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特征和体系

2022-11-26 09:35陈小萍任可欣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亚健康心理疾病国民

陈小萍,任可欣

(咸阳师范学院 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危机干预研究所,陕西咸阳 712000)

心理健康素养是国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民心理健康整体状况。201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并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19 年,国家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公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的目标。并对“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指标进行解释说明:“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居民对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认可程度、行为改变等”。

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健康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1-2]。有较高心理健康素养的个体会对心理问题有比较合理的认知和态度,并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应对心理问题,进而促进自己与他人心理健康水平[3]。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公众身心健康,提升公众幸福感,保持人际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但目前我国国民呈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诊率低的现象,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4-5]。因此如何提高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促进社会整体心理健康,逐渐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1,6-7]。目前国内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达成一致性的认识,但随着心理亚健康、积极心理学、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心理健康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心理健康素养测量与干预的迫切需要,重新构建心理健康素养体系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依据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概念和内容的研究,试图明晰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特征,依此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新概念,并重构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体系和内容,以期为心理健康素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的演变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也叫作心理卫生素养,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rm A F 在20 世纪90 年代首次提出。根据健康素养的概念,Jorm提出心理健康素养是“有助于识别、管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念”,并认为心理健康素养的内容有:(1)辨别特定心理疾病的能力;(2)了解如何寻找心理健康信息;(3)关于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和可用的专业帮助的知识;(4)提升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寻求适当帮助的态度[8]。

2012年,Jorm 根据多个国家的调查结果将心理健康素养的内容调整为:心理疾病预防的公众知识,心理疾病发生发展的感知和辨别,有关寻求帮助的选择和可用治疗的知识,对轻度问题的有效自助策略的知识,以及对他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初步急救技能[9]。在Jorm 之后,国外许多学者展开了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的研究[10-11],如Kutcher S 等认为心理健康素养应包括:知道心理疾病及其治疗,了解如何获得和保持积极心理健康状态,减少与精神障碍有关的耻辱感,以及提高寻求帮助的效率(知道何时何地寻求帮助,以及心理健康护理和自我管理能力)[12]。

国内以江光荣、明志君、陈祉妍等学者的定义最有代表性。江光荣认为心理健康素养是“个体在促进他人及自身心理健康,应对他人及自身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素养包括: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信念、应对他人和自身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促进他人和自身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13]。明志君和陈祉妍认为心理健康素养是“综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促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其中心理健康知识素养内容有: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原理、积极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及其治疗、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心身健康、儿童心理健康等;心理健康技能素养有:心理健康信息的获取、特定心理疾病的辨别、心理急救、情绪调节等;心理健康态度素养有:心理疾病治疗及预防的态度、心理求助态度、减少病耻感等[14]。

通过以上论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素养概念和内涵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具体表现在:国外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素养应主要围绕心理疾病展开,具体包括心理疾病的识别、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如何获得专业的帮助以及对心理疾病的去污名化;国内学者赋予心理健康素养新的内涵,认识到心理健康素养不仅关乎自身,也关乎到他人的心理健康,并且补充了积极心理健康、心身健康、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儿童心理健康等内容,这使得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更加丰富。

2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特征

已有的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虽然对心理疾病等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了界定,但还存在心理健康素养内容单一、对象模糊、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但是只有明晰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公众属性、多维度和多层次特征,才能够更明确地界定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及全面建构心理健康素养体系。

2.1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公众特征

心理健康素养包含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和专业心理健康素养两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应重视其公众属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对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内容进行界定时,需要把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和专业心理健康素养作出明确区分。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对象是普通公民,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内容应具有普适性,而专业心理健康素养的对象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包括医院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治疗师、社工机构从业人员等。在把“心理疾病的识别与干预”“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等列入心理健康素养的内容中时,应考虑公众与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应具有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区别。例如,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或者对自杀的干预,这些是世界公认的难题,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尚需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如果对民国心理健康素养不加以区分,势必造成对公众素养要求过高、不切实际的问题。

因此,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应包含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初步简单的识别、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突发事件引起心理问题的基本应对、简单的自我治疗方式如情绪调节等,而对于心理疾病识别和治疗、重大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防等专业性知识和技能,应知道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由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其次,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内容需要考虑到社会公众的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对象包含各年龄段的群体,既有成年人,还有未成年人和老人。不同年龄段群体对心理健康素养的需求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老年人痴呆症和孤独症的治疗与预防,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和养育等。因此,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既要重视普遍性的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积极心理健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素养,还要关注不同年龄段群体对特殊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的需求。

