要与家长碰面,当面沟通交流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语文学习情况[6]。
(1)家长语文素养提升
如果教师与家长能够很好地达成在语文素养教育理念上的共识,明确家校协同合作的教育目标,拉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赢得家长的认可,为家校合作沟通打下良好的价值认同基础,那么在进行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就会更加事半功倍。学校应该要积极对家长进行语文素养的相关宣传活动,培育家长的语文素养观,促使学生家长们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相关活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7]。
例如,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的内容可以从最简单的“什么是语文素养”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家长加深对于语文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强调语文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努力达成一致的教育价值认同。为确保我们家长都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学语文素养。还需要通过对小学语文素养内涵进行详尽细致的分析,明确了家长在其中应该负的责任、父母所拥有的特殊价值和优势,从而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小学语文教育素养的培育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语文素养培养过程中,主动寻找家长对于语文素养的困惑之所在并及时予以解决。有的家长在实际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过程中会不知道如何具体去指导孩子,这时候教师便尽量可以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给家长向我们的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和指导,不让我们的家长产生恐惧和畏难的情绪,为进一步的家校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语文情感
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语文学习情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
比如晚餐后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出外散步时引导他们专门注意观察周边的风景;带着孩子多参观阅览室、图书馆等可以参观和学习的环境。家长还可以通过亲子共读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读读那些当代文学名人大家们的优秀著作,与他们之间进行一次精神上的交流,使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其中的优美意境、话语,从而真切地感到阅读是一种欣然愉快、赏心悦目的事情。
(2)语文知识
阅读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促进阅读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呢?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帮助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进行阅读。
当孩子阅读一篇文章如《两小儿辩日》时,一旦遇到看不懂、理解不了的生字和生词时,容易产生畏难、逃避的情绪。这时家长不应直接告诉孩子生字和生词意思,而是要鼓励孩子亲自去查一查字典,自己去弄明白这些生字生词的含义,通过这一自主探索的过程来积累字词知识。众所周知,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因此在正确进行阅读的同时,家长还应督促孩子及时记录自己阅读中的收获,记录自己阅读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
(3)语文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是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家长们所关心的重点。阻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其中一项重要因素便是缺少写作素材,对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在布置写作相关任务时,可以为学生收集写作素材提供途径,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和配合。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仔细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留心收集自己写作所需的素材。家长也应该善于发挥教育机智,善于准确抓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时机,对孩子们及时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激励教育。
例如在写作《我眼中的春》时,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去身边的一些田野、公园等地方,引导小朋友们留心地去欣赏、观察身边各种花、草、树、鸟等各类动植物的特点,为写作积累素材。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孩子的写作提供充分的素材,让孩子写作时有内容可写,从而增强和提高孩子的语文写作能力。
(4)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
作为学生生活中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场所,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一个大的、整体性的环境。
比如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如若他们没有进行预习,他们可能会听不明白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作业也可能不会做或者做得不好。而如果没有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巩固的话,也会出现遗忘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帮助家长在家中也能逐步培养学生及时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在家里家长督促孩子在第二天上课前做好预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在课后提醒家长在家中监督孩子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家校共育的实质融合开展一系列形式多元的家校合作实践活动,不仅将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和家校合作的有机结合,还可以使得更多的人充分认识到新家校合作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大意义。
为真正实现语文基础教学与家校共育活动的深度融合,教师需对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多元化创设与拓展,进而保证亲子之间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获得更加丰富、多元的活动空间和渠道。开展多种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家长真正融入语文学科的教学与辅导工作中来。
首先,教师需正确看待阅读模块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并积极开展趣味性的亲子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目标为学生和家长推荐比较有趣的阅读素材,引领家长配合学生完成阅读计划的自主制订,并共同完成拓展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描述和表达自身在阅读中所收获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文化内容,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在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需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榜样示范作用,给予学生正确地引领,使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可以积极开展“一封家书”以及优良家风的传承活动,引领家长积极参与,将优秀的家风思想内涵有效诠释和渗透给学生,以便其在今后能自觉规范自身的思想观念,强化行为规范[8]。
在推进语文教学与家校共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家长对于学生思想启蒙、行为指导所具备的关键性作用,引导其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启迪,让学生逐渐地对语文课程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合理地布置预习任务,并将预习任务表有效地分享给家长,以便其能在家庭生活中督促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对课程内容的预习,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不仅如此,家长还需根据教师的指导选购比较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课外书籍,培养学生居家阅读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家庭作业实践过程中所具有的监督职能,让家长在学生作业实践的过程中能给予监督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作业难题,同时也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完成习惯。
在语文教学领域实施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共育反馈与反思工作的深化落实,根据家校共育的实践成果与家长之间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互动,全面分析学生在家校共育活动中的综合表现,然后获取有效的学情信息。通过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能了解学生目前在语文课学习方面的问题和短板,并对接下来的教育和共育指导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例如,可以以当地小学语文名师、语文教育名师工作室等单位为主体和依托,抽调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教育讲师队伍,在一系列骨干力量的支持和作用下积极地培育一批专业的指导教师,为家长指导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和人力保证,引领家长朝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前行。不仅如此,教师还需针对不同模块、不同阶段的家园共育成果进行建档处理,深度分析之后精准定位接下来的共育实践目标。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家校共育实践之后引领家长进行自主反思,并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分享自身在亲子活动中的体验以及所收获的具体育人经验,提高家校共育的效率。
在家校共育思想导向下,语文教师需针对传统的课堂形态作出调整,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搭建智能化的语文课堂,突破传统课堂的空间局限,进而与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在先进载体的支撑下开展共育教学活动,家长能有效地参与语文课堂活动,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思想引领和行为支持,也可以有效配合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完成对语文课程任务的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上环节共同围绕《少年闰土》等文章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家长参与指导。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微课、钉钉等载体的功能,构建空中课堂。先通过微课方式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全面整合,再借助互联网将其传输给学生及家长,并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与家长和孩子之间保持联系,通过直播以及弹幕互动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探索与剖析。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正确看待家校协作这一思想所具备的引领作用,通过与家长之间的共同配合,构建综合性、一体化的语文课教育体系;发挥家长所具有的引领地位,为学生创设更加多元而优质的语文学习环境。家校之间协作配合,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助力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引领下逐渐形成更多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