2.2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特点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多维度性,是指民国心理健康素养不仅包括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应对,还应包含心理亚健康的预防与应对、积极心理健康保持和促进、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首先,就整个社会而言,患有心理疾病的及心理完全健康的人数毕竟是社会中的少数,大部分人面对的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以及如何克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其次,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病态心理学不同,研究对象是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克服心理亚健康,更重要的是开发个人的积极心理潜能,提升个人积极心理健康素养,以追求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再次,随着个体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人心理健康状态也会呈现动态变化,在心理疾病、心理亚健康及积极心理健康这几种状态之间跃迁。这要求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不能是单一的某一种心理健康素养,而应是从病态的预防与应对到追求全面健康幸福的心理健康素养。最后,当个体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困难或挫折时,当事人的心理危机时常突然发生,而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长久的心理创伤,甚至发展成为某种心理疾病。由于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和突发性,公众应具有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的知识技能素养,才能确保个人的心理健康。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多层次性,是指要求公众具有预防和应对心理疾病、心理亚健康、心理危机,以及促进积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能力或行为习惯、态度。帕金斯、杰伊和蒂什曼指出,引发素养行为发生的三要素是对特定行为的适当感知、有做出某个行为的倾向、做出行为的基本能力[15]。对于民国心理健康素养,知识方面的素养是指公众要具有心理健康方面适当的知识储备;能力方面的素养是指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判断和评估的能力,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技能和方法,保持积极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态度方面的素养是指对心理疾病个体的去耻辱感和去污名化,对寻求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帮助的意愿,对心理治疗措施和积极心理健康促进的信任。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中的知识、能力、态度,是有不同层次的。其中,知识素养是心理健康素养行为发生的基础条件;能力素养是心理健康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产生素养行为的必要条件;态度素养是一种个体的主观意愿,是心理健康素养养成的动力。

3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界定

综上,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公众在预防与应对心理疾病、心理亚健康、心理危机,以及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时具有的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态度、能力及行为习惯。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不仅将病态心理学中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应对纳入到心理健康素养当中,预防与应对心理亚健康、心理危机、促进积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也应纳入到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体系当中,以促进心理健康素养研究领域的整合。(2)应重视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素养的区别,当公民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具有对心理问题的初步判断能力,以及选择自我治疗或寻求帮助的能力。(3)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涉及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应考虑不同年龄群体心理健康素养的普适性与特殊性需求,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测量和预防干预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和预防干预措施。

4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体系

由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概念可以得出,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应包含心理疾病预防与应对、心理亚健康预防与应对、积极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等4个方面的内容。鉴于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公众属性,以及多维度和多层次特征,以下内容对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以便为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与干预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4.1 心理疾病预防与应对素养

心理疾病预防与应对素养是指公众在预防与应对心理疾病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由于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公众属性,对大众而言应做到对常见心理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即可,而对这些心理疾病的准确识别和治疗应当是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工作。心理疾病预防与应对素养的内容,在知识层面,包含对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科学认识、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了解、有效帮助的信息或途径等;在能力和行为习惯层面,包含能够及时觉察自己及他人表现出来的心理疾病、对轻度心理问题有自我治疗的能力、对心理疾病有向专业人员求助的行为习惯等;在态度层面,包含对心理疾病及患者的去污名化和去耻辱感、对专业人员求助的动机、对心理疾病治疗科学性的信念等。

心理疾病预防与应对素养是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最多的领域,目前研究主要是从对心理疾病的识别[16]、污名态度[17-18]以及心理求助行为[19]3个方面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公众对心理疾病及心理疾病患者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持有偏见的态度[20-21],不了解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22],没有求助的意愿,不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23],这是导致目前心理患病率高而治愈率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公众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心理疾病污名现象却未见下降[24],有些研究发现,公众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反而增加了[25]。因此,国民心理疾病预防与应对素养应注重社会和公众对心理疾病的充分认知和积极应对。

4.2 心理亚健康预防与应对素养

心理亚健康预防与应对素养是指公众在预防与应对心理亚健康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态度、能力和行为习惯。心理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但是达不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疲劳、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26]。心理亚健康预防与应对素养的内容,在知识层面,包含心理亚健康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预防和治疗心理亚健康的措施等;在能力和行为习惯层面,包含及时觉察或判断自己或他人心理亚健康的能力、调整自身情绪和生活习惯的能力,合理安排自身作息和有规律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向专业人员求助的行为习惯等;在态度层面,包含科学地看待心理亚健康状态、对专业人员求助的动机、努力改善心理亚健康的意愿和对良好生活习惯的信念等。

心理亚健康预防与应对素养是目前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中社会大众最迫切需要的。WHO 的全球调查表明,75%的人群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亚健康状态[27]。相比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有更多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的折磨之中。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都比较高[28-29]。

研究表明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质量和睡眠质量是影响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原因[30-31]。因此,对社会大众而言,预防与应对心理亚健康不仅包含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更应包含充足的睡眠、适量的体育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睡眠质量影响个人的心身健康,同时也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个人经常噩梦、入睡困难、夜间惊醒、早醒等睡眠不良现象,提示着个体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32]。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对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坚持每周适量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自身情绪,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33]。

4.3 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素养

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素养是指公众在预防与应对心理危机方面的所具有的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态度、能力及行为习惯。当个体在遭遇突发事件或重大挫折时,内在资源和应激方式无法有效应对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心理危机除非获得缓解,否则危机事件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伤害或致命的行为[34]。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素养的内容,在知识层面,包含了解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在自己所属的年龄阶段常见的心理危机、危机事件后当事人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有效帮助的信息或途径等;在能力及行为习惯层面,觉察和判断自身或他人陷入心理危机的能力、利用积极资源逐步调整自身情绪的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并有效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的行为习惯等;在态度层面,包含科学地看待心理危机事件、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理解和接纳、对专业人员求助的动机等。

生活中负性事件的普遍性和突发性决定了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可能会经历到某种形式的心理危机。对个体而言,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则会危害个人身心健康,甚至出现自杀与伤害他人的行为。对社会而言,会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阻碍正常社会活动的运行[35]。所以,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素养,减少危机带来的伤害,并从危机经历中获得成长,对提升大众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Belkin 等提出了认知模式、平衡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3 种基本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36],其核心在于,危机发生时情绪和认知的平衡、负性情绪的宣泄、对危机事件的理性认知以及利用各种环境资源提高对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表明[35,37-38]对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知识的欠缺、对危机事件的非理性的认知、面对危机事件长时间的情绪失衡、不能及时对自身及周围积极资源的利用,不能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以及缺乏对专业人员的求助是导致个体对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4.4 积极心理健康促进素养

积极心理健康促进素养是指公众在开发积极心理品质、保持和促进积极心理健康状态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积极心理健康促进素养的内容,在知识层面上,包含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积极心理特质,如性格优势、兴趣、价值观等,了解积极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等;在行为习惯层面,包含能够体验积极情绪和幸福感,能够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应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有感恩的心理,对未来抱有希望,能够建立和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等;在态度层面,包含对生活、工作和生命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等。

学术界一般把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称为积极心理健康,其核心是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产生、维护与提升[39]。心理健康素养中心理疾病和心理亚健康的预防和应对,严格来说是建立在传统心理学基础上,它更多地关注心理疾病和病态心理的预防、治疗,而未关注人类的幸福和快乐。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没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人的各种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产生和增加两个方面[40]。相关研究表明,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许多心理疾病的预防[41]。拥有积极心理健康素养的个体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幸福感,使自身出于一种积极和幸福的环境中,并且在面对危机时也能快速适应和积极应对,进而获得积极的成长[42]。而在积极的心理品质中,希望、感恩、心理韧性等心理品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品质[43]。

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积极心理健康素养。积极心理干预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以强化个体“积极资源”为目标,以改变积极变量为手段,为人们提供心理干预方法。认识和运用积极特质、养成和培育积极思维、感知和欣赏积极体验、建立和维持积极关系是积极心理干预的四个基本策略[44]。研究表明,这些积极心理干预策略能够帮助个体降低负面情绪,改善心理亚健康和心理危机,有效促进积极行为、积极情绪和积极认知的提升和发展[35]。拥有积极心理健康素养的个体不仅能够更好的预防、应对各种心理问题,更能发掘自己内在积极、向上的潜能,追寻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

综上,心理健康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连续谱,心理疾病预防与应对素养与积极心理健康促进素养位于这个连续谱的两极,处于中间状态的依次是心理亚健康预防与干预、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这4个方面共同建构了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概念体系,但由于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内涵的复杂性及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联性,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对心理疾病预防与应对素养、心理亚健康预防与应对素养、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素养、积极心理健康促进素养的内涵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进行补充和完善。

猜你喜欢
亚健康心理疾病国民
中国民协在京召开《白胜文集》出版座谈会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莲 藕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跟踪导练(一)
跟踪导练(一)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